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乐器世界】葫芦笙,攒竹于瓢 ,吹之呜呜然。
在澜沧拉祜山寨,相传古时候有一对老夫妇,他们的五个儿女都在外边谋生,有的打猎,有的捕鱼,分散在五个方向,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得团圆。
老夫妇心灵手巧,从山上砍来“波搭”竹,做成五支精致的竹管,在竹管的底端还削出簧片,用嘴一吹就发出响亮、优美的音响,他们又从竹楼的棚架上选了一个光滑的葫芦,掏出里面籽粒,将五根长短不同的竹管捆 在一起,插在葫芦膛里,又在葫芦柄处安了一个木制吹嘴,葫芦笙做好了,吹出了悠扬的乐声,老夫妇高兴极了,他们吹起葫芦笙,五个儿女在远方听到由家乡传来的新奇、悦耳的音调,便从不同方向奔回家中。
从此,老两口再也不愁见不到儿女了,葫芦笙就这样在拉祜族 流传起来。
葫芦笙在彝、拉祜、佤、僳僳、哈尼等民族有不同的传说,流传深远。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有五、六、七管三种。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铜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异。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天然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
葫芦笙,单簧气鸣乐器,由笙斗和笙管组成,因笙斗用空葫芦制作而得名。利用小葫芦的腹部为笙斗,其细长的柄端接一根细竹管作吹口,笙管多用海拔千米亚热带地区的凤尾竹 或黄枯竹制作,有五至八管不等,环列插于葫芦斗中,管底微露于外,用蜡固定。 每根笙管在靠近葫芦处都开有一个圆形按音孔,在插入葫芦内的竹管部分镂刻出一个长方形的竹制簧片或装有一个铜制簧片,笙管下端管口通透为底部按孔。
葫芦笙分为高音、中音、 低音三种,形式各地大同小异,高音葫芦笙的笙管高9厘米~16厘米,中音葫芦笙的笙管高2 1厘米~4 0厘米,低音葫芦笙的笙管高40厘米~90厘米,虽分三种,但音高不是相隔八度,各种葫芦 笙也不进行合奏。
每逢春节拜年、迎 送宾客、尝新米、举行开秧门仪式、喜庆婚嫁或男女恋爱等场合,都要吹奏葫芦笙,并且挑葫芦笙舞欢庆。
彝族“葫芦笙节”定为每年的立秋日,地点在彝族葫芦笙之乡的云南省姚安县左门乡政府所在地干海子举行。葫芦笙节活动内容颇为丰富:迎亲仪式、祭葫芦女、千人葫芦笙舞、葫芦文化研讨会等,对促进葫芦笙文化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提起葫芦笙,不得说“葫芦笙王”。现年80岁的兰德才老人13岁就迷上葫芦笙,傈僳族葫芦笙据说有72种吹法,他能吹出46种,是德昌傈僳族葫芦笙手会吹调最多的人,被傈僳族人称赞为“葫芦笙王”。
千百年来葫芦笙舞乐和葫芦笙给民族带来许多快乐,是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对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葫芦笙的制作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较笛子来说,在变现力和音域方面略微逊色,但这也应该是【世界竹乐器】的独特味道,也是小笛子写【世界竹乐器】的初衷。
下面欣赏一曲葫芦笙演奏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