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久痹邪深,痰瘀互结.唯这类药可入络搜风,剔除顽邪

华医世界

图*国家首批名中医王庆国教授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石)、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王庆国教授从医40余年,理论深厚,对仲景学术有相当造诣,临床善用经方,不弃时方,倡言古今接轨,对多种风湿免疫类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卓著。

今天,小师妹将其治疗痛风的独到经验整理如下,供优秀中医师一同探讨学习。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肾功能失调,清浊代谢功能紊乱。

若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如居住湿地或水中作业,或冒雨涉水,或汗出当风,或环境湿冷等原因,在正气不足,且卫外不固之时,风寒湿邪或湿热之邪,即可入侵人体经脉,留着肢体、筋骨、关节之间,闭阻不通,发为本病。

本病以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

王庆国教授认为痛风急性期多属湿热痹阻,盖素体阳气偏盛,嗜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化为热所致。

《类证治裁》云:“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至夜更剧”。

《格致余论》曰:“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由于湿热互结,胶固难解,其病多呈缠绵之势。

痛风病至慢性、间歇期,多出现脏腑损伤病证,而尤以肾气不足多见。

盖肾为先天之本,藏元阴而寓元阳,司气化而主水液代谢;

肾气受损,气化失司,则水湿内停,外溢肌肤,而成水肿。

湿浊内停,郁久化热,湿热煎熬,可成石淋。若肾气衰竭,水毒潴留,可为肾劳之证。

王庆国教授指出此阶段治疗必须补肾,以固护正气,扶正祛邪,确为临证经验之谈。

分期辨治

王庆国教授根据痛风的病机特点,结合本病起病急骤、病易反复的发病特征,将其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两型,临床分期辨证施治

1痛风急性期

本病急性期多以湿热内阻、热毒炽盛为主。

症见:突然发生的足部关节剧烈疼痛,好发于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在足踝、跟、膝、肘、腕和指关节等处。

患处关节红肿热痛,且多在夜间发作,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

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之功,王庆国教授将其与加味苍柏散等合用,每奏殊功。

湿热内盛兼有气虚者,王庆国教授喜用当归拈痛汤以利湿清热,疏风止痛,兼以补虚扶正。

方中以羌活、茵陈为君药,取羌活祛风胜湿,止周身痹痛;

茵陈清热利湿,而通利关节。

臣以猪苓、泽泻利水渗湿;

黄芩、苦参清热燥湿,共助祛湿清热之力;

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升发脾胃清阳以化湿,以资疏风除湿之功。

佐以白术、苍术健脾燥湿,使湿邪得以运化;

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且可使诸药燥利而不伤气血;

知母清热润燥,兼能使辛散而不耗阴津。

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补益脾胃。

诸药合用,共奏利湿清热,疏风散邪,表里分消,补虚扶正之效。

王庆国教授用之恰当,临床每收佳效。

2慢性缓解期

本病发展至慢性缓解期,多以肾气不足为主,兼有湿热瘀阻脉络之证。

临床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甚或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脉沉细弦无力等。

治宜补肾培元,扶助正气,兼以清利湿热。

王庆国教授认为病情发展至此,久痹邪深,痰瘀互结,非一般药物所能透达,惟穿透力强,搜风剔络的虫类药,独具善功。

临床常选用全虫、蜈蚣、乌梢蛇、土元等,入络搜风,剔除余风顽邪。

3生活调摄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饮食方式、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原发性痛风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属遗传性疾病。

因此,痛风的发病与体质及饮食等关系十分密切。

王庆国教授在对痛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十分强调对饮食的调摄,常嘱患者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味、虾蟹等含嘌呤丰富的食物;

鱼虾类、肉类、菠菜等亦含一定量嘌呤,也应尽量少食。

同时严禁患者饮酒,并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饮水以加速体内尿酸的排泄。

王庆国教授鼓励患者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尽量降低体重,以期使高尿酸血症得到有效控制,为患者康复提供有效保证。

病案举例

案1

裴某,男,35岁。

2009年11月16号初诊。

患痛风,右足大趾关节肿热疼痛,不敢行路,痛苦难耐。

查血尿酸:506μmol/L,血沉:40mm/h。

未服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等西药。

伴有口干口苦,汗出多,大便不爽,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此湿热痹阻,热毒炽盛之证。

治以清热解毒,祛湿通络。

方用:加味苍柏散、穿青海甲汤、木防己汤加味。

处方:

7剂,水煎服,日1剂。

11月23号复诊

患者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消大半,走路无妨碍,口苦、汗出多亦减轻,舌红苔薄,脉滑。

上方既效,原方加柴胡8g,生薏仁20g加强清热利湿之功,续服14剂。

12月7号三诊

足趾关节肿痛消失,

复查血尿酸:380μmol/L,

血沉:18mm/h,

余症均可。

嘱以二诊方加木瓜15g,菟丝子20g,生黄芪15g,煅牡蛎15g,配成丸药,长期调理,以求巩固。

2案

张某,男,51岁。

2010年2月11号初诊。

患痛风病史5年余,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以双足拇趾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剧烈,不敢行路,多服用秋水仙碱以控制病情。

本次发作以脚踝关节处明显,局部皮温高,肿痛拒按,

查血尿酸:564μmol/L,肾结石病史,已行体外碎石术。

伴有神疲乏力,肢体酸重,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胖大苔白腻,脉沉弱等。

辨为气虚湿热,痹阻关节之证。

治以清热利湿,疏风止痛,补虚扶正,方用当归拈痛汤加味。

处方:

14剂,水煎服,日1剂。

3月2号复诊

药后脚踝关节肿胀疼痛显著减轻,局部已无热象,乏力、体倦、腿软等症亦有改善,原方去草河车10g,忍冬藤减至15g、苦参减至10g,加穿山龙2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加强疏风胜湿之功,续服14剂。

三诊时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复查血尿酸已降至正常,精力大好。

王庆国教授嘱患者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巩固疗效,防其复发。

西医治疗痛风有效,但常易导致复发,不能根治,且药物不良反应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具有独特优势。

看完今天的文章,您是否有新收获或不同看法与小师妹及广大中医人交流呢?

如果有,您可以在文末留言处分享您的心得与看~

热门荐读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痛风',只需抓住这4点

【最新教学视频】扩张型心肌病,王庆国教授用苓桂术甘汤治好了

施今墨老先生治失眠的4类9法及药对,全面又实用!

免费领名医教学课件

扫码添加华医世界首席福利官马胜男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