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名人坛】翻生「贾宝玉」​|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九十六

提示:徐玉蘭是當代著名的越劇表演藝術家,專攻生行,早年主演越劇巜紅樓夢》電影,有「翻生賈寶玉」的美譽。香港作家李遠榮酷愛越劇,是票友,因而與徐玉蘭有交往,且看下文分解。

翻生「贾宝玉」
--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
文/李远荣


徐玉兰是当代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专攻生行。早年由她主演的越剧《红楼梦》电影,处处散发着过人的魅力,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牵动着千万年轻观众的心,因而有翻生「贾宝玉」的美誉。
     近日徐玉兰来香港讲授越剧表演艺术,我获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邀请,听了她的讲座,感受深刻。
     徐玉兰于一九六0年随上海越剧院二团来港,于九龙普庆戏院演出《红楼梦》,一连十八场,引起本港戏迷「扑飞」热潮。那时的长城、凤凰电影公司有见票房满堂红,便邀请徐玉兰与王文娟留在香港拍摄电影《红楼梦》,但因当时香港的时局较为混乱,经过商讨后决定在内陆开拍,由香港负责提供伊士曼胶卷,除了导演陈帆是香港人,大部分幕前幕后人才都是内陆精英,所有镜头皆在摄影厂内完成。
     一年后越剧电影《红楼梦》已经完成,但刚巧遇上「文革」前夕,还待一九七八年才能于香港正式首映。徐玉兰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诉说《红楼梦》的曲折遭遇。她说,在「文革」期间,原著《红楼梦》也被打成「毒草」,她和王文娟被视为「男阿飞」、「女阿飞」,徐玉兰心中苦笑,觉得毛主席也曾称赞过《红楼梦》。当时她和王文娟被批斗时,许多观众被安排看越剧电影《红楼梦》,并要求观众就其内容加以批判。可是,每次观众都受剧情感动而流泪,有的更嚎陶大哭,令发起批判的人很气愤,便将徐玉兰与王文娟赶到外面去。
     到了一九七九年,越剧电影《红楼梦》是首出在上海推出的戏曲电影,当时在三十六间上海电影院放映,卖座极佳,后来更红遍全国。
     徐玉兰接着与观众分享她演绎宝玉这个人物的心得。她说,一九五五年接到剧本时,领导曾要求她阅读原著十次,她在乘坐火车往苏联演出《西厢记》来回一个月的路程中苦读原著,结果也只能看了三次,她认为以剧本为依归,另外参考一些评论,发觉有需要时再翻阅原著。
     由舞台上的演出转换到电影中,徐玉兰认为最困难是动作与表情方面的拿捏,因为舞台上的动作较大,但换了拍电影,一扬水袖便很易「飞」出镜头外,而在舞台上的眼神、关目,在镜头前可能变成夸张造作,不过很快她便适应了。此外,拍摄该片时她已经三十一岁。要饰演一个只有十四岁、极有风度又受过礼教教导的孩子,除了参考分析该人物的书籍外,她还在我国的无锡泥人、面粉公仔及北京泥人张的造型吸取了不少灵感,徐玉兰认为最重要不一定是看原著十次,而是了解这个人物的背景与个性,还有宝玉与剧中各人物的感情关系。
     徐玉兰当年在舞台上所演的《北地王》、《是我错》、《迫鱼》、《春香传》、《红楼梦》、《西园记》、《西厢记》、《关汉卿》、《评雪辨踪》,想必在老一辈观众中,仍然留下深刻印象,回味不已。
     徐玉兰的演艺(尤其是唱腔)特色及成功之处,是勇于创新开拓,善于吸收融化,因而别树一帜。越剧的一般唱腔,很容易令人觉得失于娇柔,但徐玉兰的唱腔,却是高亢挺拔,极富阳刚之气。她的音域异常宽阔,旋律上的跳进常以「大跳」进行,所选曲调与情节配合得宜,唱曲时着重层次,并讲究起伏对照。此外,她十分重视唱情,对于人物性格与心理状态有恰当的处理。
     徐玉兰之所以善于博取众长,主要与她的演艺背景有关。她初出道时,除了唱越剧的文戏外,亦同时演徽剧的武戏,甚至学会了绍兴大班的一些剧目。她就是把徽剧演文武老生的发声、用气、吐字,应用于她的越剧演出,并且大幅度借用绍剧高亢激昂的唱腔。徐玉兰的借鉴对象当然不一而足,京剧麒麟童(周信芳)的麒派喷口及咬字,她亦适当地借用。
     年轻梯队中深得徐玉兰教益的,着实不少,大家熟悉的女小生钱惠丽,就是其中一个显著例子。盼望徐玉兰通过今次的推广计划,为徐派艺术的发扬以至越剧的薪传,在香港取得新的成果。

作者李远荣和徐玉兰(右)

徐玉兰赠送李远荣的题字

作者简介:李远荣,祖籍福建省南安市。1973年到香港定居至今。在港期间默默耕耘,热心写作,发表作品800万言,专著20本。散文诗《承诺》荣获1998年中国散文诗征文比赛优秀奖;人物传记《李光前传》名列1998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十大畅销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联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监事长、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副主席。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