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盯上卖菜小生意,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便利,而是卖菜老农、系统和红线!
先贤曾告诫我们:洪范八政,食为首政!
社区卖菜虽只是个小生意,但又是和千家万户,食事打交道最为频繁的生意。它的任何风吹草动,和你我他都息息相关。
可为了打下这块地盘,你看看巨头们的套路:
滴滴CEO程维在内部全员会上宣称,滴滴对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的投入将不设上限,目标是要拿下市场第一。
美团将社区团购定为一级战略项目,全力扶持社区团购业务,“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阿里巴巴则调动盒马、饿了么、菜鸟、零售通等一切相关资源投入社区团购,并成立“盒马优选事业部”。
拼多多同样格外重视社区团购业务,将旗下“多多买菜”定为今年唯一的超一级项目,并投入10亿补贴抢夺资源,拓展市场。
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巨头“不差钱”(中外资本市场青睐他们互联网巨头身份,舍得投入)—>投入巨额补贴打价格战—>干死小门小户个体和小资本—>形成头部巨头达成垄断—>铺天盖地广告培育消费习惯(网购)—>温水煮青蛙涨价—>掌握隐私数据分析用户价值—>大数据精准杀熟—>获取超额利润—>铺天盖地文宣洗白。
相信,大家对滴滴的发家史都感受深刻。实话说,它的出现,大大的改善了出租车市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供不应求状况,也提高了社会资源利用率。但作为普通人,一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打车和外卖,越来越贵了。策辩有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是,叫当地正在推广的小打车软件,不管是代驾还是乘车,最后结算价格都与巨头们,相差近乎一倍。
流量经济时代下,以资本做后盾,初期花钱买下的流量,成为了把控流量关口巨头们操控两端,收割韭菜的利器。早期巨头口中所谓商家用户的双赢,都不过是养猪的饲料,养肥之后,被巨头毫不留情的收割韭菜。
巨头们巨资投入社区团购,让民众购物习惯彻底转入线上,说是方便民众。策辩知道,在它们投入巨额资本,大投入打价格战期间,我们用户或许可以占得小便宜,但楼下每天早上,那些不顾年纪,贩卖一点小菜贴补家用的老奶奶或小贩们,可能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对象。
而第二个被淘汰或征服的对象则是社区门口那些小超市、便利店或菜市场。可以预期或者已经看得见的现象是:当越来越多巨头们的自提点布局完成之后,你我他的自由选择权,将会越来越少;那些现在自由的小超市老板,便利店店长们,将不得不头上供养一个太上皇,交付加盟代理保护费,成为“打工人”。
困在系统的骑手,为什么那么火?因为它说出了很多“打工人”,在这个巨头们构建的网络社会中,那种无可逃避的无奈和失落。
事实上,巨头们口头上的让民获利,不让中间商赚差价,不过是利用资本优势和信息优势,将社会本应分配给中间商的财富,收割到自己手中,形成垄断资本寡头,进一步扩大社会财富差距,激化社会稳定风险。而社会的稳定风险,都由政府买单。那时资本巨头们,则是唱着歌搂着美人明星跳着舞,指责政府监管阻碍“技术进步”,利用巨额资本搞文宣绑架民意,瘫痪政府正常履职,甚至配合国外资本巨鳄颠覆破坏政府。
DK破碎之后的一地鸡毛,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典范。
互联网+,可以加任何东西,但当它和本性逐利,具有贪婪本性的资本家结合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放开怀抱用户,而是应该用审慎的眼光,严厉的审视它。暂停的蚂蚁资本盛宴,已经被人挖掘出了其背后凛然杀机。现在DK又破碎得一地鸡毛,资本们早已收割跑路,剩下房东与租户在风中凌乱。
有一个现实我们得承认,科技加速向前奔跑,带来的社会进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跟得上。前脚老奶奶被家人抬进银行冰冷机器前,扫脸认证的冷漠还近在眼前;近期又爆出了一位老人家不会电子支付交社保,茫然不知所措,分外孤独的背影。
难道我们在食政之上,也要割裂抛弃他们吗?.....
以上只是可能危害之一!
回到巨头们概念本身—社区团购。他们的核心目标群是什么人:中老年为主。在贫困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和成长在改革开放后期年轻人最大的区别是:对价格极其敏感。
巨头补贴政策带来的价格小恩小惠,无疑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形成社区聚合流量,将是大概率事件。
手握社区流量的巨头各级小群主们,会没有流量变现的冲动吗?原有的各种加盟快递点,全部变成各种“优选”店卖货,已经说明了一切。
社区中老年为主的流量特征,让掌握这些的群主们,为了更好的业绩和收入,必然研究他们的需求并进行引导。中老年需求什么?保健、神药与美容。你如果翻阅过打击传销的新闻,必定发现,上述三者也是传销的必备神器。
有网友已经编了一个段子,声称:P2P网贷收割了年轻人;理财收割了中年人;现在社区团购保健食品收割老年人又走在路上。这些巨头们,到底以“创新”的名义,要将我们带向何处?
年轻人被收割,算是挨了社会毒打,还有改正成长机会,涉及人群实际上并不广。但如果社区团购形成的收割成型成功,那涉及的面,难以想象……
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加强对巨头们的监管。对于社区团购这种涉及为政之首的事物,哪怕放慢脚步,也应划定红线!
这里不应该成为他们的狩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