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募兵制强于府兵制?

​在看晚唐历史时,很多人通常有一种认知:“如果有机会恢复府兵制,大唐帝国肯定还会恢复府兵制。这样一来,藩镇割据就不复存在了。”

这种说法正确吗?至少我是持悲观态度的。

在我看来,任何人处于大唐皇帝的位置,最初或许会跃跃欲试地恢复府兵制,但再冷静思考一下,必然会打消这个念头。

对比藩镇制度,府兵制很了不起吗?并没有。

从唐肃宗李亨到唐僖宗李儇一共十二人,都是藩镇制度下的大唐皇帝。从总体来看,他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傀儡皇帝,更像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名义领袖。

而在府兵制实行的两百余年时间里,皇帝的命运实在是悲惨异常,王朝更替同样如走马灯一般。

西魏实行府兵制,然而西魏的皇帝都是傀儡,因为帝国的权力始终掌握在几个军事贵族手里。于是西魏只存在了二十年左右,元氏皇帝就被废杀了。

北周实行府兵制,所以北周的皇帝接连被弑杀。二十多年后,杨氏和独孤氏这两大军事贵族联手夺权,宇文皇族遭受灭顶之灾。

隋朝实行府兵制,隋朝两位皇帝也都是强势君主,但隋朝只存在了不到四十年,就在军事贵族的接连叛乱中走向灭亡。

大唐初期实行府兵制,但李世民兄弟和诸子之间斗得你死我活。后来武则天横空出世、韦后专权、安乐公主专权、太平公主专权,皇权尊严尽失。

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篡夺大唐最高权力的不是武则天,而是一位外姓男子,那么大唐也就是隋朝的翻版而已,三世而亡。

就算是武则天,她也短暂地篡改过大唐的国号。

面对这种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如果你是大唐皇帝,并且可以在府兵制和募兵制之间进行自由选择,你会倾向于哪一种制度呢?

什么是府兵制?许多人习惯从字面上进行理解,认为府兵制下的军队就是平常意义上的民兵:平时在家乡务农,有了战争临时召集过来打仗,打完了仗再回家务农。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在我看来,这种解释本身经不起任何推敲。

如果府兵制真是这样一种原始的军事制度,它靠什么产生强大的战斗力呢?要知道,西魏、北周和隋都是靠府兵制逐步统一天下的。

事实上,府兵制下的军队就是军事贵族的私兵。所以在这种军制下,军队平常就归各大军事贵族管理,有了战争就召集过来,让将帅统一指挥他们作战;等战争结束后,他们就再归各大军事贵族管理。

在这种背景下,军事统帅对军队只有临时指挥权。如果军事统帅敢凭借这点权力称王称霸,肯定会在瞬间被收拾得家破人亡。

那个年代的军事统帅,就相当于现代公司里的总经理,他可以充分调动利用这种权力。但如果他想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掉董事会,那我只能说他脑袋里装的全是浆糊,因为他手里的权力都是董事会给的!

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美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是美军的统帅,但是美军的所有权显然分散于各个州的大佬手里。

有人说,华盛顿当年如果想称王称霸肯定没人能阻止。持这种观点的人,和上面那位脑子不清楚的总经理有什么区别呢?

由于美国初期的经济、行政和军事权力都分散于各州,华盛顿虽然是美国军事统帅,但他对军队的控制力并不强。

尽管如此,当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各州大佬还是决定约束一下华盛顿,于是只给他保留了八十名常备军。

八十名常备军是什么概念?战乱时期一个大村的民兵都比这数量多。

翻开美国初期的历史,我们同样会发现,美国人从来不相信政治人物的道德。

如果再有人说华盛顿不当终身总统甚至不当国王,是因为他觉悟高,大家可以把这段史料扔给他看看,这点实力当什么总统和国王呢?

我之所以把话题引到美国初期的军制,只是希望大家能对府兵制有一个直观的概念:这支军队的主体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民兵,而是贵族私兵。

在这种军制下,所谓的军事将领和统帅,只不过是标准的打工仔而已。

在府兵制大行其道的时代,皇帝必须与豪门士族共掌天下。在这种背景下,任何皇帝都别想牢牢掌握住权力,因为他只是众多势力之一。

皇帝想坐稳宝座,必须能力高、实力强,否则被弄成傀儡甚至被废被杀,那都是他们无法逃脱的宿命。

一代屠龙高手宇文护执政十五年,在此期间,他一个人就接连弑杀了三个皇帝。第四个皇帝隐忍多年,终于抓住机会,一举灭了宇文护。

这个灭掉宇文护的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乾纲独断后,一举灭掉北齐,统一中国北方,但杨坚已开始崭露头角。

宇文邕死后仅仅两年,杨坚就篡夺皇权,大部分宇文皇族的成员都被屠杀。

杨坚成功了,因为他建立了隋朝,但他也没能笑到最后,因为在贵族政治的大背景下,杨坚与太子的矛盾同样无可化解。

话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文武百官集体竟然朝拜太子,杨坚当时就火了:这是什么礼节?我还活着,你们就集体朝拜太子,你们是不是都盼我早死啊?

