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声里度新年

广东麻将、四川麻将、湖南麻将,以及全国其它各地的麻将,玩法不一样,但是对于热衷打麻将的人而言,一屁股坐桌边上,劲头是完全一样的。
我是八零后,湖南人,三十几年下来,我在老家走到哪都能听到清脆的麻将声,春节期间尤甚。
麻将具体是什么时候兴盛起来的,我没有考据过,我只知道,打麻将已经成为我们那儿的一种风俗,甚至魔化成了一种生理需求,跟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没什么区别。
若有某种神奇的工具可以将祖国大地上打麻将的声音收集起来,按月份进行音量的分析,那么,每年一二月的分贝数一定是最大的。——从大江南北赶回来过年的务工人员,他们钱包鼓鼓的,分成四个四个,聚集到各种牌桌上,满嘴的“碰了、和了,放炮了”。
我们那儿有人痴迷麻将跟我们在历史书当中看到的那位躺在床上吸鸦片的人没有多少区别。此君脚力甚好,爱串门,到了谁家都推门进去,大睁着两眼四处望,他望啥呢?他在找人,找雀友。
“加我两个,再喊一个,还是三缺一,要不你们两公婆都来吧”,他嘴巴里叨叨着。他往往能神奇地将两人凑成四人,甚至一人凑成四人,万一凑不成,他就换一家再去推门,直到将人凑齐为止。
我们那另有一老妇,子女在外打工,她负责照看两个孙女。某天,我亲见她坐在长条凳上,跟另外三个老妇一起打麻将,她的左手边坐着的是大孙女,右手边坐着的是小孙女。两个孙女加起来年龄还不到十岁。
由于自小耳濡目染,我们那儿的麻将基础特别好,大凡认得几个字的小朋友,一上桌就敢跟人玩小七对、清一色,气势惊人。
春节期间打麻将,唯一不好的就是晚上冷。好在现在技术进步,从前的煤球炉、木炭盆都被用电的取暖器给取代了,条件好些的家庭甚至可以将空调给开起来。
如此这般,通宵达旦打麻将也不怕冷,更不必担心煤气中毒,真可谓要多尽兴有多尽兴。
有人说打麻将可以防治老年痴呆,要猜牌、算牌,很考验脑力。他们将麻将说成了一种高智商游戏,这点我是真不认同。我就没见着谁打麻将发了财的。
再说吧,防治老年痴呆的手段多了去了,下棋算不算?广场舞算不算?阅读算不算?夜以继日地打麻将,腰酸背痛是小事,久坐成疾留下病根可不得了,比如痔疮、颈椎病、高血压、心梗等。
科学研究证明,经常打麻将的人患癌的概况也比常人要高。为了一个似乎并不能防治的老年痴呆,而将整个身体健康给搭了进去,这个账怎么算都不值。
此外,打麻将对精神的刺激也比较大,一惊一乍的很容易诱发心脏病,甚至是猝死。打麻将输输赢赢的也容易破坏人际关系,导致家庭之间,亲人朋友之间的矛盾。
春节返乡,亲人团聚,最要紧的不应该是加强交流才对吗?说到这,也许有人要说,打麻将就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呀。这就有点搞笑了。你看看牌桌上的那四人,一个个神情紧张,咬牙切齿的,他们能有心思交流啥?
现在乡下都开始用电动麻将机,连堆牌的动作都不必了,交流自然就更少了,——可谓“一点空隙都没有”。
一个人一旦上了牌桌,他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借助自己的“智慧”及运气打败对手赢到钱,他不需要跟人交流,也没有精力跟人交流。
我们家族里打麻将的人不少,老中青三代都有“杰出代表”。——我算是一个例外。我是宁可输钱,也不愿意浪费时间。
我不打麻将,自然既输不了钱,时间也不会损失掉。我比较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看看书,或者写点东西。
我祖母是个极爱热闹的人,脾气也特别好,每到春节假期,她就将一切都收拾好,方便晚辈们凑桌打麻将。她不看晚辈们打麻将,但会静静地坐在桌边,听他们嬉笑说话。
有一天,我突然想:奶奶对麻将毫无兴趣,她坐那陪着他们干啥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她是怕孤单,——既然你们都不愿意陪我聊天,我就看看你们,听你们说说话。
麻将声里度新年,噼里啪啦的似乎挺热闹,但就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围炉烤火话家常,一家老少齐守岁的过年方式。只是,这样的过年方式恐怕再也回不来了吧?

如果您觉得今天的分享还不错,点个“在看”再走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