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建造》|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罗恩·穆尔,英国建筑评论家,毕业于剑桥大学,曾短暂从事建筑业,后转投新闻界,担任建筑杂志《蓝图》(Blueprint)的编辑,同时为《旗帜晚报》《卫报》《观察家报》等媒体撰稿,并于2002—2008年期间担任英国建筑基金会主任。

关于本书

《我们为何建造》一书是英国杰出建筑评论家罗恩·穆尔长期对建筑与人性进行着敏锐观察之后的成果。它讨论了古往今来、横跨东西的众多建造案例,揭示了建筑背后蕴含的情感与欲望,以及各种力量对建筑的影响。

核心内容

从帆船形状的阿拉伯塔酒店到棕榈岛,再到迪拜塔,不断建设中的昂贵的奇迹般的建筑,是迪拜打出的广告,迪拜通过它们标榜自己有能力成为一流的国际贸易城市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和审美的意义,它还表达了一些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欲望和情感。建筑最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者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期望投射在建筑上,建筑师会希望作品反映自己的审美和哲学,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和需要改造它。公众、政客也都可能对它造成影响。在今天,评价建筑设计是否优秀,有两个标准需要考虑:一是建筑需要有弹性,能够让使用者按需改造,而不是被限制在设计者的构想里。二是今天的建筑需要标新立异,但这种标新立异需要传达某种智慧,能够影响城市,改变人们的认知。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解读的这本书叫《我们为何建造》。

城市生活里面有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建筑。你只要想想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城市,跃入你脑海的八成就是那些标志性的建筑,它们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天际线,定义了这个城市的气质。比如我们提到北京,想到的是故宫、鸟巢、大裤衩;提到纽约,想到的是曼哈顿的水泥森林、自由女神像;提到迪拜,那绝对少不了帆船酒店和迪拜塔。

我们都知道,建筑的基本功能是遮风挡雨,蔽日驱寒,再进一步,我们希望它有合理舒适的空间规划,再进一步,我们还希望它美观。除此之外呢?建筑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意义?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都那么迷恋建筑:古人创造了无数宏伟的庙宇和宫殿,现代城市则忙于修建那些标新立异的大楼。建筑在实用和美观之外还在表达些什么?那些著名的现代建筑,为什么会呈现出我们看到的样貌?这些问题,你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这本书探讨的,是建筑背后的人类欲望与感情。作者罗恩·穆尔认为,人们之所以迷恋建筑,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一切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运行。他举了个简单而有趣的例子:小孩子都很喜欢用纸箱造房子,并且还会兴致勃勃地规定进入的条件,这恰恰是这种人类共同爱好的体现。

《我们为何建造》的作者罗恩·穆尔毕业于剑桥大学,曾短暂从事过建筑业,后来转型成了建筑评论家,同时为《卫报》《观察家报》等媒体撰稿。同时,他还是建筑杂志《蓝图》的编辑,2002年到2008年期间,还曾担任英国建筑基金会主任。总的来说,穆尔的实践经验、文字功夫和业内关系都很不错,有人评价说,他是英国最优秀的职业评论家。

本期音频,我将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建筑为例,围绕三个问题对这本书进行解读。首先,我们先把镜头对准迪拜,看看为什么迪拜人热衷于建造奢华的酒店和摩天大楼。第二部分,我们把镜头稍微拉远一些,看看建筑呈现出的样貌背后,是哪些因素起了作用?第三部分,我们看看在作者眼里,优秀的建筑具有哪些特征。

第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看看迪拜人为什么热衷于建设奢华的酒店和摩天大楼。

迪拜是个非常特殊的城市,每隔几年,你就会听说,迪拜正在建设某个惊世骇俗的建筑。它们要么特别奢华,要么特别高,要么使用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设计和技术。这个城市,好像总是在不断建设、生长。迪拜最知名的地标性建筑是所谓的七星级帆船酒店。它最初的创意来自迪拜王储哈姆丹,他当时的梦想,就是给迪拜建一个像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一样的地标。后来,全世界上百名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与迪拜人巨大的钱口袋融合,用两年半的时间在阿拉伯海填出了人造岛,把250根基建桩柱打在40米深海下,又用了两年半时间建设大楼本身。1999年,这个帆船型的酒店落成,实现了王储的心愿。帆船酒店的样子被印在迪拜的车牌上,礼品店里也有着这座建筑成千上万的复制品。

