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泉流韵】首席作家王长伟原创《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说明人的主观感觉有一定的作用。
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古人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在酷暑中寻找清凉世界的意境。老年退休以后的白居易,厌倦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隐居在东都洛阳,醉于心清静无为,全身远害,已经再没有什么政治风云可以让他动心思了,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行善,在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特意施散家财,开凿疏浚龙门八节滩河道,以利舟行,使得过往的航船再没有往日的风险,成为当时出名的义举。他自己则一味的修身养性,吃斋念佛,在洛阳龙门对面的香山别墅里,安度晚年了。
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别墅中消夏的情趣,只见诗人戴着纱巾,穿着草鞋,身上是一袭单衣,在傍晚时分,沿着山路下来,坐在轿子中,一面观赏着路旁山上茂密的草木,一面享受着清凉的山风,哪里还有一点暑热的影子,不知不觉中,竟然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诗人这种境界正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才能在酷暑中,怡然自得,安然度夏,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自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一路凉风”,乾隆皇帝评这首诗是“北窗高枕,无此恬适。真足破除热恼。”(《唐宋诗醇》卷二十六)的确说得不错,当把一切都看透了之后,一切的“热恼”也就不系于心中了,这才是白居易“香山避暑”的不二法门呀。
清朝雍正皇帝追录康熙皇帝的训话而编辑成《庭训格言》,内中有一则训文叫《心静自然凉》,大意是说只要能做到内心平静,身上才不热。"盛暑不开窗、不纳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还提出,"且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盖夏月盛阴在内,倘取一时风凉之适意,反将暑热闭于腠理。彼时不觉其害,后来或致成疾。每见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调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
心静自然凉是道家哲学术语。心静,指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幽居独处时的一种自然、平和的心态。心静自然凉(The calm nature is cool ),本义是说心里平静,内心自然凉快。后用来指在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时,放平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因为人在心境平静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也就下降,随着代谢的减慢,人的心率就会减慢,躁热感也会减轻。
心静自然凉虽说是一句俗话,但却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
1、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想凉快,先把自己的心静下来。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要想凉快,就要为产生凉快创造条件,“心静”是条件之一。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心从“烦”到“静”,使得体从“热”到“凉”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4、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去“热”纳“凉”的转化条件是“心静”。
人只要心静下来,就会看淡人间的功名利禄,就会站在滚滚红尘之外。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无留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