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记吃不记打”中的传统教育智慧

虹野:“记吃不记打”中的传统教育智慧

文/虹野

在教育中,无论是家长和老师,采用的手段无外乎“奖励”和“惩罚”,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在实践中都发现“惩罚”和“奖励”在孩子的教育中的作用都不是非常的好,其中有“奖励”和“惩罚”的使用不当的问题,也有“奖励”和“惩罚”本身在教育中的局限性的问题。

在传统文化中,很多关于教育的“俗语”,算得上是经验的总结,但是由于教育经验太多,其中不乏互相矛盾和冲突的现象存在,以至于不少教育经验在具体的教育(尤其是班级教育)实践中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

闲暇重温了斯宾塞的“强化理论”,又仔细分析了“奖励”和“惩罚”的使用条件和局限性,发现结论和我们一句俗语“记吃不记打“非常类似。

斯宾塞在研究中发现”惩罚“只能抑制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无法避免这种行为发生的次数。比如说,学生不写作业,家长和老师想通过“惩罚”来解决“不写作业”的行为,这只能暂时抑制孩子“不写作业”的行为。

就是说,孩子不写作业的次数不会减少,只是“推后”了。

古人早就发现这种现象,所以才会有孩子“不记打”的概括,某些行为,尤其是复杂的行为,使用“惩罚”的方式是无法让孩子形成某种您想让孩子出现的行为。可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经历过“惩罚”孩子“写作业”而无效的情况。

对于一些简单的行为,比如一些“礼仪”,可以通过惩罚抑制不端行为,孩子在无意中做到了礼仪行为而避免了惩罚或者因为做对了得到了某种奖励就会一直保持下去,因为这种行为简单,所以容易学会。

而写作业则不然,不写作业的原因很多,不管家长如何惩罚,孩子都不会写。反而会因为家长的惩罚,导致孩子通过抄袭作业来躲避惩罚,或者采用其他种种方式来避免老师和家长惩罚。

这意味着对于复杂行为来说,惩罚会给孩子的行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写到此处,很多人可能又会问了,怎么办?

古人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孩子“记吃不记打”,“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奖励”,会给孩子带来很好的体验,在孩子做了某种事情之后做顿好吃的,孩子就会一直做这个事情。每一个都从孩子时期过来,这种感受应该存在。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写作业,可以采用做好吃的食物的方式来对“写作业”的行为进行奖励,这样就可以保证做作业行为的持续。当然,至于写的对不对,或者有没有抄袭答案这些行为则需要用更细致的奖励方式来引导。

不过,不管奖励还是惩罚,都只能是引导孩子的行为,对于行为的质量,或者有没有欺骗就没有办法控制了。

这点,我们的老师们应该更有体会,当评职称需要论文的时候,大家都积极准备论文,至于论文水平高低、是否抄袭就没有多少人在意了。

“记吃不记打”算得上古人教育智慧的了,在操作上简单便利。不过我们仍然需要明白即便是斯宾塞的“强化理论”对“奖励”和“惩罚”研究的如此系统了,依然无法解决刚才我们提的问题,不管如何奖励和惩罚都无法避免“行为”中的各种问题。

当前对“赏识教育”、“快乐教育”、“惩罚教育”的可靠性的怀疑,大都是因为太过于着重于“形式”,忽略了人内部的东西,也就是说忽视了学习发生的理解,才导致形式化的教学不尽人意。

不过对于非专业的家长来说,掌握“记吃不记打”的教育智慧,就足以保证孩子不会差了。要想教育的更好,则需要更好的专业的理解。

也可以继续关注后续的文章。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0)

相关推荐

  •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社工来支招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张敏     单位 | 深圳慈善公益网 经常会有家长或周边亲朋求助"我们家孩子天天玩游戏,作业也不写,不给玩就大闹,像吸毒一样 ...

  • “我爸说考得好,奖励我一套农药......”

    本周开始,家长们的年终奖(棒)将陆续开奖. 凡是读到这篇文章并转发的,请务必提前确认家里大门的牢固程度.因为您的孩子,有99.99%的概率是这个画风回家的: 我不是为了骗流量才故意说好话的. 开号两个 ...

  • 虹野:用逻辑中三段论看“中医的五行学说”

    虹野:用逻辑中三段论看“中医的五行学说”

  • 虹野:数学审题中的心理学

    虹野:数学审题中的心理学 文/虹野 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识别出题目中熟悉的概念.类型.结构.模式.方法是一种非常惊人的能力.其中使用到了感觉.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与辨别刺激的认知搜索 ...

  • 虹野:高考数学过难,擅长数学的学生在录取中比较吃亏

    虹野:高考数学过难,擅长数学的学生在录取中比较吃亏 今年高考数学据说很难,很多人担心数学会拉分,也有很多人认为数学难易不影响录取,数学难究竟影响还是不影响录取呢?如果影响的话会影响哪些人的呢? 按照我 ...

  • 虹野:在高考中,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富人子弟看成是笨蛋?

    虹野:在高考中,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富人子弟看成是笨蛋? 文/虹野 随着英语"加权赋分"事情的发酵,大众更加倾向于全国一张试卷统一考试,按照原始分数高低进行录取.而"高考是穷 ...

  • 虹野:大学中两种使命的抗衡—谁占上风?

    虹野:大学中两种使命的抗衡-谁占上风? 文/虹野 不少教育专家和高校领导都反对把"就业率"当做考核大学的唯一标准,也都反对大学不能办成"职业学校",呼吁不能仅仅 ...

  • 虹野:等级文化在教育中终将酿成祸端

    虹野:等级文化在教育中终将酿成祸端 文/虹野 自古以来,天有十日,人分十等,可以说等级文化深入骨髓无处不在.即便是教育中也经常强调长幼尊卑,尊师重道,以至于我们对于等级已经成为习惯,追逐诸如职称.级别 ...

  • 虹野:教师管理中的帝王术——猜忌

    虹野:教师管理中的帝王术--猜忌 文/虹野 古代皇帝,自称"孤家"."寡人",身边无一可信之人,对待亲友.臣子总心怀猜忌,总担心他们谋朝篡位,总是不相信他们.故 ...

  • 虹野:每个教育人都应该知道《勇敢者游戏》中让人羡慕的教育生态

    虹野:每个教育人都应该知道<勇敢者游戏>中让人羡慕的教育生态 文/虹野 看了新上映的<勇敢者游戏>(绝战丛林),可能大家都被巨石强森高大威猛的形象所吸引,也可能会被丛林中的画面 ...

  • 虹野:芳华中全是人的卑微

    冯小刚最伤心的或是没有人看懂芳华:芳华中全是人的卑微 文/虹野 近期总是听闻冯小刚导演的<芳华>,网上一片溢美之词,但大多停留在时光易逝,人们需珍惜大好时光的感叹.也有一部分人勾起了对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