两年后,迪拜又开始建设“朱美拉棕榈岛”。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这个人造岛屿的标签是:你可以从太空看到它的美丽造型。

三年后,也就是2004年,“朱美拉棕榈岛”还远远没建好,迪拜又开始了一项大工程,建造迪拜塔。截止2019年,这座高828米的大楼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它建造的目的之一,就是将“世界第一高楼”的头衔重新带回中东。2008年,迪拜又宣布,开始建设一座建造高度1000米以上的港湾大楼。

罗恩·穆尔认为,这些建筑都是迪拜的形象工程,是迪拜神话的要素。用一个宣传片中的话来说,这些东西瞬间让“迪拜为世界所知”。有趣的是,地球上有数十亿人听说了这些奇迹,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哪些已经建成了,哪些还在建。不停地建造这些建筑,制造出了一种迪拜永远在奔向未来的感觉,而这也许是一座快速增长的城市,所必需的条件。它必须想象未来的样子,这是它售卖自己的标签。

迪拜需要这样的标签。在海湾地区,迪拜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它拥有的石油资源不如周边的国家多,所以必须将经济建立在其他行业上,包括金融服务和旅游业。它要成为阿拉伯的新加坡,也就是要成为一个贸易型城市,需要两个要素的支撑: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足够的智慧。对于迪拜而言,它的资产就是相对稳定的形势和安静的环境,在伊斯兰和西方世界之间平衡自己的能力,以及迎合商业需求的意愿。迪拜有一些有利的软性条件。它的冬季阳光温和宜人,对欧洲国家的旅游者来说也很方便,因为时差很小。城市相对安全,没有危险的传染病。除此之外,还有高质量的免税购物环境,这些都能够帮助它成为受欢迎的度假目的地。

但是,这样的资产是脆弱的,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别的城市也能做差不多同样的事。所以迪拜需要把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它需要创造一个品牌、一种形象,让大家相信,它是卓越的。这个形象和品牌就是那些不断被建设出来的奇迹建筑。

迪拜非常知道如何制造和营销它的这些标签。帆船酒店开业的时候,网球运动员阿加西和费德勒在酒店顶层的停机坪上打了一场网球,成了全世界津津乐道的事情。棕榈岛在开建之前就已经名满天下,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计算机模拟图像,罗恩·穆尔说,相比实际使用的感觉,棕榈岛的建设显然更注意视觉上的冲击力。

如果你在谷歌地图上看它,你会觉得它十分壮观,而且好像漂浮在蔚蓝的大海中。但其实,在地面上,它看起来就显得普通多了。如果你真的身处棕榈岛,你会发现,你看到的只有高墙和密集的住宅,它们挡住了海景。即使是住在“棕榈叶尖”上的房子里,你也不能看到多少大海,那里像是一处位于郊区、被海水环绕的死胡同。

从迪拜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并不只是实用目的优先的,它包含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就像古罗马浴场,奢华程度远远超出了洗浴的需要;在有的建筑中,你还会看到空旷巨大的大厅、设计夸张的大门,也并不都简洁高效。建筑是为人类的情感和欲望所塑造的,迪拜的建筑中蕴含着酋长对权力、对荣耀、对杰出成就的野心,它们的形象激发着人们的敬畏、震惊和幻想,也吸引着那些对金钱、对辉煌有强烈渴望的人。

这就是我们第一部分的解读。在这一部分,我们分析了迪拜的建筑特征。迪拜不断兴建惊世骇俗的建筑,它们的视觉冲击力远远大于功能性的需求,它们是这个城市的广告,是它作为一个贸易城市自我推销的必需。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建筑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实用性的,甚至也不是美观的,它表达着建造者的欲望和情感,同时也在激发观看者的欲望、情感和幻想。

第二部分

既然建筑表达着人类的欲望和情感,那究竟是谁决定了建筑呈现出来的样子?

