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资本梁辉:升维思考、降维研判,投资是平衡的艺术 作为一名基金经理,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似乎少了点...
作为一名基金经理,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似乎少了点能言善道;即使少有地答应参加媒体访问、节目录制,他也几乎不说场面话,而一旦讨论起投资话题,便迅速进入状态,且往往直言不讳。平日里,梁辉穿着朴实,正式场合也最多一件简单的西装;据梁辉身边的同事观察,他几乎是保持两点一线的生活,不怎么参与社交,生活极其规律,最大的乐趣是研究投资案例、规律……
作为私募基金,相聚资本从成立至今,用五年的时间实现了稳健而快速的成长,创始人、总经理梁辉身上有着典型的工科男特质,务实、冷静、理性。清华计算机专业和经济专业跨学科背景,让他以“工程师”气质和“工程式”思维,打造出属于相聚特色的投资体系和选股逻辑。
“我希望每次的投资决策都依赖严密的分析和推导做出,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含量和逻辑支撑,剔除情绪和感觉对决策的干扰,减少对概念化炒作的任何参与和追逐。”梁辉强调。
梁辉认为,优秀基金经理需有四大品质:知识全面、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和纪律严明。实际上,这些也正是梁辉自己的工作信条和生活方式。
梁辉身上有清华人惯有的低调与谦逊。虽然是学霸,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人的天赋,有的,只是一份执着和专注,以及面对千变万化市场,始终保有的一份好奇心,去不断研究、追根溯源的好奇心。毕竟,无论在中国最高学府,还是在不缺传奇,且新人辈出的投资界,似乎从来都不缺所谓“天才”和励志故事。但在梁辉的语境、语态里,他追求的只是如何不断提升自己,在同行中保持竞争力。“我比别人把数据、案例、信息整理得更清晰、更系统、更全面,我的推导和投资决策,就能比别人更有准确率,最后就是看数字、看成绩。”梁辉强调。
用业绩说话,以严谨推导抓准确定性机会
每次接受媒体采访,从舒适随意的着装,到平易直接的表达,工科特质的梁辉习惯于少说多做,“用业绩说话”是他深入内心的职业理念。
临近年底,相聚再一次给投资者交出了年度成绩单:在“格上财富2020年上半年中国证券私募基金巅峰榜”——股票型·北京地区榜单中位列第一,入选“2020英华奖中国私募基金50强”,荣登“格隆汇中国最具实力私募基金榜2020年度品牌实力TOP10”;梁辉个人管理的产品,业绩屡创新高,根据私募排排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梁辉管理的权益类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76.93%,近一年平均收益87.35%,近半年收益54.83%(以上收益均为费后收益)。
市场在波动,投资环境在变化,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去实现交易的合理性,是梁辉工作的核心内容。
芒格曾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属于我的重大机会,只有少数几个,关键要让自己做好准备,当少数的几个机会来临时,把他们抓住了。”做人做事,成就事业,似乎都可套用这位与巴菲特联手缔造投资神话的投资大师,对自己成功之道的总结。不过,知易行难,信念能否被贯彻,需要长久的定力和坚持,这也是一个人,一家公司,能否持续往前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是十多年的公募基金历练,还是创立相聚资本,梁辉的每一次突破,正是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升维视野、降维研判,成就“一年四倍股”
“市场永远有热点,国家也不断推出各行业的支持政策。”梁辉强调,在政策利好中选择标的,需要升维视野,降维研判,通过感应政策风向,找准市场热点,把握更佳的投资标的和介入时机。
梁辉坦言,投资有不确定因素,你不能奢望抓住所有机会,但你不能放弃那些不多的重要机会,这就需要研究基本面,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处理,对未来走势做出判断,从而找到那些对的标的。
他聊到如何发掘一年四倍股的过程。当时“新国标”政策推出,对电池行业带来利好,在访谈多位行业专家后,相聚团队认为国改有利于头部企业集中,事实上,电池环节已经较为集中,但下游品牌厂,仍是战国群雄的时代。据统计,当时还有超过2,000家生产电动两轮车的整车厂家。公司决定将视线放在龙头公司雅迪控股身上,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并利用团队研发的模型,从区域、行业、产业链状况、产品痛点等多维度进行研判,经过长达18个月的跟踪,在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执行能力以及治理水平有一个综合认可后,结合宏观环境变化,选择了较佳的买点,“我们在很舒服的位置买到了足够的仓位。持有至今,给客户创造了巨大的收益。”
