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商人 | 孙晓亮:人迹罕至地,吾心向往处
导读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未选择的路》
一、有志者,事竟成
从立志成为一名律师到正式踏入坤商律师事务所,他只用了一年半;从计划到通过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他只用了半年。
目前,我国执业专利代理师数量仅有2万人,同时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专利代理师资格证的人则更少,而这两项难度很高的考试,孙晓亮在两年之内相继通过,这离不开他的专注和努力。听孙晓亮说起他以前的职业,会发现他其实一路走来都是优秀的样子。
大学毕业之后,孙晓亮进入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工作,开启了他的航空职业生涯。两年之后,凭借优秀的能力和工作经验他成功地被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猎聘”,并在入职后一年左右被委以重托协助设立了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南京办事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孙晓亮跟随着德国汉莎航空南京办事处一同经历一同成长,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能够独当一面,后来便一直担任德国汉莎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直到加入江苏坤商律师事务所。
而最终孙晓亮踏进了法律之门,进入律师行业,则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二、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在航空业已经工作了十多年后,孙晓亮感觉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人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寻求改变,因为看到顶了,就没有太多动力再继续往上走,况且在外企,国人在里面再往上走会很难。他开始思考并规划着未来的职业前途,却并未拿定主意。
有时候影响事情摇摆的可能是多重因素,而决定事情走向的往往是一些偶然事件。几年前,孙晓亮与南京交警二大队打了个官司,原因是交警执法时警车占据非机动车道导致他骑车只能被迫在机动车道上借道通过,而被罚了50块钱。
案子经历了一审、二审,他都是自己准备材料、琢磨诉讼方案,这对于当时并不懂法律的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案件二审的时候,孙晓亮感觉到自己的意见不被法官重视,被认为不懂法律、在法庭上讲的东西没用。
虽然案子因为证据上的不足最后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但是这个官司也让他第一次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司法活动如何运转。他也体会到了法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以及懂法、用法的重要性。因此,在案子结束之后他就暗下决心要参加法考。经过整整一年艰苦的备考,他终于在一年内一次性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主观题考试,并顺利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由于这个案子的深刻经历以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顺利通过,也让孙晓亮在进行下一段职业规划时最终选择了做律师。回想起这一段有趣的经历,他总是笑着说还要感谢交通大队促使他迈进了法律的大门,而在进入律师行业并办过大量案件过后,他对于法律的认知早已更加深刻。
三、心之所向,学无止境
四、认真工作、用心生活
谈到进入律师行业以来的办案体会和感悟,孙晓亮认为,作为律师,接受了当事人委托,不仅要在感性层面为客户着想,全力以赴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合法利益,更要在理性层面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多方面、多角度思考案件,让自己的目光不断穿梭于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之间,从中挖掘出有利于当事人的依据。因此,他一直秉持“正直、尊重”的信条与每一位当事人打交道,而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案子,他都会认真做好扎实的案前功课。
在坤商所,孙晓亮在同事们的眼中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一条灰色的围巾、一个精致的德式皮包,永远显得有条不紊、宠辱不惊。这与他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他爱好运动,动起来的时候积极参加户外运动,骑山地车是他的经常项目;他也热衷修身养性,静下心来的时候能在书房里写上一天书法。在这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中,他越来越能找到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也能从容处之。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确实,唾手可得的事物总是引得世人争抢,而在凛冬中独秀一支、清香扑鼻的,唯有傲雪寒梅。对于孙晓亮来说,从资深的航空职业经理人到法律人的转变,放弃原本稳定高薪的工作,从零开始做律师,意味着他选择的不仅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路,更是选择了一个更有挑战的生活。
人迹罕至之处,风景固然美丽,但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后,孙晓亮除了松了口气之外就是更加自信了,毕竟半年多的准备以及通过考试,再次坚定了他内心的信念:有志者,事竟成。这一点早在他决定踏上律师之路时就已牢记在心。
面对新的职业和未来的挑战,他已做好了足够的准备,相比于路上荆棘的阻碍,他心中更多的是向往和热爱,正如他所说:“要微笑面对生活,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一定也还你微笑。”而谈及今后的打算,孙晓亮从容地说“向着第三个小目标出发”。
END
编 辑:章泽群
校 对:王 欢
审 核: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