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感谢舅舅“卜世仁”
贾芸:感谢舅舅“卜世仁”
贾芸是宝玉的干儿子,虽然比宝玉大三、四岁,为了生活,不得不把尊严踩在脚下,上杆子认了个小几岁的“干爹”。芸哥儿也认得几个字,也能写点书信,也曾在贾府的义学里混过日子,只是无缘天子堂。
1
家中日子日渐清淡,他只好去找舅老爷打秋风。
《红楼梦》里姓卜的人有两个,一个叫“卜固修”(不顾羞),一个叫“卜世仁”(不是人)。贾芸的舅老爷是谁?就是大名鼎鼎的“卜世仁”,虽然只出过一次镜,可是给每个《红楼梦》的读者都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刻薄寡恩、奸诈市侩、没有半点亲戚情分的香料铺老板,登台了一次的卜世仁夫妻,将这一切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卜世仁的日子好不到哪儿去,当然我是说和贾芸相比。贾芸家里还有个小丫头子伺候着,卜世仁家虽然有个香料铺子,却没有小丫头子,出头露面借当头的事需要女儿银姐去办,这和宝玉在乡村偶遇的二丫头家的境况也差不多吧,不过有个糊口的营生罢了。
就这么点小生意,卜世仁夫妻经营的相当卖力,一是借不起,二是赊不起,三是好货上不起,再加上夫妻俩刻薄带缺德,不艰难才怪。
贾芸去这样的亲戚家如何能借来东西?何况还是贵重东西。碰了一鼻子灰,吃了一肚子气,还白落了一身的不是。
其实,谁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谁的朋友圈全都是恩人?遇见“不是人”,大约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年少的贾芸,在舅父眼里,也确实没干过什么像样的事,交不起买路财,就不要打这张亲情牌了,因此说出了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大不通情理的话:
“你那里有正经事?不过赊了去又是胡闹。你只说舅舅见你一遭儿就派你一遭儿不是,你小人儿家很不知好歹,也要立个主意,赚几个钱,弄弄穿的吃的,我看着也喜欢。”
2
寡母爱独子,芸哥儿备受母亲宠溺也是人之常情,书没读成武也荒废,文不成武不就的外甥,这对商人舅舅“卜世仁”来说,自然没有投资价值。
也就是说,年少的贾芸,家里是有些薄产的,而独子的贾芸,在学堂里混的贾芸,很有可能是抱着奶嘴长大的贾芸,有点不怎么务正业,给这个本就“不是人”的舅舅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人的惰性,没有负面的激发,往往会就此沉沦下去。兔子总是在狼和老虎前面跑得最快,不然也会生一身秋膘吧。
长到十八岁的贾芸,遇到了亲情挫折,遭遇了人情尴尬,激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卜世仁们也被口诛笔伐了上百年。
其实,这样的情况哪儿没有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有人在这样的江湖里沉沦去,有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拼搏。
前者还流浪在街头,贾芸吓得赶紧做了后者。
3
在人生的逆境面前,实在没有时间纠缠。
卜世仁反正不借给你急需的香料,你在那里继续吵下去,说出些解气泄愤的话来,能解决问题吗?该说的,贾芸都说了,卜世仁那里早就准备了一箩筐的托辞,这人情是赊不来了。
你的转身离去,才是他希望的。
从卜世仁的角度来说, “不过赊了去又是胡闹”,这一个“又”字,可见卜世仁是吃过外甥亏的。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贾芸不得不用现实的尊严为过去的自己买单。买完单以后,撕碎了扔在风里吧,因为日子还要继续。范进中举前也看尽了世人的白眼,周围的那些,哪个不是看客?自古就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寡。
范进有个势利眼的岳父,甄士隐就有个刻薄寡恩的泰山。至于世间的“薄情郎”、“宝马女”从来不会因朝代的更替而灭绝。
面对别人的冷眼和自己的凄凉,你有时间愤怒或争执吗?
4
有句歌词说得好: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
因了这样的刻薄,我们才知道不是有亲戚就可以依靠;因了这样的责怪,我们才知道我们是那么的让人害怕;因了这样的拒绝,我们才知道,别人不欠我们的。
借给你是情分,不借给你是本分,何况还有那么多借了钱的赖爷爷?
求人求神不如求己。低声下气做得了干儿子的贾芸,学会赔尽笑脸、送礼求职的贾芸,不再把自己当爷的贾芸,才逐渐有了工作,有了老婆,有了尊严,有了值得称道的地方。
那个顺风顺水、骑着高头大骡子吆五喝六、没有卜世仁做舅舅的贾芹,不是很快就潦倒了吗?
于是,沏一杯茶,看几卷书,放飞心中的怨恨,撸起袖子加油干,学会感恩:感恩那个在逆境里帮助你的人,感恩那个需要你为之奋斗的人,感恩那个对着你回头看了又看的人……更要感恩那个在逆境里羞辱、埋汰、白眼你的人!
逆风飞扬,活出崭新的你,芸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