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汝杰:文读音、白读音和旁读音

对各地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的调查和记录由来已久,成果丰硕,但缺少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本文略谈文白异读现象的性质和特点,探讨文读音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可以与文读音、白读音并列的新概念“旁读音”。本文还以若干种方言为例,讨论旁读音的性质和特点。
壹 文白异读现象的几个特点

“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的普遍现象,文读音多用于读书或书面语,故又称读书音。例如1861年出版的教会罗马字上海土白本《论语》《大学》和《中庸》都是用文读音注音的(according to Shanghai reading sound),可见当年读书是用文读音的。白话音用于日常说话,故又称说话音。在闽南地区,文读音称为“孔子白”,白读音称为“解说”。

文白异读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文白异读现象是指同一个字有文读和白读两种读音。在同一种方言里,每一个字一般都有一个白读音,即本地原有的读音,只有少数字既有白读音,又有文读音。例如“大”在上海话里白读音是[du6],文读音是[da6]。一般认为白读音是本地原有的读音,文读音则来自标准语。就读音的来源而言,白读音是内源音,即来自本方言内部的读音,文读音则是外源音,即不是来源于本方言的读音。文读音最初用于读书,后来也渗透到口语中的“文理词”,即较文的词汇。例如上海话“大学、大会、大概”中的“大”即用文读音[da6],“大门、大风、大碗”中的“大”则用白读音[du6]。故文读音并非仅仅用于读书,口语也用。表1是厦门话文读音和白读音的应用实例,文读音用于文理词,白读音用于土白词。

表1  厦门话若干例字文读音和白读音与文理词和土白词匹配表

1.2

文白读是语音层次上的现象,用在不同词汇或场合的白读音和文读音在理性语义上是相同的,只是读音不同、风格也不同而已。如果两音所表示的语义不同,即不构成文白异读。例如温州方言的“毒”字有两音两义:[dɣu8],名词,毒物;[dau6],动词,用毒药毒死。此类“声调别义”现象普遍见于各地方言。例如在各地吴语里“易”字普遍有语义不同的舒促两音。舒声的“易”义为“容易”,是形容词;促声的“易”义为“交易”,是动词性的。“数”也有两音两义,如温州方言:[su5]名词,数目;

动词,点数。这些都不属文白异读。有“声调别义”的字,在《切韵》里,往往本来就有两个不同的读音,例如:“数”有“所矩切”和“色句切”两个反切;“易”有“以豉切”和“羊益切”两个反切。“声调别义”也见于古汉语和现代普通话,不是方言的特点,与方言的“文白异读”无关。

1.3

训读音的性质与白读音不同,不宜与文读音匹配构成文白异读。用汉字记录方言词,有时不用这个词的本字或原字,而借用一个同义字或近义字来记录,这个被借用的字即是训读字,这个字的读音仍按本字或原字的读音读,称为训读音。如闽南方言借用“帆”字记录“篷”这个词。“篷”字即是原字,“帆”字即是训读字,其读音仍按原字读作[ph1],不按“帆”的本音读作[huan2],[ph1]即是训读音。训读字的特点是皆有原字或本字与之对应,[ph1]与原字“篷”相对应。“帆”和“篷”是两个不同的字,虽然有两个不同的读音,但不像文白异读那样是一个字的两个音,故不能构成文白异读。又如梅县客家话“蚀”字训读音[sat8],原字是“折”,与“蚀”的读音[sət7]并不能构成文白异读。有的方言学著作把训读音当作白读音,视为文白异读现象,显然是不妥的。

1.4

有文白异读的字在不同方言的常用字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如在闽南话里几乎占一半,据李如龙的统计,厦门话的文白异读字有1409个(李如龙 1962);在吴语里只占不到十分之一,据叶祥苓的统计,苏州话里文白异读字有219个(叶祥苓 1988)。

