濊貊族系—沃沮
沃沮
沃沮是濊貊族系中居住地域偏东的一部,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北沃沮,东沃沮。东沃沮有时也称沃沮.南沃沮。从濊族分离出来并形成民族的时间大致在春秋战国时期,绥芬河图们江流域的团结—克洛乌诺夫卡文化一般认为是北沃沮形成的标志。
从史料中探寻沃沮的起源和准确居住地域,由于记载简略和混乱所以比较困难。但是从这一地区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沃沮的起源。沃沮是一个多源民族,后融合为濊人一部分,上至周代下至春秋应该是沃沮形成的时期。
位于沙碛半岛的锡列迭文化 延边小营子文化
延边柳庭洞文化 兴凯湖哈林谷文化 汪清百草沟文化下层(距今约3160年)
团结—克洛乌诺夫卡文化 汪清百草沟文化上层(约为战国时代)
锡列迭文化,小营子文化,哈林谷文化,柳庭洞文化,百草沟文化从周时开始融合,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团结—克洛乌诺夫卡文化,形成了沃沮民族的基本雏形。
团结文化中出土的文物表明在秦汉时期沃沮和中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出土的铁镰和内蒙古以及河北地区有着同样的形制,半月形穿孔石刀等也都具有古代黄河文化的特点,甚至在一些地层中还出土了汉宣帝时期的五铢钱。
沃沮人的居住方式和周边各民族同为半地穴式房屋,以团结文化二期遗址的挖掘成果为例:南北长9.2米,东西宽7.2米,面积约为60平方米,居住面经火烤成灰褐色硬面,室内西壁大部和北部筑有火墙,火墙南端连有灶坑,灶旁有一长方形土台。
战国至两汉时期的沃沮物质文化较发达,已进入铁器时代。由于以农业为主,生活区域固定,房屋面积也比较大,一般30-50平米,大的则达到了100平米左右。不仅房屋面积大,房屋排列也非常有序,村落规模更是达到了10万余平方米。
沃沮人农业非常发达,为定居农业民族。证明沃沮人主体为濊人演变而来,定居的生活方式也使沃沮人的村落规模通常较大。
《三国志·魏书·东沃沮》其土地肥美,背山向海,宜五糓,善田种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滨大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北与挹娄.扶余,南与濊貊接,户五千。
《三国志·挹娄传》挹娄在扶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之所极。
《三国志·秽传》秽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沃沮接,东滨大海,今朝鲜之东皆为其地也。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北沃沮)一名置沟溇,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其俗南北皆同,与挹娄接。
从上面三则史料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东沃沮西界应为今朝鲜狼林山脉,东至日本海,南面是东濊人,北面与挹娄相邻,有五千户左右。挹娄在扶余东北部,南邻北沃沮。结合考古成果我们可以推断出东沃沮活动范围应位于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境内,北沃沮应在绥芬河,图们江流域,兴凯湖以南,老爷岭以东地区。
但是史料又出现了东沃沮北接挹娄的记载,这与东沃沮的活动范围不符,东沃沮活动的北界应在图们江一带。而图们江北岸至老爷岭则是北沃沮的活动范围,再向北才是挹娄的居住区域。
这种互为矛盾情况的出现我有以下分析:东北地区民族居住虽有边界,但不确定性很强,各族犬牙交错,很有可能挹娄有部落居住于图们江北岸附近,并且在史料中有时将北沃沮与东沃沮合称为沃沮,比如曹魏毋丘俭征高句丽,高句丽王出逃东沃沮,但东沃沮村落破败,则转向奔北沃沮,玄菟郡太守北追至肃慎氏南界。
《三国志·东夷传》246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
在这一段中,东沃沮和北沃沮并称为沃沮。由于中原史官不清楚当地情况并且名称混乱,在记录时发生了偏差,所以才出现了东沃沮北接挹娄这样的记载。
《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沃沮食饮居处,衣服礼节,有似句丽,其言语与句丽大同,时时小异。
