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

如何拒绝你?没有敌意的坚决。

        如何深爱你?不含诱惑的深情。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这两个充满诗意的词汇。没有敌意的坚决即,我不答应你时,我坚决,但毫无敌意,不会说你错了。

        不含诱惑的深情即,我爱就爱了,没有条件,也不会诱惑你,弄出是你需求我的境况。

        敌意与诱惑,都是让对方后退或前进,而躲避了自己。

        不含诱惑的深情

一群兴高采烈的人在听一个小丑打诨,正在捧腹大笑时,会在小丑的眼睛里看到凄凉的眼神;小丑的嘴唇在微笑,他的笑话越来越滑稽,因为在他逗人发笑的时候他更加感到自己无法忍受的孤独。

一次坐飞机时,在飞机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英国小说家毛姆所写,被触动。

早就有毛姆文字中那种对人性的理解,而毛姆的文字更有感觉,我的文字则相对干涩而好懂一些。我的理解是,在关系中,若我们不是自在随心地呈现自己,而是玩策略,勾引别人注意自己,那么,凄凉与孤独就会袭击我们。

任何时候,通过玩策略而获得别人的关注,都会伴随着羞耻感与孤独。

不玩策略,该怎么办?科胡特给出的答案是,不含诱惑的深情。我爱你,向你坦承我的心,直接地对你好,没有条件,没有防卫,也没有对你如何回应我的预期。同时,对你的回应,我的心又保持敞开。

即,我在和你的关系中,我尊重你,并且,我向你敞开。

文学作品中,一旦有对不含诱惑的深情的表达,都会很触动人。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向问天与任盈盈被困在少林寺,要通过三局两胜的比武来决定他们的命运。若赢了,获得自由;若输了,要被关在少林寺一生。造化弄人,本来躲在少林寺的令狐冲要代表任我行一方,与师傅岳不群对垒。

性格不羁但极重情义的令狐冲,与亦师亦父的岳不群对战时,心神不宁,只守不攻,且守也守得魂不守舍,策略派大师任我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暗示女儿任盈盈,要她站到令狐冲对面去。

任盈盈明白父亲的意思,但没照做,因她想,若令狐冲爱她,自然会考虑到她的处境,若是要她做了暗示,令狐冲才去为她考虑,那就没意思了。

任盈盈要的,与给的,都是不含诱惑的深情。

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他的系列小说《基地》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骡,丑陋,但具备超能力,能控制其他人的心,就像有一个量表一样,能精准地调控其他人的情绪、情感与思想。凭借这一超能力,骡统一了宇宙。

然而,骡却一直没有用他的超能力对付一位女子。他想得到这女子的爱,若使用超能力,这轻而易举,但他不愿这么做,并觉得,如果真这么做了,他的心就彻底绝望了。

他怀念他们初次相遇时的情形。那时,骡伪装成受害者,在海滩上慌张而无助地奔跑,后面有要捉拿他的人,而这位女子保护了他。

并且,这位女子,是骡遇到的无数人中,唯一的一个没有被他的丑陋所吓到的人,她看待他,就像看待一个普通人。或者准确说,是将他视为一个人而给予了尊重与呵护。

唯独她,给了他无条件的爱,也即不含诱惑的深情。其他人,则是在刚看到他时,都被他的丑陋吓到,而远离他,鄙视他,抗拒他。但是,当他对他们使用了超能力后,他们都疯狂地崇拜他、爱戴他。

如果说,任我行是玩策略的大师,那么,骡就是玩策略的神。但说到底,那样做的他们,都不过是毛姆笔下的超级小丑而已。真得到崇拜与爱戴时,他们内心的荒凉也会达到顶峰。

所以,他期待着那女子继续给他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再只是尊重与呵护,更是爱情。

说到底,就算统治了全宇宙又能如何?成为世界的绝对掌控者,这并不能疗愈骡的自卑。所有的自卑,都是因爱的匮乏。所以,骡知道,要疗愈他的心,关键还是一份无条件的爱。

电影中,当杀手们只是冷酷的杀手时,他们无所不能,但一旦爱上了一个女人,死亡就容易降临了。如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但顶级杀手们,还是一个又一个地被爱击中,他们都知道,这是救赎。

