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五年,我成了自己的人贩子”,没有隐私的冲浪,你我都在大海里裸奔

曾看到一则新闻。
起初,我以为这事距离自己很远。
在双11期间,有朋友来找我询问一些书籍推荐。聊完后第二天,朋友就收到了某款APP的专属榜单推送。
推送内容,刚好是朋友询问的经管类图书。
而我在此期间,也因为查询了几本新书,之后无论是看新闻、刷短视频或微博、都收到了这几本书的广告推送。
这时,再回顾之前的相关报道。
真让人思恐至极。
01.
用户数据时代,
你我都在APP中“裸奔”
几乎每款手机APP,都会在我们使用时,索要权限。
当APP获得权限后,手机放在我们身边,就变成了“传感器”。
所谓用户数据,就是我们在使用APP时所遗留的痕迹。给谁点了赞?搜索了哪些关键词?观看了哪些内容? 这些信息最后都会传输到APP的平台方。
看到这,或许有朋友会疑惑,APP为啥要收集我们的数据?
根本原因,在于APP的功能与服务,是建立在用户数据的基础上。
比如,我们在使用打车APP时,只有开定位,司机才能找到我们;若想获得APP的个性化推送,我们就需要显露真实搜索记录与个人喜好。
而APP平台在完善用户体验的过程中,也需要充足的数据,作为决策方向的支撑。
因此,数据就像是一种货币,我们通过开放自身的数据,以此来获取享受APP服务的机会。
当平台获得了充足数据,就好比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互联网大V,虽然他们没法在我们身上赚钱,但人家也得想办法去变现。
因此,广告商的机会来了。
在Netflix(网飞)一期纪录片中,受访者就向我们揭示了APP盈利模式的本质。
而这也让我想起了,之前在国内的新闻报道。
而APP推荐广告,之所以异常精准,是因为他们利用了我们所提供的数据,以此来构建起算法模型。
所谓算法模型,就是平台自身设定的规则,他们借助用户数据中所体现出的相关喜好,来匹配相应的广告商进行精准投放。
这就好比有人想追求我们,然后对方提前“收买”了我们身边朋友和闺蜜,当追求者获知了我们的喜好,也就更容易投其所好。
也因为这一系列举动,都在暗处默默进行,所以面对手机APP,很多人总以为自己还披着一层神秘面纱,但实际上我们的隐私,早已无处遁形。
02.
算法模型的副作用,
所有套路都被精心设计
虽然算法模型,能给我们使用APP带来便利,但本质上,它是一把双刃剑。
很多APP平台,早就不满足于只收取广告费。
(1) 算法杀熟,用户忠诚喂了狗。
在今年的九月和十月,国内主流媒体曾连续两次提及一件事。
也就是国家明令禁止大数据杀熟的行为。
所谓大数据杀熟,就好比我们入住同样的酒店房间,不同的人,价格却不一样。花钱打同样的车,距离相同,但车费却不一样。
看似这是一种价格歧视,但本质上,是我们的数据信息被滥用了。
因为APP平台的杀熟行为,核心理念就是“专削富人”。判定依据是分析用户的消费数据,哪怕我们是穷人,但只要平时消费频次足够,他们就会在暗中提升价格。
这个过程,就是赤裸裸的掠夺。
在之前传统的商家和客户关系中,我们越是忠诚,就越容易获得商家提供的优惠,因为对方讲人情。
而在互联网APP平台和用户关系中,正好反过来,你越是忠诚,就越容易被平台狠宰一顿,只因为对方只有技术的冰冷,不讲人情。
对于这种不讲武德的行为,咱们真得吐槽一句:“耗子尾汁。”
(2)算法利用,超前消费的罪魁祸首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特别扎心的话题。
虽然按理说,钱是我们自己花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那些各种超前消费的人,显得既没有自制力也没有出息,可这个事能完全怪他们么?