1.5

有的方言白读音和文读音的语音系统不同,文读系统用于读书。例如江苏丹阳方言,並定群等全浊声母平声字有文白两种读音,文读音近官话,白读音近周边吴语。“丹阳方言处在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读书音接近江淮官话,说话音接近吴语,文白异读的字多。读书音有四个字调,分别相当于古音的平、上、去、入四声;连读不变调。说话音有六个单字调(四个跟读书音的字调相同),连读多变调。”(吕叔湘 1980)更有甚者,有的方言的文读音系统用于与外地人通话,例如浙江的金华方言,文白异读字数量比周边吴语多得多,“梅、三、安、多、瓜、千”等字都有文白两种读法。

1.6

文白异读是有对应规律的。除了个别字以外,哪些字有文白异读,是有规律可循的。厦门话的文白对应规律有194条之多(李如龙 1962),苏州话也有9条(叶祥苓 1988)。以下举例用上海话。

①*见母开口二等声母文读为[tɕ];白读为[k]:

家[tɕia1/ka1]:家庭、家长;人家、百家姓

交[tɕiɔ1/kɔ1]:交通、交际;交代、交白卷

②*见系合口三等韵母文读为[ue]韵;白读为[y]韵:

贵[kue5/tɕy5]:宝贵、贵宾;价钱忒贵

围[ɦue6/ɦy6]:包围、围棋;围巾、围身围裙

③非、奉、微三母合口声母文读为唇齿音;白读为双唇音:

问[vəŋ6/məŋ6]:问答、学问;问路、问问题

闻[vəŋ6/məŋ6]:新闻、闻一多;闻闻搿朵花

肥[vi6/bi6]:肥料、减肥;肥皂

④日母(除止摄外)开口三等字声母文读为[z];白读为舌面鼻音:

人[zəŋ6/

]:人才、人事;人家、乡下人

日[zəʔ8/

]:日记、日历;日脚、日里向

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声母文读为零声母;白读为舌面鼻音:

:儿童、小儿科;儿子

:中耳炎;耳朵

⑥*梗摄开口二等韵母文读音为[əŋ];白读音为

:生命、书生;生日、生意

:斗争、争鸣;争争吵

⑦歌韵开口一等韵母文读为[u];白读为[a]:

拖[thu1/tha1]:拖拉机、拖地板;拖鼻涕

多[tu1/ta1]:多少、忒多;多碗饭

⑧鱼韵见系韵母文读为[y];白读为低元音[a]或[E]:

锯[tɕy5/ga6]:锯子;锯板

许[ɕy5/hE5]:允许;辣许、许头

虚[ɕy1/hE1]:空虚;五虚六肿

⑨常用特字:

大,文读为[da6]:大学、大家、大队、大哥

白读为[du6]:大门、大碗、大米、大房间

去,文读为[tɕhy5]:去年

白读为[tɕhi5]:到北京去

1.7

各地文白异读的规律不甚相同。如1.6所列①②⑤⑥条(左边带星号者)在南部温州方言无文读音。温州方言有186个字有文白异读,见表2,其中有122个字(右上角带星号者)在苏州方言无文白异读。

表2  吴语温州方言有文白异读的字

1.8
文白异读反映字音产生的历史层次不同。方言中的文读音借自官话,较晚近,白读音是本地音,较古老。如温州方言,“拖”字(歌韵透母)白读是[tha1],韵母读[a],与中古音相符,用于“鞋拖、拖田耕田”等;文读是

,韵母读

,与近代音相近,用于“拖拉机、地拖拖把'等。

贰 文读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汉语的方言纷繁歧异,书面语却是统一的。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和文化重心是在官话区,书面语也向来是以官话为标准的。

太学是汉代最高教育机构,始于汉武帝。太学置博士弟子,汉元帝时多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时多达万余人。此后历代皆有太学制度,后代又称“国子监”,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授课往往采取大课方式,听课人数不等,最多者可达千人,也有小课堂教学。学习期限最多要七年。太学生学业期满后很多都是返回乡里从事教学工作,或充任地方官吏。学生的方言母语不同,老师授课使用何种方言没有文献记载,最大的可能是使用当时的“雅言”。回到家乡的博士子弟应该就是把最早的文读音带到各地的人。