特别是,骡品尝过不含诱惑的深情,他不能破坏掉这份感觉。结果是,他也有了超级杀手们的宿命,因这样一个失控的环节,而没有做到彻底统一宇宙。

盈盈的心,也是金庸的心。

骡的渴望,也是阿西莫夫的渴望。阿西莫夫,有恐高症,惧怕坐飞机,一辈子都在写全宇宙的故事,但其实现实生活中,他嗜好幽暗狭窄的地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也是被父母的有条件之爱,锁在了一个很小的现实世界,而驰骋全宇宙的想象,则是他的一种自我救赎。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持有任盈盈与骡的逻辑,我们知道,如果我要你怎样爱我,你才怎样爱我,那么,这种爱得到的那一刻,一种失落就会侵袭我们。

所以,我们要的爱,都是发自对方的本心,他们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施加了什么影响才对我们如何,而是他们自己想这样爱我们。

是否是本心,特别重要。

除了不含诱惑的深情,科胡特还创造了另一个诗意的表达——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讲的是如何去爱,去接近对方;没有敌意的坚决,讲的则是如何拒绝,如何将对方推远一些。

没有敌意的坚决,即,我有一个坚定的、与你不同的立场,我拒绝你,不按照你的来,但是,我对你完全没有敌意。

以前,还不知道这个词汇时,我有一个不够诗意的表达——温和而坚定。我坚定地守住我的立场,绝不动摇,但我情绪温和。

要做到没有敌意的坚决,需要一个健全的自我。通常,当别人攻击我们,或向我们索求我们不愿意给的东西时,我们会不高兴。但是,若拒绝别人,自己又会有愧疚。这时,我们会怪罪对方,你为什么攻击我,你为什么向我提要求。于是,我们会愤怒,将对方挡回去,而且还要在言语上让对方知道,你错了!

如此一来,愤怒保护了自己不被侵犯疆界,而我对你错的游戏,又捍卫了自己的自恋。

我一位朋友,婚姻出了大问题,闹到了也离婚的地步。其中一个让她特别受不了的环节是,她丈夫会打电话攻击她,一打就是三四个小时,目的是要妻子承认,在某某事情上,他是对的,而她是错的。

她辩不过他,但她会耐心等待,等这个话题进行完了,丈夫有了我对你错的成就感时,她会再抛出另一个话题,说在那个事情上你错了。然后,他们继续争辩下去。

关系中,我们忍不住想统一思想,统一对错,即达成看法上的一致,好像这样关系才能维系。但实际上,我们是两个人,看法上不可能一致,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也在所难免。这时,不必非得与对方闹,你可以很清晰地告诉对方,我有这样一个立场,在这一点上我很坚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错的,我也尊重你的立场。

没有敌意的坚决,与不含诱惑的深情,都是有清晰的自我。我拒绝你,但不是因为你错了;我爱你,也并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更不是要你回报什么,我就是爱你。

要做到这两点,关键都是,本真、自然,先接纳了真实的自己,而后能面对别人的真实。

做心理医生已多年,每周都有十五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聆听别人的故事,而且多是悲惨故事。所以,总有人问起,别人向你倾倒那么多垃圾,你怎么办?

其实,这根本不是垃圾,相反是如珍珠般珍贵的礼物。特别是,当我与来访者构建了足够信任的关系后,来访者会向我敞开心,原原本本、不带修饰地讲述他们的故事时,我常觉得,是在听天籁之音。

甚至,当来访者的感受全然地流动时,而我的心也懂得了他的感受,也跟随着一起流动,那一刻,会有恋爱的感觉。

我想,这也是任盈盈会爱上令狐冲的原因呢。他们刚见面时,任盈盈蒙面,而属下又尊称她为“婆婆”,所以令狐冲将她视为可敬的尊长,向她毫无保留地讲了自己对小师妹岳灵珊的爱与痛。

令狐冲对小师妹用情很深,这打动了任盈盈。但我想,同样难得的是一份毫无保留的袒露。他就是要倾诉,除此之外无任何其他目的,无策略、无诱惑。结果,毫无防卫的他,却让任盈盈动了深情。

