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位古今书家对比,谁的字有骨力!

2019-05-03 14:48

先谈欣赏书法的标准

这是谷牧 副总理藏的康 vs 生书法,应该是真迹

释文: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后之言必中理矣。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康的这段心得,不但讲书法,还讲了权变之道。高仕的心得,对学习书法、投机冒险特别有用。

但用康的标准评价康的字,中等水平罢,不值得学。

所谓骨力,就是写出石刻的感觉

王羲之的字有骨力,人书俱老。

王羲之《何如帖》是相对少见的去肉存骨型作品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王羲之《何如帖》是相对少见的去肉存骨型作品,石刻的感觉非常明显,在纸上可以写出如此潇洒又有骨力的字,天下第一人了!

王献之《廿九日帖》

释文:“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勿勿不具。献之再拜。

王献之的贴如果不看墨迹本,而是看真迹刻本。骨力就出来了。没想到吧,这是我的一大发现。

先看赵孟頫绝笔书法

杨光治说:谈古不论今没有意义

杨光治是我老师的老师了。老人家一生专注于诗歌,在上世纪(1981-1999年),出版了3000万册诗集,引发一浪接一浪的诗歌阅读潮流。他对古诗词,特别是宋词研究很深,但他认为:谈古不论今没有意义,诗要为当代人而作。

畅销诗是上世纪文化界的一段空前而奇异的历史。这段历史是杨光治创造的。席慕蓉、汪国真、洛湃,还有洛夫的诗……都因杨光治推介而畅销。

所以得评今人的书法:

我的观点:我们从小都会写字,都能分辨字的美丑。但长大后,我们的价值观被扭曲了。也许因为看到一些丑字卖出了天价……我们以为字的美丑是人的知名度、官阶、历史……决定。但丑书永远是丑书!

我想,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标准,就没有人可以蒙你!我现在就以骨力、情趣、潇洒为标准评价是否好字。

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的字

没有骨力,有点情趣

第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的字

有点骨力,但太古板,不潇洒。

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邵宇的字

丑字!

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的字

没骨力,没情趣

第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的字

没骨力,故作情趣,没情趣

欧阳中石代表书协最高水平你服吗?

有骨力,也有些情趣,但不够潇洒

林散之的书法目前争议较大

林散之的字不讨好人

有情趣,没有骨力

据说当时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启功为什么佩服这种字呢?也许他的字没有情趣。

跟赵孟頫比,还是看王铎绝笔书法

王铎《行书剪裱册》首都博物馆藏。这件作品虽经剪裱,原作可能为巨幅,近乎榜书。

释文:青圃通邻巷,竹门不肯睽,

早薪拖小市,晚晌汲西溪,

白首空簪绂 ,苍山晤马蹄,

往来如有为,菊朵正凄凄。

我觉得王铎的绝笔与赵孟頫的绝笔有得比!

好字当以王羲之做标准

王羲之的字有骨力,因为写出了石刻的感觉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所谓骨力,就是写出石刻的感觉。王羲之的字有骨力,人书俱老,入木三分。当然,写字仅有骨力还不够,还要有情趣、潇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