首先我们能够想到,决定建筑呈现的角色,是建筑的所有者,或者说是出钱建房子的人。

关于所有者对建筑的影响,罗恩·穆尔在书里记录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位建筑师受邀为一对夫妇设计扩建他们的房子。他和他们一起吃饭,分别倾听他们的需要和愿望。晚上快要结束时,他给出了自己的专业建议:“你们不需要扩建”,建筑师说,“你们需要离婚。”这不是个段子,是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富豪、软件企业家拉里·迪恩和妻子琳达。迪恩夫妇没有听建筑师的建议,1992年,他们在亚特兰大市建了一座32000平方英尺的庄园,这个庄园的设计高度体现了主人的意志。室内设计是由迪恩夫妇21岁的儿子完成的,他是设计专业的学生。这座宏伟的豪宅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有摩洛哥屋、埃及套房、东方套房、夏威夷艺术馆、英国卧室等等。同时,房屋的每个角落都塞满了各种装饰元素。这座庄园建造时花了2500万美元,保养费用1800万美元。罗恩·穆尔说,这个浑身上下洋溢着主人意志的豪宅,其实是迪恩夫妇的一种努力: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婚姻,许多人都幻想建造一座可以称作“家”的住宅。这是人们对建筑赋予情感和希望的典型例子。不过,迪恩夫妇的尝试并不成功。1993年,琳达就成了迪恩的第三位前妻。后来,他们俩花了17年时间,才以760万美元的低价把这座庄园卖出去。

除了房屋的所有者之外,另一个对建筑面貌产生巨大影响的人当然是设计师。罗恩·穆尔说,建筑与权力关系密切。建筑的建设需要权威、金钱和主权,建造的过程就是施加权力的过程,包括对材料、建筑工人、土地、周围的事物以及未来的居住者施加权力。建筑师和独裁者一样,都被占领和塑造世界的欲望所驱动,他们有强烈的意志和冲动去实践自己的理念。20世纪初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斯坦福·怀特,曾经把欧洲宫殿中古老的壁炉拆下来,运到美国卖给他的客户。他有一次贿赂了意大利一个村庄的警察,让人把村子里优雅的公共喷泉拆走。

表面上看,对于建筑所有者而言,设计师只是乙方,但事实上,他们可能具有很大的议价权,尤其是当所有者愿意为艺术支付成本的时候,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情况:一栋建筑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它的漂亮已经对所有者的使用造成限制和压力。比如威尼斯的救世主大教堂,它的建造成本至少是当初预算的七倍。对于这种成本的合理解释是,在一件伟大的传世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预算应该被视为很小的细节问题。有时候客户接受甚至拥护这种论调,或者当他们发现自己深陷其中时,已经别无选择,只好表示赞同。建筑师有时会大肆利用客户的资金,却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今天去巴塞罗那旅游的人,大都会去看高迪设计的“石头屋”米拉之家,这是建筑师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当年,在大楼改造的四年里,这座房子的主人实业家佩德罗·米拉连图纸都没有见到过。

所有者、建筑设计师当然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有巨大的话语权,但罗恩·穆尔强调,建筑最终呈现的样子还取决于谁能使用它们,谁在使用它们,如何使用它们。

20世纪60年代末,在阿姆斯特丹的东南部,曾规划了一个庞大的住房开发项目,简称为“比基莫”。这批住宅几乎是一模一样:十层水泥公寓楼,墙和窗户是工厂里批量生产的,它们被围在一个六边形的网上。楼与楼之间填充了公园和人工湖,路修在高架桥上,以便将车辆与行人和居民隔离开来。建筑师受苏联模式的启发,规划了包括日托服务中心在内的各种公共设施,希望它们能刺激社区生活。楼内一套公寓有五间屋子,面积相当大,是按照典型的荷兰家庭的需要设计的。楼和楼之间又有棚子遮挡的走道,人们从车走向公寓时不用淋雨,车流与人流分开。公寓的设计还能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和新鲜空气。

