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酷酷的哲学女神,你喜欢哪个?
女 神 往 下 找 哦
1.齐泽克,他上镜率太高估计不会认错的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3.21~),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和哲学高级研究员,拉康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他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被一些学者称为黑格尔式的思想家。现任教于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担任伯贝克学院人文研究所所长。
齐泽克在家中是独子,十几岁时就热衷电影和书籍。他在卢布尔雅那大学的硕士毕业论文着重考察了拉康、德里达、克里斯蒂瓦以及其它欧陆哲学家的著作。尽管这篇论文才华横溢,但齐泽克还是无法获得硕士学位,直到他同意增加一个附录,对上述哲学家的著作进行充分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尽管修订了论文,学校还是认为齐泽克不适合任教,于是他只好前往法国,在拉康的女婿和知识继承人雅克-阿兰·米勒(Jacques-Alain Miller)的指导下学习,跟着米勒进入了精神分析领域。
齐泽克说,面对斯洛文尼亚的独立,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从理论上讲他反对独立,但又接受独立带来的政治利益。他花了很长时间平息内心的不安,然后开始竞选斯洛文尼亚四人总统委员会中的一个席位。那是1990年,这个国家第一次举行民主选举。他最后获得的是光荣的第五名——对他而言,到目前为止这是最好的结果;或许对于斯洛文尼亚来说,这也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如果他真的当选了,他的第一个行动或许就是辞职。“我觉得占据那个位置意味着你每周都要开会,随之而来是影响和权力——不过我不稀罕,那是个一天要工作24小时的职业,承载着愚不可及的社会义务。”
2.巴迪欧 ,现在人老了,也胖了
阿兰·巴迪乌(又译为:阿兰·巴迪欧;阿兰·巴丢)(Alain Badiou,1937-),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受过数学和心理学的训练,关注哲学、政治及现实问题,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教授,现任位于瑞士的欧洲研究院(EGS)教授。
第一个贡献是巴迪乌通过两次根本性转变寻找左翼政治的可能性,一次是通过毛主义而摆脱阿尔都塞无主体过程的非政治性悖论,进而把政治学奠基于拉康式的主体理论视域中;另一次是通过数学转向而摆脱毛主义所具有的不计后果的政治性。因此,巴迪乌既坚持左翼革命政治的可能性,又在西方左翼理论中保持了一份难得的冷静与沉着。这既是巴迪乌对左翼理论界作出的独特贡献,又是巴迪乌在理论上不随波逐流,勇于坚持信仰的体现。第二个贡献是巴迪乌以数学和诗为手段,以复兴真理为目标拯救摇摇欲坠的哲学,进而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对当代的一些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通过对《存在与时间》及其相关文本的研究,揭示出海德格尔哲学及其延伸出来的当代解释学、当代分析哲学和后现代一后结构主义在对当代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的误判,凸显出柏拉图所开创的数学转向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巴迪乌告诉我们,后现代只是哲学家们误判时代特征的结果,我们仍然处于现代性的范围内,无论是哲学还是政治在当代尚未终结,并且永远不会终结。
3.阿甘本,也是七十岁的大叔了
吉奥乔·阿甘本博士(1942- )是欧洲研究生院(EGS)巴鲁赫·德·斯宾诺莎教授,意大利维罗拉大学美学教授,并于巴黎国际哲学学院教授哲学。
在攻读博士后阶段,阿甘本参与了弗莱堡由马丁·海德格尔主持的研讨会,并主持了瓦尔特·本雅明意大利译本的翻译工作。阿甘本独特的对文学理论,欧陆哲学,政治思想,宗教研究以及文学和艺术的融会贯通,使他成为我们时代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之一。他也是巴黎一些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于美国数所大学,如UC伯克利,洛杉矶,埃尔文,圣克鲁斯和西北大学等学校任教。
海德格尔和本雅明对阿甘本的影响十分重大。1966年,阿甘本编辑过本雅明的意大利文版的选集,他认为本雅明的思想是“让其从海德格尔思想中存活下来的解毒剂”。1981年,阿甘本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档案馆里发现了几篇本雅明散佚的重要原稿。在本雅明自杀之前离开巴黎的时候,他将这些原稿交给了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与阿甘本自己后来的研究关系最密切的是本雅明的《论历史的概念》一文。90年代,阿甘本参加了一个对德国法学家卡尔·施密特的政治著作的讨论会,而在这次讨论的影响下,阿甘本写作了《例外状态》(Stato di Eccezione)。他的近期作品也涉及到福柯的概念,对于福柯,他说道“近年来,我从他那里受益良多的学者”。
4.朗西埃,来过中国,还不错
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1940年-),法国哲学家。主要领域有存在学、知识论、伦理学、美学、艺术哲学、政治哲学。
