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身上的谜
1
当人们还在惋惜李咏英年早逝的时候,昨天又传来的金庸离世的消息。
金庸同李咏一样给中国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不同的是金庸的作品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或者说是民族性格,以至于给全世界人留下中华民族尚武的假相。
在两个人离世的中间,29号,红色资本家王光英逝世享年100岁。
好像今年去世的人比较多,其实这是错觉,名人或娱乐界人大家都知道,去世了也多报道,走的时候会轰轰烈烈,而普通人走了则无人问津。
金庸是笔名,真名叫查良镛,刘锣锅刘镛那个镛,镛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奏乐时表示节拍的大钟。
2
金庸是个不安分的人。
金庸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的名门旺族,12岁一人离家到嘉兴读中学,1937年日军入侵,辗转到余杭、临安、丽水等地,1938年,进入浙江省立联合高中读完初三上高中。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他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相当于小升初考试指南)。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高二的时候出板报,写文章讽刺训导主任(相当于政教主任)投降主义,被开除。校长张印觉得他有才,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1943年在衢州第一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国民党党员学生的特权行为不满,向校方告状,反被勒令退学。
幸好他表哥蒋复璁(钱学森的内兄)国民党中央图书馆当馆长,金庸得以谋到一份只读书不做事的馆员闲差。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1946到上海《大公报》当国际电讯翻译,同年,到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当插班生,学习国际法课程,1948年毕业。
毕业后被调到《大公报》香港分社。那时的《大公报》还是一份独立的报纸,解放后,《大公报》受港澳工委(今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领导,《大公报》只在香港出版发行。
1950年金庸被调到外交部工作,因某种原因,1952年又被回到香港《大公报》工作,做《大公报》所属《新晚报》的副刊编辑。副刊主要登一些文艺作品,而和他一起做副刊编辑的是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从此走上了武侠之路。金庸从1955年开始写武侠小说,到1972年封笔的17年间,写15部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一部便是《越女剑》。
这期间,1959年,金庸与他的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了《明报》,当时还只是一张对开小报,没有什么影响力,更没有销量,为了吸引读者,金庸开始在《明报》上连载他的小说《神雕侠侣》,一天写一段,随着小说情节渐入佳境,读者热情也越来越高。《明报》才终于活了下来,成了香港最具声望的报纸之一。
之后,《明报》又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当年3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明报集团1991年度的盈利接近一亿元,1991年明报集团香港上市后,他退出报业管理层,于是他从此去周游列国、教书、静修、游山玩水、研经,他在1991年的《资本杂志》的《九十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名列中排第64位,他亦被誉为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
3
为什么叫《明报》呢?一般理解是有明明白白、做一个公正、公开的媒体的意思,但《明报》最初的风格被定位是“声色犬马”,这其中也有金庸家世的原因。
宋代文坛的奇观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永)词”。当代文坛的奇观则是,“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侠小说。”
公元前676年,鲁庄公之子姬延被封为子爵,“食采于査邑”,便姓了“査”,在山东一带繁衍生息。五代十国时期,査氏出现了第一位名人,南唐军事将领查文徽。其弟一家迁徙到江西婺源定居,直到元末天下大乱,后人査瑜带着妻儿老小,沿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坐船躲到嘉兴。经朋友介绍,査瑜到海宁袁花镇一户人家当家庭教师,在此定居,这就是金庸家的这一枝。
