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昂 王长华:晚清陇西进士刘炳青(上)

2020年第091期||总第522期

艺海风│522期

刘炳青先生像

春风杨柳关西路  秋月琵琶塞上诗

——晚清陇西进士刘炳青

(上)

刘志昂  王长华

边城沙漠废耕耘,三月春归草未薰。

寒气裂肌凝冻雪,怪风卷物入层云。

羽摧汉节羝难乳,声乱胡笳马失群。

会见甘泉闻报捷,凌烟首绘霍将军。

拼死沙场革裹尸,从军万里滞归期。

春风杨柳关西路,秋月琵琶塞上诗。

刁斗夜惊胡骑走,鼓鼙声动楚歌悲。

可怜绝域乡音渺,纵博封侯奈别离。

这是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在编辑《晚晴簃诗汇》时,所收录的刘炳青的《新疆纪事》两首诗。刘炳青和徐世昌同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进士。在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186人中,刘炳青名列第151名。至今,北京国子监尚存有刘炳青于殿试金榜时获赐同进士出身的题名碑刻。

从诗中可知,刘炳青一定是在其仕宦生涯中的某一段时间,曾经游历过新疆。人们从其充盈于诗中的一种雄阔壮烈、慷慨悲凉的气度中,似乎重新感受到了唐代边塞诗人的遗风流韵。

燃藜门第家声旧  正字堂前气象新

刘炳青(1848——1921),字书圃,甘肃陇西县人,世居北关三元街。其父刘荣之,生有两子,即刘炳青、刘炳文。早年,刘炳青读书,刘炳文务农种菜。因此,刘炳青,取号“书圃”,他便给弟弟取号“蔬园”,两个人的号都是按照各自的职业所取。但有趣的是,两个号的前一个字都是谐音字,但音同义不同;后一个字都是园、圃之义,但义同音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兄弟间的真挚感情。

陇西北关三元街刘氏的堂号为“正字堂”,刘炳青功成名就之后,专门为族人撰写过一副楹联:“燃藜门第家声旧,正字堂前气象新”留于子孙,以激励子孙奋发图强,多出人才。古时多用藜为燃料,可传火彻夜,后用以燃藜比喻勤学、夜读,这个典故出自《拾遗记·后汉》。刘炳青用此典故撰写楹联,意在勉励子孙勤奋好学,代出人才。

刘家大院坐落在陇西县城北关三元街西段南路,分南北前后两院,前院为四合院,路北有两亩麦场,三间铺子。前院大门朝东,为砖木结构,高檐飞翘,起脊瓦兽,并装饰有大兕(si)头(“兕”是一种上古瑞兽,状如犀牛不是犀牛,建筑物上如果有这种装饰,表明房屋主人不同于一般平民),豪华木大门的门前全铺有青色鹅卵石圆圈形状的石头花纹,大约有十来平方米,门内正中设有土地爷堂。东西南北房均为砖木结构,也是起脊瓦兽的大兕头,东房、南房为四门八窗深廊三间大厅房,西房、北房比东房和南房略低,为两门两窗浅廊三间厅房。神主堂和祖先牌位都设在东房,族人的一切祭祀活动都在东房举行。每逢过年和办喜事的时候,刘氏家族的主妇们,都要给每扇窗户贴上窗花,图案都是自己设计,然后用毛笔勾画后再剪出来的,有云子、双喜字、菊花、牡丹、金鱼、仙鹤、燕子、喜鹊、西瓜、贯钱等,品种繁多,栩栩如生,惹人喜爱,远近闻名。南房过庭通往后院和后园子。刘氏四合院古老幽静,仍然保留着一股晚清时代的文化气息,在三元街独一无二。据说,只有有功名的家族才能配有这样的建筑装饰和等级设置。“文革”以后,四合院几经翻修拆除,早已失去了旧时的形影。

清道光二十八年,农历戊申年(1848年),刘炳青就出生于这座四合院的北房。当然,他出生时,刘家四合院还没有这样的规模。

刘氏家族中还留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刘炳青的祖母与母亲在院子做针线活时,刘炳青在炕上睡觉。突然,听见孩子的哭声,其母即去北房一看,发现儿子的两股鼻涕一直流到胸部,母亲走出北房便将此事告诉婆婆。祖母说:这是娃娃的大福气啊!并叮嘱家人不要声张外传。果然,刘炳青成人后刻苦钻研,勤奋攻读,一举考上进士,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

