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介绍一个治疗'胸痹'的处方 ...

向您介绍一个治疗'胸痹'的处方

胸痹是指胸部问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胁间神经痛、大叶性肺炎等病出现的胸痛,均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治。
处方: 旋覆花(另包),降香 郁金 半夏 薤白 瓜蒌 丝瓜络 元胡 没药 枳壳。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煎服。
#医案分享#
孙某,女,38岁,于2020年9月7日就诊,自述胸痛三年余,每年复发两三次。近个月已发几次,痛如针刺,放射至背部,阵发疼痛加剧,胸胁痞闷,似有物压,疼痛时轻时重,发作时患者呻吟不止,不时叩打胸部,时吐白沫,气短难续,纳差,口渴不饮,小便微黄,苔白厚腻,舌暗红,脉弦涩。证属痰郁阻滞,络脉瘀阻兼胸阳不宣。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阳。服用本方5剂后诸症消失而愈。经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 前人说: “怪病多痰,久病多瘀。”痰瘀皆由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津液凝结而成。本病无明显阳性体征,发时即见患者不时叩胸,又有“咳唾、短气、胸痛延背”之胸痹见症。故以行气活血,化瘀通阳。方中以旋覆花、半夏、瓜萎化痰治其本;以降香、没药、郁金,行气祛痰;枳壳、元胡行气止痛:薤白通阳化气:丝瓜络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通阳化浊,使气行血亦行,痰浊去则阳气通,因而疗效显著。

(0)

相关推荐

  • 胸痹心痛针灸治疗处方与部位方法

    胸痹心痛是指外邪侵袭,或是内伤诸疾上犯心胸,引起气机不畅,心脉痹阻,而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因病机 心为"君主之官""神之舍也&qu ...

  • 李家庚教授辨治胸痹的临床经验研究

    目的胸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发病迅速,病情凶险,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本研究在临床观察.整理文献.收集病例.回访病人的基础上,整理导师临证辨治胸痹经验,对胸痹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深入学习导师对胸痹的 ...

  • 胸痹心痛诊治精粹

    胸痹心痛是指发作性的胸骨后或左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或隐痛,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

  • 周文泉老年病临证经验集 张晋,刘方 主编

    [目录] 陈序自序前言周师小传第一篇 医论第一章 学术思想 第一节 调整为主以"致中和" 一.调整理论的形成 二."致中和"为治疗目的 三.调整理论的应用 第二 ...

  • 现在,我为朋友们介绍一个治疗膝关节、滑膜...

    现在,我为朋友们介绍一个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验方.此方由12味药组成: 黄柏.知母.生甘草.防己.泽泻.车前子.萆薢.牛膝.泽兰.赤芍.生地.红花. 功效:清热消炎,利湿退肿,散瘀止痛.

  • 介绍一个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验方

    介绍一个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验方.此方由12味药组成: 黄柏.知母.生甘草.防己.泽泻.车前子.萆薢.牛膝.泽兰.赤芍.生地.红花. 功效:清热消炎,利湿退肿,散瘀止痛.

  •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打膈的穴位,这个穴...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打膈的穴位,这个穴位叫攒竹穴.它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个穴位,别名"眉头",攒指簇聚,竹指竹子,该穴在眉头,眉如竹叶簇聚,所以叫攒竹.因为它的具体位置在眼眉的眉头 ...

  • 介绍一个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方剂——...

    介绍一个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方剂---降压调脂汤 组成:钩藤30(后下),决明子25,川芎15,白术15,姜半夏15,茯苓15,益母草15,夏枯草12,天麻10(先煎),炙甘草10. 高血压与高脂 ...

  • 介绍一个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散剂方

    配方: 川断15    狗脊15 木瓜15 乌药15    威灵仙15 淫羊藿叶15 骨碎补15 桑寄生15 怀牛膝15  杜仲20 当归20 茯苓20    鹿含草20    泽泻20    伸筋草 ...

  • 【介绍一个治疗淤血身痛的方法】肩膀痛、背...

    [介绍一个治疗淤血身痛的方法] 肩膀痛.背痛.手臂痛.腰痛.腿痛,或者周身疼痛,痛如针刺一般,很久都不好的,很有可能是身体里面有淤血,或者经络阻痹,这种情况可以用身痛逐瘀汤. 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 ...

  • 给您介绍一个治疗“中寒泄泻”的妙方 ...

    给您介绍一个治疗"中寒泄泻"的妙方 方组 制附子 桂枝 川朴 干姜 藿香 姜半夏 煨姜 佩兰 陈皮 茯苓 炒神曲 车前子.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煎服. 主治 泄泻 病例 ...

  • 介绍一个治疗“鼻息肉”的方子

    导读:今天介绍蔡福养先生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经验--苍耳子散及其加减. 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之一. 在鼻的单侧或双侧均可见到一个或数个表面光滑,色灰白透明或色红,带蒂活动,质软的肉样赘生物.其致病因素,多因 ...

  • 介绍一个治疗气瘰的家传秘法

    这个方法是一个家世相传而且是只传长媳的秘法,到现在为止已经相传五世了.据介绍人说:"此法治疗气瘰,只要忌好了口,保证准好."介绍秘法的人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在政策的感动下,原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