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笛丨诗光洒满西子湖(之一)

自古以来,杭州都是人间之天堂。
      然而,杭州成为“天堂”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她拥有一座滋物润人的西子湖。
      那是西子姑娘的大自然化身。
      西湖之美,一直为世人所称颂。当我们走近她,在为她有形的美丽所陶醉的同时,更有一种无形的、特别地感受,那就是西湖山色碧波之中闪射出的诗灵光。
      西湖,自吴越以来,曾哺育出数不胜数的英雄豪杰,同时也滋养出了灿若星汉的伟大诗人,湖面上到处荡漾着诗情辞意的灵魂,林木间到处散发着诗文辞赋之芳香。
      来自于浅塘江畔的诗人和产生于西湖的诗篇,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的诗文气贯长虹,其诗句震聋发聩,其诗情意境世世代代都在感染、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故而,当你走近西湖之时,浓郁的诗文气息,便会随着伟大诗人的脚步声扑面而来……

一、白居易——绿杨荫里白沙堤

走进西湖,首先引人入胜的便是那座断桥。
    “断桥残雪”也是西湖上十分杰出的一景。“断桥残雪”的闻名于世,享誉天下,更多的因素则是由于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戏剧《白蛇传》的影响。
    《白蛇传》中有几段重要情节都发生在断桥边:白素贞与许仙相识在此,借伞定情,风雨同舟;“水漫金山”之后,又在此相会,言归于好。尤其是越剧中白娘子那段情深意切的唱段——

“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

这段唱词历来催人泪下,大大加深了对断桥的感情和记忆,更给断桥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这座断桥,就在西湖北部东西走向的“白公堤”(简称“白堤”)上,也是西湖最有名的出十景之一。
    相传白堤为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修筑。
    提起白居易,都会不禁想起他那首名诗,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或许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这首绝妙好诗,才导致了白居易命运的变化。因为古代人往往爱把诗作的水平来作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位在京都长安城的官场和文学圈子里都有着一定影响的文坛权威顾况老先生读了这首诗,立刻否定了自己对这位打算在京城生活下去的书生小白的“白居不易”的主观断言,随即将其推荐给了朝廷。于是,无名之辈的白诗人便从此步入仕途。于是,就有了到杭州当父母官的缘分。

白公居易,字乐天,别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他在杭州做过三年刺史,刺史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吧。他蓄水灌溉,浚治六井,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他没有在杭州“白居”。同时,他也写过许多吟咏西湖的名篇。

他在《别州民》一诗中曾写道:
    税重多贫户,农肌是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他在这首诗中自注道:“今春曾筑钱塘湖堤,贮水以防田旱,故云。”他还曾把肃宗时李泌在杭州开掘的六口井重加浚治,给市民用水以很大的方便。可见他做官并不忘民生疾苦,不遗余力地为民谋福利,这无疑是永远值得后世官吏学习的。这小白不但会作诗,还会当官,而且还会当那种受万民景仰的有作为的好官。
    白居易着力治理西湖,修了堤栽了树,一到春天,万木竞发,生机盎然,景貌为之一新,自觉惬意不已。于是,欣然命笔,一首清新的七言律诗《浅塘湖春行》流泻而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乐天在杭州期间,还努力提倡文化教育。他在《留题郡斋》诗末二句说:
       更无一事移风俗,唯化州民解咏诗。
    他很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一件事以移风换俗,可他提倡诗教,让州民解词咏诗,却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后来杭州诗的气氛越来越浓郁,诗豪、名篇叠出不穷,只怕与他在这方面教化推动作用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依然没有在西湖“白居”。
    白居易写过许多咏叹西湖的诗篇,尤以《春题湖上》传诵最广: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上一颗殊。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他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福祉于百姓,离开时群众送行的场面煞是感人,竟与州民挥泪相别,难舍难分。有他的《别州民》为证: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杭州人是很怀念他的,后来老百姓曾专门在西湖边上建造了一座白公祠来纪念他。同时,在杭州的这三年时间,也令晚年的白刺史十分怀念,多年后他居住在洛阳,还曾写下一首《忆江南》来回忆苏杭美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无疑,他的美好回忆又在不经意间留下了传世佳句。
    白居易虽然在杭州只当了三年“市长”,却成了他一个非常重要的追怀情结。杭州的夜景更令他思念回味不已,而后他又写了一首《江南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下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湖头。
       何日更重游?
    杭州的胜景成了他心头的历史,成了他最美好地回忆。他想念那西子湖飘香的荷花,想念那波澜壮阔、云卷雪涌、奇伟瑰美的钱塘江澎湃怒潮,想念那万家灯火、渔舟唱晚的湖光夜色,他实在太想故地重游了。可那时交通不便,只好把这种强烈的思念带在西去的“驾鹤”羽翅上了。