不能。
对于APP平台来说,借助海量数据,再加上算法所达成的精准用户画像,
他们对用户的情况,肯定有所掌握。
可即便知道这些,他们依旧在进行无差别的算法轰炸。
先是对各种商品的无限制推荐,只要用户搜索了,就开始各种展示洗脑。对于自制力弱,以及一些在校学生来说,总是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这直接助长了他们的欲望。
同时,像是618,双11,双12购物节的层出不穷,先不论这种活动的推出到底是不是无中生有,就连理所应当的打折优惠,现在也变成了一堆玄学。
在这个过程,一些购物平台非从不会提醒我们,超前消费需要谨慎。
相反,为了实现业绩目标,他们会临时提升消费软件的透支额度,就是鼓励我们要多多花钱。
反正就是前期你好,我好,大家好。
等后期有人还不上钱,就立刻拿出高额罚息招呼,紧接着各种催收手段到位。这时候开始站在道德制高点了,这演技,十分到位。
(3)算法套路,熟练掌握人性弱点
在双11期间,我注册了一款新的购物APP,买了本书,之后就收到了短信。
经不住诱惑,我按照要求,下载了一款信用消费APP,之后他们承诺的现金红包立刻到账。
因为最初付款时,我拒绝了购物平台邀请我开通这项服务,之后他们就退而求其次,利用红包来引导我去下载APP.
这也就意味着,APP平台早就算准了我的举动,要么就是听话照做,他们给优惠;要么就是我拒绝,他们再来想办法引导挽留。
虽然这个过程稍显套路,但人家毕竟是给了红包。而其他一些APP,就没有这样的诚意。
我们在平时,会经常收到这种短信。
别小看这种短信,这当中的内容,都是APP平台利用人性渴望被关注的弱点,再借助算法大规模推送。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这个当,但只要有人点击,那APP就赢了。
而在网飞的纪录片中,也解揭示了一个真相。
也就是说,APP平台为了流量,为了增长,也为了用户活跃度,会想方设法通过低成本投入,来获取用户的注意力。
原本APP的设计者,应该借助洞悉人性,为用户创造出更好的体验,但是现在,我们的人性,只是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
03.
面对APP这把双刃剑,
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虽然在技术面前,用户显得非常渺小,可随着科技的更新迭代,我们也需要做点什么。
对此,有三点建议:
(1)曝光与隐身,需要维系平衡
在网飞纪录片中,几位技术出身的受访者,也像我们很多人一样,经历着APP使用上瘾的问题。
人们之所以会上瘾,是因为APP满足了我们想要曝光的欲望。
让自己被更多人知道,让个人内容被更多人所在意,已经是如今互联网的主流趋势。
可我们在追求这种短期快感时,很容易会陷入焦虑和情绪化的漩涡中。我们越是对APP依赖,想要维护争取自身权益,就会越难。
因此,我们需要适度减少APP的使用频次,让自己从时刻追求曝光,切换到隐身状态。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之前在每一年,都会安排特定的“思考周”。也就是远离网络和工作,在湖边小屋或者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专注思考和阅读。
虽然我们没有湖边小屋,也没有太多充裕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利用休息日出去走走,或者在工作间歇放下手机。
毕竟手机APP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只有及时放空自己,让头脑保持清醒,才能避免被技术掌控。
(2)道德伦理的底线,需要我们来坚守
在国外一些技术人员采访中,很多人都表示拒绝让自己的孩子使用手机。
这是因为众多手机APP的设计人员,并不会考虑保护未成年儿童的问题。
有些技术人员即便自己熟悉APP运行机制,但若是让的孩子使用后,依然会发生失控的状况。
而很多开始沉迷于APP的孩子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越陷越深。
对于未成年的教育,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对于身为父母的人,我们需要通过设定规则,来控制孩子使用手机APP的时间;
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面对面的交流,和陪伴互动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至少要做到自己不沉迷于手机APP,才能避免让孩子重蹈覆辙。
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经变得缺乏自制力,我们也需要及时提供帮助。毕竟所有人都不是天生就具备自制力,从无到有,总需要一个过程。
(3)清晰的自主意识,是我们的关键资源

之前曾看到马斯克的一番言论。
这一番话也揭示了,如今我们和手机APP的关系,就是唇齿相依。
虽然APP在数据隐私,和算法操控上,存在诸多弊端,即便这些消息足以令人心生恐惧,但我们依然需要以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类问题。
不能因为有人喊“狼来了”,就抹杀掉APP的价值。如今的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也无法放弃APP的使用权。
技术的本质是中性的,而在不断更新进步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也很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期望各大APP平台,能够主动完善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具备清晰的自主意识,主动去选择APP,有些和我们生活工作无关的软件,就可以及时卸载。
并且,要关闭各种通知,面对APP的众多推荐,我们也要自己主动去选择,不要被APP的算法牵着鼻子走。
最后,也要核查我们所了解的信息来源,多去了解不同人的观点,才能接近真相,避免自己吃亏。
参考来源:
1.Netflix(网飞)纪录片《智能陷阱》
2.《删除社交账号的10条理由》作者:杰伦·拉尼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