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张亚凌:我的中学伙食

我的中学伙食

张亚凌

30多年前小镇上的初中,学校里只开有教师灶,还没有学生灶。学生们都是自带干粮,学校免费用大蒸笼为我们加热蒸熟。还有一口很大的铁锅,提供开水。

只有个别个别家境特别好的学生,她们有时会去教师灶买份饭菜改善一下,也只是偶尔为之。五分钱一份菜,我看过,不外乎是炒土豆丝,白菜炖粉条,凉拌红白萝卜片,凉拌花白,也只是飘几个油星星而已。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即便那样,那几个去教师灶的学生骄傲得俨然已经成了老师,好像高出了我们许多,趾高气昂的。不过,总有些没出息的,眼巴巴地目送人家走出宿舍又迎接人家推门进来。

我们带的干粮,杂粮居多:玉米糕,糜面窝窝头,红薯馍,带麦面馍的很少。我不羡慕她们的麦面馍,我家也有。那是专门蒸给姥姥吃的。姥姥八十多了,牙齿都掉光了。当我们兄妹流着口水砸吧着嘴巴贪婪地盯着刚出锅的那几个麦面馍时,感觉眼睛里都伸出无数只手来,似乎看着看着,那麦面馍就会飞到我们的小嘴边。看着我们那傻样,母亲就摇着头叹口气,说:“姥姥年纪大了,下了一辈子的苦,有今日没明日,得吃好点。娃娃的好日子在后头哩,乖,不要惦记老人的东西。”

哼——,我才不稀罕她们带的麦面馍馍,我们家又不是没有。

不过,是否在大蒸笼里馏热自己的干粮常常需要斗争很久。因为有些人想换换口味,可自己带的干粮很固定,没法换呀,就不跟你商量地换走你的。你放进大笼里的原本是玉米糕,可找不到了,不嫌弃的话,只好拿走没人要的红薯或红薯馍馍。更有甚至,拿走自己的干粮再顺手拿走你的,那就不是换的问题,而是抢劫了。你就只能啃冷馍馍了。那时带的干粮都是提前算好了的,两次下来,自己就得饿肚子了。觉得自己的麦面馍馍放进蒸笼里不保险,就选择冷啃或泡馍。

泡馍也不是想泡就能泡的,一口大锅,全校一千多学生,得排队舀开水。前面是滚烫的开水,后面就成了温水,再后面就成了凉开水了。到了最后,总有人无奈地去旁边的大水缸里舀真正的凉水。

想想,凉水泡馍是啥感觉。只是想想都瘆得慌。不泡,硬得啃不动啊。我现在的胃口极好,吃啥都香,以至于孩子怀疑我是否有味觉。他哪里知道我经历过凉水泡馍?

有的母亲还会给孩子带些“熟面”:面粉蒸熟放凉,加进各种调料甚至一小撮芝麻,切碎的花生,而后在热锅里反复翻炒,熟面就好了。带到学校,吃饭时舀一勺子,用开水一冲,使劲搅拌,沫糊状,喝起来焦香焦香的。只要有一个学生喝熟面,整个宿舍都飘散着那特有的香味儿。就着这种香味儿啃着自己的冷馒头,也不错的。

更多的学生还是以开水泡馍为主,都带着盐巴、酱油。家境好点再加上母亲心细,还会用很小很小的瓶子给孩子带点熟油,馍泡好了,滴两滴熟油,油香也会在整个宿舍里飘散开来。吃着自己寡味的纯开水泡馍,闻着别人的油香,更是沾光。如此说来,不觉中我也沾过别人很多光呢。

有的母亲还会炒点豌豆给孩子带上解解馋。豌豆那时还是饲养室里专门给牲畜喂的硬料。豌豆咋来的不知道,反正那时流行一句话,“牛在哭,猪在笑,饲养员在偷料”。所以总觉得那些一粒一粒炫耀般吃着炒豌豆的学生很可笑:吃牲畜的料,还来路不正,竟然还那样得意。

我们不羡慕,只有不屑。或许,是阿Q精神在作祟吧?

也有母亲在蒸馍的时候,将面团两边的面头儿省下来,揉进各种调料后用手搓成长条状,直接放在灶膛里的明火边烧烤,不停翻,烤得焦黄,就是棒棒馍了。带到学校里打牙祭也是很好的吃食。

这些,只是我看到的,我的母亲从来没有给我做过。我也从来没有怪怨过她。家里人多,家务活就多,特别是要啥没啥母亲还得费尽心思把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她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考虑到如何让我更舒服点。不管怎么说,在宿舍里,我也见识过了也闻到了那些学生的母亲做的各种吃食,也不错。

干粮还是以红薯为主的,不管男生还是女生,每顿都会蒸一两个红薯,再加个杂粮或麦面馍馍。最不好的家庭就是吃一两个红薯还得吃个红薯馍馍。得感谢我的父母,我还不至于过那样的光景。其实他们在家里却常常是喝着红薯稀饭,吃着红薯馍馍或红薯叉叉。用母亲的话说:老人年纪大了,日子不多了,得吃好点;娃们上学,用脑子,得吃好点。她哪有多余的心思放在自家身上?

干粮是这样,菜呢?

