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滩处的《逍遥游》(62)立体地看世界

前几天一个小朋友来找我,很可爱的一个小姑娘,苦恼作文不会写的问题。小鱼同学遣词造句上明显是差了很多,不过我跟她讲了一个另类的道理。原出处是郑渊洁先生,前两天看了老先生的报道,除了两鬓斑白了一些,精神不减当年。

大概意思是:老师教的方法是仰着看山,脖子都酸了也没看明白;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从山顶向下看,既不累,又能看到山的全貌。

《逍遥游》里也有类似的话,概括起来很精炼:其视下也。

没错,咱们之前也分享过其视下也四个字,但人生不就是不断地重复么。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把琐碎的事情做出花样,都是一种哲学。

认知,并不是一件纯粹的好事。

就像流行语: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那么反过来:你不以为的也不一定是你不以为的。

有喜欢绕口令的朋友可以练习一下。

庄子说的“大知”并不是知道的更多更广,我愿意用一个词来形容——视角。

变换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才是真正的大局观。站在高处向下看,掌握的是山的全貌。

我们看更多的书、学更多的东西的要点也是如此。并不是我们要扩充多少知识,而是要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来了解。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在一部关于赌博的小说里,作者这样写:你玩德州扑克,别人玩21点,你应该去了解21点,这样别人才会了解你的德州扑克。

要想真正的善良,必须要试图了解别人的生活和想法;要想做一个大知的人,要学会超越自己的利益看团体;要想做一个圣人、神人、至人,都要超越自己的观点看世界。

当时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肃然起敬。这句话的哲学不比《庄子》少。恰恰是一些执着的人,只对圣人的话感兴趣、敢相信,那么将错过很多好玩的事,也错过很多不一样的灵感。佛教中有一句最足以形容:万法平等,无有高下。

(0)

相关推荐

  • 文徴明:逍遥游

    文徵明小楷册页<庄子南华经--逍遥游>,湖南省博物馆藏.此件为文徵明八十六岁的高龄精心之作,用笔干净果断,点画坚挺刚健,以典雅自然之姿独树一帜! 谢谢关注!

  • 浅滩处的逍遥游(30)去,不知道何处的远方

    生活就是一次旅行的过程,从鱼到鸟是一个变化,鸟的迁徙是一个变化,我们总在变化之中.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人生,其实充满了趣味和奥秘.并不是从起点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而是从北冥到了南冥,看起来都是冥,毕竟还 ...

  • 浅滩处的《逍遥游》(6)在看大世界的时候发现小的自由

    天地苍茫,星河璀璨,一个披着斗篷穿着麻鞋的行者走在河岸的鹅卵石上,他已决定要走过千山万水,去寻找一个答案.他回头望了望自己的故乡,那座山上的小村庄,已湮没在了地平线下,连小山也只剩一点秃秃的灰色.他在 ...

  • 浅滩处的《逍遥游》(64)逍遥,也是有节奏的

    习惯了念古文中的"之乎者也", 但它们深层次代表的内涵, 我们不一定认真思考过. 有一个节目叫<经典永流传>, 怎么流传呢?那就是唱诵. 所以古文,必须有韵律, 才能方 ...

  • 浅滩处的《逍遥游》(63)找不到落脚处时……

    鹏一出世,就从极北飞向极南,这也是它"大知"的一部分.麻雀则没有什么方向,要么是飞到棚顶上,要么是飞到树梢上,这是它"小知"的一方面. 我们的生活也好,我们的事 ...

  • 浅滩处的《逍遥游》(61)拒绝表面的洒脱

    喝醉可以暂时忘了痛苦,睡觉可以逃避一个晚上.但醒来时我们终究要面对,只不过沉醉于一场假死而已. 在电影<激战>中,彭大帅的老爸经历了一场投资失败负债十几个亿,开始选择逃避每日醉生梦死,但是 ...

  • 浅滩处的《逍遥游》(60)俗世扎根的逍遥游

    佛教中喜欢用莲花来作比喻,一方面我们赞叹莲花"出淤泥不染"的高洁,另一方面我们有没有想过莲花是从哪里生根的呢?是污泥,是烦恼,是俗世. 庄子内七篇写得很潇洒:<逍遥游> ...

  • 浅滩处的《逍遥游》(59)做个无事人,不是无事可做

    生活中给的永远不是我们想要的云淡风轻,也没有哪个世外高人可以教我们高深的内功,读了再多心灵鸡汤真正帮助我们的也许是一句朴实的批评话,看了再多电影最后让我们流泪的也许只是身边的故事.感动别人并不是目的, ...

  • 浅滩处的《逍遥游》(58)当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小

    世界在变化,人际关系会变化,就连我们这个身体也会变化老去.甚至连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化,中了五百万的彩票,看到仇人都恨不得亲一口.突然又发现,自己的彩票是上一期的,这时候看到亲人都恨得牙根痒痒.我们习惯性 ...

  • 浅滩处的《逍遥游》(57)大知者所见无知越大

    说有这么一个人,每天梦里都好像发现了真理,可是醒来的时候这个真理就忘了.终于有一天,他决定把这个真理记录下来.于是他就在枕头旁边放下了笔和笔记本.这天夜里,他真的又想起了这个真理,于是他在半睡半醒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