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由湿作祟!什么是“湿热下注”?湿热下注会导致哪些疾病?【一点资讯】

湿热下注是中医里术语,是对于一种病机的描述,顾名思义,湿热下注与湿热之邪气有关。

在中医里,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主要是心肺、中焦主要包括脾胃,而下焦主要是肾、膀胱、大小肠等。

而湿热下注指的是,人体由于感受外边的湿热之邪,或者是由于饮食不洁等原因,导致湿热流注于下焦,停聚在下焦,再加上脾胃虚弱,水湿运化不畅,湿热互相缠结,便出现湿热下注的症状。

湿热下注的症状

湿热下注的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小便黄赤、大便溲臭黏腻等。

湿热之邪,根据下注的部位不同,所对应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 如果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则会出现小便黄赤,淋漓不尽,小便浑浊,尿频尿痛等症状;
  • 如果湿热下注大肠,就会出现腹痛腹泻、下利臭秽、肛门灼热的症状;
  • 如果湿热下注肝经,男性朋友会出现阴囊潮湿或破溃,私处瘙痒有异味,女性会出现外阴瘙痒,带下颜色偏黄、质地粘稠、有腥臭味、月经提前、颜色暗红且量多等症状;
  • 如果湿热下注肾经,会出现遗精、腰腹沉重、心情躁烦、湿脚气,以及小便黄赤、尿浊等症状;
  • 如果湿邪停聚于胸腹,就会出现厌食油腻、腹部胀满、口苦口黏、厌食呕恶等症状;
  • 如果湿热下注阻滞下焦经络,或会导致下肢出现疮疡肿毒、红肿热痛等症状。

湿热下注如何治疗

湿热下注影响的脏腑较多,所以临床表现也是复杂多样,治疗上需辩证论治,可在饮食调理的同时,配合中成药、中药汤剂、针灸进行综合调理。

  •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
  • 治疗方法:综合调理

1、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煎烤油炸,肥甘厚味类食物,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注意戒烟戒酒。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祛湿的食物,如薏米、扁豆、冬瓜、红小豆等。

生活方式方面,避免长时间在潮湿环境工作,多用温水洗脸泡脚,另外就是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

2、药物调理

湿热下注可以适当的口服一些清热利湿的药物进行调理,常用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三黄片、清火片、茵栀黄口服液,栀子金花丸、黄连上清丸等,其中,龙胆泻肝丸是治疗湿热下注的典型方药。

湿热下注也可以适当服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如半夏泻心汤、葛根芩连汤、龙胆泻肝汤等。

针对湿热下注的情况,也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对症的中成药,或配伍清热利湿的中药,如半夏黄连,黄芩,党参,干姜,茯苓,苍术,茵陈,泽泻,炙甘草等等。

  • 如湿热下注于大肠,出现大便臭秽、便秘等症状,可口服三黄片等;
  • 如湿热下注于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口服八正片、龙胆泻肝片等;
  • 如湿热停滞于带脉,可选用妇可靖、经带宁等中成药。

小结:湿热下注属于中医里的一种病机,湿热之邪下注于下焦,影响脏腑各器官,引起诸多不同症状,针对湿热下注的情况,需要在中医的辩证下对症用药治疗,主要是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同时还要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才能够调理好身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