二、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嘉祐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因反对熙宁新法,被外放杭州降为通判,这无是他政治仕途上的一次重大挫折和打击。
    然而,生性狂放豪爽的大才子,一来到杭州,立马被这里天堂般的美景所吸引,继而陶醉,很快便把政治生活上的失意和不愉快抛到脑后去了。
    当他行至西湖,正值雨后初霁,这里的山水美景顷刻使他不酒而醉。值此,他反倒庆幸自己的前途霉运并不算倒霉,而算幸运了——倘不被贬官,怎么会见识这等如天堂般的美景呢?于是便有了一首千古绝句: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无疑是苏子东坡吟咏西湖的最佳名篇绝唱了。在后来林林总总赞美西湖的诗篇中,亦没有超越者。
    后来,又有一次,他和朋友把酒乘船泛舟于西湖之上,突然下起瓢泼大雨。这六月的杭州,天气说变说变。在诗人看来,任何事、任何景、任何物都可以成诗。于是一首佳吟绝句又于落汤之余信口而成了: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便是那首经典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5年后,诗人又到杭州,他在《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一诗里又写道:
       还来一阵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由此可见,他别离杭州后的年月里,对西湖是何等的怀念眷恋。他怀念这里的山山水水,怀念这里的风风雨雨,怀念这里的父老乡亲。
    苏东坡一生中曾两度来杭州主政,其间他十分体恤民众,还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并把无用的葑草和淤泥堆筑成一条长堤。从山南到北山,横贯湖面,堤上建有六桥,旁植杨柳、芙蓉等树木,遂成为“西湖十景”之一,即“三潭印月”。这就是著名的“苏公堤”(简称“苏堤”)。
    和白居易一样,苏公咏叹西湖的诗句和他的政绩一同留芳千古。
    对于苏东坡的浚湖、筑堤,当时就有人赋诗赞曰:
       一朝美事谁能记?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清波。
    苏东坡本人也倍感快慰,他在一首诗中曾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
       六桥横绝天江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他是中国亘古以来少有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天该他与西子湖结缘。
    跻身官场的人,遭流放贬谪是非常不幸而悲哀的,可对于性情豁达,诗才横溢的人来说,又真的是他的一大幸运——因为这种遭遇,往往使之在政治上受到打击、身心上受到摧残的同时,也会在思想上、人格上、才情上得到锤炼与升华。
    在苏东坡的后半生中,政治上的打击越来越残酷,贬谪流放也越来越遥远,诗词也越来写得越好了。自从贬官杭州之后,他就逐渐变得对流放不那么畏惧了。每一次流放,都会在生活上、特别是文学上有一次重大收获,及至后来在再次平反后的北归途中,终于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光耀寰宇、彪炳千秋的伟大诗篇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华夏长史中稀声之大音,是天籁间一道最绚丽之彩虹。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轼最终成为世界级文化名人,或许正是从走霉运之后喝西湖水那时开始,才有了一个伟大的开端,并逐步耸入文学云端的。

作 者 简 介

舞笛,本名蔡全胜,大学文化,祖籍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长期工作于煤矿企业,高级企业培训师,系河南省作家协会和中国煤矿作协会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文艺创作协会副秘书长。曾在报刊上用本名和舞笛、狄湖龙等多个笔名发表文学、新闻及理论作品,出版有《人在旅途》、《借题发挥》等三部文学著作。




(0)

相关推荐

  • 大江安澜|一片冰心在西湖

    □赵庆胜 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毓秀江南,风情万种,总有时光磨灭不去的历史记忆,伴随着微醺缠绵的春风,悄悄潜入世人的梦里.我推想,1200多年前的白居易对此也是有所体会的,要不然他又怎会在离开杭州 ...

