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之干燥根或根茎。得土之冲气,兼感冬寒之令以生,故其味苦寒而入心肺经。此品泻实热,解痘毒,治咽喉诸疾,降心火。
陈远公对山豆根认识彼有见解, 山豆根为止咽喉肿痛之要药,亦治蛇伤虫咬。然只能治肺经之火邪,止咽痛实神。故治实火之邪则可,治虚火之邪则不可也。倘虚火而误用之,为害非浅也。
或问山豆根泻喉痹之痛既神,凡有喉痛而尽治之矣,而吾子曰宜实火,而不宜于虚火。
虚实何以辨之乎?夫虚实亦易分耳。得于外感者为实火,实火者,邪火之实也;得于内伤者为虚火,虚火者,相火之虚也。虽二火同入肺经,而虚实各异,实火宜泻,用山豆根泻之,苦寒以正析之也;虚火宜补,亦用山豆根苦寒以泻其火,则火且更甚,壅塞于咽喉之中而不得泻。必须用桂、附甘温之药,引其火以归源,下热而上热自消也。
吾取先贤之验,认为,此品及降阴经火之逆, 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缘少阴之脉,上循咽喉,咽喉虽处肺上,而肺逼近于,故凡咽喉肿痛, 多因心火挟其相火交炽, 以致逼迫不宁耳!治当用此以降上逆之邪,俾火自上达下,而心气因尔以除。且能以祛大肠风热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气清则大肠风热亦解,故五痔诸疮,服之悉平。总赖苦以泄热, 寒以胜热耳。但脾胃虚寒作泻者禁用。
仙传外科集验方有山豆根汤,治咽喉肿闭疼痛。灌漱去痰,噙之咽下即愈。以山豆根(解毒) 灵霄根(生肌) 栀子 淡竹叶 艾叶 灯草上为 咀。吃酒者,用酒煎;不饮酒者,水煎亦可。有孕妇人不可服。若诸喉生疮者,好了吃此药五六服,绝根好矣。
山豆根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多由服用剂量过大而引起,一般10g以为内用之安全,故脾胃虚而大便不实者禁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