后遇冬至,百官皆诣勇,勇张乐受贺。上知之,问朝臣曰:“近闻至日内外百官相帅朝东官,此何礼也?”……自是恩宠始衰,渐生猜阻。

发生这种事情之后,杨坚开始战战兢兢,就连半夜上个厕所,都担心被太子暗杀。

上因作色,谓东宫官属曰:“仁寿宫此去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入敌国。我为下利,不解衣卧。昨夜欲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岂非尔辈欲坏我家国邪!”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哪还有缓和余地呢?于是太子杨勇很快被淘汰出局。

当然了,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史书说杨勇之所以被淘汰,只因为他崇尚奢侈,所以皇帝对他非常不满意。

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恐致奢侈之渐。

再后来呢?杨坚突然死了,据说是被新任太子杨广弄死的。

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

再后来呢?传闻弑父的大隋皇帝杨广也被臣子宇文化及杀死了。

宇文化及杀杨广时,杨广年幼的儿子杨杲吓得大哭不已,于是乱兵就先把杨杲当场砍翻,血溅了杨广一身。杨广希望得到一杯鸩酒,但他最终被勒死了。

帝爱子赵王杲,年十二,在帝侧,号恸不已,虔通斩之,血溅御服。贼欲弑帝,帝曰:“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帝自解练巾授行达,缢杀之。

乱兵为什么要杀杨广呢?据说是因为杨广昏庸邪恶。当然了,李唐追谥的“炀帝”怎么能不昏庸邪恶呢?

我就这样简单梳理了一下相关历史,都能让大家感受到府兵制存在时期的混乱和无序。

府兵制这种制度,往好了说就是大家可以民主,享受共和政治。但在现实操作中,这种制度通常伴随着皇权动荡和纷争战乱。

在府兵制下,自然不会出藩镇割据的格局,因为在府兵制下,真正控制军队的人都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豪门士族。

在府兵制下,纯粹的军人不会有太大的军政权力,更不会有太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都是职业经理人,需要对以皇帝为代表的众多豪门士族负责。

行文至此,再说募兵制强于府兵制,相信大家不会有太大异议了。可新的问题是:既然募兵制强于府兵制,皇帝为什么非要等到藩镇割据时才开始实施呢?

按照唯心史观的理论,这自然是因为当时社会风气逐渐变好,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

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实行募兵制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它需要中央政府加强集权,最大限度地把经济权力收纳到中央政府的系统里,否则募兵制根本没有允许其诞生的经济基础。

传统史书说唐玄宗晚年昏庸,喜欢重用奸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唐玄宗在强推改革,尽力收纳经济权力。

在这种巨大的历史变革时期,肯定会触犯大量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而帮助皇帝推动这种改革的人,通常只能以奸臣的形象出现。

总地来说,唐玄宗时期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变革时期。

在唐玄宗时代之前,血统、门第和家族都是金光闪闪的词汇。而自唐玄宗之后,这些词汇渐渐不再金光闪闪了。

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经济权力逐渐被中央政府收纳,豪门士族垄断仕途的基础逐渐消失。

在此之前,我家是哪里的望族,我爷爷我爹是什么大官,我天生就是官胚子,这种说法通常会惹来诸多艳羡;在此之后,谁敢再说这样的言论,肯定会被人奚落嘲笑。

说起藩镇割据,很多人总认为它非常不稳定。可大家只要静下心来对比一番,立刻就会发现,藩镇割据比起分封诸王来说,那实在是太稳定了。

如果皇帝让诸王坐镇地方,自然不存在什么藩镇之乱,可历史上的诸王之乱通常能打得海河变色,江山易手。

就拿安史之乱来说,如果唐玄宗认为自家兄弟子侄比安禄山更可靠,完全可以让那个可靠的宗室成为关东三大军区节度使,以此制衡关中三大军区。

在这种背景下,那个肩负重任的宗室肯定会拥有和安禄山大同小异的军事权力。

那么问题来了:肩负重任的宗室拥有这样巨大的军事权力,再加上他宗室的身份,以及与此相伴随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影响力,他一旦找借口造反,肯定比安禄山更可怕。