本心、与本真,是最可贵,最值得珍惜的。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却忘记了。

非常普遍的,我们不认为真实的自己是值得爱的,我们认为,必须成为更有力量、更优秀、更会讨好、更会奉献等等的某类人,才会获得爱。

也即,我们认为,必须拥有某些满足其他人的条件,才会从这些人身上诱惑出一份爱与认可来。

所以,玩策略,缺乏深情的诱惑,反而成了常态。

最极端的,是不含深情的诱惑,譬如一夜情。

最常见的,则是发生在父母与孩子间的有条件的爱。做父母的,若不懂得自己的本心与本真是最珍贵的,那么,他们也做不到看见并尊重孩子的本来面目。他们若以为,自己拥有什么条件才能被爱,那么,他们也很容易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

与恋人间不同,父母对孩子使用有条件的爱,是极容易成功的,因孩子天然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假若父母对孩子行使诱惑,譬如用鼓励与夸奖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信息说,如果你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我就会承认你,那么,孩子会配合父母的策略,而朝向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但是,这样一来,孩子就远离了自己的本心与本真。

孩子若对父母使用诱惑,他们势必会有一种羞耻感。一来访者说,当我想尽办法吸引父母的注意时,我觉得我就是个傻逼。要命的是,他发现,最初在和父母中形成的这种相处模式,也延伸到他生命中的每一个地方。他通过装小孩、装不懂、装好人等方式讨好、逗乐身边所有人,当有人吃他这一套时,他一方面感到高兴,但同时会生出悲哀感。完全如毛姆所描绘的这样,眼神越来越凄凉,而心中也涌起一份孤独感。

这份羞耻,是因为你知道,这些都是假的。你的策略,是假的,对方的高兴与认可,也是假的。

这份羞耻,也是因你知道,你背叛了自己的心。

围绕着父母如何管孩子,围绕着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围绕着恋爱与婚姻,会有各种各样的教法,教你如何使用策略,以成功地诱惑到别人的关注。

但是,除非你能证明,你能凭你的本心与本真,与别人相处相爱,否则,你总觉得生命中有一个巨大的缺憾。

不仅如此,实际上,自在随心地活着,是远远超越各种策略,一样也可以收获成功,甚至是更成功。

经典的例子是乔布斯,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已广为流传,演讲中他一再强调的,就是一句话——听从你的心。

现实中,他也是这样做。因他的原则,苹果公司的产品,会追求完美。并且很有意思的是,乔布斯从不考虑,消费者是怎么回事。他首先考虑的,是苹果的产品能否让他自己满意。

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是消费心理学的关键所在。但在我看来,那些深通此道的公司,最后都沦为对客户的讹诈。

我是摄影业余发烧友,我有一大套佳能的摄影器材,佳能公司多年来占据专业数码相机的市场主动权,他们的产品,被戏称为“挤牙膏”,即每次新产品都只是小升级,并且从来没有哪个产品是完美的,每一级别的产品都有缺憾,这样就给了其他层次的产品以空间。

更重要的是,每次新的升级,都是在诱惑消费者继续买他们的产品。我因而买了他们的系列相机,5D、5D2,以及现在的顶级机1DX。

但是,我对佳能完全没忠诚度,总想着,如果谁出一个完美的相机,我就投靠哪家的阵营去。

原来,我对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也是如此。笔记本电脑,先买过IBM,后来买索尼,总是觉得有遗憾,总想着升级。手机,我喜欢智能机,也总觉得到手的每一个是让我特别满意的。

但自从用了苹果的电脑与手机,我的心安定下来了。手机用Iphone4,而笔记本电脑用视网膜屏的MacBook Pro。拿到这两件产品,我都有完美感,并对这两件事物有忠诚感。

我有朋友去过乔布斯的办公室,知道他有一个二百多平米的房间,很空,最重要就是一个打禅的垫子。挑选产品前,乔布斯会先打坐,心静下来后,他才让人把各种样品摆在他面前,而他就是凭感觉,决定哪个要哪个不要。

听到这个故事,我想,我对苹果的笔记本和手机的完美感与忠诚感,就是这样来的吧。

跟随自己的本心,这是所有的超一流人物的共同之处。他们改变世界,不是因为迎合了世界,而是世界跟随了他们。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是资深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武志红老师的力作。

武志红,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著有《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等十多部心理学著作,总销量超百万册。

序言:成为你自己

我们渴望做自己。

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显然,这是矛盾的。

在我看来,这是每个人生命的头号矛盾。

或者,你会说,你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OK了。但这是真的吗?当你登上世界的巅峰时,却无人分享,无人喝彩,那种滋味,你能想象、能体会吗?

