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官员:面向世界的中国市场,也是非洲的市场
11月7日,百通社对贝宁驻华大使馆前公使衔参赞艾博言(Orou-Yerima)进行了采访。
百通社:在疫情蔓延的当下,为什么还要来参加进博会呢?
艾博言:我曾经是贝宁大使馆的驻华公使,负责贝宁与中国、日本的贸易事务。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参加进博会了。
中国的市场规模巨大,客户需求也很庞大,但我发现我的国家的企业和商人,他们并不能满足中国的市场需求,也无法达到中国的标准。所以我便想是否能以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身份来与中国方面进行沟通,帮助贝宁更加了解中国市场,了解中国文化。
百通社:您这次参加进博会的经历和感受如何?
艾博言: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入近乎封锁的状态,不少大型活动都因此被取消或者延期。但这次进博会让我感受到,中国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在离开贝宁后,我在浦东机场被发现感染了新冠肺炎,在中国的医院里进行了为期38天的治疗之后,在隔离点又隔离了两个星期。但无论在机场,还是在进博会场馆,我看到中国政府对疫情的防控工作做得非常严格。如果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都像中国这样对疫情进行严格防控,(世界)将已恢复正常。
因为连续三届的进博会我都参与了,我的感触是,进博会越来越好,每次都像在全球旅行。中国市场是面向世界的开放市场,所以这里也是贝宁的市场。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非洲的企业与商人带来了很多产品,但没有人知道中国的消费者会不会喜欢。然而也是那个时候,我们发现上海是一个商业氛围非常好的城市,到处都是商机,至于如何抓住这个机会,我们还需要更高的文化水平,以及进一步增加对中国市场和文化的了解。
初到进博会,来自贝宁的企业只带了四五个箱子,不到一天这些商品就被抢购一空。当时我们对中国市场的购买力完全没有概念。
比如,我们卖农产品,卖大豆,中国的客户倾向规模化购买,一开口就说我要10万吨,但在非洲,人们的农业生产多是手工耕作,一家老小全都上阵也种不出10万吨的大豆。为了对需求与市场进行匹配,更好地推进贸易往来,我们需要联合。
我们希望中国企业与投资者能到贝宁去参观、投资。在非洲,如果不能普及机械化生产,那么就无法满足巨大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另外,我们也希望中国投资者不仅仅是商品买卖,还能在非洲投资设厂,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国家收到的第一批口罩就是来自中国的。也正是通过此次疫情,不少人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百通社:您对中国疫情防控的感受如何?
艾博言:我在国外就得悉,在中国境内基本没有什么感染,不少人会对此产生质疑。
当我刚刚到达上海浦东机场时,就被检测出感染了新冠肺炎,并被立即送往医院隔离治疗。中国到处防控都非常严格,就像现在,进入场馆需要多次测量体温,还需要出示核酸检测证明。这让人民的健康非常有保障,且生活得非常放心。
百通社:您如何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给贝宁带来哪些机遇?
艾博言:2018年贝宁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倡议给非洲提供了很多机会,拉近了中国与非洲、中国市场与非洲市场的距离。
“一带一路”这个概念,从古至今都是贸易。目前在贝宁,一些食品、生活用品都来自中国。这还要得益于中国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销售渠道。即便是贝宁的农民,也会使用中国的一些电商交易平台。所以,很多贝宁人现在不再漂洋过海到广州采购了,而是对华在线交易。
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发现,中国互联网在线服务的发展解决了很多目前贸易往来中的问题。尽管疫情对交通、贸易会有一定影响,但是通过网络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很多障碍都能迎刃而解。
百通社:您怎样看待中非贸易关系?
艾博言:中非关系历史悠久,而中国在非洲人的心里分量很重。但现在有人质疑中非之间紧密的关系,称贸易就是一种竞争。其实并非如此。
我个人认为,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非洲。
从历史的角度看,贝宁独立之前的机场、港口并不是我们所建,它们只是为了方便出口原材料。但是现在,跟中国进行贸易之后,中国帮助我们进行了一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而目前,比如贝宁的棉花产量,4年间就增长到之前的两倍,会有利于更好地扩大销售规模,这是一种互惠共赢。
百通社:如果让您为贝宁代言,您会怎样让更多的人认识贝宁?
艾博言:贝宁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历史上我们跟很多文明国家都有过交流。贝宁还是一个非常友好且包容度很高的国家。比如,现在在贝宁的首都,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法国人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和平相处。
贝宁真的有一种盐非常有特色,可惜很多人并不了解它,这种盐的产量并不是很多,明年我希望能给中国消费者带来这种盐。这种咸中带甜的产品,适合各种烹饪,且天然无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