说起藩镇割据,很多人总认为它非常不稳定。可大家只要静下心来对比一番,立刻就会发现,藩镇割据比起府兵制相伴随的豪门士族格局来说,那实在是太稳定了。

简而言之,如果唐玄宗认为安禄山这样的胡人不可靠,而让某个血统高贵、门第显赫、家族力量强大的人扮演安禄山的角色,这个人肯定也可以拥有和安禄山类似的军事权力。

而这种人一旦造反,以他盘根错节的家族背景,危害肯定更大。对此只要看看李渊起兵之后,关中各种力量都纷纷响应,就可以看出来了。

事实上,这才是晚唐藩镇割据看似难以收拾,政局却比魏晋南北朝隋唐(唐玄宗之前)更稳定的主要原因。

究其原因在于,军人势力只是单纯的军人势力,他们没有皇族亲王的光环可使用,也没有强大的家族力量为依靠。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造反时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很难迅速伤及帝国统治的基础。

诚然,军人势力在晚唐五代时处于失控状态,那主要是因为豪门士族制约军人的格局消失了,而文职系统制约军人系统的格局还没有真正构建起来。

但这种问题在唐玄宗时代还不算太明显,所以唐玄宗并没有试图用细化分割军区的方式驾驭军人势力,于是帝国关东地区就三个军区,唐玄宗还让一个人去管理了。

安史之乱后,大唐皇帝就开始不断分割细化军区。在这种背景下,关东地区出现了近二十个军区。

从表面上看,军人势力日益增强。可实际上,这就像汉武帝玩的“推恩令”一样:关东地区有近二十个军区,一个军区节度使所拥有的权力能有多大呢?显然是极其有限的。

安禄山造反时,瞬间可以让关东地区变色。后来的军区司令造反时,不要说瞬间让关东地区变色,就是想让一个府变色也是难而又难。因为在一个府,通常就有着众多与他实力地位相当的军区并存。

比如说藩镇割据时的河朔三镇,那真是牛到了天上,但在中晚唐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也没有哪位大佬能在河朔三镇一嗓子喊到底。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几个军区愿意和他一块造反,通常也是作死的前奏。

事实上,众多实力相当、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的军区一块造反,通常是看不到希望的。因为几大军区内部的勾心斗角,就足以让皇帝通过合纵连横的政治手段,把他们打得万劫不复。

事实上,中晚唐可以长久存在,主要原因就在这里。藩镇虽然经常站出来闹事,但他们与皇权相比永远都处于弱势,所以他们闹事的结果通常是以失败告终。

虽然皇帝无法改变藩镇割据的格局,但那些藩镇大佬能真正善终的也非常少见。因为皇帝可以运作各种力量,让这些藩镇大佬死于非命。

比如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之后,他儿子李惟岳想玩父死子继的把戏,结果如何?

皇帝动用大量的军事力量,依然无法改变这个藩镇半独立的地位。但试图玩父死子继的李惟岳,却在开局几分钟之后就被手下砍死了。

宝臣卒时,惟岳为行军司马,三军推为留后,仍遣使上表求袭父任,朝旨不允。魏博节度使田悦上章保荐,请赐旄节,不许。惟岳乃与田悦、李正己同谋拒命……闰正月,武俊与常宁自赵州回戈,达明至恒,武俊子士真应于内。武俊兵突入府署,遣虞任越劫擒惟岳,缢死于戟门外。又诛惟岳妻父郑华及长庆、王他奴等二十余人,传首京师。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惟岳只是用自己的人头,给手下们准备了一个上位的机会。

在兵骄逐将、将骄逐帅的藩镇格局下,一个藩镇大佬与中央政府为敌时,谁也不要高估自己手下的忠心,谁知道都是什么乌龟王八混在里面呢?