文读音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唐宋时代产生的科举制度。文读音历代长盛不衰,现代愈益发展,更深刻的文化背景则是各地方言中的文读音更加接近北方话,而北方话向来是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的基础方言。

唐代创设新的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竞选的才智考试制度,它比汉代的“乡举里选制”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都要更公平合理,也给一般百姓以更多的机会。科举制度起初只考策论或训诂,即国家政策的理论问题或古代经籍的训释。这两种考试内容往往雷同,答卷常常流于空泛,难以考出才智的高低,所以后来改为偏重诗赋(钱穆 1993)。而押韵和平仄的准确与否是评判考卷的重要标准。“最早期的北宋进士考试遵照唐制。晚唐对诗赋的格律要求比较严格,落韵的答案一律不及格。”(平田昌司 2016)

诗赋讲究平仄,有种种韵律限制,因此读书人普遍重视字音。诗赋的音韵标准是《切韵》音系,而字音的规范自然是帝都所在的中原音或北方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文读音因而在各地方言里越来越发达。各地文读音的形成、稳定和发展大多得益于官方和民间的教育事业,即由教师传承,然后进入民间。汉唐两代国家的公立学校极盛,宋元明清则盛行私立的书院制度,还有大量遍布城镇和乡间的私塾,而教师中有一大部分是科举考试的落选者。

太学是官办的,古代的书院则多是民办的。书院始于唐代,盛于宋初。宋代的四大书院是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清代书院达二千余所,但官学化也达到了极点,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如张之洞在武昌建立的两湖书院、广州越秀书院等等。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几乎完全官学化,这是书院发展的总趋势。各地书院的教学语言未必是标准的官话,因为教师的籍贯五花八门,但是即使是用方言教课,也应该是尽量使用文理词和读书音(即文读音)教学的。

近代在各地流行的地方戏,例如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其语言特点之一是书面语化,即多采用文理词和文读音,例如越剧的官白“遇文白异读时,文读和白读可以互换的,舍白读而取文读。如‘未’取[v]声母,而舍[m]声母;‘人’取[z]声母,而舍

声母。在现代越剧舞台,这是主流。”(黄玮2006)在旧时代听戏是一般民众主要的休闲活动,地方戏对文读音在民间的传布显然也能起不小作用。

至于当代铺天盖地的普通话媒介,更是大大促使方言产生大量新的文读音。

叁 旁读音
3.1

下面谈谈“旁读音”的概念

外源音除了有来自标准语的文读音之外,还有来自外地方言的“旁读音”。旁读音大多来自当地的权威方言。例如温州话的“卸”有两读:[sei5/ɕia5],后一音来自上海话。

“旁读音”的形成是方言接触的结果。例如上海郊区金山话,本来没有舌面的[ʑ]声母,近年来因与上海市区话频繁接触,产生新的[ʑ]声母,“徐邪象情习谢”等邪母字和从母的“嚼”本来读[z]声母,今新派皆读[ʑ]声母。

旁读音不符合本地语音演变规律,例如温州话麻韵开口三等(章组)按规律应读[ei],但“卸”的韵母又读[ia]。

“旁读音”这个概念或术语可以与文读音和白读音并列,成为汉语方言字音三足鼎立的三个层次。这个概念对于方言历史层次和方言接触研究都是很有用的。

3.2

旁读音个案分析

(一)杭州话的旁读音。老派杭州话字音没有文白异读现象,只有极少数所谓白读音是例外。但近年来由于大量周边吴语区民众移居杭州,一般吴语的白读音也输入杭州话,例如:戒ka5丨江kaŋ1。对于杭州话来说,这两个新的字音即是旁读音。

老派杭州话罕见文白异读现象,例如“晚米、晚稻”的“晚”字读

。这是白读音,文读音是

,如“晚上、晚娘后母”的“晚”。因为杭州城里人不种庄稼,这个白读音显然是从种植稻米说吴语的乡下人那儿学来的。“豇豆”的“豇”读[kaŋ1],也来自乡下。在一般吴语里,普遍有200个左右的字有文白异读现象。例如见系二等字,如“假、江、界、街”等,太湖片吴语普遍有文白异读,但杭州话只有颚化这一种读法。古日、微二母字,如“闻、问、耳”等,各地吴语普遍有文白异读,但杭州话也只有一种读音。