每个周三下午有个较长的活动时间,我们才能回家取后半周的干粮,所以带的菜也得放三天。

很多菜不能久放,也只能吃一两顿,而咸菜,放的时间长,吃饭时夹一点就行了,也耐吃,绝大多数学生带的都是咸菜。也有炒青辣子的,刺激,也提味,干粮实在吃不下去就靠着辣味硬吃下去。也有阔绰的,带两瓶菜,一瓶炒洋芋丝或别的什么菜,一瓶咸菜。

最可怜的学生带的菜是炒红薯丝。想想,蒸两俩红薯跟红薯馍馍,就着红薯丝吃着红薯馍馍,要多恓惶有多恓惶。这应该是家境最最差的学生的吃食了。我们宿舍就有,看着我都觉得心疼。可我也没有多余的帮助她,更觉得自己吃好点都是残忍。

那时的干粮袋子都挂在宿舍的墙壁上。而那时的老鼠个个都武艺高强。飞檐走壁,无孔也能入,总能将挂在墙壁上的干粮咬得面目全非。于是我们就想办法将干粮袋子吊在空中,不挨墙壁。

还是无济于事,老鼠照咬不误,难不成它们真的会在空中飞行?

可恶的是,你吃得是我们的干粮啊,却总吃得自己撑撑的以至于饱得拉出一堆屎来,而后潇洒而去。每个人恨不得将老鼠碎尸万段以解心头只恨。

可有什么办法呢?只好用小刀将老鼠咬过的部分切掉,照吃不误。可老鼠屎难闻的气味,无论如何是去不掉的。如今想想都恶心,而那时竟然吃得那么坦然那么无畏。

不过细想起来,条件再恶劣,每个孩子带到学校的,都应该是家里最好的。

作者简介

张亚凌,笔名江小鱼,长歌,笃行,静水等,高级教师,《读者》《特别关注》《文苑》等杂志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选刊》事业部授权作家,《学子读写》特邀主编。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散文、随笔两千余篇。多次在全国写作大赛中获奖,多篇作品被选入各种年度选本,数十篇散文被一些省市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编入数十部书籍,有文章被翻译为英文。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开》《时光深处的柔软》,《回眸·凝望》一书获第二届杜鹏程散文优秀奖。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

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乡书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2016年散文目录

2016年小说目录

2016年诗歌目录

2016年文学课目录

2016年视野目录

2016年原鄉道目录

(0)

相关推荐

  • 张亚凌:浪漫的母亲

    母亲从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浪漫的母亲 文\张亚凌 我一直觉得,母亲从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记得小时候,切面条时,母亲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仰起脸蛋,边瞎想边 ...

  • 我们在科布尔上高中(六)

    本文作者:马少东 06 高中伙食 三年的高中生活,同吃一锅饭,吃着没有油水的烩菜,留下了硬梆梆的馒头回味. 一入学,安顿好宿舍后就把随车拉来的面和山药交到了学校的食堂,交了伙食费后换了一沓绿色塑料片饭 ...

  • 亚凌随笔:寄宿的日子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三部,& ...

  • 母校白中,心中永远的圣地!

    〓第 1549 期〓 作者|殷煌文  编辑|王成海 白音察干中学一九六零年建校,至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学校在短短六年的时间就形成了良好的校风,这种校风不像现在有许多学校刻在碑上,贴在墙上,刻意而为之, ...

  • 潇洒播诵 |《立夏馍》

    <立夏馍> 作者:侯贤祥 朗诵:肖  洒 年一过完,春荒就开始了.所以,过完年,于我们兄妹来讲,最盼望的就是立夏.其实中间也有好几个节气,但于我们,却并不重要,因为,年过后的几个节日里,只 ...

  • 亚凌随笔: 虎子,虎子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三部,& ...

  • 亚凌随笔:在外婆家的日子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散文集<回眸 ...

  • 亚凌随笔: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将不再任性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三部,& ...

  • 亚凌碎碎念:母亲的条件

    [张亚凌,笔名江小鱼,<读者>等签约作家.专栏作家,渭南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 ...

  • 大唐军队出征前有两斤牛肉两升酒,到了战场能吃到啥?说说古代便携军用食品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双尾猫 字数:1845,阅读时间:约9分钟 编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发过唐朝军队伙食的文章<舌尖上的唐军伙食:别说罗马军队,连60年代美军都要流口水>,文章种提过唐朝军 ...

  • 亚凌随笔:​母亲的爱与不爱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 ...

  • 陕西人家的年味——馍

    贺瑾 快过年了,在外漂泊的人最惦记的就是家乡熟悉的味道,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也有独特的味道,陕西人家的年味是什么样的呢? 本期,我们就来谝一谝,有着"馍都"称号的陕西,餐桌上那 ...

  • 娘的神

    苏义秀  文 读陈美霞老师<爹的神>,勾起了小时候的记忆,模糊不清的往事豁然展现在眼前.从我记事起,爹长年累月在下河里放羊种地,晚上回来了我们都睡着了,第二天我们还没有醒来,他又走了.爹是 ...

  • 中元节|记忆里那频仍回首的面羊

    地方民俗 每个民俗节日的形成,都有它特定的含义,这含义又都有它的文化指向与表达方式."面羊",顾名思义:面粉制作的羊.七月十五家家做面羊,上坟祭祖,馈赠亲友,是山西民情风俗的一大特 ...

  • 别把红薯不当干粮,把它做成早餐,香甜酥脆,孩子超爱吃!

    别把红薯不当干粮,把它做成早餐,香甜酥脆,孩子超爱吃!

  • 消失的陇中“倒馍馍”

    上边这个老物件,可能现在农村里见不到了,锥形,两头通透,老家叫做倒馍馍罐儿.这个90后可能很少见,记得小时候奶奶用这做包谷面倒馍.荞面倒馍.谷面倒馍,有时候也做馇面(豆面)倒馍. 使用时,现场将倒馍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