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新媒体运营?
江西新媒体运营作者09年开始接触新媒体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6年多,可能比很多人时间都稍微长一些。那时,我的很多办法都属于“土办法”“野路子”,跟大家听到的所谓新媒体运营大师、营销大师的思路不太一样。他们的思路偏营销、市场,我偏运营,跟他们的用户视角有所不同。下面说一下我对新媒体运营的几点看法。
第一,招对运营人。
做新媒体,大家会发现,一个公众号或微博换不同的人做,效果差距可能会特别大。大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气质、喜好展现在账号上。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答案是,平时一定要释放个性,体现出跟同类型账号不同的鲜明个性,这样别人才会关注你。比如搞笑类平台,冷兔为什么能火起来?因为这个平台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我们要适当地把自己的个性发掘出来,去找能用心体会,懂得和账号融为一体的人,去找通过文章与用户交流,体现特殊性格的人。因此,招人一般比较困难。比如做搞笑类或美食类内容,如果招到那些木讷、呆板的人就不太合适。因此,不仅要把自己的个性体现出来,还要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
第二,花钱,但不是堆钱。
做新媒体肯定要花钱,但不是靠钱堆起来的,关键看怎么靠小成本出大效果。不是说你做一个微博账号或微信账号,用好几个人,就一定能做好。
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做新媒体的人手不是特别多,但是账号很多,大概三十个以上,光贴吧就10个。我负责的部门有6个人,运作的新媒体粉丝数大概900万。我不是向堆人头的角度发展,而是更倾向于每个人所贡献的价值。我给部门成员传输的是对细节、内容、用户运营的具体方法。
第三,质量比数量重要。
我觉得粉丝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当然数量是基础。如果说做一个微信公众号,你有10万粉丝,我有1000万粉丝,你做得过我的机会不大。但是,并不是粉丝越多就代表公众号运营得越好。为什么粉丝数量过千万的账号挺多,比如招商银行,但是互动比较强的不是它们这些号?反倒是冷兔等一些账号活跃度高。这真不是靠粉丝数量撑起来的,要看可读性和用户是否活跃。
我们做一个账号,并不是完全冲粉丝数,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时候不能转换成有价值的粉丝,是不太需要积累的。做一个汽车号、美食号,受众可能没那么多,但如果粉丝能经营好,实际上效果也会比较好。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质量才是比较重要的。
第四,宣传阵地,非用户。
新媒体只是品牌的宣传阵地。什么是你的用户?自有平台才是你的用户,这是可控的。自己做APP、社区、网站,可以对用户数据、资料、用户行为做分析。而凡是你拿不到用户资料的,比如微博、微信,那是它们的用户,不是你的用户。这时,你需要通过在上面宣传,让你的用户逐渐了解你,慢慢地认可你。
第五,玩法比你想得多。
新媒体的打法比大家想象得丰富,而不是如好多人做的,每天发发文章和图片,做做用户反馈和服务。运营微信公众号可以做的事情特别多,运营微博也不是每天发个消息那么简单。微博上有很多功能,比如活动、投票、群功能等很多可玩的东西。关键看大家是否专注,比如话题排行榜,不知道你是否关注过。
第六,用户转化难度大。
新媒体运营也好,传统社区运营和用户运营也好,用户黏度是基础。用户运营中,用户永远最有价值。新媒体用户怎么转化到自有平台,比如APP、社区,这确实是个难点。转化率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高,粉丝数1000万,可能转到社区的比例,连1%都不到。
以上内容是我对新媒体运营的一些基本理解,接下来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新媒体运营有哪些基本的特性。
第一,个性。
新媒体是展现公众号、运营人员个性的地方。因此,一定要把个性、内心的东西释放出来,从而引起用户共鸣,引起参与感。
第二,做口碑。
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做。比如“优衣库事件”,比如低俗、色情、暴力,特别是偏政治的,很多时候做了,对品牌是有损伤的。不是所有热点都一定要跟,要考虑品牌的正向性,一定要做一些正面、正能量的内容。
第三,传播性。
做新媒体,传播性比较关键。做任何东西都要考虑用户为什么会帮你传播,不是简单地Push(推送)给用户,否则就是强加的方式——不管用户喜不喜欢,都要发出来。很多时候,只是运营者自己本身认为好,其实很多用户根本不会看。
第四,平台选择。
在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不是所有的新媒体平台都要选择,而要看哪个平台最适合你。比如QQ空间,某种程度上跟去年就不太一样,今年商业化趋势比较明显。我原来在酷我“K歌”做的项目,空间和贴吧都做不起来,我就主动放弃了。后来,我们开始围绕微博和微信做。所以,有时候该放弃就要放弃。
我自己的公号,没在微博和微信的今日头条做,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微信能积累高质量粉丝,而今日头条跟搜索有关。我更关注的是我的受众在什么地方,在费用最少的情况下,什么平台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第五,灵活性。
不只是做新媒体,做用户运营、社区、活动或者运营的任何一个分支也好,都要注意灵活性。大家不要过于遵守教条,不是按1、2、3、4的步骤来做就一定对。有可能时代变了,某种思维方式一年之后就不一定奏效了。很多东西都是在不断试错和摸索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按步骤执行就能达到有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