梁辉强调,思考的时候,应足够开放,决策的时候,应足够谨慎。雅迪这个投资案例是对公司研究方法的一个映射,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产业趋势和产业链价值分工形成认知,研究的时候足够下沉,足够细致,才能敏锐感知行业和公司的变化。
“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都可以是配置的标的,并根据市场特点进行动态的结构管理,但需要规避那些博傻行为,那种投资市场中不顾基本面,只求跟风坐轿的反智行为。我们致力于去发现那些盈利增长的公司,或者暂时不盈利,但技术上处于行业制高点的公司,这就是我们的行动地图。”
因此,相聚的持仓策略一以贯之,都是选择优质的成长型公司,始终保持比较健康的、良性的状况。同时,追求弹性,达到动态下的平衡。”
跨学科思维,锤炼经得住市场考验的“算法”优势
如何做到持仓健康,动态平衡,梁辉相信“算法”是基础,作为清华计算机和经济专业跨学科的学霸,他对数字尤其敏感,自入行之初,便对算法交易有极大兴趣,且很早就开始涉水量化算法的开发,在公募期间已创立并负责量化团队。
近几年来,量化交易在国内迅猛发展,但大多数策略还是局限在纯数学模型的高频交易,随着规模的增长,策略迭代越来越迅速,收益稳定性变弱。但是传统的选股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突破了上述制约。相聚团队在梁辉的带领下,摸索出了策略有效融合的接口,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介入,让传统量化算法变得事半功倍,一方面让研究和投资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对市场短期趋势的演进更能敏锐把握。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功能,相聚对潜在优质公司的调研时间缩短到传统调研方法的五分之一,同时准确率提高了3倍以上。这是相聚产品平均年化收益超过30%,同时夏普比率仍维持在2以上的核心原因。
“这个过程就像不断找到并排除bug,升级系统,使得投资运作渐入佳境。”每一次算法的优化,随之带来的投资效率的提升,都给梁辉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我们不是说去综合别人的观点,或者拍脑袋想出一个观点,就去做一个投资决策,而是基于系统和框架,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推导出未来可能的一个结果,基于此,再去决策。”他强调。
“我希望在净值上,我不会输给其他基金经理。”总在追求更高效率,更准确决策,是相聚能够稳步往前走的原因。梁辉相信,过程的每一步走踏实了,结果往往也不会差。
投资是平衡的艺术,以归纳、演绎和辩证法抓准投资切入点
投资是取舍与平衡的艺术,对信息和可选标的明智的取舍,才能得到尽量大的胜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梳理,并找到这些信息当中的关键标的,从而帮助我们的投资行为接近最佳选择。”梁辉表示。
梁辉早在公募期间,即善用GARP策略进行投资,是国内运用此理念的第一批基金经理之一,GARP策略的目标,是寻找某种程度上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同时又有较强的持续稳定增长潜力。
“往往是矛盾。”梁辉坦言,“比如,有时你看企业盈利可能比较好,但是它有可能估值比较贵,你如何去取舍,就需要在矛盾中去权衡利弊。这个过程需要特别冷静,不能凭感觉,而应沉下来多维度地对个股进行非常仔细的比较,借助我们的投研系统,一项一项来比对,判断出究竟谁的空间更大、竞争力更突出、增速更高,带来的综合回报更可观,谨慎决策。”
例如,早在市场还没热炒科创概念时,梁辉就曾发现了智能手机产业相关的科技创新爆发点,先后重仓买入了做手机屏幕的莱宝高科和做声学仪器的歌尔声学两只股票。莱宝高科自2010年1季度起,在1年时间内,上涨1倍;歌尔声学2012年1季度之后的两年时间内上涨3倍。2009年到2013年,A股经历了经济转型带来的大熊市,指数下跌超过50%,基于对牛股的发掘和重仓持有,他所管理的基金净值增长2.5倍。他也因此连续三年被评为金牛基金经理。
“我们注重常态化地去归纳市场的、行业的、公司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短期的、长期的、显性的、潜在的规律,根据规律去做投资。”他解释,这当中既有辩证思考,也有演绎法的运用。他举例说:“比如,某天茅台暴涨了,但五粮液还没动,但它应该会有拉动效应,散户大概就会凭感觉认为五粮液会涨,然而它其实并非是必然,最终不涨也是很有可能的,这受诸多因素影响,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历史上所有的类似情况的案例、数据全部拿出来分析,并演算、推导出五粮液涨的概率,如果概率达到80%以上,我才做投资决策。这个就是我的角色,也是我与一般散户的差异。”
工科思维也带给梁辉一份淡定,他认为,过于追求稳健,短期看,可能会有“错过”机会的情况。但他笑言:“其实我们错过的东西不少,但最主要的是,我们所选择的公司,能保证长远的收益,我不需要拿市场所有的收益。”
