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围城》时与钱钟书谈话2小时,陈道明: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说起陈道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演艺界的一位老戏骨,他的精湛演技是很多年轻演员都望尘莫及的。陈道明几十年如一日的打磨演技,在荧屏上为我们呈现出了康熙、刘邦、越王勾践等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角色。

其实,陈道明最早走红,是因为出演了《围城》中的方鸿渐一角。

电视剧《围城》是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围城》改编的,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现代文学史上可以说独树一帜。

因此,电视剧在选角方面也是格外严格,当时一直没有找到男主角的合适人选,因为在《围城》中,方鸿渐的定位是留过洋,有点罗曼蒂克,又有点传统文化人的酸腐气息。

几经周折后,剧组锁定了陈道明,凭借《围城》这部电视剧,陈道明一炮而红,成为了全国炙手可热的男演员。很多人都认为,陈道明把方鸿渐这个角色演活了。

拍《围城》时与钱钟书谈话2小时,陈道明: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在拍摄《围城》的过程中,陈道明结识了钱钟书,并且受邀前往钱钟书先生家做客。进屋后陈道明才发现,钱钟书先生的房间内全是书,别说电视机,甚至连一台收音机都没有,当时两人谈了2个小时。

这2个小时的谈话对于陈道明的影响非常的深,后来他还在一次节目中回忆称:在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正是那次的谈话,让陈道明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才会在最火的时候,选择半隐退,开始大量的读书和学习。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钱钟书和《围城》,陈道明才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围城》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独特的小说,不仅语言犀利幽默,而且书中也充分展现了钱钟书先生的才情。

《围城》中描写的不仅仅是婚姻,更多的是人生中的那些“潜规则”

《围城》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讲述的是男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回国后,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围城这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钱钟书先生从方鸿渐初出茅庐的零恋爱经验,写到他支离破碎的婚后生活,其中描写的不仅仅是婚姻,同时也写出了男女交往中的“潜规则”,以及婚姻生活的劣根性。

《围城》中的男男女女,在书中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社会,它向我们揭示的道理,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其实,很多书需要我们到了一定年龄段,有了一定生活阅历之后,才能够读出其中的精髓,就比如《围城》这本书。

以前,我只是听了《围城》的盛名才读它,可是读完却没有什么感觉,就像一种食物人人都说好吃,我却吃不出味道来。

几年前,外甥在书房里看了几十页的《围城》,我看他喜欢就送给了他。最近我又重新买了一本自己阅读,但这次却在书中读出了不一样的感悟。

我认为,人生在世,要用力读书,更要用力生活。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更要用对生活的积累和思考来读书。

《围城》让我们知道,不管你身处何方,所做何事,都要结合城内与城外以最好的方法、最快的效率去做得更好,让自己活得自在。

我认为,《围城》更适合躺在舒服的沙发上,仔细品读玩味的好玩的小说,你不时为钱老爷子尖酸刻薄的幽默而窃喜,看累了,喝口手边的清茶,痴痴地想这是说方鸿渐呢,还是说我呢?

人们往往身在围城而不知,一不小心,你我也就成了围城笔下那些可笑又可怜的小人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