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能承受之重——《中国医生》快评
星期天(7月11日)下午,一家人特地跑去影厅,郑重其事地看了刚刚公映的《中国医生》。
既然是如此重大和鲜活的题材,说几句吧。
电影宣传海报(源自网络)
观影结束,走出影厅,一众人会不会跟我有几分相似呢?即难于简要表述电影的故事情节!因为,《中国医生》根本就没有一以贯之的清晰故事线索,它是以那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为背景,聚焦武汉金银潭医院,全景式——电影想要呈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展现当时武汉乃至全中国的波澜壮阔的抗疫故事。所以,我给其冠了一个新词:“非虚构故事片”。
动手敲打这篇影评之前,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欣赏水平不够高级、时尚?因为当下现代艺术家和大导演们普遍蔑视叙事,纷纷将消解叙事性视作对“真正艺术”的追求。但我有些执着,始终顽固地以为擅长叙事的小说、戏剧、电影要比诗歌、散文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更具吸引力。对叙事性的追求,应当是创造者使作品与人的心理形成一种同构关系而必须做出的努力,电影作为大众娱乐和文化传播工具,其生产者需要追求与观众的心理形成一种默契,才能产生所谓的“卖点”。从香港来的著名导演刘伟强先生,大概率不会把它拍成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吧,肯定是港味甚浓的所谓商业大片呀。
剧照(源自网络)
既然定位为商业大片,我们不妨顺着故事片这个思路捋一捋:
首先,人物是有的,也许这是《中国医生》最不或缺的。既有个体也有群体,有武汉金银潭医院张院长(张涵予饰),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文大夫(袁泉饰);有从广州驰援的陶医生(朱亚文饰),还有来自上海的吴医生(李晨饰)等,演员阵容庞大。因为围绕他们发生的事情较多,也还算性格丰满。要知道,他们都是演技的实力派,一定程度上支撑起了电影的观赏性。
其次,源于矛盾激化的冲突,这是故事片结构的基础元素之一,是引发悬念的土壤。实话实说,电影中有那么一丢丢,是张院长与陶医生的冲突。比冲突高一个量级的对抗则是不可能有的,否则在抗疫的现实情境下,想必过审都难。
再说说另一个戏剧性的元素吧——悬念,指叙事中悬而未决的戏剧因素,它也是所有叙事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这些因素、元素能引起观众的期待心理。这种心理可能是好奇、焦虑、不安和同情等等。我原本以为,在科学含量极高的医疗类影片中,利用观众未知但欲知的好奇心来设置悬念是比较恰当的手法。但是,如果你跟我的想法差不离的话,这部电影会让你大失所望。还是实话实说,关于悬念,我在电影中没有发现任何的蛛丝马迹,一切的一切,都如我们知道和想象的样子来推进,更谈不上对人物心理的深度挖掘。
剩下的还有什么呢?电影的可观赏性何在呢?窃以为,导演和剧组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ICU里的医疗和抢救过程、医生与患者关系的真实还原。为此,剧组在摄影棚里建了一座“医疗级片场”,什么医疗设备应有尽有。而且,据说,跟其它影片拍摄过程很不同的是,《中国医生》拍完每一场戏,演员不是先看导演的眼神,而是要先看医疗顾问有没有点头通过。在真实性追求方面,确确实实可以看出导演、演员,再到剧组所花的功夫没有白费,难怪张文宏医生都调侃说,他原本是想找出几处bug的,但结果一处都没找到。
那么,这与纪录片有什么区别呢?只能说故事片节奏更快吧,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故事片是按照预设的情节让演员来扮演的,为追求最佳视觉效果,经常重复几次地进行拍摄。而在纪录片中,情节的发展是不在创作人员掌控范围内的。
剧照(源自网络)
尽管如此,我还是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看看这部电影,不为电影本身,而为那些替电影提供真实“素材”的人们;为我们经历的那一段铭心刻骨的惊悸岁月;为向张定宇、钟南山、张文宏、艾芬……为代表的中国医生致敬!至于作品的艺术性和深度,还要等上许多年,直到可以拉开适当的历史距离。
当然,电影中也设置了多处催泪的场景,例如张小枫拿着父母的遗物,问吴医生“没有爸爸妈妈的人该怎么办”;还有,在隔离酒店里,文大夫看着老门卫染病去世前给她的微信留言,眼泪不禁脱眶而出等等。所以,带上纸巾也是可以的,是否用得上,要看你的泪点到了哪一个层级。
这已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必多费笔墨唠叨。就此打住!
2021年7月11日夜
于广州番禺南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