  • 梁志宏|| 白堤苏堤的诗意印象

    对杭州西湖的印象,最早来自描绘西湖风光的古典诗词.尤其苏东坡那首<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以拟人化手法 ...

  • 欲寻小小走西泠(杭州西湖游记8)

    大唐年间,诗人白居易是呼唤着苏小小的芳名前来杭州赴任的.公馆内卸下行囊,不顾舟车劳顿,旋即奔向那萦绕过他梦里相思的西湖.西泠桥边,南北朝时期绝色才女苏小小,就沉睡在眼前那座荒草凄凄的坟茔里. 幻觉中, ...

  •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白居易会在湖中过夜吗?

    前言 前天遇到了一个问题:<孤山寺遇雨>中描写的景物给了你什么印象? <孤山寺遇雨>如下: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或拟湖中宿, ...

  • 舞笛丨诗光铺满西子湖(连载之六)

    十一.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 杭州的西子湖四面环山,环山之处,胜迹多不胜多.西湖的诗不可胜数,其诗人也多如胜景.在杭州籍的大诗人中,有一个宛如六和塔一样高耸入云.巍峨凸现.令人景仰而夺目的人物--龚 ...

  • 舞笛丨诗光铺满西子湖》(连载之五)

    九.朱淑真--把酒送春春不语 几乎与李清照同时代且几近与之齐名的还有一位地道的杭州女词人,叫做朱淑真,是西子湖上泛起的又一朵灿烂的浪花.     朱淑真特别喜欢"人约黄昏后,月上柳稍头&qu ...

  • 舞笛丨 诗光铺满西子湖(连载之四)

    七.杨万里--映日荷花别样红 历数世代吟咏西湖的绝句,除了苏轼的诗之外,还有南宋时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也有着相当的创作水平和艺术境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 ...

  • 舞笛丨诗光铺满西子湖(之三)

    五.岳飞--青山有幸埋忠骨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能文能武的英雄人物不少,但我曾多次问自己:若要你认定一位最为推崇的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该首推谁呢?     多少年的思忖比较,我终于毫不迟疑地认为,当首 ...

  • 舞笛丨诗光铺满西子湖(之二)

    三.柳永--东南形胜三秋桂 宋代的词辞风,有相对于"豪放"流派的"婉约"一派.柳永,便是代表人物之一.     他有两篇代表辞作,一首是以写情而著称的<雨 ...

  • 舞笛丨 诗三首

    其一:矿井顶梁柱 你经历过雨雪风霜, 你目睹过天地沧桑. 你于经年的沐风栉雨中, 练就一身的傲骨. 你,峭壁峻崖上, 铸成钢铁般脊梁. 你,义无反顾踏上车船, 你,舍身成仁走进矿井煤巷! 险象环生千钧 ...

  • 舞笛丨妙趣无穷的回文诗

    多年来,我在读书过程中收集了不少诗词,后来归纳一下,发现其中一些回文诗非常富有情调,只怕是咱们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由此更见其我族汉语文化之博大精妙. 记得三十年前曾读到过这么一则短文, ...

  • 舞笛丨由关林话“归寝”(第二章)

    上一章说到关公所归宿的关林,不妨就接住这个"林"这个话头,谈谈咱们中国墓葬这个问题,也就是人的生命终点的最后归宿,在此我姑且用上一个词叫做"归寝".在我国有史以 ...

  • 舞笛丨被皇帝推上神坛的关老爷

    引言:打油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家家都要祭祖魂. 人人都有终归地,且听舞笛话归寝. 洛阳有座帝王级别的神庙--关林,距离我们这里不过200公里之遥,那是关公的魂归之地.我曾三度造访游览过,也曾到访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