赵元任(1928:83)指出:“别处有文白两读的字(家、问、交、江、樱、角、甲,耳等等),在杭州大都一律取文派的音,白话中取白派音的字甚少。”又说:“杭州人说话颇有点像常州人读国语白话文。”他在书中声母表和韵母表上详列各地吴语的文白读字音,杭州话无一字有文白异读情况,即各字都只有一个文读音。例如梗摄二等字“硬、杏、争、孟”,杭州话都只有一读,赵元任特别说明文白读同音(赵元任1928:83)。

杭州近年来产生的“白读音”,据赵庸(2006)调查,至少有68个,应是来自周边吴语,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白读音。特别是1958年起,因招收大批农民进城做工,市区总人口由1949年的62.48万人增加到1958年的88.44万人,增长41.55%。这些农民即来自周边吴语区。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人口大增,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来自周边吴语区。其它吴语的使用者与杭州人的交流日益频繁,也加强了其它吴语对杭州话异读现象的影响。见表3。

表3  杭州话里的旁读音与邻近吴语白读音比较

(二)温州话的旁读音。温州话麻韵开口三等(除见系外)原读[ei],没有例外,今“车”又读[o]韵,“卸”又读[ia]韵。[o]和[ia]即是来自上海的旁读音。“车”的[tso1]的读法仅用于从上海输入的新事物“汽车、脚踏车、裁缝车缝纫车”等,原有的“车”,如水车、徛车儿童车等,读[tshei1]。“卸”字原读[sei5],后因上海至温州的海轮航线开通后,上海来的水手卸货时,带来“卸”的上海音[ɕia5],从而“卸”字有了新的读音。见表4和表5。

表4  温州话麻开三精组的音变规律及“车”字的旁读音

表5  温州话麻开三章组的音变规律及“卸”字的旁读音

(三)上海话的旁读音。上海话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第一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20年代;第二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第三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第四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上海话里的旁读音大多是在第三期定型的。例如桓韵(合口一等见组)读[uø];桓韵(合口一等帮组)读[ø];覃韵(开口一等泥母)读[e]。见表6。

表6  上海话里来自苏州话的旁读音

另有些特点则是苏南和浙北两地共同影响的结果,例如古晓母(灰韵)原读[f],苏南和浙北许多地点读,上海音也变读[h]。又如缩气塞音声母[ɓ、ɗ]变为普通的塞音声母[p、t]。再如入声韵,老上海话原有[yøʔ]和苏州话或宁波话的[yœʔ]相对应。此韵在现代上海话里变为[yəʔ],见于“血、缺、月”等字。遇摄合口三等,如“书”字,老派松江话和老派上海话原读[y],苏南和浙北许多地点读

,如宝山、嘉定(以上两地旧属江苏省)、湖州、长兴、安吉、余杭、萧山、嵊县、新昌等。上海话从第三期开始读

(四)北京话的旁读音。北京话(普通话)里有一个来自上海话和广东话的旁读音,即[kha]。现代汉语有许多外来词最初是通过上海话或广东话翻译的。如:卡片(card) | 卡车(car) | 卡通(cartoon) | 卡宾枪(英文 carbine) | 卡路里(法文 calorie) | 咖啡(coffee) | 咔叽(khaki,中文又写作“卡其”,纺织品)。普通话不但吸收了这些外来词,同时吸收了上海话和广东话的一个音节[kha]。普通话本来没有[kha]这个音节,“哨卡”和“卡住喉咙”的“卡”字原读

普通话从此多一个音节

。这是语言接触改变一种语言音系结构的实例。见表7。

表7 北京话的一个旁读音

“卡片、卡车”等外来词最初是从上海话翻译的。“咖啡”和“咔叽”这两个外来词最初是从广州话翻译的。“咖啡”的早期写法是“架啡”,见于《广东省土话字汇》(A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1828)。广东方言字常在通用汉字左边加“口”,也用这类字来翻译英文,例如“噠、啤酒、啡、菓、哔叽、佛囒仁、罢囒地酒、荷囒、咪唎加国、咭唎国、佛囒哂国”。上海来源的外来词没有“口”字偏旁的特点。

