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管理学生,逃课或许更加容易
大数据管理学生,逃课或许更加容易
文/虹野
近日,有高校目前引入了大数据管理系统,辅助学生管理工作。大数据管理的原理是通过收集学生校园一卡通消费和校园网登陆的时间、地址等信息,系统据此研判学生是否迟到、旷课、夜不归宿或失联等情况。此消息一出,或许令不少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雀跃不已,庆幸终于从繁杂的点名、查寝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
但本人对于所谓的“天网”管理不甚乐观。这里暂且不谈搜集学生生活信息是否涉及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就是从管理效果上来看也不容乐观。
所谓的大数据系统是根据校园卡购物地点、时间和手机登录校园网或者使用校园WiFi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行为进行判断,进而实现管理目标。甚至有人认为可以根据学生购买菜品的多寡类似淘宝等网站一样去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大数据的搜集大都是在信息主体无意识的状态下,这种数据才有意义。如果学生意识到了学校管理部门在对其手机和校园卡信息进行分析,“反监控”制造假信息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学生想逃课了,完全可以让同班同学把自己的手机带到教室;如果学生想夜不归宿了,完全可以把手机放在寝室里面。这样所谓的“天网”一点作用都不存在了。
或许淘宝等网站对客户喜好的数据分析所带来的巨大的收益,给高校管理者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淘宝之类的网站搜集信息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的购物。这个大数据搜集的结果是双赢的,所以大家并不排斥被淘宝搜集信息,更不会用“反监控”的手段对待淘宝。
但是高校使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会侵犯学生“利益”,学生很容易会使用一些“反监控”的手段制造“假数据”,这样很容易让所谓的“天网”形同虚设。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时刻被监控的感觉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感受,会让学生感觉到校园的窒息,甚至让学生对学校感到厌恶。
当然,如果学生习惯于通过“反监控”手段对付“天网”的话,或许会给高校留下一段“谍战”的“佳话”吧。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