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和CVD关系
前言:关于PD共病的研究现在也越来越重视,目前仍不清楚PD与血管病是否有共同的因素和发病机制。本文为2019年MD杂志的一篇观察性文章,描述了二个疾病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目前的研究如血脂还是无法界定其好坏,但是作者也有一定的倾向性,详见下面表格。在许多以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中,糖尿病(II型)已被证明与PD风险相关(LR+1.5)。
高血糖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尤其有害,因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富含线粒体,含有高水平的铁离子,促进高活性自由基的产生。研究发现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不清楚对于PD是否重要。早期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较高的血浆胆固醇与较低的帕金森病患病率相关,后来的前瞻性研究表明,低胆固醇早于帕金森病的诊断。此外,基线胆固醇较高与帕金森病进展缓慢,较好的认知和运动能力和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延迟有关。在社区队列中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中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PD未来风险的增加有关。最近,对美国大型MarketScan全国数据库的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与帕金森病的诊断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最可能参与补体激活、细胞凋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血管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募集、脂质堆积、血栓形成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形成。炎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细胞形成的血脑屏障,从而增加血管通透性,并使大脑更容易受到循环免疫细胞、抗体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有证据表明,存在微血管疾病时PD症状严重程度更差。高CV疾病风险评分与较高的PD运动评分和较差的认知能力有关,但尽管如此,具有高CV风险评分的PD患者经常不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在一项为期一年的II期试验中,60名患者随机分为艾塞那肽或安慰剂,使用艾塞那肽的PD患者在停药状态下进行评估时,UPDRS-III评分的增加幅度较小。尽管该试验采用淘汰设计(主要结果在艾塞那肽停止12周后进行评估),但仍不清楚这些鼓舞人心的作用代表着疾病的修饰作用,还是代表着持久的症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