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瓜烧溪鱼”谈龙泉窑的双鱼洗
黄瓜,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是最常见的蔬菜之一。黄瓜烧溪鱼则是丽水地区,尤其龙泉这一带家家户户都会烧的一道家常菜,代代相传。当然除了黄瓜,溪鱼还有其他的搭配烧法。过去生活条件不好,丽水地区黄瓜种得多,吃得也多。我们当地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黄皮”的小村子,只有18户人家。这个地方的人喜欢听戏,逢年过节都要请戏班子来演出。有一年,黄皮村又请来一个戏班子。可能当时正值蔬菜淡季,村里人天天拿黄瓜茄子(落苏)来招待戏班子。戏班里的演员嫌菜太单调,于是在一天晚上演出时即兴编了台词来取笑黄皮村。演老生的念:“黄皮十八家,天天吃黄瓜。”小花脸念:“黄瓜不刨皮,落苏连蒂来。”大花脸念:“你一叉来我一叉”。小生念:“小生吃不下”……这个故事说明当时吃黄瓜非常普遍。黄瓜所烧的溪鱼,当地也叫石斑鱼。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丽水龙泉一带森林覆盖率高,水质清冽,正适合溪石斑的生长。可以说在丽水地区的小溪里,这种小溪鱼一直是十分常见的。
以上是从溪鱼鱼干里选出的两条,上为公,下为母。公鱼成年后鳍呈红色,体形略宽。母鱼鳍呈黑色,体形略窄,但成年后块头比公的更大(此处选反了)。
溪鱼干烧的“黄瓜溪鱼”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文要说的重点自然不是“黄瓜烧溪鱼”,而是龙泉窑为什么在南宋晚期到元明生产了大量的双鱼洗?
“双鱼洗”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晋的铜洗。双鱼纹是汉代洗中较常见的装饰图案。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君宜子孙”铭双鱼纹铜洗,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类似藏品。
高8.6、口径36.1厘米
铜洗中双鱼纹形象主要为鲤鱼,如国家博物馆这件,与龙泉窑的小溪鱼迥然有异。
至宋元时装饰双鱼纹的金银器,运用錾刻工艺凸起如浮雕的双鱼纹已有些接近龙泉窑的贴花双鱼纹。如以下两例:
南宋银鎏金双鱼纹盆 高4.6、口径17.4、底径10.2厘米,江苏溧阳平桥南宋银器窖藏出土 镇江博物馆藏
南宋银鎏金双鱼纹碗 高3.6、口径8.5厘米,福建邵武故县银器窖藏出土 邵武市博物馆藏
另,双鱼洗也出现于宋人诗词中。如张元干《夜游宫》词:“半吐寒梅未拆,双鱼洗,冰澌初结。” 杨慎注:“双鱼洗,盥手之器。” 洗是古代日常盥洗用具,如同现在的洗脸盆。但个人认为,金属材质的洗固然适用于日常盥洗,瓷质则未必。瓷器是易碎品,且龙泉窑双鱼洗大大小小尺寸规格不等,口径从十几公分到三十几公分都有,产量非常大,或有多种用途。至少用来盛一锅“黄瓜烧溪鱼”也是不错的。
在龙泉窑烧造历史上,双鱼洗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至少在五代北宋时期已能看到装饰双鱼纹的器物,只是并不多见。
双鱼纹碟子 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敞口,折腹,平底。内底阴刻双鱼纹,其一首尾相向,另一首尾同向,线条流畅,风格写意。灰白色胎,釉薄,色青中泛黄,底部中心圆面状涩胎垫烧。
从该器胎釉及烧制工艺特征等各方面来看,系北宋金村一带窑口制品。由此器可知,双鱼纹在北宋龙泉青瓷中已有所运用。只是此时的划花双鱼纹,无论形式还是纹样均与双鱼洗之双鱼纹相去较远。
龙泉窑双鱼洗的大量出现始于南宋晚期。到元代更是盛行,出现大量不同式样的双鱼洗。鱼纹除了最传统的贴花式样,还有露胎、印花、刻花等多种工艺形式。此外,海捞中也发现有双鱼洗,证明这类制品也用于外销。
双鱼洗产量巨大,以下仅选取有代表性的器例:
这两件的特别处在于折沿处开有小孔,有四个孔眼。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均有同款藏品。综合多个器例观之,带孔者在双鱼洗中比例较低,且制作上多较精美。
上博藏品
台北故宫藏品
此两例均为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品
以上为南宋晚期至元早期双鱼洗器例。明曹昭《格古要论·古窑器论》载:“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有一等盆,底双鱼,盆口有铜掇环,体厚者不甚佳。”可知折沿处的孔眼是为了装“铜掇环”,此类双鱼洗精品是行家眼中的“一等盆”。
元印花双鱼纹洗,有阳纹阴纹两种。
刻花双鱼纹洗 大窑枫洞岩窑址元代地层出土
明露胎贴花双鱼纹洗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由于烧造量大,传世器较多,窑址相关瓷片也常见,其标本相对易得。现在也有人将双鱼洗破片中的双鱼磨出来,包上金银做成挂饰,也是一种较独特的纪念。
宋元时全国各地窑口众多,为什么唯独龙泉窑生产如此多的双鱼洗,这是否和当地的生活环境存有内在的关联?今天之所以谈黄瓜烧溪鱼就是从这道菜联想到双鱼洗的来源问题,上述说到金银器的影响只是一个侧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或许那个历史时期的龙泉窑地区,人们喜欢吃小溪鱼,日日吃,月月吃,每天和小溪鱼接触,窑工便将小溪鱼的形象提炼到了作品中。我个人认为,双鱼洗中鱼纹的原型就是小溪里的石斑鱼,这是经过多次比对而得出的结论。这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运用于创作,并将生活中的事物于作品中进行升华的例子在龙泉窑中还有很多。比如以下这件船型砚滴。
类似造型的船在丽水一带瓯江上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