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德州街巷地名沿革丨浓缩再现城市风物典故、人物古迹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一个地名,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如果说城市有灵,这些普普通通的街巷胡同,就是城市的记忆。德州街巷地名变迁,从一个侧面浓缩并再现了德州经济政治发展、风物典故、人物古迹等历史文化符号。

1935年德州街巷示意图

建城之初未规划街巷

德州源于古鬲国,有两个年龄,一个是它的诞生史,从夏封有鬲氏之国至今,约4000岁;一个是它的建城史,始于1397年,到今天622岁。

最初的德州城并不在目前位置,4000年的时间,经历7次大“搬家”,才辗转“定居”这里。中国历史上城市的出现大体有3个原因: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要地,德州城的诞生就是第三个原因。

地处黄河文明发源地,德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资料记载,自隋大业七年(611)到1948年,德州境内大小战斗千余次。明朝政治中心转移,漕粮罢海运走漕运,大运河年运粮达600万石,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各港口之首。运河上“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常遇春在德州设立守御千户所,洪武九年(1376),在守御千户所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德州卫。

洪武三十年(1397),运河裁弯取直,并在所截河湾东岸筑卫城,德州卫兵以营为单位,全部进入城内居住,同时搬进来的还有卫兵的家属。

当时建设的德州城面积约2.5平方公里,范围大体为今东方红路至共青团路,新湖路至迎宾路,周长5100米。由于是战略要地,城墙厚度达9米,顶部宽敞,可行车、走人。护城河宽15米,深6米。有东长乐、南朝阳、西定边、北拱极4个城门,后来,为方便取运河水,在西门以北开辟了广川门,人称小西门,俗称水门。

永乐五年(1407),朝廷又增设德州左卫,至此,两卫士兵达到11200人,这些人基本都住在城里,德州城成为一个大兵营。这种情况下,没有也不需要街巷名称。

第一次城市规划

作为中国漕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运河商贸业,在明清时期的德州发展迅速,繁盛一时。德州迅速转变为水陆交通重镇和北方物资集散地。至永乐年间,德州已是“四方百货,倍于往时”。运河两岸商贾云集,舟车如鳞,产品堆积如山,进入全国33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列。大运河里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续,商船往来,日以千计。明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曾写到:“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

此时的德州,渴望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全新城市功能定位。明永乐九年(1411),机遇终于来临,明政府颁布了“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的政策,这是德州建城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城市规划,街巷地名正式出现。

《德县志》记载:永乐九年,南北商旅被安置在城厢并设市:南关为民市,为大市;西关为军市,为小市;马市角南为马市,北为羊市,东为米市,又东为柴市,西为锅市,又西为绸缎市;中心角以北为旧线市,南门外以西为新线市……小西关军市货物皆自南关拨去,故市名以小字别之,后因每年冬天要从北厂运来粮食,因此又叫北市。以商业市场命名的街巷由此开始形成。

街巷命名特点

关于街巷命名,目前有个流行的说法:“南北为街,东西曰路。”但是在老德州,地名没有以“路”命名的。

德州街巷地名丰富多彩。它的由来与德州城市的发展关系密切,在1935年的《德县志》中,详细记录了城厢区10镇85条街道名称。对其渊源分析,可以归纳为10类。

军营地名。源于设卫筑城,最初德州城“营”符号特征明显,但随着商业的冲击,到了1935年,城厢区的军营地名只剩下:新营街、南营东街、南营西街、校场口街4条。当然,城外依旧保留着哨马营、王家营、北营等当年十二连营的印记。

衙署地名。州卫同城而治,衙署众多,这个特点在地名中表现明显。从《德州志》和《德县志》中可以了解到,德州卫军有11200人,最高指挥官称指挥使,正三品武官。德州有知州署、州同署等官署51家,有察院、山东兑粮公馆等驻德衙署22家,有卫库、钞关等仓库关驿27家,有守备府等驻军、军屯51家。这些衙署,赋予了德州地名。主要街巷包括:县政府街、户部后街、旧州署街、法院前街、司令部街、尉署街、卫署街、税务街等10条。

商业地名。从明永乐九年“四方商旅分城”到1935年,德州城厢变化最少的就是以商业市场命名的街巷,主要有:当铺街、招商街、水市街、枣市街、柴市街、羊市街、线市街、马市街、盐店口街、豆腐巷、米市街、大竹竿巷、小竹竿巷、苇子厂街和小锅市街15条街道。

上世纪30年代的南门外大街,这一带是当时德州商业最繁华的区域

水文特征地名。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德州地名水文特征明显。这样的地名有:桥口街、河西涯街等5条。除了这些正式名称,更有遍布德州的72个海子,成为老百姓约定俗成的老地名。

上世纪50年代的南门外大街,当时叫角下涯

城垣地名。主要有南门内大街、南门外吊桥街、南门东街、南门西街、西门内大街、东门内大街、小西门内街、南关街、西门外街等10条。从洪武三十年建设,到1935年编写《德县志》,德州老城墙经历了5次大修缮和一次大危机,依旧保持着最初的风貌。5次大修缮分别进行于明正统八年(1443)、明正德五年(1510)、明万历十四年(1586)、清乾隆八年(1743)、清光绪元年(1875)。这期间最危险的一次是在1928年。当时,北伐胜利,百废待兴。德县政府想发展城市建设,却苦于没有建设资金和建材,于是把主意打到了德州老城墙上面。城墙是防御水患的保命工具,听到这个消息后,老百姓极力劝阻。德县当局在拆除城堞后停下来。

