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鸿雁:愣儿

愣儿(外二篇)

作者:鸿雁

  愣儿并不愣,是位俊俏的后生。

  愣儿十六岁那年,他的哥哥给他戴上了铁链,锁住手脚,拴在庭院大大的石磨上。

  春天的夜晚,没有月光,星星稀少,眨着眼睛,愣儿的叫声凄迷,如野猫儿“叫春”,瘆人。

  有人说,愣儿偷窥其嫂更衣沐浴,有人说,将其嫂如何如何……。当然,这只是传说。

  愣儿的母亲王氏生六个子女,三个女儿貌美,如花似玉,嫁夫择婿,衣食颇丰,令乡邻羡慕,俩位长子成家务农,也能丰衣足食。愣儿最小,王氏未能与其娶妻婚配,撒手而去……

  某年某月某一天,有位游走的风水先生。游历至古朴的村庄,乡邻不太恭维赏识,风水先生临走自言自语道破天机。

  说古老村庄,西北东南俩角,遭“路箭”,西北一方,多无子祠,且宜英年丧夫;东南一角,少年多犯桃花。

  村民细细想来,西北东南俩角村民,多年居住历代经历,不尽毛骨悚然!

  愣儿的叫声如野猫儿“叫春”,如夜莺婉转,在春天里歌唱。某夜愣儿挣脱了铁链(有人说是有人故意所为),愣儿让寂静的夜晚不再寂静。先是用竹杆敲打村长家的房瓦,再是狂踢邻人家的门窗,愣儿搅扰四邻不宁。

  不知是那位好心人提出,大家捐款捐粮捐物,送愣儿去精神病院医治。

  一月有余,愣儿重返村庄。好人一般。村在恢复了平静。

  愣儿父亲是吃国家粮的。愣儿最小接替父亲上班工作。理所当然。论说愣儿条件在乡镇邻村找个对像不成问题。终因一段曾经往事未能如愿……

  愣儿居住村东南角,邻人王家少妇与愣儿有染。被其夫、其夫父亲暴打扭送派出所。王家少妇挺身而出说是自愿,终是不了了之。

  村庄西北角,一年轻貌美的少寡妇,有俩个女儿年幼招夫养女。结婚那晚,愣儿大闹婚场。

  愣儿又一次犯病。铁链依旧锁住他在庭院大大的石磨上。漆黑的夜晚,愣儿的叫声如夜莺婉转歌唱,如野猫儿"叫春"凄凉。寂寞的夜晚不再寂寞,寂静的村落不再寂静。时至今日愣儿己三十九岁……

  愣儿曾经是位乐于做人的人。村庄留守妇女苦重劳累的农活,愣儿能帮就帮,呼之必应!而且不惜钱财,买点肉食之类搭伙渡日。可如今的愣儿,只有在漆黑的夜晚凄沥的叫着!如夜莺婉转歌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庄里的孩子有些慢慢长成愣儿的模样……

《二头》

  二头名字有点古怪。不知因何起名,我们没必要一一考究。

  二头父亲日本鬼子侵战中国期间,做伪镇长,其母是伪镇长第一夫人。

  二头遗传父母缺点,当是劣生儿,贼眉鼠眼,,随其父伪镇长,有汉奸模样。解放后,其父被共产党枪毙。二头成了“黑五类”子弟。

  文革期间与母相依为命,难免一些批斗之苦。好在二头从不反抗,服从村长领导,任劳任愿,从不敢挑拣劳动岗位。略懂阿谀献媚,颇受村长爱护,按排村里豆坊,磨豆腐。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也算美差。

  二头总是深更半夜偷偷将豆制品,千张、豆皮之类,送至村长家享用。

  二头耳聋,谁也不知是真是假。与人交谈,二头总在阿、阿、阿,全神贯注。有利有宜的事情能听得懂,没利有损自己的事情总是阿、阿、阿!“哑巴爱说话,聋子爱打叉。”好心善良的人总在为他开脱。

  二头有点文化。寂寞的夜晚,难过的年代,倒也有精神支柱。什么书都借来看,打发时日……

  改革开放之后。土地分耕到户,二头勤劳,渐渐丰衣足食,比起村民颇丰,好心善良的大爷大妈,二叔三姨,千万百什,保媒拉牵,终于成就了一桩姻缘。

  邻村有一跛脚的年轻小寡妇,小二头十几岁,带有一双儿女。其女虽有残疾,然肢体高大,有点愚钝,二头站在她身边,如小儿一般。

  可怜四十几岁的二头依然童子身。辛勤耕耘,沉睡多年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壤终难发芽。四处求医,不得妙方,村里有兽医,传授二头,将跛脚女屁股垫高,精子方能送到位置,二头言听计从,铁树开发,种子发芽。

