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汤液经法—十二神方

四正方

北方壬癸水,“渗可祛湿”方玄武;东方甲乙木,“轻可祛实”方青龙;南方丙丁火,“滋可祛枯”方朱鸟;西方庚辛金,“收可已耗”方白虎。

八维方

北东位丑,“滑可袪著”,方咸池;东北位寅,“温可袪寒”,方阳旦;东南位辰,“宣可袪郁”,方天阿;南东位已,“泄可祛实”,方螣蛇;南西位未,“涩可固脱”,方神后;西南位申,“清可祛热”,方阴旦;西北位戌,“重可祛怯”,方紫宫;北西位亥,“补可扶弱”,方勾陈。

二旦六神大小汤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小阳旦汤

治天行[病]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大汗之]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瘥止。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小阴旦汤

治天行[病]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人啜白酨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去,自愈[利自止]也。

大阳旦汤

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惙:(chuo辍)意指疲乏。),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⑧

黄芪(五两) 人参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 饴(一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大阴旦汤

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四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一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龙汤

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三两) 杏仁(半升,熬打)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

大青龙汤

治天行,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喘咳不已者。

麻黄(去节) 细辛 芍药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三两)

上方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方无干姜。

小白虎汤

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绵裹)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熬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大白虎汤

治天行热病,心中烦热,时自汗出,舌干,渴欲饮水,时呷嗽不已,久不解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一枚,打) 麦门冬(半升)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半夏(半升) 生姜(二两,切) 竹叶(三大握)

上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至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小朱鸟汤

治天行热病,心气不足,内生烦热,坐卧不安,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方: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锭) 黄连(四两) 黄芩 芍药(各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连、芩、芍三物,取三升,去滓。内胶,更上火,令烊尽,取下,待小冷,下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朱鸟汤

治天行热病,重下恶毒痢,痢下纯血,日数十行,蠃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急,痛如刀刺方: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锭) 黄连(四两) 黄芩 芍药(各二两) 人参(二两) 干姜(二两)

上药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连、芩、姜等五物,得四升讫,内醇苦酒二升,再煮至四升讫,去滓。次内胶于内,更上火,令烊。取下,待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即成。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小玄武汤

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玄武汤

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肢[冷]清,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惙力弱者方: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 芍药(二两) 干姜(二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小勾陈汤

治天行热病,脾气不足,饮食不化,腰痛,下痢方:

甘草(三两) 干姜 人参(各二两) 大枣(六枚,去核)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大勾陈汤

治天行热病,脾气虚,邪热入里,腹中雷鸣切痛,呕吐下利不止者方:

甘草 人参(各三两) 半夏(—升,洗去滑) 生姜(切,二两) 黄芩(二两) 黄连(二两) 大枣(十二枚,劈去核)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

小腾蛇汤

治天行热病,胃气素实,邪气不除,腹满而喘,汗出不止者方:

枳实(三两) 厚朴(二两) 甘草(二两) 芒硝(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上三味至二升许,去滓,内芒硝,待焰已,顿服之。

大腾蛇汤

治天行热病,邪热不除,大腑閟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宜此方,急下之方:

枳实(三两) 厚朴 甘草 大黄 葶苈(熬黑,打如泥) 生姜 芒硝(后下)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上六味至四升,去滓,内芒硝,待焰化已,温服二升。生姜一作大枣。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1、黄帝内经经典段落及名句

2、中医病因病机病症名句集锦

3、中医经典名句整理

注意: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本头条发布的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了解更多中医经典健康资讯,

(0)

相关推荐

  • 天象与中医三:朱雀与大小朱鸟汤

    原创 石云Shiyun DrShiyun 2021-08-29 这个系列,做得不积极,停滞以年计.前日有网友问起朱雀,那就顺带把这象也说一下吧. 朱雀,是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的天象.按五行五方,天地 ...

  • 解密中医经方「方同名异」之谜

    本  期  导  读 如果对<伤寒论>条文不理解,不妨参考<辅行诀>对比学习,收获更大-- <辅行诀>二旦四神汤与<伤寒杂病论>有关方相比较,二者诸多方 ...

  • 详细解读“桂枝汤”:外感热病经典方、解肌表和营卫之总方

    解肌表和营卫之总方--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叹咀三味,以水 ...

  • 汤液经法十二神方

    ​<汤液经法十二神方> 东方卯:小青龙汤:麻黄50克.杏仁3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大青龙:麻黄桂枝干姜各50克.五味子半夏各62.5克.细辛甘草各30克芍药15克. 西方酉小白虎: ...

  • 张师《汤液经法十二神方》

    艾国医 公众号 四正方 北方壬癸水,"渗可祛湿"方玄武: 东方甲乙木,"轻可祛实"方青龙: 南方丙丁火,"滋可祛枯"方朱鸟: 西方庚辛金,& ...

  • 中医外治小朋友腹泻十二法

    导读:小儿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而粪质稀薄,甚则呈水样.本病四季皆有,以夏秋季为多,以两岁以下婴幼儿较多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喂养不合理,导致消化不良,发为腹泻:也有因外感六淫或胃肠道感染所致. ...

  • 中医针灸经典《针灸大成·十二经井穴图》附:杂病十一穴歌

    针灸大成●十二井穴图 手太阴井 人病膨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斯乃以脉循上膈肺中,横过腋关,穿过尺泽入少商.故邪客于手太阴之络而生是病. 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手大指侧. ...

  • 【中医】沈氏妇科十二法共享版

    12种妇女病家传秘方 上海沈氏女科善治妇科病,自明代起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12种妇女常见病有独到见解,独创治法,用药独特.现录效方,冀传后世. 1.保胎先补肾,补肾先滋阴 胎动不安与肾气衰损的关 ...

  • 中医针灸经典《针灸大成·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配穴图》

    以有形调无形 以无形治有形 无法胜有法 法无定法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图(杨氏) 肺之主 大肠客 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 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 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 所 ...

  • 经典|赵晓生练琴法十二条,认真的就背出来!

    赵晓生教授,业界闻名之大狮子,是磨练琴房最早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今天小编特别截取大狮子关于练琴的十二条至理名言,每一条都值得读好几遍. "要慢练" 慢练是练琴之本,所谓" ...

  • 『中医偏方精品』第十二章 皮肤科疾病

    第十二章  皮肤科疾病 一.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就是由于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如酒精.大漆)后,引起的红斑.水疱.甚至大疱等病变,并伴有瘙痒感或灼热刺痛感.如果反复接触,屡次发作,也可使皮肤变厚.脱皮, ...

  • 『中医偏方精品』第二十二章 咽喉及口腔疾病

    一.咽喉炎 咽喉炎是咽炎和喉炎的总称,由于在解剖部位上,咽喉毗邻,两个部位的炎症可互相感染,不易区分.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咽痒.灼热.刺痛或醒后干燥等.咽部分泌物粘稠,晨起常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