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遗音”和它打开的千万古琴时代
原标题:“太古遗音”和它打开的千万古琴时代
晚唐/北宋 “太古遗音”琴
尺寸:长111厘米
成交价:2072万元
拍卖专场:太古遗音——“箫声琴韵室”
拍卖时间:北京匡时2009年秋拍
“太古遗音”和它打开的千万古琴时代
文 | 汤石香 图片提供 | 北京匡时
文章来源 | 《古典工艺家具》2016年12月刊
2009年末,这时“高山流水”的亿元时代还未来临。人们谈及古琴时,想起的还是2003年的一张“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因为它以891万元的成交价创造了新的中国古琴拍卖世界纪录。这时还没有拍出1.36亿元的“松石间意”,也没有人想到“大圣遗音”会重上拍场,用1.15亿元的成交价再次给世人惊喜。
但古琴的千万元时代已经有了敲门砖。就在2009年的11月,中国嘉德的一张“明 月露知音琴”拍出了2184万元。
而与之相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唐、宋、元三张古琴组成的一个拍卖专场,和世人见面了。
(左起)吴景略、姚丙炎、沈草农在鉴赏古琴
从文革中抢救出来的三张琴
这三张古琴分别名为“太古遗音”“龙升雨降”“百纳韵磬”,年代从晚唐至元,为著名琴人吴景略(1907-1987)的收藏。
吴景略与管平湖、查阜西被称为当代琴坛已逝琴人最有影响力的三位,他和查阜西等琴人一起发起并成立了后世琴坛著名的“今虞琴社”,后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还开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古琴专业。演奏水平首屈一指,在鉴定、修复古琴方面亦备受推崇。
比起管平湖和查阜西,他年龄更小,也活得更久一些。管平湖没遇上文革,查阜西政治成分好,而他就没那么幸运,一辈子都是“文艺工作者”。
文革十年,吴景略平生所藏古琴损失大半,而前文说的三张古琴,是一友人冒死代为秘藏,才得以幸存的。
正在演奏古琴的吴景略
圣人琴与琴的风骨
三琴之中,“太古遗音”是五十年代初期,身在上海的吴景略听闻消息,当晚就动身赶往苏州,以重金购得的。
它被断为晚唐北宋时期。许多人更愿意相信这是张唐琴,因为目前已公布的存世的唐琴,仅有二十多张,拍场是直白的,以数字证明年代的重要性,“大圣遗音”已经显示了它的“威力”。而至于“太古遗音”,已有说法言,这是存世的二十多张唐琴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
其为仲尼式。汉代典籍言:琴面上圆象天,琴底下平如地,琴身直立如人,为士子文人之象,合天地人三才,实天地心。琴的形制尤为重要。
古琴样式诸多,或与圣人有关,或是文人或帝王造琴。圣人造琴中,则有仲尼式、神农式、伏羲式等。虽然无法确定仲尼式是否由孔子设计,但它是所有琴里最简洁的一种,只在琴体的腰部和头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再无任何修饰。因此在琴家眼中颇具儒者风骨。
晚唐北宋 “太古遗音”仲尼式琴
时间造就的美丽
“太古遗音”为桐木胎,黑漆朱髹,通体可见断纹,龙鳞、龟坼、流水、蛇蚹错杂相间。屠龙《考槃馀事》“古断纹”一节中有言:
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千百条者。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相去或一寸,或半寸许。有龙纹断,其纹圆大。有龟纹,冰裂纹者,未及见之。盖诸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之者,以他器用布漆,而琴无布;他器安静,而琴日夜为弦所激也。
历史有时非常奇怪,有些东西需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这些断纹因为时间的蕴积而斑斓陆离,美不胜收。
琴名双钩篆书的“太古遗音”四字中,只有“音”字下半部之“日”字依稀可见,其余三字均脱落。
龙池两侧镌有行草:“佩剑冲金聊暂据,匣琴流水自须弹。”龙池下镌有:“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乾坤无言物有则,我独与子钩其深”,落款:“淳熙丁未新安朱熹书”。名人题诗对于古琴而言是非常好的加成。
而回归琴最本质的琴音而言,它高古松透、清越而多灵韵,轻轻触按即得正声,被誉为琴音中之佳“老生”。演奏水平极高的吴景略藏琴首重音色,这把琴深得他的喜爱,我们后来听到的《吴景略古琴艺术》全套传世唱片大多都是用此琴录制的。
晚唐北宋 “太古遗音”仲尼式琴
古琴千万元时代来临
我们不知道在吴景略之前,“太古遗音”还有多少任主人,见证了多少故事,也不知道,这次被拍下后,是否还会被时时弹奏爱惜,亦或是束之高阁,成为某个书斋的装饰品,亦或是静静地待在库房里。
2009年12月16日下午,三张古琴开拍,没有让众人等待多时,结果就出来了——“太古遗音”的新主人是刘益谦夫妇,他们以2070万元拍下了这张琴,一同拍下的,还有“龙升雨降”,1232万元。
而它们和上月的“月露知音”一同宣告:古琴千万元时代,正式来临。
艺术欣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