《明朝那些事儿》算是一本好书吗?|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瑞鹤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6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历史著作”这个概念对很多人而言相对陌生,但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就拿《明朝那些事儿》这部系列作品来说,其内容质量暂且不论,但它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极为畅销的“历史著作”,而此系列的作者当年明月,更是在最近做到了副局级干部,成了最近的热搜新闻之一。

◎ 当年明月拟任上海副局级新职

从2015年之后,在我国的图书市场上,“非虚构类图书”的占比开始逐渐上升。过去大家读书,可能想到更多的是“四大名著”,“世界名著”之类基于虚构的书籍,但现在,非虚构的历史类图书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一些国内很有影响的出版社也在不断推介相当多的历史著作和译著,这其中有不少的大部头,是属于过去很多人看都不会看的。

似乎非虚构历史类图书的春天已经来临了。

这就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怎么评价历史图书的著作呢?同一本书,不同的人群打分差异很大很正常,而很多水军的打分又会让一些平台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样的历史著作是好书呢?

◎  历史著作中的“不可能三角”

二战后的德国流传着一个笑话——在一名纳粹党员身上,聪明,诚实,党性,这三者不可能同时为真。

类似的“不可能三角”也发生在历史著作的领域。“深刻,真实,有趣”,这三个对历史著作的要求,看似都很基本,但很难同时达到——这绝不是说同时满足这三点的书完全没有。但一般而言,一部历史著作能满足其中两点,就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

◎ 能满足其中两个元素,就是一本好书了

比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它的叙述一点也不有趣,但它的著述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且提出了一些深刻的洞见(至少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这些洞见对于国人而言是可以启发思考的)。所以,这本书算是一本很不错的历史著作了。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说明,在这个“历史著作的不可能三角”当中,通常而言,一本书总是会有所侧重。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容易因为“有一本书读起来很没意思”就把它认定为是不好的,这样当然也可以,但就有可能会错过好书

◎ 怎么看待“有趣”?

当然,这个“不可能三角”当中,每个因素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讨论。

先来说“有趣”。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可控的事情。同样的说辞,或许有的人会觉得有趣,而另一些人无动于衷。有时候,有些书会试图用一些流行语言,玩各种梗,让自己显得“特别贴合读者和时代”,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流行语会很容易过时,而过不了几年,这些梗大约就没人知道了。

讲到这个,事实上《明朝那些事儿》并不是第一个尝试用通俗的手法写历史的书。

◎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在某平台有8.7分

在十几年前,互联网博客上各路大神写手云集,颇有些很不错的东西,比如潇水写的先秦史,《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之类。这套书的思想深度还是很不错的,作者也的确尝试着用玩梗的手法让写作变得有趣一些,可是他说的那些事情,都是当时的流行或者时事(比如用英美攻打伊拉克去类比晋国打郑国,或者提到晋国六卿之一的范宣子,会讲这是范晓萱的祖辈,诸如此类)。

如果懂这些东西,自然会心一笑,可是,如果百年之后的读者看这些,就会难免晦涩。可以想象,倘若百年之后,萧水的著作大卖了,那时候的编辑得很辛苦的给这书上加各种注释的样子。

说起来,“有趣”是为读者服务的,许多历史上的事情,倘若就这么直愣愣地给读者,大约是没人去看的,总是需要照顾读者的情绪,如此说来,虽然“有趣”是一个很难以捉摸的标准,但是它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作者尝试了去把简单的事情尽可能讲的直白些”,而不是“故弄玄虚,把一些人人都容易理解的东西讲的鬼都听不懂”——这是“有趣”最起码的底线了。

◎ 怎么看待“真实”?

接下来是“真实”。对于历史著作而言,真实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实际上,绝对的,事无巨细的真实很难做到。我们不可能要求过去有全息摄影机去还原每一个细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难免带有推断的情况。而且,完全可能在新的资料出现之后,旧的理论,观点就会被推翻

比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传统史学界和民间都自然地以为,中国大地上最早最发达的文明是中原文明。在中原之外,其他的部落或者政权形式也不是没有,但他们并没有足够发达的文明形式——至少史书是这么记载的,殷墟发掘出的大量青铜器也在验证这个结论。

◎ 三星堆与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交流

但是,最近这些年,在中原之外的地方,发现了一些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比如四川三星堆,三星堆的青铜器,其制造水平并不比中原的商文明差。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关于中国先秦史的很多著作,其实都是需要重写的。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一言以蔽之,不管怎样,历史著作中已经有的内容,无论是“事实”还是证据,随时会有改写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追求绝对的真实其实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历史著作中保持追求真实的态度,这是一个底线如果一个历史著作连“追求真实的态度”都无法做到,那么无疑,这肯定不是一本好的书。

什么是追求真实的态度呢?