北京话里另一个旁读音是“搞”的读音

。“搞”字不见于《广韵》,其本字应是开口二等巧韵见母的“搅”。搅字见于《广韵》巧韵古巧切:“手动。《说文》:乱也。”本来只有“搅拌”义,北京话今音读

,西南官话今音读

。后来此字在西南官话里词义引申为“做、干(某事)”。北京话将此字音义一并引进,并新造了一个形声字“搞”。对北京话来说,

就是“搅”的旁读音。

3.3

旁读音有几个特点

(一)旁读音来自外地方言。旁读音不是本地原有的读音,也不是来自标准语的读音,而是来自外地方言的读音。“旁读音”的形成是方言接触的结果。

这里所谓“外地方言”一般都是当地的优势方言,例如在吴语区,上海话相对于温州话是优势方言。现代温州话“车”有两个读音[ei]和[o]。麻韵开口三等本地音原读[ei]韵,例如“水车、风车、车栾”等词中的“车”,都读[tshei1]。但是在“脚踏车、裁缝车、汽车”等词中的“车”,都读[tsho1]。[tsho1]这个字音来自上海话,因为这些新式的“车”都是从上海输入的。温州话里这个来自上海话的[tsho1]就是“旁读音”。

中心城市的方言相对于郊区、郊县或乡下的方言,是优势方言,郊区方言往往从城市方言借入旁读音。例如新派金山县(今称金山区)方言从上海市区方言借入旁读音声母[ʑ]。见表8。

表8  金山话旁读音[ʑ]声母字

(二)旁读音不符合本地方言语音演变规律。从本地语音演变的规律来看,旁读音是语音演变的例外字音。

在现代上海话里一字两读或多读特别多,除了文白异读外,共有220多个。一字两读或多读可能是历史层次不同,也可能是字音来历(一字有两个或多个反切)不同,本地本来就可能是两读或多读的,但其中有一部分应该是方言接触造成的,这些又读音自然不在本地方言音变规律之内。现在举两个例子,见表9。

表9  上海话不符合音变规律的旁读音举例

比较音韵地位相同的字就可以知道这些又读音不合音变规律。例如与“婿、宣”两字音韵地位相同的字读音跟这两个字不同。又读音显然是外来的,从表9可知,“宣”字和“婿”字的又读音(斜线后面的读音)是旁读音。此类并非文白异读的又读音,在上海话同音字表里可以找出200来个。

(三)旁读音可能是个别字音,也可能是成系统的。各种方言中的旁读音,可能是个别零散的字音,但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也可能形成系统的。例如现代上海话中来自苏州话的[ʑ]声母旁读音;杭州话中来自周边吴语的旁读音;厦门话里来自泉州话的旁读音。

老上海话的邪母和从母皆读[z],今部分字今读[ʑ],即来自苏州话,例如表10所列字音。

表10  上海话旁读音[ʑ]声母的系统性

桓韵合口一等见组字,老上海话韵母读[ue],今上海话读[uø],即来自苏州话;桓韵合口一等帮组字,老上海话韵母读[e],今上海话读[ø],即来自苏州话;覃韵开口一等泥母字,老上海话韵母读[e],今上海话读[ø],也来自苏州话。见表11。

表11  上海话桓韵和覃韵旁读音

杭州话里的旁读音对应于周边吴语的白读音,也有明显的系统性。例见前文表3。

闽语的厦门话受泉州话的影响甚深,据传教士闽语著作,老厦门话的日母字读[dz]。后受泉州话的影响,变读[d]或[l],如“日”[dzit→lit]。今厦门话日母一律读[l],系统性很强,例外很少,如:

