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读书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平庸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
——余秋雨
80年代的思想解放浪潮落潮以后,我们这个年代逐渐沦为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年代。
在这种平庸和苍白中,当时默默无闻的余秋雨以一本《文化苦旅》登上文坛,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人争读余秋雨。
紧接着,《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相继问世,余秋雨所倡导的“文化散文”开始被人们口耳相传,他从一个平凡的庸人,一跃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畅销书作家之一。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跨过山坡,人生就不一样了。”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
——余秋雨
1946年,余秋雨出生在余姚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本分的基层公务员,而母亲则是一位没落大家族的小姐。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名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
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余秋雨童年
1959年,余秋雨13岁,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每天都吃不饱。而他却经常在放学后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图书馆读书,每次走到一半时就饿的走不动了。等他走到图书馆,离人家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
那时,从图书馆把书借出来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在那里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等找到书,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了,能读几页?但是,就为了这几页,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饥饿走一个多小时,看完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
正是少年时的艰辛,让余秋雨对人生有了自己的感知和认识:每个人生来本就平凡,但一定要有一颗不平庸的心。
他也明白,“只有书籍,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余秋雨青年
1975年世事纷扰,29岁的余秋雨因肝炎回乡下养病,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被安排到了奉化山间的一个蒋经国的图书室苦读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经过一番潜心苦读,余秋雨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戏剧思想史》等一系列学术著作。
90年代初,余秋雨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同年文化部任命其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在担任院长期间,余秋雨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开启一代文风,在台湾文化界和出版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之后,余秋雨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中国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金石堂具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1996年,为了寻找中华文化的灵魂,余秋雨毅然选择辞职远行,独自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
为了对中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他贴地穿行四万公里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遗址。
此后,他又考察了欧洲96座城市,跟中华文明做比较。这种考察,通过全球的电视直播感动了世界。
“了解中华文明,首先要了解中华文化脉络。”
他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询中遴癣体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
余秋雨以一个中国文化人的身份,用三个月时间,踏上一个充满惊险的旅程,探索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对古代文明的兴衰,当代文明冲突的根源,中华文明的独特性,都作了细微的观察和深刻的反省。为读者带来惊喜,感叹与深思。
这,便是他一生的追求。
而后余秋雨陆续出版了《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
曾有论者,指责余秋雨作品中有“硬伤”,即某些史料的失实。
余秋雨笔下的“文化”,隶属于文学作品的范围中,出现史料,必然要与想象,甚至一定的夸张嫁接在一起,难免有少许的变形,但这应该是文学创作所允许的。
当然牵扯到重大史实,他还是十分小心谨慎对待的。
“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而今,余秋雨的“希望”已如期实现了。
莫高窟门外的道士塔,几座破落的白塔,一段悲凉的历史,一句“我好恨”重锤砸心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阳关雪、都江堰、西湖梦、白发苏州…翻动书页,顺着文字划过眼帘,跟随着他品味淳朴的乡情,感悟王者的孤独,了解流放的沃土,理解漂泊的寂寞,从灵魂深处触摸历史,触摸一块块孤傲、悲凉的墙砖。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让读者有了浸满“文化”意的阅读享受。
白先勇: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贾平凹:这个时代,是大争议出大成就,我们有幸就遇到了一批大人物。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得风气,开生面。他有关文化的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 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金庸: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余光中: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锺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所以,当这套《余秋雨软精装套系7本——传家典藏版》出来的时候,古典君就忍不住想安利给大家了——
这套书为2017年全新策划余秋雨经典畅销书系,全集以《文化苦旅》为首,引领全民文化阅读风潮,影响几代华人的文化价值观。
全套7册,均采用特种环保纸软精装,烫黑金工艺,精致典雅,传家典藏!
丨文化苦旅丨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
这本书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余秋雨也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得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丨行者无疆丨
“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
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
丨何谓文化丨
“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
在《何谓文化》一书中,余秋雨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解析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从精英界到公众心理,到底缺失了什么。
本书所有篇章均为首次公开出版。本书可谓是一次文明巡阅之后的超具有价值的思想结晶之作。
丨极端之美丨
“极端之美”有一种临界态势,就像悬崖顶处的奇松孤鹤。”
余秋雨选取了我国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书法、昆曲、普洱茶来讲,所谓“文化美学”,就是其他文化不可取代而又达到了优秀等级,一直被公认共享的那些具体作品。而书法、昆曲、普洱茶这三项,既不怪异,也不生僻,但是却无法让一个远方的外国人全然把握。
任何文化都会有大量外在的宣言、标牌,但在隐秘处,却暗藏着几个“命穴”,几处“胎记”。这三项,就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
丨千年一叹丨
“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又总是振振有词,千古皆是。”
本书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2000年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伊斯兰文明遗迹的经历。行迹遍布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
车轮紧贴地面,一公里一公里的碾过去,完全不知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当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第一流的美文,第一流的深度。
丨山河之书丨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本书是《山居笔记》的全新修订版,余秋雨的很多经典文章此次都被收入本书之中。本书的核心篇目《我的文化山河》,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读起来让人极为震撼。
在核心篇目之后,即是余秋雨教授二十余年考察中国文化现场的脚印。
丨中国文脉丨
“一八九九,深秋,离二十世纪只隔着三阵风、一场雪。”
《中国文脉》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史领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本书核心篇目《中国文脉》《笔墨历史》,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书法史为余秋雨全新作品,此前从未发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