前任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早年即与阿尔都塞合著《读资本论》(Lirele Capital,1965)。八○年代先后以“哲学教育”、“历史性”及“诗学提问”的研究著称,90年代初开始整理其自身的理论系统,专注于美学-政治的研究上,提出“歧论”(Mésentente)。
随后在德里达(JacquesDerrida, 1930-2004)创立的国际哲学研讨会里主持美学讲座,主讲“艺术表现的美学制域”(Régime esthétiquedes arts),提出“感性分享”(Partagedu sensible)的概念,引发美学界讨论;他的论述主要涉及文学、电影与政治等哲学思考,论及概念思考、书写形式与艺术表现如何在十八、十九世纪之后产生深刻的连结,并在今天展现出我们所看到的多样互动(《美学中的不适》(Malaisedans l'esthétique, 2004)))。
5.让-吕克·南希
让-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当代欧洲著名哲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他的哲学研究推进了当代法国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已发表近五十部著作,很多都已被译为德文、英文和意大利文。
南希1962年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而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73年在知名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œur)的指导下取得博士学位。1987年获国家博士学位,答辩人有德里达、利奥塔等知名哲学家。1988年开始担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教授直至2002年退休。南希曾在1991年接受过心脏移植手术,这段经验对于其后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
6.安东尼奥·奈格里
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 1933 - ) , 意大利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活动家之一。早年在帕多瓦大学受教育, 毕业后在大学任教, 36岁任正教授。奈格里1956年加入意大利工人社会主义党, 20世纪60年代转向马克思主义, 是意大利工人自治运动的领导者和思想领袖。1978年到1997年间,奈格里先后在巴黎第八大学和哲学国际学院任教, 与德勒兹、福柯和德里达等人共事。
奈格里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与法国后结构主义传统及斯宾诺莎哲学相结合。他与Michael Hardt合作撰写的《帝国》(Empire, 2000)一书描述了全球资本主义条件下民族国家主权形式的衰落和一种新的全球帝国的出现,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论,齐泽克称这本书旨在为21世纪重写《共产党宣言》。在《帝国》之后,奈格里又与哈特合作出版了三部曲的后两部《诸众》(Multitude: War an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Empire,2004)和《大同世界》 (Commonwealth, 2011)。奈格里其他主要著作有: The Politics of Subversion: A Manifesto for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1989) ,Marx Beyond Marx: Lessons on the Grundrisse ( 1991 ) ,The Savage Anomaly: the Power of Spinozaps Metaphysics and Politics ( 2000 ) ,Time for Revolution (2005) 等。
7.贝尔纳·斯蒂格勒
贝尔纳·斯蒂格勒(英语:Bernard stiegler,1952年4月1日-),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得意门生。早年曾因持械行劫而入狱,后来在狱中自学哲学,并得到德里达的赏识。1992年在德里达指导下于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技术与时间》亦同时出版。于2006年开始担任蓬皮杜中心文化发展部主任。
8.茱蒂丝·巴特勒
茱蒂丝.巴特勒,国际当红的后结构女性主义者、酷儿理论学者、哲学家。犹太人,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C Berkeley)比较文学系主任、修辞学与比较文学教授。除了她的哲学思想,片中也描述她的童年,如何在一个饱受性别规范暴力的犹太家庭中成长。事实上,《性别麻烦》中的理论,正是她从小时候家庭成员的互动中观察而来。片中呈现巴特勒幽默风趣的谈吐,以及过人的机智与魅力。
9.茱莉亚·克里斯蒂娃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 Julia Kristeva 1941年6月24日 ),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心理分析学家、女性主义者。1969年,克利斯蒂娃出版其第一本书《Semeiotikè(符号学)》之后,在当今的国际批评分析、文化理论和女性主义领域开始产生影响。她著述广泛,包括书籍、随笔和建筑意义出版物的序言(译注一),其中包括有关互文性、符号学和屈辱性的见解,覆盖语言学、文学理论及批评、精神分析、传记及自传、政治和文学分析、艺术及艺术史。她的著作在后结构主义思想中也有重要地位。
10.南希·弗雷泽