在这种背景下,任何藩镇大佬通常都不敢轻易与中央政府撕破脸皮,否则后果可能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中晚唐的皇帝固然活得比较窝囊,但他们谁都不是任人揉圆捏扁的傀儡,真惹急了他们,藩镇大佬是要提着自己的脑袋给手下当垫脚石的。

很多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皇帝的某些选择不可理喻。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通常是因为我们误认为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

其实在许多时候,皇帝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必须无奈地选择一些看似愚蠢的手段,比如任用外戚宦官,比如分封诸王,比如宠信奸臣特务。

在交通媒介相对落后的时代,皇帝还无法通过细化分割权力系统的方式驾驭天下,就只能出此下策。

(0)

相关推荐

  • 宋太祖登基后为啥选择“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能够成功地推翻后周建立北宋,除自身具备远见卓识的水平外,还有其结盟义社十兄弟的汗马功劳.但建国后这些拥有重兵和煊赫权势的兄弟又成了他潜在的威胁. 为了解决五代时期"立国废 ...

  • 从西魏到初唐 | 府兵制国家的形成(二)

    在府兵制正式确立的西魏大统16年(公元550年)之前,宇文泰麾下的军事力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由尔朱氏从晋阳派出的由武川镇人为核心的贺拔岳西征军,其次自然就是关陇本地乡豪所率领的乡兵集团.其中,作为西魏 ...

  • 失控的大唐,收不回的权力,管不住募兵

    新事物的出现并不总是伴随着鲜花与掌声,有时也会着泪与血. 兴教门的大火烧光了似乎已经近在眼前的大唐盛世,百姓在混战中继续着痛苦的轮回. 923年,李存勖于魏州称帝,国号"唐",此前 ...

  • UC头条:唐朝节度使有多大的权力? 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唐朝尚属于盛世,还没有像其它朝代所谓的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的情况.后来的安史之乱完全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一次权力的斗争,唐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了灭亡.而这一切的根源与唐朝实施的 ...

  • 古代军制的演变,募兵制下军队的战斗力,真的强于府兵制吗?

    唐朝府兵与西魏时期的府兵完全不一样,西魏的兵权在柱国大将军手里,也就是军事贵族手里.唐朝的府兵不是普通的农户,都是家庭富裕的军户,在农闲时要去折冲府报道进行军事训练,而折冲都尉只负责管理与训练府兵,没 ...

  • 府兵制的起源?解读:西魏、隋朝、唐朝时期府兵制的特点

    原创赵刘果儿2019-05-08 06:31:00 本文约7520字,阅读时间35分钟. 府兵制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朝女皇武则天执政时期废除,府兵制沿袭了150多年.府兵制为什么能持续了近两百年, ...

  • 宇文泰之府兵制与关陇集团的建立

    原创横侃纵览2021-05-30 17:31:29 北魏末年,经历"六镇大起义"和尔朱氏专权后,国家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以六镇军人为主要班底的高欢掌握了东魏,后来演变为北齐:以关西军 ...

  • 官杀一片,当食伤强旺能制官杀时,容易得财致富

    老师,我十多年前离婚,现在单身,目前有带着一女儿,想了解会不会有第二段婚姻,看近年有没有婚姻缘分.如能看出对像大概信息,也请告知,毕竟年龄大了,折腾不起.想知哪年适合找对象,工作已辞工,预计今年不上班 ...

  • 大唐盛世的基石——府兵制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役制度之一.是西魏权臣--宇文泰所创立的一种特殊兵役制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到唐朝玄宗天宝年间废止)历时约两百年. 朝廷中央府兵制的设置 西魏大统16年(公元550年),北魏权 ...

  • 激荡四百年:立国之初高洋励精图治,宇文泰创府兵制八柱国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08篇 高洋称帝前,娶赵郡人李希宗之女为妃,为他生下两个儿子高殷和高绍德,之后又纳了段韶的妹妹. 高洋称帝后,高隆之和高德政想勾结勋贵以为援手,进言道 ...

  • UC头条:什么是府兵制? 为什么要建立府兵制? 有什么利弊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西魏关陇集团首脑,将原北魏六镇余部,还有关中,陇山地区的汉族豪强势力融合到一块.成立的一套全新的军事制度--府兵制. 府兵制的特点兵农合一.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务农耕地.作战的时 ...

  • 《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1.6府兵制与关陇集团政治的奠定

    第一章 关陇传奇--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奋斗史 6府兵制与关陇集团政治的奠定 宇文泰所要实行的这套周礼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恢复六官制度,即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 ...

  • 从西魏到初唐 | 府兵制国家的形成(一)

    我们一贯对隋唐府兵制津津乐道,认为府兵制在唐朝前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为唐高祖.太宗.高宗等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天呢,就来说一说府兵制的前世今生. 西魏.北周.隋.初唐,各个政权都以府兵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