这么听起来,这批住宅应该会非常受欢迎啊,甚至有可能成为荷兰代表性的生活社区。但事实上,因为这里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地铁线没有建成,在这里建购物场所的计划也没能实现,公共设施以及公园的维护没有规定责任人,建设成本太高,这片公寓很少有人住。1975年,这个社区开始发生了变化。荷兰宣布自己位于南美洲北海岸的殖民地苏里南独立,当地居民可以获得荷兰护照,很快,差不多一半苏里南人都来荷兰寻找赚钱机会。很多人搬进了原本空置的比基莫公寓。新居民按照自己的需求,把这些公寓进行了改造。为了有更大的室内空间来容纳大家庭,他们打掉了屋墙或者地板。很多人来自农村,到了这里还过着热带村子的生活,公寓里养了牲畜,室内点了营火,垃圾被直接从阳台上扔下来。公园里会举行鸟鸣比赛,人们会打赌看哪种色彩鲜艳的鸟儿唱的时间最长。苏里南人还建起了爱畜动物园和农场,有段时间还生产过一种“比基莫奶酪”。建筑师当初设计时,社区活动的梦想实现了,不过根本不是以他们设想的方式。

一座建筑会呈现出什么样子,除了建筑的主人和设计师的影响之外,还可能是多方面作用的复杂结果。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原建筑体现了建筑设计师的理念,设计师山崎实认为大厦“具有对于人类来说非常必要的适当的比例关系......它们是为了让人在这个环境中有一种翱翔的感觉,增加人的自豪感和高贵感”,所以,我们能看到,他设计的世贸大楼双塔从人行道上拔地而起,看上去像巨型香烟盒,有些单调,但是比造型变幻多样的摩天大楼要显得稳定。山崎实追求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童年时,他在日本遭遇过地震的缘故。他追求这样一种感觉:他的建筑一旦建成,就永远不会被改变或毁坏。

设计师山崎实能够推行他的理念,还在于他得到了资产所有者的支持。世贸中心后来成了纽约的地标建筑,但当时非常不受公众的喜欢,人们说它是“墓碑”,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但实力雄厚的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给它拨出了非常惊人的预算。最初的预算是2.8亿美元,后来增加到了9亿美元。对港务局来说,大楼是他们在曼哈顿岛上权力的象征和保证,是在用永远无法转移的东西在做投资。他们甚至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改变了纽约的分区规划法律。在城市的其他地方,为了限制建筑物对其他楼宇的遮挡,法律规定,大楼必须是明显的阶梯式造型,不能像双子塔一样突然直上直下拔地而起。

我们都知道,双子塔在“9·11”事件中被撞毁。这个事件的意义,让重建大楼不再只是所有者和建筑师的事,而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成千上万的人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政客们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遗址重建的第一个正式方案在2002年7月公开亮相,是按照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所提要求来设计的。但媒体和公众对设计公司进行了严厉批评和连续打击,因为他们认为单调乏味,毫无生气,像平常的楼盘开发。于是,这个方案被抛弃,建筑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的方案浮出水面。他想要保留双子楼遗留下来的混凝土泥浆墙体。墙体圈出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开放为一个用于缅怀的“安静、冥想和精神的空间”。这里将会建造一个“纪念事件的、充满回忆和希望的”博物馆,还会建设一个“英雄公园”和名叫“光之楔”的开放空间。每年9月11日,从第一架飞机撞击大楼的早上8点46分,到第二座大厦倒塌的时间早上10点28分,太阳会照耀在那里,没有阴影。这个方案广受公众和媒体的赞誉。

