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会不会消失?2021年,新规出台,女方:不嫁了
婚姻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之一,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婚姻也开始让人望而却步。而最为人们探讨的便是独生子女的压力以及彩礼的变质问题,后者更是成了当代婚姻的强大阻碍,“天价彩礼”成了这一现象的标志,要深究彩礼问题便不得不追根溯源看清其本质。
彩礼源于西周《周礼》中“六礼”之一的“纳征”,取“征”成功之意而命名,其余还有“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可以说这一套完整的婚姻习俗也被完整的延续了下来。而古代历来讲究门当户对,在这样的前提下,彩礼的作用仅仅是寓意吉祥喜庆。女方收聘后也会回赠价值相当的财物,在出嫁的时候女方还会增添多倍的财物随嫁夫家,也就是俗称的“嫁妆”。许多典籍及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女方在家境穷困之时变卖嫁妆度日的情形,娘家之所以如此亦可看出父母的不舍与愿景。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饶之后原本的互祝之意也开始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而产生变化。建国之初,进步思想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被赋予太多物质含义的彩礼也因此而被批判甚至一度废止,然而其在民间的顽强生命力让其至今不减反增。如今彩礼的本意荡然无存,已然成了阻碍婚姻进步的沉重负担。
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的严峻形势日渐突显,“天价彩礼”的问题也被广泛关注,父母子女为了婚姻砸锅卖铁东拼西凑的现象愈发常见,但力不从心则是更多家庭的写照。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首先要养活自己其次要供养父母,在生活成本相继提升的今天,彩礼除了现金以外还增加了必不可少的房子甚至车子。在月薪几千的前提下让人望而却步似在情理之中,而根据地域及阶层的不同,“聘金”起步往往也在数万及数十万之间,可见想要结婚的男性不仅要有好的经济基础还要有强大的内心以备承受日后的还债压力。
彩礼的弊病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整治,国家也相继出台规定开始未雨绸缪。而经过十数年修改完善于今年刚刚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引起了人们对彩礼的激烈探讨,它是否能够终止“天价彩礼”现象呢?我们不妨一看。
法典中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此处点明是禁止索取而并非禁止给付适当数额的彩礼,足见法典的原则是尊重意识自治,承认公序良俗的,自然不会将彩礼习俗一竿子打死,对于双方协商一致且在可承受范围内,男方自愿给付适当数额的彩礼是予以承认的。简而言之,就是对方如果“狮子大开口”以彩礼阻挠的话,举报之后必然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在男女双方结婚期间出现问题时,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还可追回彩礼。这在很大程度对那些心术不正之人敲响了警钟,也再次证明了那些建立在“天价彩礼”上的婚姻是很难被认可的。而那些因此声称不嫁的人,显然是把婚姻当成了交易的筹码,因钱而聚的婚姻也终将因钱而散,唯有真心真情方比金坚才是亘古不变的长久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