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资源七】话题七:情感
7
话题:情感
(参见《外国小说欣赏》第87—89页)
【 话题梳理】
㈠情感的魅力
1.感动文章
情感质量是人的品质的重要指标。相对于知识的广博与贫乏,情感也有丰富与简单、细腻与粗犷之别。感情丰富的人总是比一般人感情更强烈,他们能体味到更多的喜悦和更大的悲哀。他们会为一片落叶而感伤秋天,从秋天的萧索联想到人生的暮年;也会从果实那缤纷灿烂的色彩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与生命的精彩,为绚丽的秋色而振奋,为人生的中年而奋发。“粗线条的人”可能会停留于事件表面的大致印象,而忽略很多细微的感觉。细腻的感情则使人对事物的感觉更敏锐多样。故事常常就蕴藏于这些微妙之中。
一篇给人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小说,除了思想的力量外,情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情感的存在,使小说可以超越知识水平、地位教养,被广大的读者理解。一篇渗透着情感的小说,可能比一篇思想深刻、复杂多义的小说,打动更多的人。情感使人类按社会属性、阶级之别划分出的优势不再明显,正如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情感使不同人群之间得以沟通、理解和同情。安娜·卡列宁娜放弃一切去追求爱情,在被爱人抛弃后毅然自杀的那种绝望,也会跨越阶级、性别,穿越时间、空间,作用于每一个读者的神经,令人感受到那份心碎的悸动。
2.感情的投入
创作本身也是作家的一种情感需求。写作源于一种想“说”的冲动,这种冲动往往是一种情感的激发。日本文学理论家厨川白村在其《苦闷的象征》中认为,文学艺术就是人生苦闷的象征。由于人的欲望和情感受到现实的压抑,小说家才借助于形象来发泄现实的苦闷。托马斯·沃尔夫谈起他的写作时说:“我所以写作,是因为写作的这条激流般的力量流过了我,将我挟带而去,我没有办法不写……那书是它自己写出来的。”
作家往往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他们内心复杂,感情细腻。巴尔扎克在写作时,常常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他时而大笑,时而悲哭,还时常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有时还和作品中的人物大吵大闹起来。他的朋友在他桌上的稿纸上,看见上面撒满了他的泪痕。普鲁斯特的作品以“细腻”而自成一格,人们用“把一根头发劈成四根”来形容他的风格。在其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在斯万家的那边》中,他多次谈到儿时的他把临睡前得到母亲的一吻看得多么重要,这一吻在他心上产生多么强烈的感情激荡。其中最动人的一幕是一次斯万先生来访,外祖父和父亲没有让他亲吻母亲就打发他上楼睡觉。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塌地陷:“我等于没有领到盘缠就得上路……母亲还没有吻我,还没有以此来给我的心灵发放许可证,让她的吻陪我回房。”他萌生了反抗的念头,给母亲写了一张纸条,说有要紧的事必须当面禀告,求她上楼来。但母亲不来。“我的心突突乱跳,阵阵作痛,本指望逆来顺受求得安宁,结果反而心中烦乱陡增。”然后他下定决心,“不再勉强自己在见到妈妈前入睡,我要等妈妈上楼睡觉时,不顾一切地去同她亲一亲”。等到母亲上楼,他“扑上前去。她先是一愣,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随后她现出怒容”,就在这时,平时一向严厉的父亲上二楼来了。孩子以为这下子“完了”,谁知父亲却说:“事情明摆着,这孩子心里不痛快,脸色那么难看,做父母的总不能存心折磨他吧!等他真弄出病来,你更要迁就他了。他的房里不是有两张床吗?……今晚你就陪他睡吧!……”一个大人根本注意不到的小细节,在一个渴望温情和爱抚的病弱而敏感的孩子心中,却兴起如此多的曲折和波澜。那种细微的心理感受,孩子气的“鬼心眼”,使琐碎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跌宕的情节和新奇的趣味。《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充满情感也是关于情感的天才之作。
3.感情的记录
“文学是人学”,既然以人为本,就无法不写人性,写人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人性的复杂无不由情感体现:嫉妒、悲愤、喜悦、狂热、迷恋、恼恨、悔恨、忧伤、凄楚、悲苦……小说里的爱恨情仇永远都不会过时。我们被那些有血性的人物所打动,被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所打动,也被那些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所打动。情感文章是写不尽、做不完、听不厌的。
情感使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在我们心中发生了变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是思念使日子变长了。“时光飞逝,光阴似箭”,这是快乐让时间变短了。我们的记忆对事实是有选择的,那就是以事实对我们的感动程度来选择记忆。这一部分生活激动着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平常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在我们的心里激起了涟漪。在写作中,作者不仅仅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更要按照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一秒钟可以被写得很长很长,因为在心理时间里,它可以成为无限。