可是问题又来了。世贸大楼还牵扯到一个角色:私营开发商拉里·希尔弗斯坦。他在2001年买下了世贸大厦的租赁经营权,并要对大厦进行整修。租赁合同中有一个条款是,他有权把之前双子塔里的10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场所,和55万平方英尺零售场地全部重建。在双子塔被摧毁之前,希尔弗斯坦已经选好了负责整修的建筑师团队。由于他手中的这份租赁合同的效力比双子塔的钢铁结构还要坚固,比任何愿景、渴望、平面图或者宣言书都更有影响力,所以它确定了,新建大楼必须包括非常大的办公空间。拉里·希尔弗斯坦曾对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说:“祝贺,方案设计非常精彩。但是失礼了,我想让我的建筑师来设计大楼。”于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世贸大厦的重建,既包括了大量的写字楼空间,也有了一些纪念性的设施,是一个各方面博弈妥协的结果。

好,以上是我们第二部分的解读。在这个部分,我们讨论了哪些角色和因素会影响建筑的最终呈现。所有者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期望投射在建筑上,建筑师会希望作品反映自己的审美和哲学,而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和需要改造它。纽约世贸大楼始建和重建过程,说明了建筑的呈现方式是多个角色博弈的结果,这些角色甚至可能包括并不与大楼直接相关的公众、政客。

第三部分

那么,如果建筑承载着人类的情感和欲望,它不只是功能性的,也不只是追求美,它的建造和使用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评价建筑设计的好坏?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我们接下来进入第三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在《我们为何建造》一书里,建筑评论家罗恩·穆尔提到了两个评价标准,是我们很难想到的。第一个标准,可以称为“弹性”,就是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建筑。我们在第二部分里说到了荷兰住房开发项目“比基莫”,它本来是为典型荷兰家庭的生活方式设计的,结果被苏里南移民所占据和改造,使用者的需要和建筑设计的匹配是个很重要的事儿。任何建筑设计师都没有办法完全预料使用者会以什么方式使用他的设计。建筑要具有生命力,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给人们自由改造提供空间和可能。

罗恩·穆尔举了个例子,麻省理工学院的两座建筑:20号楼和传媒实验室。20号楼是一栋三层木结构的建筑,是1943年仓促建成的,最终在1998年被拆除。它被叫作“胶合板宫殿”或者“神奇的孵化器”,因为在那里,诞生了麻省理工学院最伟大的一批成就,包括通信、语言学、核科学、宇宙射线、声学、食品技术、计算机等方面。使用者们说秘密在于它是“一座非常实际的楼”,在里面“人们从来不用担心破坏了周围环境的建筑价值或者美学价值”。研究者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移动隔断、在墙上凿洞、钉钉子、挖窗户。他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造,使自己的一角个性化。20号楼的另一个伟大特质是它横向延伸的布局,这为偶然的会面和即兴合作提供了条件。

传媒实验室则是一个反面教材。它是经过筹划在1986年建成的,针对的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研究人员。使用者指责它是“4500万美元的自命不凡,实用性差,没有适应性”。因为它“巨大的、空洞的中庭”“把人们分割开来”。“在五层楼高的空间中,你不管站在哪里都看不见另一个人影。可能见到人的地方都被内窗上的茶色玻璃仔仔细细地挡上了。”这座楼的刻板僵化使“成长和新项目几乎不可能”,它的规划“从一开始”就加剧了“学术势力争夺战”。

除了弹性之外,罗恩·穆尔提到的另一个标准是标新立异的智慧。他认为,标新立异必须传达某种智慧,对城市有影响力,能够改变人们的认知。在罗恩·穆尔看来,北京两个标志性建筑鸟巢和大裤衩就有这样的特征。以鸟巢为例,它的空间效果“标新立异而又简洁明了”。它似乎在玩着感官游戏。它明明是巨大的,但是因为碗状的外形,看上去似乎能被拿起来端走。它的结构不加修饰并且暴露在外,但是倾斜的线条减轻了结构的重量感,让它看上去不像是建成的,而像是画出来的。这个建筑物既是一个体育场馆,也是一个可以用作多种用途、具有雕塑感的宏大作品。它的设计和北京奥运会想要传达的国家形象也完全一致:强大、果敢、前瞻、自信、聪慧、干练。