热 liat8 | 惹lia3 | 儿 lia2 | 而 li2 | 二 li2 | 如 lu2 | 儒 lu2 | 乳 lu3 | 辱 liɔk8 | 入 lip8 | 褥 liɔk8 | 饶 liau2 | 扰 liau3 | 绕 liau3 | 柔 liu2 | 肉 liɔk8文读 | 染 liam3文读 | 然 liɛn2 | 燃 liɛn2 | 人 lin2文读 | 仁 lin2 | 忍 lim3文读 | 任 lim6 | 认lin6 | 韧 lim3文读 | 软 luan3文读 | 润 lun6 | 闰 lun6 | 瓤 liɔŋ6文读 | 让 liɔŋ6文读 | 若 liɔk8文读 | 弱 liɔk8文读 | 仍 lɪŋ2。一个例外是“耳”

成系统的旁读音有可能反客为主,取而代之,成为主流。上海的[ʑ]声母和厦门的[l]声母都是如此。

3.4

有了旁读音这个概念,一般方言的字音就都应有三大层次,即文读音、白读音、旁读音。就来源来说,白读音是本地音,可称为“内源层”;文读音来自标准语,可称为“外源1层”;旁读音来自非标准语的外地方言,可称为“外源2层”。

表12  方言字音的三大层次

但是杭州话只有白读音和旁读音,据本文的思路,传统观念上杭州话的“文读音”实际上是“白读音”。杭州话里的所谓“白读音”,如“戒”[ka5],实际上是旁读音。“戒”原读[tɕiɛ5],即是白读音。杭州话只有白读音和旁读音,而无传统观念上的文读音。

广义的“外源层”还有可以包括底层(来自底层语言)和外语层。不过因为方言里的底层音(substratum)和外语音往往是零星的现象,是不成系统的,其重要性不可与旁读音相提并论,只有旁读音才能与文读音和白读音鼎足而立。况且方言里的底层音和外语音来自别的语言,不是方言之间互相接触的结果,可以另行讨论。

社会语言学上,还有所谓“傍层语言”(adstratum)。底层语言和上层语言在互相交融时或交融后,另有第三种语言对它产生影响。这第三种语言即为傍层语言,它可以没有民族学的前提,即在地理上并没有侵占过底层语言。这个概念是Edwin Bryant在研究吠陀语(Vedic,即后来的梵语Sanskrit)词汇输入达罗毗荼语(Dravidian)问题时提出来的。日语从西方语言输入大量外来词,西方语言对于日语来说就是傍层语言。汉语对于日语来说也是傍层语言,日语里的吴音、汉音和唐音对于日语来说,也可以说是广义的“旁读音”。

肆 结语

各地方言普遍有文白异读现象,白读音是本地原有的读音,文读音则来自标准语。文白异读是语音层次上的现象,文白只是读音不同,字义是相同的。文白异读在数量和字音分布上因方言不同而不同。就读音的来源而言,白读音是内源音,文读音是外源音。古代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是文读音产生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外源音除了有来自标准语的文读音之外,还有来自外地方言的“旁读音”。“旁读音”的形成是方言接触的结果。各种方言中的旁读音,可能是个别的字音,也可能是成系统的。旁读音来自别的方言,大都是本地区的强势方言,是通过方言口头接触形成的。笔者主张确立“旁读音”这个概念或术语,它与文读音和白读音并列,成为汉语方言字音三足鼎立的三大层次。“旁读音”对于方言接触、方言演变和历史层次研究都将是很有用的概念和术语。

参考文献

福建省汉语方言调查指导组、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编写组 1962 《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讨论稿,铅印本)

黄玮 2006 越剧音韵研究,《地方戏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如龙 1962 厦门话的文白异读,《厦门大学学报》第2期

吕叔湘 1980 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方言》第2期

钱穆 1993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平田昌司 2016 《文化制度和汉语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福堂 1993 《汉语方音字汇》(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

叶祥苓 1988 苏州方言中的文白异读,《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

游汝杰 2019 吴语“声调别义”的类别和特点,《辞书研究》第2期

赵庸 2006 杭州话的文白异读,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赵元任 1928 《现代吴语的研究》,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四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