前院里的磨坊角落(西北角西房与北房之间)后来成为刘家厨房,原来的厨房设在后院东房。刘炳青十分体恤父母,少年时就帮助母亲推磨,卖锅盔儿,大部分学习的时间也都在这里度过。磨坊四面墙上贴满字画及学习的相关内容,少年刘炳青一边推磨转圈,一边目不转睛地阅读、默念和背诵。青年时期,晚上推磨时,刘炳青手捏着香头借光,还坚持读书学习,从不间断……刘炳青生活非常节俭,平时喜欢吃油泼辣子,据说有一次手拿馒头,一边看书,一边蘸着油泼辣子吃,书看完了,才发现馒头蘸的是书旁的一盒印泥,惹得家人哄堂大笑。对于刘炳青的这些掌故逸闻,族人将其作为一种励志故事,接连传颂了六七代人。

刘炳青十九岁那年,即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他的家乡陇西县所在的巩昌府城不幸遭遇了一场兵燹,他家的房屋被毁,家财损失殆尽,一家人劫后余生,生活举步维艰。不得已,刘炳青只得辍学,在家务农自给。白天下地劳动,歇息时,仍然挟带着书卷,在树荫下阅读,晚上则展卷苦学,直至鸡鸣不辍。光绪元年(1875年),他赴兰州兰山书院求学,不幸的是,父亲在此期间又去世了,生计被迫断绝。好在刘炳青在书院表现优异,深得教谕赏识,兰山、求古书院加发津贴,帮助他完成了学业,一番苦学终有成果。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刘炳青被荐举为拔贡。拔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朝制度,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逢酉一选,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北京国子监刘炳青进士题名碑

光绪十一年春末,27岁的刘炳青背着干馍和炒面,步行数千里,上京赶考。

三个月后的一天,时令已到初秋,光亮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不知从何处飞来了两只仙鹤,黄嘴,白羽,赤足,全身雪白,晶莹发亮,轻柔地落在了刘炳青家门口的古榆树上,神态如仙,舞姿婆娑,一双双明亮有神的眼睛,始终盯着刘家的方向,人们都聚在树下观看……老人们议论说:古榆树上筑巢、飞落雀鸟很多,但从未落过仙鹤,今日仙鹤降临,可是个吉祥的好兆头,说不定咱们三元街要出大人物了;也有人说这古榆树成神了,灵光召来了仙鹤。顿时,消息不胫而走,方圆十里八方的人,都成群结队地赶来看仙鹤。这一天,三元街热闹非凡。几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拄着龙头拐杖,拖着孙子在树下向仙鹤叩头、作揖;还有位后生伸手指点着树上的仙鹤!一位长者劝告说,仙鹤是神,是给我们赐福的,不要用手指,快跪下叩头!接着,数百名看仙鹤的人都连忙跪下叩头、作揖。正在此时,一位骑着枣红马的差官,头戴清朝宫廷帽,额顶一颗明光闪闪的宝珠,身穿斜领绸褂,腰系绸带,脚蹬长靴,手握一条彩色马鞭,下马后来到人群中间,微笑着向乡亲们躬身施礼,接着打问刘炳青的家在哪里?乡亲们手指着路南的柴门,询问差官:“刘炳青赴京赶考,已三个多月了,莫非是考中了吗?”差官含笑回答说:“正是,刘炳青是今岁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151名,国子监已张金榜,碑刻题名,我是朝廷派来报喜的!”说着,差官把马拴在柳树上,打开二龙戏珠描金图案木匣,取出喜报和对联,躬身将喜报端给跪地迎喜的家人,接着将“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对联端端正正地贴在刘宅大门上,然后点燃爆竹,噼噼啪啪响了半天。乡亲们议论说:“清晨,仙鹤落在古榆树上,飞舞了大半天,大家都说古榆树上落仙鹤必有大喜,果然喜来了!刘炳青上京赶考中了进士,这是刘氏祖宗的积德,也是三元街人的福气。”

当时,刘炳青的父亲已经病逝了,母亲抚养着刘炳青和刘炳文兄弟两个,家境相当困难,吃了早饭没晚饭,要接待京城来报喜的差官,确实没有像样子的饭食。乡亲们知道刘母喜中有忧,就主动帮助,东家送米,西家送肉,总算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待了差官。翌日清晨,乡亲们又凑了些银洋,送给差官,以表答谢,差官高兴而归。从此,乡亲们都纷纷议论古榆树的灵气,以及仙鹤报喜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就神化了古榆树和树下的榆爷庙。后来,每逢初一、十五,这里的香火都很旺,而且越烧越旺。

