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名医方系列(260)赵振兴内科方(上)40首】
1、三(四)根汤(自拟方)
【处方】姜、葱、香菜、(白菜)取根
【用法】各适量,煎水服用,也可加红糖,夏季可加豆豉20g,冬季可加白萝卜。
【主治】治外感风寒,用之见汗即效,使用方便,随手可取,连续饮用,越早越好;空调病亦效。本方对雾霾天上呼吸道疾病有预防作用。本方对儿童外感发热初期,体温高,手足逆冷者有奇效。
2.加味香薷饮(自拟方)
【处方】银花15g、连翘15g、香薷6g、黄连3~6g、藿香10g、佩兰10g、荷叶6g、苡仁10g、白豆蔻10g(新加味香薷饮:银花、连翘、香薷、扁豆花、厚朴)
【主治】治疗暑湿感冒。暑天外感合香苏散效果更佳。
3.抗流感六药(自拟方)
【处方】银花藤20g、连翘20g、银柴胡10g、青蒿10~20g、黄芩9g、桔梗6g
【主治】治疗内有郁热的各种感冒发热病的效方,合感冒群药可用于预防流感。
【加减】
(1)咳嗽合止嗽四药(桑叶、苏叶、浙贝、前胡)。
(2)咽肿痛合白蛇合剂(白花蛇舌草、赤芍、白茅根)。
(3)体温达30度以上时,青蒿可用至30g。
(4)高热不退合白虎汤(石膏50~100g,知母10g,粳米15g)。
【禁忌】治疗期间,停食肉蛋奶,疗效更佳。
4.加味清震汤(自拟方)
【处方】荷叶30g、升麻6g、半夏6g、炒榔片6g、苍术10g、羌活2g、藁本2g
【主治】治疗暑湿感冒或外感后表证已解,湿邪留滞者。症见头晕,头重如裹,肢体沉重,口黏,口干而不欲饮或纳呆者。
5.感冒四药(即《中药方剂临床手册》中之羌蒡蒲薄汤)
【处方】牛蒡子6~15g、薄荷3~9g、蒲公英15~30g、羌活6~9g
【主治】治疗普通感冒的代表方,是风寒、风热感冒的通用方。
【加减】对内有郁火兼便秘者,可适当加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升降散)。本方可用于流感、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均有良效。
6.感冒群药(自拟方)
【处方】羌活6~10g、蒲公英15g、板蓝根20g、大青叶6g、贯众6g
【主治】本方为治疗流感效方,亦是治疗和预防感冒的有效方剂。
7.柴胡三仁蛇舌草汤(自拟方)
【处方】柴胡12g、黄芩9~12g、半夏6g、党参3~10g、杏仁6g、苡仁10g、白豆蔻9~12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6g
【主治】头晕、头重、头脑不清、乏力、心烦、失眠、胸闷、纳呆、舌苔白腻,颈筋部(胸锁乳突肌)拘急疼痛。用于外感后阴阳失调症。重叠感冒,用药不当,使邪居少阳,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或热病后期气机失调。方
8.白蛇合剂(石家庄市中医院老中医效方)
【处方】白花蛇舌草15~60g、白茅根15~30g、赤芍9~15g
【主治】呼吸道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消化道的某些炎症,均有疗效,特别对腮腺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有肯定疗效。
【加减】
(1)呼吸道感染见发热,加感冒群药、青蒿20~30g。
(2)若腮腺肿大坚硬者,加浙贝10~30g、海藻30g、连翘30g。
(3)食道炎及上消化道肿瘤,加山慈菇12g、天冬20g。
(4)支气管炎加止嗽四药。
(5)一般性肺炎加麻杏石甘汤(麻黄12g、杏仁6g、甘草6g、石膏15g)。