  跛脚寡妇肚子一天天鼓起,二头查医书,算着日子,左盼右盼,结果提前生产,产下一死婴。二头双手合掌顿足忏悔,找不出原因,咒骂父亲作恶多端报应及孙。

  然,非也。医生寻问二头房事不得方法,每每使用兽医传授秘方,只图自己尽兴一时,未曾顾及弱小生命。

  二头忏悔,杀鸡宰鱼,补充寡妇营养,再次乐不思疲,每日辛勤耕耘,不负所望,再次怀孕,隔离而卧,十月期满,产下一男婴。

  二头视为珍宝,爱护有加。不久寡妇因疾病暴亡,二头痛不欲生。

  想寡妇残缺身躯给了自己无穷尽乐趣,让自己成为真男人。此生不悔,对寡妇忠贞不二,再不议婚娶。精心呵护犬子。和小寡妇一双子女相依为命……

  二头今年柒拾有八岁。每日汝河岸边放牧羊群,引吭高歌。与其交谈,依然阿……阿,全神贯注,“阿……阿,你说啥……”,不是装聋作哑……

《文远》

文远的爷爷是有名的大地主“南八佰"。八佰亩良田,衣食无忧,广施粥饭。驴、骡、马、牛成群,妻妾无数,一帮“长工”,“短工”,四季劳作。共产党土地改革时期,文远爷爷投井自尽。

  我的奶奶今年96岁仙寿,说文远爷爷是大善人。很难理解,大善人又如何投井自尽呢?

  二头的父亲“伪镇长”执行枪决。

  功名利禄过往云烟,特种历史背景里,能招杀身之祸。想想名利、功名场里你争我夺,不能自醒,有多么好笑!

  文远深得参悟,自喻空军司令,统领飞行大将军。闲云野鹤般生活,追随四季漂泊,不误花期,养几十箱小蜜蜂,天南地北,可谓老“江湖。

  文远五兄弟,十姐妹,文远父亲“南八佰”第一夫人所生。文革期间,文远父亲“黑五类”子弟,白天劳动,夜晚挨批斗,受尽凌辱,服毒自尽。

  文远埋葬完父亲,带着千仇万恨,不顾母亲、兄弟、姐妹,漆黑的夜晚逃离他乡,沐霜饮露,荒郊野外被好心养蜂人收留,做上了空军司令,统领飞行大将军。那年他二十来岁。

  土地分耕到户,文远回到家乡,带着千军万马(小蜜蜂),荣归故里。携手一位娇巧“娘子”,婀娜多姿,此女小文远二十几岁。

  惊羨了一帮乡村野汉子。每日蜂拥文远家中闲聊,垂涎三尺。

  不久此女产下一男婴。文远更加爱怜。江南女子侬声软语,娇小玲珑,说话莺声燕语,生完孩子更显千娇百媚。

  老话讲得好,“年老别娶年少妻,娶来娶去人家的。”

  文远哥哥,文远妹妹,发现了端倪儿。捉奸在床,村长赤身裸体夺门而出,其妹一瓢“开水”泼在村长身上,鬼一般嚎叫,好在跑得快,文远哥哥一把利铲飞起,村长逃之夭夭。没有酿成惨案。

  文远外出归来,非常冷静,深思片刻,毅然带“小娘子”回江南送交女子父母,再不回头。

  (女子父亲曾犯暴病,那年文远刚好在女子村边、茶林“放蜂”。文远用了一大笔人民币医治其父。其父念文远侠义,相貌堂堂,以女相送,那年女子刚满17岁,没有办结婚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南八佰”的后代如此落魄。令人感叹,芸芸众生,沧海桑田,匆匆过往!

  文远时常讲述其爷爷如何如何大善。今天的镇长,当年他的爹娘最穷的人,其母拾穗田野,“俺的爷爷让长工送一袋小麦去她家,等等。”很多关于他爷爷行善的往事。

    文远一生与蜜蜂为伴。露宿荒野,静听风潇潇,雨凄凄,丛林花海,听哇声陈陈,蝉鸣唱晚,山川河流,别样人生,自称空军司令,统领大将军!