一个朋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说,他登一座山,到了山顶,却发现没有什么瑰丽的景色,那一刻,他好像悟出了什么,从山上下来后,就给一个女孩打电话,说他爱她。

这种感受,不难体会吧。

不必说巅峰,你只须问问自己:你可曾保守住任何一个秘密?

是不是,每当有了一个重要的体验,或有了一个秘密,你都渴望有一个聆听的对象。这个聆听对象,可以是牧师、心理医生,也可以是亲朋好友,还可以是一件物品。

譬如,电影《花样年华》中,最后梁朝伟对着一个树洞一诉衷肠。

说这些,只是想强调一点: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关系中,我们都渴望得到关系对方的认可,渴望能与对方分享彼此。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就会感觉,生如同死。

然而,如果我们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一个巨大的问题就会产生:我们可能会失去自己。

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大多数人也有过爱与被爱的经历。

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的身上。

那时,我们就是在摧毁对方的真实存在。

反过来也一样,别人也在对我们做同样的事情。

一切关系中都包含着这一点。

也就是说,这世界上,我们都在互相强加,强加的时候,我们还会说,我爱你,所以才这样对你。

因为这样的说法,一切人际关系就成了一团迷雾:我们以爱的名义彼此强加,而当我们自觉地按照别人的意志去行动时,我们便迷失在人际关系的迷雾中了。

人本主义心理学说,以人为本。

这个著名词汇的更准确的意思其实是“以我为本”,即“我”自己才是我的人生的选择者和判断者。

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而与马斯洛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手罗杰斯则强调“成为自己”。

这两者是同一个含义,其意思是,当一个人为自己的一切作选择时,他便是在做自己,便是成为自己,便是自我实现。

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

因为,关系所制造的迷雾淹没了我们,我们的内心深处,藏着太多的别人的意志。

尤其是,父母的意志,权威的意志,以及圣人的意志……

想成为自己,就必须拨开关系的迷雾,破除掉别人强加于自己的意志。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这本书中的系列文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可以视为我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入门文章。如果你渴望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的亲密关系,看清楚普通的人际关系,这一系列文章一定会帮到你。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相信这一系列文章也会让你看破很多迷雾。

除了看破人际关系的迷雾外,我们也需看到,我们的意志本身也常是一团迷雾。

譬如,为什么“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这是因为,我们太爱自己的意志。如果意志得不到实现,我们便会执着在这个意志上,于是,那些“得不到”的,便成了我们无比重视的事物了。

这也引来另一个奥秘:如果想让一个人对你好,便请他帮你一个忙。

这是因为,多数时候,我们看似是在爱别人,其实首先是在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如果对一个人付出越多,那么我们就会越在乎他,其实在乎的不过是自己的意志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因好人多在付出。那么,在一个关系里,对方既然只是得到而没付出,他自然就不在乎这个关系了。

看破人际关系的迷雾后,也可以去编织更多的迷雾,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看破意志的虚妄后,也可以利用这一虚妄,给自己追求更多的利益。

但更重要的是,只有看破关系的迷雾,也看破意志的虚妄后,我们才能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才能做到真爱。

定律一:成为自己

不断收到读者来信,问什么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同时,也不断收到不少来信问一些关于心灵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

在思考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梳理出了关于心灵成长的六条定律。

与定律相对应的是破碎。所谓破碎,意思就是,如果我们的成长环境明显违背了这些定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伤,我们的生命感觉就会出现破碎。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譬如,美国明星“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她在演唱事业上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是,这个成功不是她意志的胜利,而是她妈妈林恩意志的胜利。从两三岁开始,妈妈一直带着她转战美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为她谋取演唱的空间。为此,她没有了童年,只在13至15岁期间,过了两年普通女孩的生活,还有了初恋男友。但林恩为了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的野心,迫使这个男孩离开了布兰妮。这只是布兰妮母女关系的一个缩影,其实布兰妮的妈妈在各个方面都想操控女儿的一切。

在精神近乎崩溃的时候,布兰妮在一家疗养中心不断对别人说:“我是骗子!我是冒牌货!”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谓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妈妈的,她通过我的身体实现了她的梦想。这看似很好,但布兰妮的意志却被剥夺了,她远远没有成为自己,而只是妈妈的“自己”的延伸。