(6)尿路感染尿赤、尿道疼痛,加导赤散(生地10~15g、木通3~6g、甘草3~6g、竹叶6g)。
(7)急性泌尿系感染,口苦咽干低热者,合小柴胡汤加青蒿30g。
【方源】本方又称抗炎合剂,为石家庄市中医院邢须林老中医方,原方本意用于治腮腺炎。
9.五花汤(自拟方)
【处方】银花15g、红花12g、玫瑰花6g、代代花6g、辛夷6g、白芷6g
【主治】治鼻炎、鼻窦炎的常用方,亦用于治疗外感出现的鼻塞流涕。
10.止嗽四药(自拟方)
【处方】桑叶6g、苏叶6g、浙贝6g、前胡6g
【主治】用于外感咳嗽,肺燥咳喘,儿童咳嗽用之效果均佳。
11.平喘五药(自拟方)
【处方】麻黄根3~9g、炙麻黄3~9g、苏子3~6g、炒卜子10~20g、葶苈子6~9g
【主治】哮喘。
【加减】哮喘见心功能弱者加玉竹;如汗多者加熟地益肾纳气平喘;咳喘日久可加补骨脂10g、乌贼骨15g。
12.清肺四药(自拟方)
【处方】白花蛇舌草15~30g、鱼腥草9~15g、仙鹤草15~30g、桑皮9~12g
【主治】适用于肺经郁热。可用于气管炎、肺炎的治疗。
13.抗痨四药(经验方)
【处方】丹参12~30g、黄芩9~15g、百部9~12g、功劳叶9~12g
【主治】肺结核。
【加减】
(1)咳血,加白芨10g、仙鹤草30g。
(2)胸膜粘连,加紫菀30g、桔梗6g或胸膜粘连三药:桃仁、杏仁、紫菀。
(3)纳少,加炒谷麦芽各30g。
(4)治肠结核加夏枯草、猫爪草。
(5)治淋巴结核、骨结核配用蜈蚣一条研粉,红皮鸡蛋一个,小头处打个小口,倒出一些蛋清把蜈蚣粉放进蛋内蒸熟后食用,蜈蚣有抗结核的作用。
14.引火汤(傅青主验方)
【处方】熟地30~60g、巴戟天6~10g、茯苓6~9g、麦冬10~20g、五味子6g
【主治】只要具备口干、咽干症状以夜间为重者,即可用本方为基础方。同时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咽炎等。
15.加味半夏厚朴汤(经验用方)
【处方】半夏3~6g、厚朴3~6g、茯苓6~9g、苏梗3~6g、苏叶10g、炒香附10g、陈皮6g、生姜3片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堵,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加减】
(1)伴咽喉疼痛者,加牛蒡子10g、山豆根3g。
(2)咽中有痰难以咯出者,加花粉10g。
(3)咽痒者,加芥穗6g、乌梅6g。
(4)伴咽喉不利、声音嘶哑者,加青果6g、元参6~15g、木蝴蝶6~9g;病程长,久治不愈,痰为胶状者,加赤芍10g、海浮石10g。
(5)用其他药均无效者,本方加浙贝10~20g、乌梅6g、升麻6g、威灵仙15g、夏枯草15~30g、猫爪草15~30g。
16.补肾健脾汤《河北中医内科验方选》
【处方】菟丝子9~12g、巴戟天9~12g、补骨脂9~12g、五味子6g、山药9~12g、芡实9~12g、莲子9g、炙甘草9~12g
【主治】常用于慢性结肠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寒凉之品伤脾胃,大便稀溏者;或脾虚大便次数偏多者。
17.止泻四药(经验用药)
【处方】炒榔片3~9g、地榆15~30g、炒山楂9~15g、银花15~30g
【主治】急性腹泻有可靠疗效,临床应用优于抗生素点滴。
【加减】
(1)治疗水泻,加车前子30g(包煎)、白术10g。
(2)治疗食鱼蟹后泄泻,加紫苏叶10g。
(3)泻下无度,加石榴皮10g、赤石脂10g。
18.健脾培元方(自拟方)
