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友:话说大暑

文/马先友

说起大暑,它是一年二十节气之一,自然也不负时令规律,不紧不慢如期而至。
大暑与所有节气一样,有它一定的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二伏”(又称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自然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炎热,也是难熬的时节,好像除了热就没有其它的了。对于脾气这么火爆的家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那么就让黄历为大家了解一下大暑的来历是什么,大暑为什么这么热?每年7月22日或23日为“大暑”。天文专家解释说,大暑期间这么炎热是因为自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发散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热量就自然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节气堪称为酷热。
一般来说,气温高于三十五度的炎热日子里,气象上称为“炎热日”,中暑的人明显增多。而当日最高气温达三十七度以上时,气象上称为“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沿江江南地区,骄阳似火,毫无风吹(就是有风,也是火凤),更令人感到闷热重重,有时竟然热得透不过起来。长江沿岸号称有三大火炉,即南京、武汉和重庆,这三个地方,温度常常高达四十度以上,叫人难以承受。
中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时节,各地都有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习惯。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游玩,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美满。广东人讲究在这一时节“吃仙草”,据说吃仙草,能健康长寿。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吃“过半年”,这天拜完神灵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大暑有着神奇的传说:据说上天玉皇大帝,在天上待久了,很想了解凡间情况,可自己由于事情杂而繁多,很难脱身亲自到凡间考察民情,于是就准备派三太子带几个卫士一同下凡。一天清晨风清气爽,三太子就带了几个卫士,飘飘悠悠来到凡间,谁知这天烈日当空,炙烤着山川大地,像蒸笼一样叫人感到别样沉闷,瞬间浑身大汗淋漓,汗珠满脸滚动,直滴而下,身上的衣衫湿透了。三太子在天庭里从没感到过如此炎热过度,简直像闷子锅一般,又像火炉一般,更像蚂蚁在全身骚动一般,委实让人受不了。但是就在这样如此赤日当头晒,如此酷热之下,千百万农夫为了生存,仍然艰难地在野外耕作,三太子等人目睹了这一情形,了解部分老农,知道年复一年都是如此,为了生活,越是炎热越是要干,农民越是不畏辛苦劳累。之后三太子回到天宫告诉了玉帝,玉帝派了几个神仙经过好几年的拯救办法,都无济于事,认为这是凡间时令气候之规律,不可改变,而每年的这一天最热基本是在7月22日或23日,所以就把这最热的一天确定为“大暑”,大暑就如此而得名,一直流传至今,仍没有更名。
关于大暑,民间有许多谚语,如“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小暑吃黍,,大暑吃谷”,“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如此等等,都是古代气象学家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过程中,根据气象的变化而积累的经验之谈,这是大暑气象变化的结晶,对于从事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关于大暑描写的诗词可谓是精彩纷呈。如宋代诗人曾几的《大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此诗大意:大暑太阳毒辣,不知何时而停,清风也似乎躲了起来,无处寻觅。用几卷经书来打发时光,水中湃着的瓜果起起浮浮。兰花静而又静,茅屋深而又深。表现了一种安谧寂静的景象。天气虽这般炎热,更应爱惜光阴。“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这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大暑竹下独酌》几句名诗。这几句的诗的意思是:大暑热气正盛,似乎要把整个山峦都燃烧起来。而竹子却似悠然之君子,不在这酷暑之内一般。此时深刻赞颂了翠竹,不惧酷暑炎热,依然傲然挺拔直立。宋代史学家有这样一首描写大暑的名句:“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大暑来临虫声嘈杂,荒庭光照烈烈。人民正苦于暑天之酷热,何时秋凉呢?正因如此,我不由得为大暑吐出一首俗诗:大暑今临似火喷,牛羊马狗苦呻吟。鲜花耷脑真无力,杂草低眉确没神。知了鸣鸣天地转,雄鸡喔喔胆心巡。室间纨绔抛骰子,野外农夫汗水淋。
大暑是自然气候的存在,也是时令节气的规律,大暑期间虽然温度特高,天气特别炎热,但能促使庄稼快速生长,这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作者简介

马先友,安徽南陵人,小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平时喜欢在文字里徜徉,发表800余首诗词,多篇散文,现代诗也有发表(网络平台发表除外),创作小说100余万字。诗词曾获过国家级奖项,著有《虬川漫咏》诗集。目前是江苏省江南诗词学会会员,芜湖诗词学会理事,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二刊”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二刊”

往期链接

马先友:酷暑来临

马先友:荷之美,荷之韵(散文)

马先友:诗词十首

马先友:七一之歌

马先友:诗十首

马先友:诗十首

马先友:诗词十首

马先友:北京之旅(组诗之二·十首)

(0)

相关推荐

  • 处暑西楼听晚蝉

    时光总是这样匆匆流逝,不知不觉中炎热的夏季已经远去,秋之韵味开始静静地弥散,渐渐充盈整个天地之间,处暑已将酷热和凉爽悄然隔开了.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月令七十二 ...

  • 【新诗采撷】马晓琼 | 老照片(微诗十首)

    品 READ 读 老照片 远颜笑靥如花 定格的含露青春 沾湿了我的眼眸 月亮 从缺到圆 渐失弯弯角 越发勾人心 太阳 与月同辉 往来如梭 给地球半明半昧的神奇 流星 一不留神脱了轨迹 划过夜空 灿烂了 ...

  • 【有风掠过平台】非马的诗 | 萤火虫诗辑

    K K 作者简介: 非马,原名马为义,英文名William Marr,1936年生于台湾台中市,在原籍广东潮阳度过童年.曾任美国伊利诺州诗人协会会长.著有中英文诗集三十一种,散文集三种及译著多种.在美 ...

  • 芒 种

    芒 种     小序:今天(2021年6月5日,辛丑牛年四月二十五日)北京时间18时51分57秒将迎来"芒种"节气,这标志着一年仲夏的开始.此时想想历代的农民们,不由的我这个农家子 ...

  • 诗词创作怪谈之一

    小题大作 小题大作: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那么,在诗词创作中,我们恰恰要这样,拿小题目,做大文章. 比如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 ...

  • 【时令节气】大暑||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六月中 解见小暑 小暑后十五日 斗指未为大暑 六月中 小大者 就极热之中 分为大小 初后为小 望后为大也 --<孝经援神契> 大暑节气 小暑后十五日 二十四节气之十二 夏季之最后一个节气 ...

  • 二十四节气 |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所以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 ...

  • 大暑:愿寻一味凉,度过三伏天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每年到了这个时段,气温高又潮湿闷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热 ...

  • 酷热天气即将过去,缅甸又将迎来另一个极端天气

    [缅甸中文网讯]今年,缅甸的热季可真是热得让人心里发慌!不过,好消息是,西南季风即将进入缅甸,因此,从5月21日起,缅甸南部地区逐渐开始降雨.不仅能缓解酷热的天气,对那些饱受干旱痛苦的民众来说,也是个 ...

  • 【十三字】暑如刀(小暑)

    [十三字]暑如刀(小暑) 文/冯斌一鄂 事该丢尽自当丢弃不留心禅净 [诗/七绝] 暑如刀酷热如烧,酷热如烧土亦焦. 烧土亦焦愁汗臭,焦愁汗臭暑如刀. [之文] 今天是公历2021年7月7日,星期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