庙观地名。民国初年,德县境内有寺庙160处,这些庙宇,一度成为德州街巷名称的主角。但是1928年,经历了大规模的破除迷信后,保留下来的就不多了,仅余二郎庙南街、二郎庙西街、二郎庙街和马神庙街4条。

人物地名。包括卢家井街、状元府街、封家街、王家角街、吕家街等6条。

功能地名。包括预备仓街、马道街、馆驿前街、仓楼街等8条。

特征地名。包括石头牌坊街、五路口街、公园后街、车站前街、车站后街、大井街、剪子股街等8条。

吉祥地名。包括兴隆街、建设街、平顺街、兴华街、步云街、升平街、广业大街、忠义街、自强街、兴业街、新宅街、金城街等14条。这些名称的诞生源于1928年北伐胜利,是伴随着“改良风俗,破除迷信”的口号出现的,当时引导开展废除封建迷信活动,各地都出现了拆庙拉神等情况,德州的一些老街,譬如火神庙街、大寺街就是那时候消失的。

1935年到2019年,当年的85条街道还剩下马市街、柴市街、太平街、自强街和南营街5条。

编辑丨张莹

(0)

相关推荐

  • 大湖小城(散文)

    大湖小城 作者:王江 太阳直射点只是去南回归线那儿遛了个弯儿,万物的着色便被悉数洗尽.即便还有香樟和广玉兰在奋力吐着绿,冬却依然萧瑟得令人心疼.失去了绿叶装点的柔和又婆娑的轮廓,一排排树木只能举着光秃 ...

  • 杨耀健:清风明月·母城老街

    清风明月·母城老街 作者:杨耀健 千厮门行街 老重庆的街巷,犹如经线和纬线,编织出动人的风情,记录了纷繁的人文.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重庆人的文化认同,大略而言,母城街巷有着以下特点: 社 ...

  • 被雅名的街巷

    每条街巷名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过往故事,有的仍流传,有的已淹没. 太原以"敦化"命名的街巷有八条之多,诸如敦化巷.敦化南巷.敦化东巷.敦化北路等等.其中最长最宽者莫过于敦化南路. ...

  • 山之东 运之河(游记)

    作者:沈利芬 从小在运河边长大的吴江人对京杭大运河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吗,运河之于山东,更是一条"运之河",因运河而盛,也因运河而衰.几年前,我有幸跟着吴江的文艺家们一起行走了大运河 ...

  • 从地名中解读运河文化——以山东济宁地名为例

    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不仅哺育了沿河经济繁荣的城镇带,还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运河沿岸的城镇中许多街巷.村庄的名称因运河而生,打上了运河文化的鲜明烙印.梳理山东济宁运河地区的地名,可以从中探析久远的漕运 ...

  • 地名文化中的集体记忆:老郑州街巷

    摘要:老郑州街巷经过历史传承,有着丰富的地名文化.通过集体记忆.文化符号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对城市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具有重要价值.街巷文化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社群研究的角度,以社会学相关理论 ...

  • 地名故事丨长沙最韵味街巷地名:营盘路的来历

    古城长沙,遍布着许多老街,街名都承载着浓郁的文风诗韵. 营盘路位于开福区,东起蔡锷北路,西止北正街.街名与辛弃疾有关.南宋淳熙年间,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辛弃疾创建飞虎军,以五代马殷故垒为营.百姓为纪念 ...

  • 声音丨释梦•再现——第5期网络心理剧体验成员分享

    第 五 期 心 理 剧 成 长 体 验 概 况 带领者:林信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博士:2009年开始至今一直跟随易术心理剧创始人.美籍华人龚鉥博士学习心理剧,期间还接受过美国螺旋心理剧创始人 ...

  • 横街直路 | 汉景街地名沿革中“华景街”再探讨

    人文武汉文保志愿者中有一位我十分尊敬的学者,胡全志老师.他长期致力于武汉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斐然.近日来他先后在人文公众号上发表多篇文章,对现中山大道一元路至六合路段是否叫过华景街,作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 ...

  • 『我醉乡土』第91期:走近老房子第五站丨西王各庄村

    前序: 大家好,我们是博野乡音团队走近老房子拍摄组.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房子慢慢消失,随处可见地是高楼耸立.而我们拍摄的目的,就是希望留下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请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到西王各庄看一看!

  • 『我醉乡土』第100期:走近老房子第6站丨沙窝村

    前序: 大家好,我们是博野乡音团队走近老房子拍摄组.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房子慢慢消失,随处可见的是高楼耸立.而我们拍摄的目的,就是希望留下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请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到沙窝看一看! 今天 ...

  • 『我醉乡土』走近老房子第7站丨城东村蒋家庄园遗址

    前序: 大家好,我们是博野乡音团队走近老房子拍摄组.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房子慢慢消失,随处可见的是高楼耸立.而我们拍摄的目的,就是希望留下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请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到城东看一看! 城东 ...

  • 感受朝鲜,铿锵有力的街巷地名、街头口号

    "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很多人都认为地名看似简单,实则是城市的一种文化标识,蕴含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朝鲜的街巷地名.宣传标语口号就很有个性. 来平壤转一转,傍晚顺着乌滩江岸大 ...

  • 一文读懂 | 老北京常见街巷地名的由来

    北京城街路的命名方式,与全国大部分城市不太一样,有自己浓郁的文化特点. 上一期盘点了北京各区地名的由来,本期讲北京城常见街巷地名的渊源. 第一类:都城气象,门门相通(以门命名) 作为都城,最能代表老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