【处方】黄芪10g、党参6g、太子参6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鸡内金10g、山药9g、炙甘草6g
【功效】健脾培元。
【主治】用于久病脾肾虚,无食欲,可健脾肾,增食欲。
19.开胃进食四药(经验用药)
【处方】柴胡3~6g、陈皮3~6g、炒谷麦芽各15~30g
【主治】用治胃口不开。
20.胃溃疡方(经验用药)
【处方】乌贼骨20g、白芨10g、蒲公英20g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1.调气三药(经验用药)
【处方】陈皮6g、枳壳6g、桔梗6g
【主治】用于中焦气滞证。陈皮理气;枳壳降气;桔梗升气。
22.止呃(呕)三药(经验用药)
【处方】夜交藤50g、旋复花6~9g、柿蒂9g
【功效】温胃止呕逆,清热和胃
【主治】呕逆
【加减】临床常与刀豆子20g、连翘30g合用,。
23.疏肝调气五药(自拟方)
【处方】炒香附12g、郁金12g、栀子6g、神曲15g、苍术6g
【主治】用于气机瘀滞引起的脾胃不适,加味治之常见佳效。
24.升降纳化汤(自拟方)
【处方】柴胡6g、枳壳6g、白术15g、鸡内金10g
【主治】用于升清降浊、健脾化食。可治气机不畅、纳食不香。
25痞满五药(经验用药)
【处方】炙杷叶9~12g、苏子3~6g、杏仁6~9g、橘红9~12g、降香9~15g
【主治】治疗冠心病、心肌炎、胃炎等,表现为胸闷或胸脘痞满者可用之。
【方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26.利胃通腑方(经验用药,参照仝小林先生用药经验化裁而来)
【处方】太子参15g、党参10g、枳实6g、枳壳6g、炒榔片3~10g、炒卜子30g、二丑2g、大黄6g、虎杖15g
【主治】治腹胀见大便不畅者。亦可用于食滞胃肠、排便不畅或排便黏滞洁具者,一般服3~7剂收效。
27.便秘常用系列方(经验用药)
(1)当归30g、肉苁蓉30g、升麻6g、锁阳10g,可用于阳虚便秘。
(2)生地10~30g、麦冬10~30g、元参10~30g,增液汤可用于阴虚便秘。
(3)生白术30~60g、生地20~30g、升麻10g,老年脾虚便秘,多用于以大便头干为主症者。
(4)瓜蒌30g、杏仁6g、升麻6g,宣肺润肠通便。
(5)枳实10g、生白术30~60g、荷叶6g,可用于腹胀便秘。
(6)皂角2~3g或皂角粉0.5~1g,有清洁肠道的作用,便通即停,不可久服。
(7)生白芍30g、炒白芍30g、赤芍15g,三药合用对肝郁血亏便秘有良效。
28.中老年保健三药(经验用药)
【处方】北沙参10g、丹参20g、制首乌12g
【主治】本方有抗衰老、调气血、和脏腑之作用;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延缓衰老。
29.老年保健四药(经验用药)
【处方】北沙参10g、丹参20g、制首乌12g、石斛20g
【主治】本方保护脾胃、抗衰老,为老年保健妙方。
30.平补肝肾四药(经验用药)
【处方】女贞子20g、旱莲草10g、枸杞15g、仙灵脾20g
【功效】平补肝肾。
【主治】肝肾虚损见腰膝酸软,目昏不清,夜寐多梦者。
【加减】肝肾虚亦可用二至丸(女贞子20g、旱莲草20g)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耳鸣、失眠、咽干、衄血。
31.头痛系列方(经验用药)
(1)石楠藤10~20g、白芷6g、川芎6~15g、天麻10~15g、蔓荆子10g,可作为头痛基本方加减应用。
(2)土茯苓蔓荆子药组:土茯苓30~60g、蔓荆子10g,可用于治湿浊头痛,或顽固性头痛见头蒙者。
(3)头痛组方:川芎6g、白芷6g、藁本9g,可治头痛遇风加重,或梳头时头皮痛者。
