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先云

1924年3月27日,黄埔军校第一期规模最大的一场考试,在广州市区文明路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举行。那天参加考试的考生有1200余人,考试科目主科两门:国文与算术;加试一门综合科目:三角、几何、代数。

1924年4月28日成绩揭榜,正取生350名,备取100多名,仅有中师毕业生学历的蒋先云名列榜首。

当时除了考生政治和介绍人等条件外,其他没有硬性规定,年龄和学历参差不齐。年龄方面大到35岁(有的资料称最大年龄是丁琥,1886年生,38岁,但“一期同学录”载为25岁),小至17岁。学历方面,虽然最低是小学肄业生,但高学历的大有人在,据对后来被录取的学生进行统计,其中大学毕业生18人,大学肄业生63人,专科毕业生26人,专科肄业生46人,这些人当中有些还是留学生,属于“海归”。

蒋先云以中专师范毕业生较低的学历,毕业2年多来一直从事繁重辛苦艰险的社会活动等不利条件,居然夺魁,让师生感到惊奇和钦佩,刮目相看。

考试的成功是由必然的因素和偶然的因素促成的。纵观蒋先云短暂的一生,他是个智商和情商都比较高的人。少年时代虽然缺失培养,但是聪慧的素质已见端倪。

在读村立国民小学时的一次课堂上,国文老师布置作业,要学生们用个“月”字造句对联。老师对交上来的卷子一看,绝大多数的学生答得文不对题,甚至有的根本是白卷,只有蒋先云答得最好,其阅:“残月西斜,凄洒人间;日出东方,大地红遍。”

虽然文法对仗方面可以推敲得更好,但作为初小学生能有这般文思和辞意,老师甚为高兴,在其卷子上批道:“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含意深厚,超脱异常。传阅!”

毛泽东和夏曦参加国民党“一大”回来后,告诉了蒋先云关于黄埔军校招生,中共湘区委决定派遣蒋去投考,毛和夏愿意作为蒋投考的介绍人,蒋先云感到非常兴奋。

因蒋上的是中等师范学校,理科知识比较薄弱,又毕业后明整天奔波于工人运动等事务中,系统文化知识已有所荒废,所以思想上有所顾虑。毛鼓励蒋说:“据我观察和推测,大部分考生的文化水平也比你高不到哪里去。你聪明好学,底子不错,好好复习,一定会考出好成绩。你不仅要考上,而且要考出好成绩。你的行为不只是你一个人,是我党的形象!”

蒋先云是毛泽东一手培养出来的湖南省早期党员,对于毛寄予的厚望,蒋先云既感到光荣,又感到身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考出好成绩,以不负组织和毛的殷切期望。

开考之前,蒋一概谢绝同伴邀请逛街游玩,躲在旅馆里专心复习,理科方面有不懂的知识虚心向内行人请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200多人角逐中成绩位于榜首。

黄埔军校建校伊始,学生学习生活条件非常困难,教室、寝室、食堂、会堂、办公室、操场等办学便施都非常简陋,伙食更是很一般。

黄埔一期学制只有半年,半年时间内要完成当时军官学校2年制的规程,学习、训练任务非常繁重,而且还要不时地参加社会实践,承担孙中山担任大元帅警卫、维持社会治安、帮助训练农民自卫军、工团军、到广州参加示威游行、镇压反动商团叛乱等任务。

为主义而来的蒋先云不畏惧任何困难艰苦,学习和训练非常刻苦。同在第1期第1队的同学徐向前说:“在学期间,我们常常看到他晚上还在灯下读书。”

黄埔军校是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蒋先云不仅积极钻研革命理论,而且潜心研究古今兵法和中外战例,对战术技能也刻苦锻炼。蒋先云待人谦逊,从不恃才傲物,对同学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加上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深得同学的爱戴和师长的疼爱和看好。

校长蒋介石常引蒋先云同姓为荣,与他牵宗扯亲,爱之如手足。

校党代表廖仲恺说蒋先云是黄埔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

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后来才到任,认识蒋先云较晚,却一接触蒋先云后,就坚决地认为他是军校的高材生,是个难得的人才。

1924年11月30日,黄埔一期第1至4队学生毕业考试结束,及格者456人,蒋先云学术两科冠于全校。黄埔军校师生赞叹不已。

黄埔一期第1至4队近500名学生中可谓人才济济,藏龙卧虎。且不说比蒋先云阅历深、学历高的同学,仅军事经历拥有者据不完全统计有190人左右。其中如范汉杰、张坤生、陈平裘、王驭欧、邓春华、谭鹿鸣等人有多年的军旅阅历,他们入学前分别担任过粤军第6路少将司令兼三水县县长、陕西靖国军第3路第2支队少校副官、湘边宣抚使署少校副官、某军队少校副官、粤军义勇军第5支队第2营营长、陕军司令部少校参谋。担任过上尉军官的有17人,担任过中尉连级军官也不在少数。

一期毕业考试的成绩评定里,“学”即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执勤等基本军事学识、战术兵器交通筑城等四大教程,“术”是制式教练等军事技能。对于这些,同以上拥有军事经历者相比,蒋先云虽然是从零开始,但他勤学苦练,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终于后来居上,名冠全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