从此,陇西北关三元街刘氏家族因为出了位刘进士而被人们称为书香门第。刘氏家族的“正字堂”被后人视为楷模,积极效仿,努力传承。

《陇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记载:“(城北)保昌楼修建后的第二年,陇西郡城北关三元街刘炳青便被选拔荐举为拔贡,次年联捷成进士。”而坊间则盛传,保昌楼建成的第二年,就出了三个进士(其实,晚清陇西的另外两位进士,则是在刘炳青中进士的18年后的清光绪30年,即农历甲辰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时陇西籍的两位进士阎士璘和祁荫杰)。

不久,朝廷任命刘炳青为陕西即用知县。清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意思是遇缺即可补用,相当于候补官员。他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去职赡养,但没有获准。母亲虽然在他任职的地方就养,但与平常家居没有什么两样,还经常宽慰他:“我平素吃苦耐劳,早就习惯了,穿衣裳不求好看,吃饭也不求多好,日常起居更没必要让丫鬟伺候。”

光绪十五年,刘炳青之母卒于陕西,他用马车将母亲的灵柩运回陇西,在三元街普陀寺设灵堂祭奠,然后安葬于陇西城南周家庄。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回想起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兄弟两人长大成人,如今,还没有享上两天福,就撒手人寰!刘炳青万分悲痛,只好作一挽联以怀念母亲:

抱恨在终天,痛吾母远路徒归,未得亲奔扶旅榇;

慈灵招佛地,祈如来迷津指渡,好从云影赴蟠桃。

吴歈颂德留政声  丹青霓转溢东南

光绪十七年,刘炳青转赴江苏任江阴澄厘局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任命刘炳青为丹阳知县,原知县郭曾程改知宜兴。

刘炳青到丹阳后,勤政爱民,力布德政,做了许多善事,积得了好口碑。公务之余,他经常下乡访农,在田间指导农民耕作之法,帮助疏沟浚渠,确保旱涝有备,年年丰收。

练湖位于江苏丹阳县城西北,是利用环山抱洼的地形条件,筑堤围成的人工泊,又名塘。晋永兴年间(304——306年)陈敏据有江东,令其弟陈谐主持修建。练湖面临江南运河,在历史上具有调蓄山洪、灌溉、济运等作用。历代经常维修管理,斗闸的启闭、湖堤的养护、湖水的调节运用,均有成规定制。湖禁极严, “盗决者罪比杀人”。

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刘炳青了解到练湖的8个涵洞已多年失修,有的已倒塌,失去泄洪功用,他决定全部修复。首先,他下告谕书公布于众,晓以利害关系,并规定资金筹措、劳动力的摊派,均由得沾利益的十甲田亩村承担。这一做法合情合理,当地民众皆乐从安排,很快,练湖8涵得到修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丹阳暴雨成灾,从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初五,大雨连降,太平洲等地势低洼地区受洪水肆虐尤重,灾民困苦难以言状。镇江太守主张平价出售官仓储粮来救助灾民,刘炳青则认为灾后百姓财物已被荡尽,根本无资购粮,应当开仓放粮,抢救生命。于是,奏请朝廷恩准,散粮赈济灾民,这一举措深得人心。冬季,他还照会乡绅韩凤来开设粥厂,救济饥贫的百姓,经费由知县捐助及城厢铺捐充之,自此,每年十二月开办粥厂。

刘炳青平日做官极为谨慎认真,他及时处理刑狱案件,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轻易放过一个坏人,判案准确合理,民无冤抑,讼者无不服气。

《练湖歌叙录四续》卷二就记载着两件事:

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丹阳练湖头涵涵头韦起凤、二涵涵头朱直华两人私下开放涵洞,泄泻湖水入运河,希图捕鱼捉虾获利。消息传来,刘炳青怒不可遏,立即签署饬差单,提拿两涵头解县府讯究法办,还一面差人将涵洞封筑,严禁私开。同年八月,又有固村人吴长林、吴春狗两人,向来不沾湖水,也不认赋完粮,却胆大包天,私自将练湖中的骊河埂堤掘开放水,影响极坏。刘炳青闻讯后,随即批文,将两人押解县衙究办。刘炳青的做法,刹住了长期以来损公济私的这类歪风。

兴国振邦,教育为本。进士出身的刘炳青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特别重视办学育人。光绪二十六年,他批准邑人荆国霖等人的建议,在吕城镇,他利用充公木材,创建刘力蒙城书院,地点为同仁堂养正义塾培凤书屋旧址,二十八年落成开课,三十一年改成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刘炳青遵照清政府兴办学堂的旨令,照会邑人姜定保等,将鸣凤书院改设成学堂,后来接任的知县施沛霖继续办成了这一事。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开学,取名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丹阳县第一高等小学校。

