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寿的老炮——日本三十一年式速射炮

甲午战争后,日本凭借获得的大量战争赔款,迅速扩充了军力。19世纪后期正好是架退炮向管退炮过渡的时代,也是无烟火药迅速扩展的时代,日本当时也紧跟时代潮流,考虑发展新式火炮。由于日本自身技术实力还比较弱,因此在有坂成章大佐的主持下,1988年起从克鲁伯公司购买220个炮身、400个炮身半成品,从施耐德公司购买炮架400个,由东京炮兵工厂开始组装,命名为三十一年式速射野炮。1903年2月日军全军换装完成。

三一式速射山炮

三一式速射野炮

这门炮其实比较有意思,很多资料上说它有早期的复进机,但是似乎又看不到复进机的位置。其实它确实有复进机,只不过与我们原本印象中的思路不同罢了。严格意义上说,他还不算复进机,应该是一个炮架复位装置,所以这门炮依然属于架退炮。

注意三一式速射炮的复进设备,炮轮内侧有鼓筒,炮架有弹簧筒

老式架退炮在发射后,整门火炮后座,而后由人力复位修正。而该炮设置了一个装置,使用机械力在火炮后座移位后自主复位。这个装置是这样的,在炮轮内部有个鼓筒,炮架后部设置有一个弹簧筒,发射前将钢索一头固定在鼓筒上,一头链接弹簧筒,发射后火炮后座,炮轮转动,钢索就被缠绕到鼓筒上了,也就把弹簧拉开,而后弹簧会复位,钢索便拉着炮轮复位,整门炮也就回到了发射前的位置,但是并不那么精确,还是要炮兵再次进行调整,但相对工作量减少了不少。虽然这种方式比不了新式的管退炮,但是比老式的架退炮要好些,再加上使用无烟火药,其野炮射速可达每分钟3-4发,山炮可达7发左右,和过去相比,也算得上“速射”了。

日俄战争中的日军炮班

另外该炮炮耳正好也是炮轮的车轴,因此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外形,这也导致了身管本身没有方向射界。并且这样一种75毫米炮竟然采用分装弹药。该炮根据身管倍径不同分为山炮和野炮两类,山炮全重只有327千克,野炮则为907千克,弹丸初速487米/秒,山炮射程4300米,野炮射程6200米,高低射界-5度到38度,如果预先构筑射击阵地,提高仰角,则可达到最大7500米的射程。最初该炮没有防盾,1906年时配发钢制防盾。

北洋军装备过该炮,注意这门炮已经挂上了钢索

国民政府时代,三一式野炮依然在使用

三一式速射炮又被称为“有坂炮”在日俄战争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没过几年,日本就获得了真正的管退炮,三一式速射炮很快就退役了,然后作为剩余物资卖到了中国,北洋军就大量装备该炮。这种炮一直用到抗战时期,甚至在中原大战时还作为中央军的利器使用,可见当时中国的落后。这门炮后来也曾输出到同为协约国战友的沙俄和内战中的西班牙。当然,在侵略中国的行动中,日军由于火炮不足也少量重新启用了该炮,而中国军队也有少量该型火炮用于抗击日军侵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1944年的英帕尔战役中还是用过三一式山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