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正在排队“卖”企业

2018年5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逐步实现高校与下属公司剥离,深化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

《意见》中明确,将公办普通高校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 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及所属各级企业纳入改革范围。根据改革工作分两步推进实施:第—步,2018年起选取部分高校,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第二步,2020年起全面推开,原则上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展开剩余84%

2018年开始试点之后,的确有相当数量的高校拿出了改革方案,但真正落地实施并完成的案例并不多。而从2020年起,高校企业改革从小心翼翼地“试水”走向了大步流星地易主。

前几天,浙江大学控股集团划转80%股权,打响了2021年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第一枪。而近年来,清华、华科等多所高校都纷纷启动了校企改革的步伐。

校企改革掀“风潮”

早在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高校要逐步实现与下属企业的剥离,并且为高校企业改革设置了明确的实施步骤。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高校所属企业问题日益凸显。2017年6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公布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反馈情况,在针对29所中管高校党委专项的巡视中,有23所高校被指出存在校办企业管理混乱的问题和廉洁风险——监管空缺的校企逐渐成为“高校反腐重灾区”。

因此,全面清理高校所属企业迫在眉睫。

2018年,清华大学率先发起改革,旗下三大资本平台纷纷启动:2018年10月,紫光国微、紫光股份和紫光学大三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给深圳国资旗下的深投控;2019年3月,与雄安新区合作,使清华控股和雄安集团和/或雄安新区管委会控股的基金并列成为启迪桑德和启迪古汉大股东;2019年4月,同方股份控制权转让给中核资本。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高校,清华大学动作大、速度快,密集落实校企改革,堪称“排头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各高校启动校企改革的实践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注:以上资料为软科(公众号:zuihaodaxue)根据网络公开资料、各高校官网手工整理和不完全统计,排名不分先后,如有疏漏,欢迎补充或留言指正。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本轮校企改革早在2018年已经启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文件,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要在2018年先行试点,2020年全面推广,2022年底前,原则上完成改革。2018年5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领域上市公司的改革提速。

《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政策解读》原文截图

目前,校办企业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从2018年“紫光系”打响第一枪后,“高校概念股”接二连三易主,一场高校企业改革浪潮不可避免地席卷全国:中山大学旗下企业达安基因易主,全国高校第一家上市公司复旦复华无偿转让股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退出校办企业石大胜华校企控股,清华大学旗下上市校企辰安科技拟17亿转让控股权……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走上了快车道。

2016年部分高校概念股

图片来源:凤凰财经

据悉,高校改革的内容主要为“关、停、并、转、留”,而上市公司的改革方式大多属于“转让”。从高校剥离的企业不再隶属学校。学校享有收益权,但资产权归平台公司,类似国资委成立某个公司集中监管。

统计来看,校企“易主”大军中,国资是当仁不让的接盘主力:博云新材实控人由中南大学变更为湖南省国资委;山东山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含所属企业)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复旦复华公司控股股东转为上海市奉贤区国资委下属企业;清华大学旗下上市校企辰安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达安基因实际控制人由中山大学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浙大控股80%股权划转浙江省国资委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无偿划转给国资,这种方式无需交易对价,用行政的手段落实校企改革,阻力较小、操作便捷且迅速。虽然无偿划转有助于促进地方国企与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但能否实现双方共赢,还有待时间验证,毕竟,高校体制与国资体制不同,校企能否适应,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国资接盘的另一面,部分高校系上市公司股东通过变更为无实控人状态而实现间接从高校剥离,浙江大学旗下的浙大网新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旗下的石大胜华便是典型案例。

2020年5月15日,浙大网新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网新集团与万里扬完成了15.26%标的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自5月13日起,公司无控股股东。

再看石大胜华,其控股股东石大控股减持股份致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均较低且较为接近,遂公司实控人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变更为无实控人。据接近石化胜华的人士反馈,该操作与政策安排有关。

此外,2019年内完成改革的众合科技,也是无实控人。

无论是国资接盘、还是实控人转为个人,亦或是无实控人,高校企业改革如火如荼,伴随着校办企业产生的问题也在不断改革中,摸索解决方案。

一流大学办企业也“一流”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依托自身优势创办企业,对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处于行业领先的高校企业,更发展成为产业集团,甚至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在证券市场上有一席话语权。

此前,软科曾统计过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各自校办企业的情况。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部都加入到了投资办企业的队伍中,而且全部都拥有学校独资企业。

大多数人可能没想到,高校的另外一副面孔竟然是深藏不露的“企业家”,有不少高校“经商”可谓很成功。其中投资企业数量最多的天津大学,达到了48家。此外,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投资企业数量也都超过了20家。

41所高校中拥有学校独资企业最多的是吉林大学,达到了28家。此外,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拥有学校独资企业20个以上。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以约47亿、35.7亿和11亿,占据了投资总额前三甲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投资总量最大的清华大学,投资的企业数量只有11所,可见每一笔投资都相当“有分量”。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原则上高校不再新办企业,这意味着在校企改革的背景下,大批校办企业很可能成为历史。

按照相关要求,明年是校企改革的收官之年,2021年的改革进程和高校发展尤为关键。

可以预见,众多高校未来将有进一步推动校企改革的“动作”。软科将会持续跟进报道,敬请关注!

新闻来源:软科综合整理

首赞 +1
平台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