从迁居海宁的第二代开始,査家便成为有名的“文宦之家”。 第一位显达之人是查瑜之子查恕。他一心一意钻研医术,外号“査一帖”,只要一帖药就可治好病,且医德很高,为穷人免费治病,闻名江南。他深得明太祖朱元璋赞赏,被任命为太医院国医,获赏一品冠服。
大约过了100年,弘治三年(1490年),第五代查焕考中进士,成为查家登科甲的第一人。明朝一代,查家中进士6人,其中有祖孙三代连中进士的现象,在当地传为佳话。
到清朝康熙年间,査氏家族人丁超过300人,进入全盛时期。十余人考取进士,5人入翰林院,其中有亲兄弟三人同为翰林院编修。査家因此有了“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之誉。
康熙小时候,查舁(音同“鱼”)陪皇帝在南书房念书,成为康熙近侍,康熙亲笔题写了“澹远堂”的匾额赐予他,并赐予一副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此外,康熙还陆续为査家题写了“敬业堂”、“嘉瑞堂”的匾额,查家成了海宁最牛的人家。这些事被金庸写到了《书剑恩仇录》中。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当时康熙还小,鳌拜独断朝纲,而江南反清复明的情绪还很强烈。当时浙江一户姓庄的大户人家编了本《明史辑略》,主要是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事,奉南明弘光、隆武、永历帝为正朔,用永历等朝的年号,斥明将降清为叛逆,更直呼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
编后请了16位名士帮忙修订,査继佐也收到了邀请,但他生性谨慎,并未答应。书成之后,为了扩大名气,庄家自作主张,将査继佐的名字列在修订者之中。这本书大量刊印,在江南流传甚广。
这样的书朝廷当然不容。鳌拜下令彻查,杀戮上百人,査继佐以“大逆罪”被判腰斩。幸好之前査继佐早早地就上书浙江官员,声明自己并不知情,再加上查家与康熙关系密切,几经周折,他才被放出来,海宁査家侥幸免罪。
几十年后,康熙去世,雍正即位。
当时金庸的叔太公査嗣庭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并得到雍正的舅舅隆科多赏识。雍正四年科举,被派到江西当主考官。
那年江西的高考出了四个题目的作文。
第一题是“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不能用一个人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也不能因为这个人不好,就说他说的话全不对。
第二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意思是光明正大是天地之情。
第三题“其旨远其辞文”。意思是文章的宗旨要高过文法修辞。
第四题“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意思是家家富裕了,妇女、儿童就能生活得更安宁。
当年有个大嘴巴文人叫汪景祺,写了本书叫《历代年号论》,评价皇上的年号,他说雍正这个年号是“一止之象”。意思是大清到此为止,还是反清复明的思想。汪景祺被杀,全家人流放东北。
而这次考题中第二题有“正”,到第四题变“止”字了。
你啥意思呢?
民间传说他以“维民所止”为题,被告“维止”二字是雍正砍头之意。
结果,査嗣庭入狱,査家300余名男丁被杀、被流放,金庸家属于被流放的一支,女人全部罚为奴仆。雍正以“出了査嗣庭这样的士林败类”为由,下令浙江6年之内不许进行会试。
这场文字狱的背后,还有更深的政治恩怨。査嗣庭的才华,深受雍正舅舅隆科多的赏识。隆科多因为在雍正争夺皇位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一直居功自傲。雍正坐稳皇位后,对这个跋扈的舅舅不能忍受,开始清算隆科多一党,受到隆科多赏识的査嗣庭自然在劫难逃。
金庸的爷爷查文清是海宁査家的最后一位进士,曾任江苏丹阳知县,任上出过一桩轰动一时的“丹阳教案”。当时,不少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但受到了中国百姓的抵制,百姓与传教士时有摩擦。终于有一天,丹阳数百人围攻了当地教堂,一把火将其烧掉。事发后,查文清的上司要求查文清处斩“为首之人”。查文清不忍,秘密差人通知为首两人逃走,又通知其他37户参与者赶紧离开丹阳。等所有事情安排妥当,他才向上司汇报,说没有为首之人,自请辞官,回到海宁老家。
查文清去世后,37户人家及丹阳几十位士绅,一起赶到海宁,三步一磕头,跪拜至查家祭奠。见查文清坟地狭小,他们出资买下坟地周围60亩土地给查家,以示谢恩。其中一户更是立下家规:凡我子孙,生男者到查家为奴;生女者,到查家为妻妾,如不纳,为婢;如不用,才可另谋职业。金庸大哥查良铿的夫人,就是这户人家的孙女。
1950年,金庸的父亲查枢卿作为“反动地主”被“镇压”至死,大家庭霎时土崩瓦解。
金庸父亲查枢卿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生下五子两女,金庸是老二。7个同胞手足中,在世的还有2人,妹妹查良琇住在杭州临安,三弟查良浩则在上海。
这就能解释金庸为什么从外交部去了香港,又办了《明报》。
金庸不但是个成功的文人,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