根据《民国丹阳县续志》记载,在丹阳的数年里,刘炳青还做了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光绪二十七年,漕运不畅,他积极配合江苏巡抚恩寿、候补道沈佺,组织力量疏浚丹阳段运河,上自黄泥坝起,下讫杨家庄止,二十八年五月竣工,自此,漕运又畅通无阻。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他批准开设丹阳历史上第一个邮政机构,当时叫作邮务局。最初是在县治东四牌楼租赁民房开办,三十四年移至双井巷。

光绪二十八年,刘炳青督促同邑乡绅姜定宝等募捐重建北门的新河桥。此桥年久失修,于光绪二十七年倾圮,百姓出行甚为不便。重修后的新河桥更加坚固壮观,姜定宝撰《重建新河桥记》,刻石置于桥下。至今石桥尚存,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光绪二十八年夏,刘炳青在丹阳任职期满,升为道员,任太平洲监司(清代末期,扬中始统称太平洲,分属四府六县;清代的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员皆有督察所属府、州、县之权,通称监司),知县一职由武进知县施沛霖接任。施知县下车伊始,丹阳就遭遇到严重的旱灾,他赤足前往白龙寺求雨,祈祷说:“岁饥,民且死,吾何惜此身。”三日后,天降雨,是年大丰收,然而施知县却积劳成疾,不久去世,邑人甚为痛惜,知县一职再次空缺,为此,朝廷又命在太平洲的刘炳青回丹阳主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回到丹阳的刘炳青募捐修筑城垣,这是他在丹阳所办的最后一件大事。这年六月,朝廷又委派襄阳人杨绍时来丹阳担任知县,刘炳青继续任太平洲监司。巡抚恩寿在写给皇帝的奏摺中这样解释换职的原因:“丹阳县知县刘炳青,宽于驭下,听断非其所长。”这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这时刘炳青已56岁,看到儿子刘思诚已长大成人并参与政事,于是毅然辞官引退。丹阳父老乡亲闻知刘知县要离开,感念他多年来治理地方的恩德,自发夹道,哭泣送行,并赠“万民伞”,歌功绩,颂德政。

卸任后,刘炳青去江苏吴县定居。他从简购置田庐,以诗文字画自娱,淡泊名利,修身养性。他取居室名为“退一步斋”,寓义显而易见。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无能,他的愤懑之情常溢于言表,虽处江湖之远,然忧国忧民之情难以放怀。光绪二十九年,崇明岛南汇县遭灾,他忧心如焚,以卖字画所得捐赠灾区,挽救了许多生命。

虽然离开故乡陇西二十多年,但思乡之情不减。光绪三十四年,闻知家乡遭灾,他慨然汇出平生积蓄,赈济故乡灾民。后来,又捐款故乡1000两白银,兴学助教,造福桑梓。丹阳县前任知县郑篯丧母,无力归葬福建家乡,他闻讯后捐助银两,让郑母灵柩得以顺利运回归葬。这件事被大文学家林纾闻知,他深有所感,赞道:“一动于义,脱手巨金,一无吝色……所谓仁者恕己而及人。”这正是仁义之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所为。

刘炳青书法手迹

刘炳青书法对联

刘炳青工诗词,擅书法,其书画名震江浙,至今仍被收藏家视为奇货珍品。林纾评他的书法为:“用笔风落霓转,书名溢于东南。”在沪上也有“吴中争宝过庭书”之说,将他与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相提并论。

刘炳青古稀之年旅居上海,74岁因病去世,归葬吴县。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亲书“吴歈颂德”挽词(“吴歈”意指春秋时期吴国的民歌),丹阳百姓多有赠仪。刘炳青有《陇西刘书圃观察墨迹》传世。他所写的乡贤懿行碑文,载于家乡旧县志中。

民国总统徐世昌为刘炳青所作挽词

(未完待续)

刘志昂,字行远、墨圃,号三元居士,网名古榆后生,甘肃陇西人。中共党员,原西北航空港工程总队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现已退休。酷爱文学,业余喜好诗词、诗歌、散文写作及音乐、手机摄影、书法。部分作品散见网络、公众平台。十六岁参加空军国防工程建设,虽身在他乡,却情系故里。二零一三年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史馆、陕西省扶贫书画院编入《陇原儿女在三秦》第二卷,二零一四年八月编著《我的父亲》一书,先后捐赠陇西县档案馆、图书馆、陇西一中、陇西巩昌中学收藏。

王长华,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编      委: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