首先是“不能睁眼说瞎话”,不能轻易下结论。比如说,有一阵时间,因为我们都懂的原因,中国自秦至清被说成是“封建社会”,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指鹿为马(为什么说秦至清不是所谓的“封建社会”,可以参见《正本清源:秦以后的中国,到底是不是封建社会?| 循迹晓讲》)。

◎ 周朝分封制

◎ “秦制”通过把每一个被统治者原子化,形成层层镇压的模式,使“经济租金”不再为每一个层级的精英分级享有,而是由君王定制分配,权力和“经济租金”不再匹配;但每一个层级又被其上一层的镇压能力所威胁,最终暴力权力集中于秦王一人手中,换言之,哪怕在“精英联盟”内部,也不再具有“对等权利”。——《秦砖》前言

当然,发生这一切的原因,除了特殊年代的政治氛围之外,还在于很多写作者会有意无意在潜意识里“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的冲动

在很多人眼里,“以史为鉴”是对待历史理所当然的态度。既然如此,就总有对历史事件点评一番的冲动。然而,作者和知识分子也都是人,认知多少也会有局限性,这样一来,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很有可能不那么靠谱——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其史料真实性暂且不论,书里会对一些皇帝进行评价,说朱棣,“他可能不是个好人,但是个好皇帝”,说英宗,“他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皇帝”,说实在的,“好人”,“好皇帝”都是非常宽泛的价值判断,在这种价值判断之下,几乎一定会有错误的容身之处。

◎ 类似的文章一搜一大把

反观一些优秀的历史著作,比如《布达佩斯之围》(我正在看的一本书),《日本帝国的衰亡》,书里很少说“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它只是把当事人做的事情列出来,进行适当的分析,为什么当事人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这其实是一种努力接近真实的历史态度,而过于轻率地进行价值判断,其实是对历史真实的逃避,当然,带有这样特点的书,也很难被称为是好的历史著作

最后,力求真实意味着“发现错误就改正”的态度,而不是“发现错误还顾左右而言他”,说“我的书卖得好”,甚至骂读者。在我看来,这不单是历史著作的底线,也是人的基本底线——当然,能坚守住底线的人,大约是不多了

◎ 怎么看待“深刻”?

到最后,讲完了“有趣”和“真实”,那就来谈谈什么叫“深刻”吧。字面意思上说,这是“讲明白了一些不易察觉的道理”。有的人呢,可能会觉得历史本质上的规律就这么一些,于是想总结出一些类似“全规律”的东西出来。

历史有其规律么?或许有,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几个“正义必定战胜邪恶”,“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厚黑学,诸如此类。“历史规律决定了一切”,这种“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往好了说,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轻率,往坏了说,它会给人一种幻想,自以为“规律在手,天下我有”

◎ 非常有规律

有了这种心态的人,在互联网上的发言有时候还是非常吓人的。说他们是“社会达尔文”可能都轻了,也许最合适的说法是“网络献忠”。

所以,任何试图总结历史规律,或者用一些所谓“历史规律”去解释一切的书,在我看来都是假深刻——如你所知,假深刻,其实比不深刻还要可怕。

既然如此,研究历史的意义何在呢?

我想到之前给友人写的一封信,里面写了这样的一些话——“任何人文学科,都不能逃避的问题是'何为人性’。当然,文学,心理学,艺术,都可以用各种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去展现人性的复杂。但是,在所有的这些学科里,只有历史,直接告诉了我们'人性复杂的后果是什么’。也许人性的本质是不能无法探知的,但知道'人性复杂的真实后果’,或许比描述它,比喻它要来的更直白一些,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意义了”。

也的确是这样。当我们面对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比如拿破仑,孙中山,我们可以很容易把他放在一个很真实的时代背景下,去推论他真实的行为动机到底是什么。至少,这样的人物比小说里的来的真实。小说家构建的世界,不管多么完美,总不如现实的世界那么真实,这样一来,去通过小说文学窥探人性,自然不如通过历史窥探人性来的那么直白。

