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济南,你的老街在哪里?
现在的中国,城市每天都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里,或许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记忆,但现代都市繁华掩映下的老街,或许成为了所有城市共同的历史烙印,在夜深人静时,静静的向每一个熟睡的人民诉说着属于这个城市的历史往事。
济南,济南,你的老街在哪里?
1、后营坊:后营坊街东自南门副食品商场北段,西到趵突泉南路,北临南护城河,南邻泺源大街。这里在明清都曾是军队的驻地。
2、剪子巷:旧时出西门路南第二条巷,连接共青团路和原趵突泉前街以西药王庙街,街上多是生产一些剪刀、切菜刀、铁勺、铁锅等杂而零碎的小铁器的店铺。
3、霞侣市:南起长盛小区北区北端,南至大刘航头。相传该街在清朝顺治年间是处贩卖鲜果的地方,人们称这里为“花果市”。
4、芙蓉街: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而得名,街位于珍珠泉群之中,邻近历代两大府衙和贡院、府文庙及古城主干道。金、明、清时,向是文人墨客饮酒赋诗之地。
5、状元府:清代状元陈冕府第,位于鞭指巷9号、11号,由20个古朴典雅的四合院组成。
6、曲水亭:曲水亭街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文庙。现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7、大阪桥:原名“广汇桥”,在趵突泉下游,东起曹家巷,西至剪子巷。
(图无)
8、百花洲:大明湖南门牌坊以南,一片约7000平方米的水塘,称为“百花洲”,又称“百花汀”、“小南湖”。
9、东更道:是济南形成最早的四条街道之一,清康熙五年,在珍珠泉修建了巡抚衙门,东更道便是指更夫为巡抚衙门巡夜所走的道路,因出于其东墙外而得名。
10、王府池:王府池子街位于珍珠泉西墙外。北起凤桥街,南到平泉胡同,东临西更道街,西邻王府池子,也是品味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好去处。王府池子原在德王府院内,故得名。后来清军攻占济南后,废德王府为巡抚衙门,将王府池子划了出来,流落到民间。
11、阁子后:阁子前/后街两条街在明代与北门里街合称会波街,至清代中前期改称汇波寺街,在清末则通称汇波寺阁子街。上世纪30年代,以街中间的汇波寺阁子为界,往南称阁子前街,往北称阁子后街。
12、秋柳园:在大明湖南岸以东的树林中,据传,此处曾是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的读书处。王士祯(1634—1711),清初杰出诗人。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
13、福寿楼:清末,福寿楼被拆除,现只有福寿楼后街街名,算作对福寿楼的见证,此街南起西公界北口,背靠大明湖路,东临省政府大院,西连寿康楼街。
(无图)
14、劝业场:也称国货商场,位于趵突泉公园南门斜对面,面积不是很大,西至围屏街饮虎池,南至南新街,北口对面是剪子巷。劝业场原是清朝官府官办的工艺局。
15、后宰门:济南的历史传统街巷后宰门街,是济南清代、民国时期商铺云集的主要街道。
16、花墙子:东/西花墙子街,因处古时砌有图案花样府文庙的院墙之外而得名。
17、东流水:东流水街,位于旧城西门外,原街北起铜元局前街,南止估衣市街(今为共青团路东段),东濒西护城河,以众多泉水东流汇入护城河而得名,是以泉水为特色的著名街巷。
18、十亩园:旧时有人用石头做围墙围成约十亩地做菜园,后对这十亩园畦称为“十亩园”,从此以此定为街名。
19、城顶街:城顶街,位在西门外不远处,北自现共青团路东段(原名西关大街、又估衣市街),南至麟趾巷口与永长街顺接,是一条青石板路面街道。旧时为山果集散地。
20、宽厚所:宽厚所街区还被称作济南市井生活的“活化石”,这里既有传统的清代四合院,又有规范的民国时期四合院。
21、普利门:清光绪三十四年辟普利门,原柴家巷拓展为普利街,普利门命名是考究于“普遍得利”,开门都可得利。开辟之后,此街一直繁华至今。
22、江家池:天镜泉位于五龙潭南端。因明嘉靖监察御使江浚曾世居泉畔,故又称作“江家池”。清郝植恭将其列入《七十二泉记》。泉池长14.5米,宽13.6米,深1.4米。最大涌水量每日达15500立方米。此泉清澈见底,游鱼上下似在琉璃池中,日月星云倒映池中,如天垂镜,故名天镜泉。明刘敕《历乘》载:“天镜泉……昔名江家池,张元平(即张鹤鸣,明万历初年任历城县令)观察改为‘天镜’,其泉清澈可爱。”清道光《济南府志》中也对此泉有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
23、圩(wei)子城:老济南的圩子城,被称为“外城”,全长20余公里。济南圩子城只有东、西、南三面城墙,北面因湖水所限而与内城北墙相接。
23、小东湖:小东湖原为大明湖的一部分,北宋曾巩修百花堤时,将湖一分为二。明朝后, 百花堤及堤东区域历经淤积,小东湖渐渐与大明湖隔开。人们在湖的南面、西面陆续建起了民居,形成了高祥后街、后高祥后街等街巷,湖的东面及北面为城墙。
24、升官街:所谓“升官街”,与升官发财毫无关系。“官”是“棺”的同音字,这一条街上棺材铺林立。大家忌讳这个“棺”字,所以改称为升官街,礼也。
25、长盛里:长盛里又称长盛街,在东关大街东头,先时街上有一座迎春庙,大殿内供财神塑像。明清以来,每年立春之日都在这里举行打春牛的仪式。届时用纸扎一头黄牛,历城县官手执春鞭打牛,并且口念诵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表示劝农勤耕和春耕开始
26、按察司街:明代济南是省治,便设按察使司“掌握一省刑名按劾之事”,这是集司法、监察、纪律检查于一体的权力机构。明洪武九年,“三司”(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案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迁来济南,《济南府志》载:“提刑按察司署在府治东,近东城垣。明洪武中亦自青州移治于此,成化中重修。”按察司署占了原济南府署地方,而济南府署改在原开元寺址(相当于今山东省政协所在地)修建。
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很多老街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好在济南市现在很多街区的名称并没有改变,也有类似仿古的商业街区出现,让历史文化记忆与现代商业文化相融合。我们希望济南,越走越好,越走越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