高句丽与沃沮为同族同语,但沃沮与高句丽之间的关系却多有反复。据朝鲜族历史文献三国史记记载:公元前58年东沃沮被高句丽所破,公元前27年北沃沮被高句丽所破,但沃沮此后一直没有融入高句丽。沃沮时而臣属与高句丽,时而与高句丽兵戎相见,高句丽有使者于沃沮中,工作是监督沃沮向高句丽的贡品不至于中断。所谓贡品都是鱼,盐,以及一些海产,沃沮翻过盖马大山向高句丽献上贡品,但是高句丽对待沃沮的态度如对奴仆一般,极为恶劣。
《三国志》国小迫于大国之间,遂臣服于高句丽,句丽复置大人其中为使者。
沃沮人最后的流向应分为两部分,但都殊途同归。一部分流入了高句丽,后融入渤海族,另一部分与挹娄融合成为勿吉最后演变为白山靺鞨,最后也成为渤海族。
沃沮北部的挹娄族经常劫掠沃沮族,劫掠的路线不局限于陆地,挹娄人甚至经常乘船从海上出发去劫掠沃沮。
《三国志·魏书·挹娄传》其国便乘船寇盗,邻国患之。
《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挹娄喜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夏月恒在山岩深穴中为守备,冬月氷冻,船道不通,乃下居村落。
挹娄人喜欢乘船去掠夺周围的民族,北沃沮对此非常畏惧,夏天的时候会一直在深山中作为守备,冬天的时候海水结冰,船无法通行,沃沮人才会回到村落里居住。
《三国志·东沃沮传》北沃沮一名置沟溇,去南沃沮八百余里
北沃沮夏天时在山中守备这一点在北沃沮的别称—买沟溇中可以证实,沟溇为高句丽语,意为城,买字应为置字误写,大致位置位于今朝鲜会宁。置沟溇位于深山,应该是沃沮人夏季时的住所。史料中记载的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应是城距南沃沮八百余里,而不是北沃沮距南沃沮八百余里。
沃沮与同属濊貊族系的扶余关系密切,晋书中曾记载扶余被慕容廆所破,其王伊虑自杀,伊虑的儿子跑到了沃沮。其他史料中也没有扶余与沃沮发生战争的记载,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同源于濊貊的沃沮与扶余之间的关系应一直很好,所以伊虑的儿子才能东奔沃沮而逃。
《三国志·魏书·东沃沮》户五千,无大君王,世世邑落,各有长帅。
《后汉书·东夷列传》人性质直强勇,便持矛步战。
东沃沮没有统一的君主,分有很多的邑落,每个邑落都有自己的统帅。东沃沮人品质直率且勇猛,善于持矛步战。后世挖掘沃沮遗址时出土的很多石矛应该就是当时沃沮人主要的作战工具。
《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领之东,分置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别主领东七县,时沃沮亦皆为县。汉光武六年,省边郡,都尉由此罢。其后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不耐、华丽、沃沮诸县皆为侯国。夷狄更相攻伐,唯不耐濊侯至今犹置功曹、主簿诸曹,皆濊民作之。沃沮诸邑落渠帅,皆自称三老,则故县国之制也。
魏书中的这两句很有意思,记载的是东汉时在沃沮之地设立东部都尉,治地在不耐城,主领东部七县。东汉光武帝的时候裁剪郡县,东部都尉由此作废。从此以后都以县中的部落首领作为县候。其他部落之间互相攻伐,但只有不耐城的濊候仍然设置着功曹,主簿等官职,官员都是濊人。沃沮的众多部落首领,皆自称三老(掌管教化的职务),这都是以前设立的县国制度。我们从这一段可以看到东沃沮在汉武帝至东汉初期曾归汉朝管辖,但在光武帝废除东部都尉以后,东沃沮一直到三国时期仍然保留了原来的社会形态与官制,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表明沃沮人在东汉以后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氏族社会建立了具有初步雏形的文官制度,这是社会形态上的巨大飞跃。
《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其葬作大木椁,长十馀丈,开一头作户。新死者皆假埋之,才使覆形,皮肉尽,乃取骨置椁中。举家皆共一椁,刻木如生形,随死者为数。又有瓦䥶,置米其中,编县之于椁户边。其嫁娶之法,女年十岁,已相设许。壻家迎之,长养以为妇。至成人,更还女家。女家责钱,钱毕,乃复还壻。
民俗上东沃沮人习惯做大木椁,长十多丈,木椁的一头开一扇门。新死者都会假埋(?)一次,等到尸体变形,皮肉都没有了的时候,取出骨头放置于木椁中。全家公用一个木椁,木椁上的刻画栩栩如生,在木椁刻上死者生前的样子,接下来的死者也会像这样。并且有瓦砾会放在木椁的门边,里边放上米。沃沮人的女孩子到了十岁的时候就已经会有许配的人家来迎接,直到女方长大成人,才会回到家里。这时女方家会准备钱财,女方给了男方家钱之后,才会再回去当人家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