32.扶正四药(经验用药)
【处方】黄精20g、太子参15g、枸杞15g、仙鹤草30g
【主治】正气不足,见乏力倦怠,体力不支,或稍劳即累者,此四药可用于亚健康之调理。
33.解郁通络方(自拟方)
【处方】生麦芽20~30g、郁金15g、佛手·10g、香橼10g、青皮6g、苏梗10g、路路通10g、莪术3g、橘络3g
【主治】肝郁日久,久病入络。症见胸胁胀痛,食纳不香,善太息,大便不畅,舌下络脉青紫者。
34.升血小板白细胞药组(经验用药)
(1)仙鹤草30g、虎杖20g、鸡血藤30g,验方加入应证方药中可升高白细胞。
(2)虎杖20g、生地20g、鸡血藤30g、女贞子15g,可加入应证方药中有升高血小板之功效。民间治疗血小板减少验方:黄鼠狼去皮、内脏后,焙干研细粉与白面焙成干饼食用,每天用药粉10g,验之有效,可资参考。
35.三仙汤(经验用药)
【处方】仙茅9~15g、仙灵脾9~20g、仙鹤草15~20g
【主治】亦称为亚健康三药,治疗不明原因的疲乏无力,无痰无热,记忆力下降。
36.调气四药
【处方】柴胡6g、苏子6g、桔梗6g、枳壳6g
【主治】四药可调达气机。
37.口疮四药即其他方法应用(经验用药)
【主治】银花10~30g、银柴胡9~15g、生甘草6~12g、大黄3~12g
【主治】口疮初期,常用本方解毒,清湿热,降浊气。
【加减】
(1)湿热重者上方加茵陈蒿汤(茵陈10~30g、栀子10g、大黄6~10g)。
(2)口疮日久,缠绵不去,反复发作者,可在上方基础重用生黄芪、银花(或银花藤)、当归各30g(儿童用量10~15g),养阴益气活血。
治疗口疮常用系列方药:
(1)初期,加蛇莓草20g、木贼草15~20g。
(2)日久,加女贞子10~20g、仙灵脾15g、麦冬15g、元参15g。
(3)口疮疼痛厉害,加全蝎6g。
(4)伴口苦咽干加小柴胡汤,其中减党参改用元参15g。
(5)大便干燥,数日不行,加芦荟1g、大黄3g。
(6)外用吴茱萸粉调醋贴脚心,男左女右。
(7)明矾50g,淘米水煎汤泡脚,1剂可用数次。
38.散风定痛汤(家传秘方)
【处方】破故纸9~12g、白蒺藜9~12g
【主治】治牙痛神效。方中破故纸具有助命门真火,引导虚火下行的目的,白蒺藜散风定痛。适用于各种牙痛。
【加减】
(1)牙龈肿痛、口臭,多属微热,合清胃散(生地10~15g、知母9g、当归6g、升麻6g、黄连6g)治之。
(2)若牙痛,牙龈局部长疱,属热邪内蕴者,加银花藤60~90g、生甘草10~20g、连翘30g、栀子10g、大黄6~12g。
(3)火牙,加生石膏30g、细辛5g,水煎放凉后,漱口,每天3~4次。
(4)牙齿松动者,多为肾虚或肾虚挟胃热,本方合玉女煎(熟地30g、石膏10g、知母9g、麦冬15g、怀牛膝15g)治之。
(5)三叉神经痛(面颊痛),加平肝熄风药。僵蚕15g、地龙15g、蝉蜕15g、钩藤20g、石决明20g、桑叶6g、白芷6g、白蒺藜10~15g、生甘草10g,亦可加当归20~30g、白芍20~30g、炙甘草10g。
39.醒神三药(经验用药)
【处方】益智仁9~12g、石菖蒲6~9g、茯苓9~15g
【主治】本方有醒神之作用,可治困倦嗜睡;也可与六味地黄丸相配,治疗和预防老年痴呆。
40.加减六味地黄汤(自拟方)
【处方】熟地30g、山药20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枸杞15g、女贞子20g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聋耳鸣,盗汗遗精,或虚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