南茜·弗雷泽(Nancy Fraser,1947——),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系(Departments of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批判理论在美国被公认的主要代表。弗雷泽与目前德国法兰克福研究所所长霍耐特同属西方“1968”年一代人,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在德国和美国两大支脉在哲学上的主要代表。她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具有激进主义传统,其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具有左翼传统的纽约城市大学。弗雷泽也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1.保罗·维利里奥
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tio,1932—)是1970年代以降最富原创力的法国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城市建筑家、随笔作家。1963年,维利里奥与建筑师克罗德·巴朗(Claude Parent)成立“建筑原则”(Architec-ture Principe)团体,并发行同名刊物,宣扬建筑的“倾斜功能”(水平与直角被彻底弃绝),曾先后完成两栋建筑作品。1973年起执教于巴黎建筑专业学校(ESA),直到1999年退休。维利里奥的哲学著作围绕着一系列以科技、速度、城市、虚拟、事件、意外及失序为核心的概念群,代表作有《领土的不安》《速度与政治》《消失的美学》《战争与电影》《解放的速度》《事件的风景》等。
12.巴里巴尔
艾蒂安·巴里巴尔是当今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是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阿尔都塞的学生和最重要的合作者。本书对欧洲哲学史传统中重要的唯物主义代表斯宾诺莎的几大基础文本做了细致的解读,力图呈现出斯宾诺莎与现代革命思想之间的深刻联系,特别是提供了阿尔都塞学派自身的知识密码,既是阿尔都塞学派政治哲学史研究的代表作品,也开创了当代左翼思想家解读斯宾诺莎的先河。
13.皮耶尔·马舍雷
皮埃尔·马舍雷(1938— )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的弟子,“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派的中坚力量,其代表作有《文学生产理论》及《论作为一种观念形式的文学》等,对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4.让-吕克·马里翁(马礼荣)
让-吕克·马里翁(Jean-Luc Marion),1946年出生于法国,曾先后就学于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高师,现在索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
马里翁是当代法国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也是现象学的神学转向的主要推动者。
15.哈贝马斯,90多岁的老人家了,看他能不能打破列维-施特劳斯的记录
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他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威尔比把他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 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6.彼得·斯洛特戴克
彼得·斯洛特戴克是当今欧洲哲学中最有意思,多产且极富争议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哲学、历史学和文学领域颇有建树,而起初他只是一个自由作家,近十年里,他成为了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设计大学的教授,1992年以来,他就在那里他获得了哲学和媒体理论的教椅。1983年,因为他的《犬儒理性批判》(Kritik der zynischen Vernunft)而使得他名声大噪,1988年这本书被翻译成英文。自那时起,他成为了德国乃至欧洲思想界举足轻重的思想家,尤其在法国和西班牙为甚。他在德国电视二台(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的节目“玻璃房:哲学季”中获得了良好的媒体形象。他同时还是著名的报纸专栏作家。
17.霍奈特,法兰克福学派新掌门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阿克瑟尔·霍奈特(Axel Honneth, 1949- )是社会批判理论的新一代继承人。他是战后年青一代的德国社会哲学家,他的重要贡献是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对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制度的重新考察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以揭示“社会承认”和“理性病理”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哲学,集中分析当代社会的“物化”(Verdinglichung)问题,重新诠释黑格尔哲学,吸收美国以米德为代表的象征论社会学的成果,创建了符合当代社会实际状况的新型“承认哲学”(Philosophie der Anerkenn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