类似的例子还有迈克尔·杰克逊,他的名声、才华和影响力都胜过布兰妮。但是,他开始的成就也是父亲粗暴塑造方式的结果。并且,和布兰妮一样,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他的童年被剥夺了,这是令他最耿耿于怀的事情。

后来,杰克逊对小男孩极其痴迷。这一点都不难理解,他迷恋小男孩,是因为他自己不曾做过真正的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似的。

在爸爸粗暴的意志控制下,杰克逊失去了童年。但他自己的意志渴望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他迷恋男童。只是,当他把自己的渴望强加在那些被他迷恋的小男孩身上时,他也是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们身上,剥夺了这些小男孩做自己的机会。

定律一的破碎:我们被选择,被决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不曾活过。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作较量的过程。别人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我们同样也会这样做。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回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了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父母们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通过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自己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台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热爱音乐、数学等,都有一个敏感期。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着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蒙台梭利认为,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源自精神胚胎的声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从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按照这一观点,罗杰斯的“成为自己”的“自己”并不纯粹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因为按照罗杰斯的这一观点,自己一开始好像也是空的,而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我们一开始就不是空的,一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无比重要的精神胚胎。

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仿佛是,精神胚胎在6岁前基本发育成型了。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定律二的破碎:精神胚胎被压制

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孙瑞雪称,依照她的观察,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因为渴望太多了,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大人是怎样压制孩子自发的需要的,这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大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整张饼,是完美的,会满足他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是破损的,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块虽小小的但完整的饼,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譬如,节俭不节俭这样的词汇,是不适合用来衡量一个3岁的孩子的。你可以强行把一个3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定律三:关系胜于一切

情商比智商重要,这一点已成公论。那么,情商是什么?

其实,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就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实际上远比这些知识重要。

假若父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

所以,父母应切记,他们与孩子的关系,才是压倒性的关键所在,至于他们想对孩子灌输的知识,其实是配角,有时甚至还是反角。

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这个内在关系模式,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但可以简单而形象地解释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这个内在关系模式也是在6岁前基本建立的,所谓“内在的小孩”,其实就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内化。所谓“内在的父母”,则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内化。内在关系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现实关系的内化。

给予孩子爱,也要给予自由

由此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通过对定律一和定律二的探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做起来并不难,就是在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经常限制他。譬如,当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家伙辛苦地爬向10米外的一个玩具时,大人不要因为觉得他很辛苦,就把那个玩具替他拿过来,更不要把他抱起来,带他去拿一个大人认为的更好的玩具。

与给予孩子自由同等重要的是爱。

爱是什么?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么,相反,假若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实际上,无数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难太难了。譬如,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个3岁的孩子为什么非得要一张完整的大饼?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谈到接受,罗杰斯认为,只有无条件地接受,才能令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原来,他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会爬10米远去拿一个玩具的。但现在,他不去拿那个玩具,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会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

这个关系的平衡性也非常重要。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关系的两极——“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同等重要,假若关系中一极过分强大,而另一极过分虚弱,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若父母溺爱孩子,那么这个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过于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会过分强大。现实生活中,实施溺爱的父母是为了孩子而存在。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沦为“内在的小孩”实现自己欲望或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简而言之,这个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会乐意和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人建立关系,因为这个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即便他意识到这样做不好而想改变,也很艰难,因为内在关系模式一旦建立,再想动大手术,是很艰难的。

因痴迷刘德华而闻名的杨丽娟就是这样的例子。她的父母极度溺爱她,结果导致她的“内在的父母”一极非常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一极非常强大。于是,她在父母和媒体面前,都像是一个只知索取的孩子。她甚至对父亲的死,都缺乏正常人应有的哀伤。这不难理解,因为有她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严重缺乏爱的能力。

爱,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字之一。但什么是爱呢?爱就是自爱和爱别人。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杨丽娟的内在关系严重失衡,只有“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而没有“内在的小孩”尊重“内在的父母”,所以她也就没有爱父母和爱别人的能力。

相应地,杨丽娟父亲的内在关系模式可能恰恰相反,是“内在的父母”极其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却被严重忽视,总之也是严重失衡。于是,他成了一个能爱别人但不能自爱的人,这个逻辑发展到极点,就是他为了满足女儿的不合理要求,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这种严重忽视自己的人格特征,在其他细节上也可以得到体现,譬如他去最好的朋友家里,也从不肯坐在沙发上,甚至连口水都不肯喝。