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仍看好5G、自主创新、新能源车、创新型消费、医药板块。上述标的从长期来看具备比较确定的投资价值,重要的是技术上占据高地的龙头企业或者细分龙头,拥有宽阔的护城河保证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的可持续。这里也需要摒弃找快钱的投机取巧的意识。“如果总是鼓吹短期的特别高的上涨,其实对于中国长期的股市发展、经济发展未必有利。因为所有的投资者都希望短期暴富对吧?但是最后它如果脱离了一个经济基本面,没有足够支撑,涨了很多之后,再掉下来,那损失最大的都是老百姓,尤其那些证券知识、金融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的散户,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追求完备的逻辑推导,以达成追求绝对回报这一终极目标,这既是技术,也是经验。梁辉曾在公募基金磨砺十多年,从研究员做起,一路做到投资经理、投资总监、投委会主席,技术扎实、经验丰富。他一再强调,相聚这几年的快速成长,并非依靠个人的发挥,而是源于有一只高素质的团队,以及彼此的精诚合作。
工科底色,一支沉浸于钻研,追去不断“升级”的团队
相对于公募更专注于相对回报,私募追求绝对回报,基于A股的特点是长期回报往往不错,但因短期波动大,做绝对回报难度很大。梁辉表示:“所以几乎所有的公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主要是研究宏观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以自上而下的思维为主,公募往往有比较长的发展历史,优势是方法比较成熟,但会有一些固化的东西,而我更希望在原有投资模式的经验积累基础上,能够实现研究方式和投资方法的升级。在相聚资本,团队一方面在享受这种升级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在接受投资者要求尽量大的绝对回报的检验和考量。”
相聚的核心团队大部分来自清华,包括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的公司投资总监王建东,清华大学电机系、数学系背景的公司金融工程部总监何淼,以及清华大学电子系背景的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余晓畅。梁辉表示,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也是早年在公募基金领域的同事,彼此理念相近、目标一致,促使团队能够高效决策。
梁辉也注重不断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去提升效能,避免因人员变动导致投资业绩下滑。“我是以比肩公募的管理机制去打造团队,建立制度,甚至做得更为严格。”他表示,相聚资本设有投委会,公司管理层会与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基金经理做讨论,根据投委会成员的不同角度,从宏观、策略等不同维度,通过碰撞和交锋,形成一个准确度更高的决策。
“我非常重视这个思想碰撞的过程,你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出现分歧,就看谁的推导过程更有说服力,便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他也认为,这是团队共同进步,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名投资界的工科男,一家以做工程的思维做投资的私募,这份潜心钻研的踏实,为相聚资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路灿灿,未来可期。
关于相聚资本
相携行远,聚惠未来。相聚资本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中国基金业协会颁布的“中国私募基金年鉴”入选会员。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广州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分公司。相聚资本核心团队深耕投资领域二十余载,擅用GARP组合策略把握市场先机,与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优秀企业共同成长,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严控风险,发现机遇,努力打造“最佳舒适度”的基金产品,为投资者带来持续回报。多年来,相聚资本行稳致远的风格获得各大金融机构认可,已成为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大型保险公司、头部券商等金融机构的重点合作伙伴。
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