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帛书老子3.9|大器免成

【提要】大器免成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钥匙。

大器免成
“大器免成”在《道德经》里被改成了“大器晚成”。
结果“大器免成”这个真李逵被人遗忘了,而“大器晚成”这个李鬼却名声大噪。
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我觉得下士还不够“下”,还有“下下士闻道,不懂而改之。”更不靠谱!
“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之间的差别,就是“鸡汤”和“智慧”的差别。
人们之所以更喜欢“大器晚成”,因为这是一个安慰剂,给无数年龄渐大,却岁月蹉跎的人,一点安慰和希望。
“大器免成”却不是安慰人的“鸡汤”,而是“大智慧”。
【器】
人之所以能从动物界中脱颖而出,关键的一点是“人会制造工具”。
按照制造工具的不同,人类历史可以划分成不同阶段。
从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的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一直到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和正在进入的“人工智能时代”。
综合来看,所谓“器”就是“人工制作的工具”。
在人类告别野蛮,走进文明的过程中,一种至关重要的“器”,就是可以“烧饭盛水”的容器。
各个时代,虽然制造容器的质地不断变化,陶器、瓷器、青铜器、金器、玻璃器,但重要性从未改变。
追根溯源,“器”这个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形状是一条狗守着家里四个口状的“宝贝”。这些宝贝,就应该是陶器,瓷器,以及青铜器之类的口状容器。

器,皿也。——《说文》

老子也说,“埏埴为,当其无,有埴之用也。”

注:埏埴[shān zhí]是指用水和粘土,揉成可制器皿的泥坯。

后来“器”这个字,引申的含义就比较多了。

比如,人造出来的工具,包括兵器,乐器,机器等等。

还有,因为“器”具有容纳的特性,所以,“器”又化实为虚。由“人造的实物”引申为“人造的虚物”,比如“才华”

“成”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成”字,右部是一把宽口长柄大斧“戌” [xū],左下有一直条长形物。

“成”字后来引申成“成就”,“完成”。

可是这种引申只注重了“结果”,却忽略了过程。

所谓“成”,是怎么“完成”的呢?

从“成”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出,是用“斧子”削成的。

所以,“成”的完整含义应该是“通过人力作为而成”。

【“器与成”的关系】

综合“器”与“成”的解释可知,无论“实物”还是“虚物”,器都是“人制造而成的作品”。
也就是所谓“成之”——《老子》。
【大器免成】
要想理解“大器免成”,首先得理解什么是“大”。
“大”是深刻而抽象的概念,但往往这些最高深的概念,在不同领域又是相通的。在《金刚经》中,也多次探讨类似问题。
不妨先引用一段《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十九品法界通分分
这一段讨论了“什么是福德多”?
如来说,可以用具体数量财富换来的福德,比如你捐了一个亿,这样能算清楚的福德,不是真正的福德多,而算不清楚的福德才是真正的福德多。
说的再浅显一点,“大器”和“大爱无疆”里的“大爱”,含义是相近的。
什么是大爱?
如果,能算清楚价值的爱,就不是“大爱”,“大爱”是无法算清楚价值的。
比如,父母给我们的爱,能算清楚吗?
需要我们回报多少钱,多少时间。
算不清楚的!
同理,“大器”也是无法用时间和金钱衡量的。
当生产一个“器”,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钱,能算清楚了,这就不是“大器”,算不清楚才是“大器”。
比如,一个产品,只要不差钱,不差时间,就能生产出来,这就不是“大器”。

再比如,在书法作品中,最牛的《兰亭集序》是一部大器之作。就算王羲之本人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你给他多少钱,让他花多少时间,都无法一定再写出这样的作品。

在文学作品中,最牛的《红楼梦》也是一部大器之作,这样的作品是不可重复的,是用生命写出来的。

《兰亭集序》和《红楼梦》都是不可预期的作品,不是只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金钱就可以做出来的。

【大器免成与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老所说的“杰出人才”,就是“大器”。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器”,而培养不出“大器”呢?

“大器”与“器”的差别,还可以通过“斧凿痕迹”这个成语来理解。
斧凿痕迹原指用斧头、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不自然。

按此成语可以总结:“器”是有斧凿痕迹的,而“大器”是浑然天成的。

器成之,“成”在金文中恰好有个“斧子”,看来也不是偶然的。

由此可以给出“钱学森之问”的一个解答。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因为,当前学校和研究领域对人的束缚太多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评价体系,条条框框太死板,在如此“刀削斧劈”之下,生产出来的“器”,总会有斧凿痕迹,自然难出“大器”。

 为啥民国能出“大器”?

首先民国的教育是精英教育;其次民国基本就是乱世,乱世之中,受到的制度束缚反而少,人的发展自由度高,所以,民国更容易出“大器”。

难道说“新中国”的教育,就不如“民国”了吗?

不是的!

新中国的教育和民国的教育目的不同。

民国是为了培养精英,新中国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

精英教育就像散养的鸡,肉蛋产量低,却质量高。

而快速普及式教育,就像养鸡场的鸡,虽然营养价值不如散养,可是肉蛋产量高。

回顾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史,建国之初,中国的识字率也就20%多。要想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培养几个“大师”重要,还是提高全民的整体“文化水平”重要呢

很显然,当时国家教育的迫切目的,不是为了多培养几个“大师”,而是为了提高“识字率”。

要想快速提高识字率的办法,只能在制度化的约束下才能实现,所以那时候开始是运动式扫盲,后来在每个农村几乎都办了小学,老师的水平普遍差,但是启蒙识字还是可以的。到了1976年,中国识字率迅速提高到60%以上,到2007年,已经达到90.9%。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迫切需要进入工业化,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

是几个高精尖的“大师”,还是大量相对普通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显然,我们需要大批量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这种大批量生产人才,也非“流水线式教育”不可!

流水线式教育,让中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了质的提升。但同时也抑制了“个性”的发展,客观上抑制了“大师”级别人物的产生。

当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大师类人才,是常有的,只不过缺乏发现“大师”的制度。

像屠呦呦这样的人才,难道不是大师吗?

可是,如果不是她获得诺贝尔奖,恐怕也是“低调一生”。

另外,随着整个社会对“应试教育”的反思,以及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加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师”级的人才,未来一定会在中国不断涌现。

大师是不可预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大师,也不知道什么人会成为大师,但只要提供好土壤和气候,大师的产生就是必然而可期的了。

《读帛书老子》
道经读书笔记合集
读帛书老子0|前言
读帛书老子1.1|什么是德,德的四个等级
读帛书老子1.2|道德仁义礼的关系
读帛书老子1.3|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读帛书老子2.1|何为得一?

读帛书老子2.2|天毋已清将恐莲

读帛书老子2.3|地毋已宁将恐发

读帛书老子2.4|神毋已灵将恐歇

读帛书老子2.5|浴毋已盈将恐渴

读帛书老子2.6|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读帛书老子2.7|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读帛书老子2.8|贱之本与,非也!
读帛书老子3.1|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读帛书老子3.2|上士闻道,堇能行之
读帛书老子3.3|上德如浴,大白如辱
读帛书老子3.4|再谈大白如辱
读帛书老子3.5|上德,广德,建德
读帛书老子3.6|质真如渝
读帛书老子3.7|大方无禺
读帛书老子3.8|再谈大方无禺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