隍城清溪:诗书门第 梅烛故乡
隍城清溪梅烛(板凳龙)是出了名的好看。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身处天涯海角的清溪李姓男丁,都会赶回来,参加一年一度的梅烛闹元宵盛会。而喜欢看热闹的,以及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也同样会齐聚到这里,一睹“天下第一长龙”的风采。清溪村也因此和梅烛一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其实,在梅烛正式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人们的视野之前,清溪村“诗人村”的名头早已让这个普通的村庄走向了世界。清溪村以盛产诗人出名,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名噪一时的诗词名家。在现当代,执“诗人村”牛耳的,是现已年近八旬的李由厢(锦心)老先生。李由厢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未入过学堂,却在《江西诗词》、《江南诗词》、《中华诗词》等媒体发表古体诗词多篇,出版了《三余书屋拾遗》、《鸾凤和鸣玉箫》等作品集,有的作品还被译为英、日等文字传播到国外。他的“三余书屋”成为当地诗词爱好者谈诗论道、切磋技艺的艺术殿堂,受到众多文朋诗友的亲睐,甚至得到革命老人夏征农同志的嘉许,亲题“诗苑奇葩”四字相赠。
《清溪李氏族谱》载,清溪李姓始于唐西平郡王李晟。李晟(727-793),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名将。以射虏建功,初为神策先锋都将,建中二年拜凤翔陇右节度使行营副元帅,封西平郡王,屡败吐蕃军。德宗三年拜太尉中书令,贞元九年八月卒,谥忠武。李晟共育有十五子,七子李宪初为江西观察使,后迁岭南节度使,殁于任上。其长子李游为宜春刺史,迎李宪柩回葬分宜,定居宜春。李晟十一世孙李刚徙居高安畴塘。因所居地“地势浅窄,不足以蕃衍子孙。”某日,携次子文英到丰城拜谒萧仙,至美狮岭,相其“土地之美”,“地利之饶、仁厚之俗”,又步行至辛陂(即清溪),见三山环护,“一龙随水走”,认为可以兴发子孙。正好这个时候当地正受蝗灾,庄稼损毁殆尽,民不聊生,纷纷出让土地缴交赋税。李刚及时出手,购进大量土地,在一个叫炭山的地方建造房屋,李刚仍回畴塘,李文英则携眷六口居之。这是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八月间的事。文英公传五世至大椿公,因炭山地方太小,举族迁至现址。
清溪基址早前有一条溪流穿村而过,在村中形成一个较大的池塘,古称“湖塘”。池塘中间建有六角形“青莲亭”,有回廊连接平地。青莲亭正面立柱上,刻有一联:“月映湖亭亭吻月,风梳岸柳柳依风。”现存的青莲亭为上世纪九十年代重修。青莲亭有栈桥连接,为了保护亭子,栈桥的桥板平时抽掉了几块,一般不上人们进入,只在游梅烛等重大节庆时节才接上。湖塘西北边侧曾有“湖塘书屋”,为清溪村八景之一,现已不存,但族谱上还是记载了新旧“清溪八景”的很多诗词,让人寻找古时田园风光时,也能感受到先辈们的清雅情趣。而在书屋旧址南侧,则是寄托李姓族裔精神和情感的圣地: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是清溪村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年月不详。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过一次。数年前再次重修,基本保持了原貌。祠堂大门为木质结构,门前有五尺宽的走廊,用木栅栏围着。大门正上方悬挂着“李氏宗祠”的匾额,两旁各有一块进士牌匾,分别有明景泰甲戌科进士李继之和明万历丁丑科进士李元龄的款识。进入大门,两边是厢房,中间为天井。穿过天井便是正堂。正堂中间是四根硕壮的屋柱,均题有本村人自拟的楹联,立柱上方横梁上也悬挂着一块醒目的“进士”牌匾,款识为清同治壬申科进士李含英。进士匾下方,有两幅横匾,分别为“鉴识状元”和“干城俊彦”,也是彰志本村科举人才的。祠堂神龛上供着“唐西平王忠武始祖李晟公神位”,这是清溪李姓的始祖。
清溪李姓以“积德行义,修仁厉行”为家训,崇文尚教,历朝历代均有闻人贤达,尤以应祥、继之、梓芳、元龄、复胜、含英等为著,谱上均有翔实记载,简附于后。
李应祥(1198-1284),名光甫,号退轩,忠武十九世孙。宝庆元年(1225),宋理宗下诏在全国举荐人才(诏举贤良方正),李应祥受到举荐,擢监司郡守,后仕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嘉熙中(1237-1240)因为足疾致政归田。
李继之(1428-1479),名述,号宏斋,忠武二十五世孙。明景泰癸酉(1453)乡试举人,登甲戌(1454)孙贤榜进士,后授工部主事,拜刑部广东清吏司主事。成化二年(1466)升贵州按察司佥事。
李梓芳(1497-1543),字启孝,忠武二十七世孙。以华容县儒学生员身份中嘉靖戊子(1535)科举人,曾任光山县教谕、浙江同考试官、南直隶溧水县学教谕。嘉靖二十二年(1543)充广东主考官,后升河南通许县知县,改三河县知县。累死任上,奉例以礼赙归葬华容黎园桥,与父同处。在浙江任考试官时,因慧眼识才,浙江钱塘(余杭)状元茅瓒感其知遇之恩,亲至清溪,题下了“鉴识状元”的匾额。
李元龄,忠武二十九世孙,寓四川华阳县,明隆庆庚午(1570)科举人,登万历丁丑(1577)科进士,官山西副使道,中宪大夫。
李复胜,字筹,号豫皋,忠武三十世孙。顺治二年(1645)考选授抚州府刑厅,八年(1651)升广东潮州府知府,左布政司。王维夔(温州永嘉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朝曾任兵部武选郎中、江右左参议、江右按察司副使、江西布政司参政兼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题匾额曰“干城俊彦”以赠,后籍于任所未归。
李上适(1819-1880),名含英,字慕容,号蕴柳,忠武三十六世孙。道光甲辰(1844)补郡庠生,咸丰戊午(1858)补廪膳生,同治壬申(1872)得恩贡生,候选教谕。
清溪李姓的名人贤达不胜枚举。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成为肥沃的土壤,孕育和教化出村民们纯朴恬淡的秉性,在隍城这片文化底蕴本来就十分深厚的土地上,独树一帜。千百年来,李姓族裔在这里亦耕亦读,且歌且乐,把日子过得儒雅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