说句通俗的话,这大约就是“写史即写心”。这话很多人都说过,但很多的历史写作者,真的就把它当成了“总结规律”的另一种变体,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是假深刻。

◎ 目前关于中途岛海战最好最权威的著作

历史规律这东西或许从不存在。历史的意义,就是带着敬畏之心去窥探真实发生事件背后的人性,去描摹人性的复杂,做到这点的历史著作,大约算得上是深刻了——比如反映中途岛海战的书籍《断剑》,中途岛海战的故事已经被讲了一遍又一遍,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从被讲滥的故事中尽可能去探讨人的心理动机,不带任何评判地去还原那次改变历史的战役,而不是简单地说“谁谁愚蠢”,“谁谁狂妄自大”,这就很难得。

因此,描述中途岛战役的书那么多,但这一本足够在这一大票书里脱颖而出了。

当然,历史纪录下来的,大多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普通人的生活很不幸在历史中被忽略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面对这个,写作者其实是要保持警惕的,一不留神,就会代入上帝视角,或者统治者视角

◎ 这部剧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

倘若再加上“历史规律”加持,这样的作者简直可以为任何的暴君找理由开罪,可以为任何的屠杀唱赞歌,也会很自然地对平民的性命不屑一顾,写出“中国的战争都是大场面,日本欧洲的战争只是村斗”这种无脑冷血的话出来。

很不幸,国内相当一部分的历史书,也都没有跳出“王侯将相”,“历史规律”的窠臼。有些书是很赤裸裸地为暴政招魂,树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形象,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有阵子荧屏上大辫子戏满天飞,“我大清又回来了”。

◎ 始皇帝地下有知,肯定立马赏一个骊山刑徒的美差给这位

还有些书,可能不那么赤裸裸,作者是说自己“写史即写心”,跟读者宛如拉家常,但其实,想传递的思想内核也无非这些,造成的后果并不比大辫子戏好。互联网时代,有一群“明粉”,“秦粉”,他们的各种言论和行为,让人觉得“这是不是有病”。

◎ 这句名言的变体,还被移植到了某大热电影中,成了该电影的专用Slogen

鉴于“大明郑和歼星舰”,“天子守国门”这类言论满天飞,那么,写出书来滋养这类粉圈的作者,其言论也很难说不是“假深刻”吧。

脱离“王侯将相”,“历史规律”的窠臼,直面人性的复杂,不轻易下结论,这都是深刻的前提。而”深刻“,恰恰是历史类著作中最难以企及的一个标准。在我看来,如果一本书能做到这一点,哪怕它不有趣,都是完全值得一读的。

◎ 结论

所谓历史写作的”不可能三角“,其实不是等边三角形。在三个评判要素中,“有趣”相对容易做到,“真实”相对困难些,而“深刻”最难。

正因为如此,在那么多的历史书籍中,能被称为经典的,其实并不太多。

更不幸的是,因为“深刻”很难,所以很多“假深刻”大行其道,而很多读者读了这些“假深刻”,就自以为掌握了宇宙真理,小则在饭桌上油腻地吹牛皮,大则真的把这些“假深刻”得来的“真理”当成自己的处世哲学,去折腾自己,折腾自己的员工

这样的人,有一句很恰当的骂人话——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但是吧,大多数情况下,读者其实很无辜,与其说“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到还不如说“谁写了人模狗样的书”呢——对历史著作要保有甄别的心态,原因大约就在于此。

附录:瑞鹤推荐书单

国史:

1.《战国歧途》-刘勃

2.《秦制两千年》-谌旭彬

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杰

4.《1840年以来的中国》-王人博

5.《潜规则》-吴思

6.《饥饿的盛世》-张宏杰

7.《隳三都》-周思成

8.《专制统治下的臣民心理》-谢天佑 

9.《汴京之围》-郭建龙 

10.《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世界史:

1.《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2.《日本帝国的衰亡》-约翰·托兰

3.《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4.《杀戮与文明》-维克托·戴维斯·汉森

5.《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

6.《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

7.《知识分子与社会》-托马斯·索维尔

8《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利德尔哈特

9.《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利德尔哈特

注:上面推荐的书单,仅仅是瑞鹤个人的建议,仅供大家参考,好书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