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稿:中國古代的曆法與農時
各位同學:
大家好。
請讓我先給大家念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爲啥念這首詞?首先因爲它是辛棄疾寫的,他姓辛,我也姓辛;張萍老師在這個時候讓我來講講“中國古代的曆法與農時”,辛棄疾對涼秋的感嘆,讓我一下子想起了這首詞。沒啥,因爲是自家先人的作品。人誰都年輕過,年輕未經世事,不知人世的艱辛(也就是不知道外國人水深火熱的生活狀況),難免“爲賦新詞強說愁”。青年時期唸叨慣了,看到了“曆法與農時”這個題目,自然就想到了這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北京金秋,祖國形勢一派大好,滿眼滿懷都是豐收的喜悅,衹有樂,樂都樂不過來,哪裏會有什麼愁事兒呢。
今天,按照世俗社會大家普遍知曉的中國傳統曆法,是九月初四,正是大好的秋光。可在中國古代,按照古代曆法的實際構成,所謂春、夏、秋、冬,並不這麼簡單。下面,我就和同學們談談,我所瞭解到的中國古代曆法知識,並且談談中國古代曆法同農時的關係。
一、什麼是曆法?
那麼,什麼是天文呢?顧名思義,說文解字,“天文”這一詞語同“地理”的構詞形式完全一致,語義也近密相關,“理”就是“文”,“文”即“理”也。“地理”指的是山嶽平野、湖海川谷等地表景物的分佈形態和一般規律,相應地,“天文”是指日月星辰以至風雲雷電等天體和天象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景象與規律性特徵。
時間是個很玄妙的東西,它無聲無息,無臭無味,就伴隨着我們的生命,在一點一點地流逝。自古以來,人們捕捉這種流動着的時間,把握這種流動着的時間,體現這種流動着的時間,都是藉助天體運行狀況的改變。
世間有一種昆蟲,叫蜉蝣,長得跟蜻蜓差不多。蜉蝣的生命的週期很短,古人用“朝生而暮死”來形容其短暫的一生。人要是像蜉蝣一樣就省事兒了,制定的曆法,大概以“日”(或稱作“天”)作爲最長的量度單位就行了。
這樣,就需要設置比“日”更長的時間單位。於是,就有了比“日”要長很多的“月”,還有了比“月”要長很多的“年”。
這種編排年月日的辦法,就是所謂“曆”,而載述這種規定的文字則稱之爲“曆書”。
二、曆法的種類
前面談到曆法周而復始一以貫之這一特點,談到這意味着人們的生活用曆是要按照確定的規律循環往復,其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內容,乃是“年”的設置方法。根據“年”的不同,世界上的曆法,大致可以分爲如下三個類別:即太陽曆、太陰曆和陰陽混合曆。
這種曆法的月份,同“月相”、也就是月亮圓缺變化的狀態沒有確定的對應關係,衹是每個月份的長度大體接近一個月相變化週期的長度而已(實際上比一個月相變化週期的長度要長出一兩天)。這一點,也可以說是太陽曆最大的缺陷。
這種曆法的最大缺陷,由於它每一年都要比太陽視運動的公轉週期短十一天,累積若干年後,就會使特地定的月份同寒暑季節的對應關係發生改變,即某個特定的月份會由夏天變成冬天,原來的冬天則變成了夏天。好處,是月份中的具體的日序、也就是初一、十五之類特定的日子,同月相有着固定的聯繫,知道了曆書中的日序,就知道了天上月亮的盈虧圓缺。
經過調整之後,沒設閏月的年份被稱作“平年”,設有閏月的年份便被稱作“閏年”。籠而統之,這樣的年也可以稱之爲陰陽混合年。通過閏月的設置,可以使這種積月爲年的“年”在連續若干年長時段內的平均長度同太陽年大體相近,同時也可以粗略地保持特定月份與寒暑季節的對應關係。
影響農作物生長最重要、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是地表獲取太陽熱量的多寡。與其他因素相比,熱量起着主導性的作用,其他諸如海陸位置等因素,都是處於次要的輔助地位。
同學們瞭解了我在前面講到的曆法原理,就會很容易理解,曆法同地表所獲太陽熱量的關係,也就是曆法同農時的基本關係,而這本來是十分簡單的——即真正能夠同地球表面獲取來自太陽的熱量穩定、密切、直接正相關的曆法,衹有太陽曆,因爲太陽曆真確地體現了太陽視運動的歷程,每一個日子都和太陽視運動軌跡上特點的點具有固定的聯繫,而紅太陽在其視運動軌跡上所處的位置正是決定地表接受陽光照射程度的根本原因。
說明這一問題,需要從如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淺層的操作方法問題,這是要向同學們說明潛存於中國陰陽混合年中的太陽年;第二個方面,是深層的歷史淵源問題,要向同學們說明中國陰陽混合年的形成過程。
中國傳統的陰陽合曆,在其成熟時期,除了前面所談的有規律地設置閏月之外,還有一項很特別的內容,這就是所謂“二十四節氣”(嚴格地說,按照古代比較專業的說法,應當稱之爲“二十四氣”),這也就是農民種地講究的“節氣”。
那麼,二十四節氣到底有什麼神異之處,以致讓那些撅着屁股種地的村野農夫不看黃曆上的日期而專注於此呢?道理簡單得很:這二十四節氣實際上是一個暗藏在中國傳統曆法中的太陽年。同學們想想每年大致都是在4月5日前後過清明,6月22日前後過夏至,12月22日前後過冬至,等等,我們就很容易明白,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是同太陽年中特定的日期相對應的。
好了,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決定農時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是太陽在其視運動軌道上所處的位置,太陽年中的每一個日期都對應着太陽視運動軌跡上一個特定的點,而中國古代曆法中暗藏着的二十四節氣就是一個這樣的太陽年,所以人們纔依照二十四節氣來從事農業生產。這就是中國古代曆法與農時的基本關係,道理既簡單,又淺顯,一點兒也不複雜。
下面再來談第二個方面的問題。
我想,許多同學們乍一聽到我講述的中國傳統曆法中的太陽年,一定會感到十分驚奇,這是因爲在以往的各種天文曆法著述中,大多都沒有清楚講述這樣的內容。在理解了我講的天文曆法原理之後,至少有一部分同學,還會提出新的疑問:中國古代的曆法“自古以來”一直就是這樣麼?中國往古的先人,爲什麼沒有創行像羅馬那樣的太陽曆而非要搞這種陰陽合曆不可?