  如今柒拾有三,身如一张弓,无语三分笑,“哈哈,现在好时代,共产党讲道理。”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本月《就读这篇》《品读》回顾

雪里红:好想做个低到尘埃里的小女人

刘国林:黄豆的故事

许春娥:银杏树,也有春天

陈恒礼:跟着奶奶去割麦

柠檬:没有情怀,我会死

周淑娟:打开爱的一种方式

杨建英: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胡杨林的回忆:雪夜

张春莉:深秋的那抹红

章勇:影子的陷落

朱友宏:铁匠秦老豁

李晓波:父亲看过的书

马爱军:你在我心里跪下了

张秀莲:在门卫的世界里穿行

穆建国:闲话扑克

刘锡宏:童年的小黄河

陈恒礼:麦秸垛,麦秸垛

闫蘸蘸:怀念列夫·托尔斯泰

郭永梅:地雷花开过的夏天

(0)

相关推荐

  • 【温柔雨丝】| 卧书斋主作品:父亲 .村庄

    看新闻说,国庆节上海来旅游的爆多,新闻标题都是:全世界来到了大上海--高峰期我回老家了,再次与全世界人民擦肩而过,又一次被孩子妈妈抓住了机会,应证了她的观点:全上海人走向全世界,你就知道回老家. 世界 ...

  • 【王勤回忆录推介之三十】王勤:《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加蓬篇》(七)

     [在场专刊] 本期导读 前几期我们向读者推介<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加蓬篇> 一.欢迎胡主席来访 二.天人合一在加蓬 三.令人惊魂的汽车跳海事件 四.驻加蓬经商处--中资企业的家 五.蟒蛇吞 ...

  • 腾龙:【帮扶】(小小说)

    文/ 腾龙     图/源自网络 帮     扶 ◎  腾龙 吕文斌正在赌场里赌钱,他已两天两夜没有回家了,开始一直是输,这不运气刚刚转回来,接连自摸了两把,邻居梅二婶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不由分说, ...

  • 状元刀(短篇小说)

    状 元 刀 (短篇小说) 林电波 小镇小,小镇古老,古老的小镇有个老宅子. 老宅院子的中央有棵比牛腰还粗的老槐树,扭曲着满是疤瘌的身子,日日夜夜守望着比自己岁数还大的这座老宅. 相传老宅子的祖上是个声 ...

  • 就读这篇 | 鸿雁:百旺

    鸿雁 百旺 百旺聪慧,四岁那年,小姨到家做客,其母发愁,无意间自语:"晚上咋睡呢?" "妈妈!好办呀!" "宝贝!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q ...

  • 就读这篇 | 鸿雁:春光

    春光(外二篇) 作者:鸿雁 春光是梅花的哥哥长梅花6岁,是文远的弟弟小文远16岁.1959的春天一个生命的轮回一一他"哇哇地"来到这世界上来偿还那一世的亏欠-- 春光的脑袋一一&q ...

  • 就读这篇 | 鸿雁:大舅的第一次远行

    大舅的第一次远行(外一篇) 作者:鸿雁 尽管,我一直在寻找,还是没有大舅的下落! 那么,我们先叙大舅的第一次远行. 秋收,秋种.农忙之后.勤劳的父老乡亲,闲了下来. 为了漫长的冬日,不再寂寞,为了充盈 ...

  • 就读这篇 | 鸿雁:大舅的爱情

    大舅的爱情(外一篇) 作者:鸿雁 大舅,并不大,年长我四岁.大舅英俊潇洒.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年轻,永远定格在二十几岁! 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大舅就能说出"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q ...

  • 就读这篇 | 闫玉莲:我和凤儿

    我和凤儿 闫玉莲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看着凤儿家炊烟袅袅,凤儿带着两个妹妹坐在枣树下.凤儿家姊妹6人,她的父亲常年不在家,是母亲带着她们生活. 我家与她家隔着一条河,她家在南面,我家在北面,我家地势略高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棒糁儿粥 老咸菜

    棒糁儿粥 老咸菜 杨建英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了一句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此话一出,一家伙就火便全中国.煌居媒体头条,雄霸网络首页,泛滥于大小文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难忘那一口儿

    难忘那一口儿 杨建英 一 新疆画家.某杂志主编D女士,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曾经在阿勒泰生活,所以对本地颇有感情.她曾在<新疆经济报>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羊蹄子的故事>,说的是五十 ...

  • 就读这篇 | 海凌:四儿

    四儿 作者:海凌 四儿在家排行第五,在兄弟中行四. 四儿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两兄一姐,并且他妈已经做过了绝育手术.当年他妈生完第三胎他二哥,刚好是一九八三年,那是全国计划生育最紧的年份,国家提倡只生一个 ...

  • 就读这篇 | 忽文静:想念侃儿

    想念侃儿 作者:忽文静 云淡,风轻,天凉,秋至,树叶开始变得五彩斑斓,行人如水,等绿灯期间,听到了一首久违的老歌,忽然,开始想念侃儿. 侃儿姓胡,无字无号,原籍河北某城,人杰地灵之地,五谷皆长而丰,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