总结

好,这就是我对《我们为何建造》这本书的解读。我们再来总结一下。通过这本书我们知道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从帆船形状的阿拉伯塔酒店到棕榈岛,再到迪拜塔,不断建设中的昂贵的奇迹般的建筑,是迪拜打出的广告,迪拜通过它们标榜自己有能力成为一流的国际贸易城市。通过迪拜的建筑,我们了解到,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和审美的意义,它还表达了一些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欲望和情感。

二、建筑最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者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期望投射在建筑上,建筑师会希望作品反映自己的审美和哲学,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和需要改造它。公众、政客也都可能对它造成影响。

三、今天,评价建筑设计是否优秀,有两个标准需要考虑:一是建筑需要有弹性,能够让使用者按需改造,而不是被限制在设计者的构想里。二是今天的建筑需要标新立异,但这种标新立异需要传达某种智慧,能够影响城市,改变人们的认知。

撰稿:苗炜工作室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转述:徐惟杰

(0)

相关推荐

  • 晾衣夹?涡轮大厦?迪拜新建大楼,是艺术还是奇葩?

    回复「文旅」 最近,迪拜的建筑又双叒叕火了,有整栋楼都可以自转的"涡轮"大厦,而另一个,直接做成了大型晾衣夹.有人说它是艺术品,有人觉得"丑",具体怎么样?今天 ...

  • 迪拜“晾衣夹”大楼火了!40层高,恐成世界第一大艺术品,网友:是艺术,还是奇葩?

    本文转自:日本设计小站 ID:japandesign 是艺术?还是奇葩? --日站君 对!又是迪拜!又是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带着它的摩天大楼,闯进了我们的视野!再一次因为&quo ...

  • 全球超高层建筑十年奖名单公布,中国上榜2座

    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是专注于高层建筑和未来城市的概念.设计.建设与运营的机构.学会是成立于1969年的非营利性组织,总部位于芝加哥.近日,该机构公布了世界超高层十年奖获得者名单,分 ...

  • 《园丁与木匠》|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艾莉森·戈普尼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也是这个领域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她不仅是一位实验心理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她一生的研究都围绕儿童.儿童的成长以及儿童的认知展开. 关 ...

  • 《格调》|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也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他关于二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曾获得了197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但他在中文领域最出名的作品是<格调>和&l ...

  • 《游客的凝视》|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剑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曾在英国著名学府兰开斯特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旅游人类学.文化学."游客凝视理论"是他最著名的学术成果. 关于本书 ...

  • 《拉康传》|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师,巴黎七大的历史研究学者.曾先后师从德勒兹.德赛都.福柯等学者.她1969年加入拉康创办的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成为拉康核心圈子的成员之一. 关于本书 ...

  • 《美与暴烈》|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声誉最高的作家之一,曾经三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作者亨利·斯托克斯是三岛生前私交最好的外国记者,掌握了大量翔实可信的一手资料. 关于本书 这本<美与暴烈> ...

  • 《我弥留之际》|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写过19部长篇,120多部短篇.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等小说,都是发生在同一个虚构的地方 ...

  • 《第六病室》|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契诃夫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语言明快生动,极富于音乐节奏感,且寓意深刻. 关于本书 契诃夫一生创作了上千篇中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收录了契诃夫最重要的一些作品 ...

  • 《疯狂成瘾者》| 良舟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马克·刘易斯博士,加拿大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多伦多大学荣誉教授.奈梅亨大学教授,师承新皮亚杰学派代表人物罗比·凯斯.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同时是发展心理学专业刊物的编辑.著作 ...

  • 作为一个爸爸,在育儿方面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园丁与木匠>说的是,教孩子不应该像木匠一样雕琢,而应该像园丁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这样来看,父母的角色其实也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和孩子的关系怎样,就是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