不過深入探討這一問題,還需要做很多工作,在這裏,我衹能簡單談談自己很初步、很不成熟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另一方面,我們在《呂氏春秋》的“十二紀”中,可以看到一個在上述陰陽合曆之外獨立存在的太陽曆。這種太陽曆的“月”,同現在國際上通行的公曆一樣,與月相的變化週期沒有關係;同時,它又比公曆的月份劃分更符合天文原理。這種太陽曆中的太陽年,每一年啓始於立春之日,然後按照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時,把一個太陽年分作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孟秋之月、仲秋之月、季春之月和孟冬之月、仲冬之月、季冬之月這樣十二個月份。
沿着時間軸向下延伸,這種太陽曆在《禮記·月令》與《淮南子·時則》中還可以看到基本一模一樣的記載(在今年八月的上海書展上,我以“西邊的太陽——秦始皇他爹的陽曆年”爲題,具體講述了我對《呂氏春秋》“十二紀”以及《禮記·月令》、《淮南子·時則》天文曆法意義的解讀,這講稿已在《澎湃新聞》上發佈);與此相反,若是逆着時間軸向上推溯,則可以追溯到孔子所說的“夏時”和《夏小正》,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上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屬於二里頭文化的青銅鉞——這件銅鉞體現的是就是這種十二個月的太陽年(銅鉞上環形排列的十二個綠松石鑲嵌十字圖案,象徵的就是這樣的十二月設置)。雖然還衹是非常初步的看法,但這些認識我在《論年號紀年制度的淵源和啓始時間》、《說歲釋鉞談天道》以及《追隨孔夫子 復禮過洋年》諸文中都曾做過更具體一些的論述(《追隨孔夫子 復禮過洋年》這篇文稿也收錄在《天文與曆法》一書當中),需要的話,大家可以自行參看。
甲、乙、丙、丁等天干以十爲單位來表述日序,這很容易理解,因爲十進制是世界各國各族最普遍的紀數形式,起起源大概同雙手十指的數目有關。可是,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呢?十二是等分圓周很容易自然形成的一個結果,上面講到的《呂氏春秋》“十二紀”載述的十二個月份,就與等分太陽視運動軌跡具有直接關聯。
在《淮南子·時則》載述的古太陽年十二月中,列有“招搖指某”一項內容。這是以北斗星的斗柄在一天中特定時刻的指向來體現太陽視運動的位置變化。招搖是北斗斗柄上最外頭的那顆星,《淮南子·時則》所說“招搖指某”,是講斗柄指向哪一個方向。至於《淮南子·時則》講到的那寅、卯、辰、巳等十二地支,在這裏表述的是“十二辰”,它是古代天文學家對地平圈十二等分後給每一個刻度所標示的名稱。斗柄所指十二辰的位置,周而復始地在一個陽曆年內經歷一個週期,因而體現的太陽視運動的一個公轉週期。
在這裏我想向大家說明的是,爲什麼要憑藉斗柄指向來體現太陽視運動的位移狀況?這是因爲所謂太陽視運動指的是太陽相對於地球公轉呈現出來的相對位移。地球以及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公轉方向一樣,是自西向東,這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的,也可以說是朝向右轉;相對而言,太陽的視運動方向自然就是自東向西的左轉。古時候中國人看待金木水火土這五大行星的運行軌跡,也是稱之爲“右行”,那麼,與此相對而言,太陽的視運動的方向自然就是“左行”。
古代的天文學者爲了觀測並且表述行星的運行軌跡,把天赤道帶均勻地分爲十二等分,名爲“十二次”,這也可以稱之爲“天球赤道座標”。這十二次的名稱,依次是星紀,玄枵(xiāo),娵訾(jū zī,又寫作“娵觜”,“觜”也讀zī),降(xiáng)婁,大梁,實沈(chén),鶉(chún)首,鶉(chún)火,鶉(chún)尾,壽星,大火,析木。所謂“歲星紀年”,就是木星別稱歲星,其行進速度大致爲每年經歷一“次”,將近十二年經歷一週天。
由於太陽視運動的方向與之相反,並且人們是通過特定時刻(一般是初昬)斗柄地面指向的位移來觀測太陽的視運動(原因是由於地球公轉造成的位移使我們觀察星空的視角發生了變化)。於是古代的天文學者便創建了另一套與十二次運行方向相反的地平座標體系,稱之爲“十二辰”。這十二辰的名稱,便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運行的方向,則是自東而西的“左行”。
我推測,十二地支最初的來源,就是用十二辰來表述太陽視運動的軌跡。它是對太陽視運動圓形軌跡的十二等分,故以十二爲單位;它具體表述的是北斗朝向地面的指向,故與天干向對應而被稱作“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