我们常讲关系的互补性,其实,这种互补性常隐藏着很大的问题。因为,所谓的关系互补性,常常是两个失衡的关系的相互弥补。譬如,杨丽娟和父亲杨勤冀的关系就是互补的,杨勤冀的“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杨丽娟的“内在的小孩”过于强大,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关系反而是比较和谐的。但是,他们两个与正常人都无法相处,因为正常人既受不了杨丽娟的只知道索取,也受不了杨勤冀的从不肯索取。

孩子忍受不了分分合合

这个内在关系模式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一些父母,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他们本来就是优秀的父母。然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局限,或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幼小时,他们不断与孩子分分合合,最终令孩子内在关系模式极不稳定,而这个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一位男士,他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既没有知己朋友,又没有恋人。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爱他又从不过分干涉他的自由。

后来,在心理医生面前,他说他脑子里经常有一个画面:他从一辆轿车中奔入另一辆轿车。这个画面一出现,他就会忍不住地忧伤。

经过自由联想,答案映现了出来。原来,他的父母事业都非常成功,并且他的亲戚也多是成功人士。他出生后,父母谁都不能天天守护他,又不愿意请保姆照料他,于是想了这样一个办法:谁有时间,谁就照顾他,当没有时间时,就把他转给另一个亲戚。因为他们家族普遍有钱,大家都有轿车,所以他小时候经常被亲戚从一辆轿车里转到另一辆轿车里。亲戚们对他普遍很好,但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无法承受不断地分分合合的,因为每一次离别给他带来的都是伤痛。因为这些分分合合,他小时候其实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每次都是刚建立没多久就又断裂了,这对一个3岁前的孩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伤痛。

有时,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生下孩子后,年轻的父母太忙了,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时间宽松了,再把孩子接来与自己团聚,忙了,就再送走。这样会对孩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总是经历分分合合的孩子,长大后在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

定律三的破碎:关系最容易伤人

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诉求是成为自己,而最容易对这一根本性的生命诉求造成阻碍的,就是关系,尤其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看到,父母与孩子形成良好关系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爱。没有爱,一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无法长大,他甚至都不会产生活下去的愿望。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很低的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没有自由,一个孩子就会成为抚养者意志的延伸,他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第三,关系要平衡。我们常喊“一切为了孩子”这样的口号,其实这样的口号是极其糟糕的。假若我们真这么做,那么所有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将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都将丧失爱的能力。真正的好的关系模式是,父母自爱,同时爱孩子,于是也教给孩子自爱并爱别人。

第四,关系要稳定。爱情中,一个不稳定的关系会给一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童年时,这个伤害会更重。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什么是存在?

存在主义这个词已广为人知。

然而,什么是存在?

作为一个人,体验和感觉就证明着他的存在,就是他的存在。

所以,一个感觉丰沛的人,一个体验丰沛的人,是存在过的。

要有丰沛的感觉和体验,就要勇于投入生活的洪流,就要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这样,你才能有丰沛的感觉和体验,你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

相反,假若你一直是被人作选择,你就没有存在过。

所以,在《1984》中,掌握着主人公生死大权的奥勃良对被掌握者说:“你不存在!”

所以,一个总被父母安排一切的孩子说,他觉得好像自己没有活着,他甚至走路时都感受不到自己的双脚,于是经常摔跤。

存在与不存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命题,而是实实在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人生命题。但很多时候,因为选择了还要负责,这很沉重,所以我们主动不想存在。

譬如,尽管遇到了很简单的问题,仍有很多读者给我写信说:请问我该怎么办?

我不能告诉你该怎么办。

假若我这么做了,我既剥夺了你选择的机会,也侵害了你的存在。

我为你作选择时,我存在,但你不存在。

偶尔懒一下,让别人替自己作选择,这比较惬意。然而,一旦这成为一贯的模式,再想赢回自己的存在权,就很难了。

譬如,当纳粹德国将所有人的选择权交给希特勒后,这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只有希特勒存在,其他人都不存在。

这时,谁想显示自己的存在,希特勒就会令你的肉体彻底不存在。

所以,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并因而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以争取你的存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