4.悲悯情怀——最高尚的情感
情感使文学艺术得以升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橘子》中,那个贫苦的姑娘向守候在铁道边的弟弟们抛去橘子的一瞬间,点燃了我们的同情,令我们“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塞林格的《献给爱斯美的故事》里,尽管满身疲惫并怀着凄楚,但作家在爱斯美的爱的力量里仍然希冀着:“总有希望再次度过艰难,好好保存下他的全部才能。”这不仅仅是写给爱斯美的故事,这是写给所有经受战争创伤的人的祝福——让爱斯美的乐观和爱带给所有人信心和力量。美国作家卡波特的小说《圣诞节忆旧》里,七岁的“我”和六十岁的“好朋友”将辛苦劳动积攒了一年的零钱都拿出来做蛋糕,寄给那些不相识或者仅有一面之缘的人。爱心的分享带来的快乐远远胜过独自拥有它们,他们虽然拮据却并不悲苦,他们虽然贫穷却因此富有。这种情怀像春日艳阳里一支明快昂扬的乐曲,响彻了我们的人生,感染了我们的心灵。
㈡情感的处理
1.节制胜于放纵
在有些小说里,作者并不掩饰和忌讳感情的充溢和显露。我们能从《安东诺夫卡苹果》《在桥边》那里,读出叙述人明确向我们传达出的感情信息。而在《礼拜二午睡时刻》里,作者的感情是躲在幕后不出场的,我们只能从人物的言行里、从小说内容材料的安排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这两种情感处理方式都让我们感动。我们看到,上述小说所表达的情感都是有一定节制的,没有任由情感在小说中放纵和恣肆。小说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激烈。并不是作者花在煽情上的力气越大,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相反,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古希腊的雕塑作品《拉奥孔》表现的是父子三人与巨蟒在生死搏斗中苦苦挣扎的情形。在表现拉奥孔痛苦的瞬间时,没有表现他的哀号,而是表现他的叹息。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在分析这幅雕塑作品时,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艺术最美妙的时刻,是到达顶点前的那一顷刻,即最具包孕性的顷刻。“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像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文学在表达感情时,也应尽量避免对情感“顶点”过于饱满的表现,而宁愿“降格”处理,让它停留于一定的分寸之上。在表达情感时,也不宜采取同步同度方式,而应当有所克制,避免浮躁和浅薄,保持一种平和、稳重的叙述风格。
2.蓄势待发
优秀的小说家都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情感在小说中的表现,既能打动读者,又不至于令人厌烦。《献给爱斯美的故事》里,写“我”——士兵X得了精神崩溃症,作者没有直接写烦躁、抑郁的情绪,而是通过X和朋友克莱的对话与行动表现出来的。在表现战争创伤的后半部分,作者没有继续使用便于抒情的第一人称叙述,而是选用了不利于抒情的第三人称叙述,对情感采取“降格”处理,以免陷入第一人称叙述不由自主的抒情里。尽管“怀着爱和凄楚”,却没有让小说沉浸在期期艾艾的抽泣和声泪俱下的控诉中,仍然保持着坚强的尊严。海明威的《美国太太的金丝雀》中,夫妇俩在火车上偶遇性格开朗的“美国太太”,毫不知情的她与妻子关于婚姻、家庭的闲谈背后是这对夫妇正在前往巴黎办理分居手续的真相,虽是个人婚恋变故,但其中的情感张力却一直处于蓄积状态,这种状态在真相大白之际尤令人震惊。
㈢情感是小说的动力
1.作为小说的线索
在某种程度上,情感不仅是小说中的感性要素,而且可能具备结构的功能。契诃夫的《苦恼》,写一个刚死去儿子的车夫,在雪夜中苦苦寻找一个肯听他倾诉苦恼的人。可偌大的彼得堡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他只好把话都说给拉车的小母马听。小说表现车夫的苦恼,不是直接说出的,而是通过车夫在饱受凌辱时对搭车者的讨好,来显示他急于想找到倾诉对象的迫切心理。生活是那样艰苦和令人绝望,然而比这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无人倾听。情感在这里,是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着情节向前发展。苦恼要倾诉,倾诉受挫,再倾诉,又受挫……最后对人倾诉不成,不得不转诸马。小母马是人性的参照。开头对小母马和车夫的描写,暗示出人与马共同的悲惨命运:他们都逆来顺受,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不得不为生活无望地奔波。被人的世界拒绝,只好向牲畜来寻求安慰和温暖。
《橘子》中的情感是先抑后扬的。开始弥漫在小说里的,是灰暗的色调,暗喻着冷漠的情绪。“我”对女孩子的观察显露出“我”的不屑与轻蔑。女孩子来自社会底层,外表俗气,举止不雅,引起了“我”的不满和讨厌。“我”对于她是挑剔的,毫无同情的。而当她将橘子抛向铁路边招手的弟弟们的时候,这种情感忽然转变了方向,“我”被这个小小的情景打动了。情感在这里是一条隐藏着的线索。姑娘的困窘与“我”的“反感”,都是为结尾“橘子”的出现做铺垫和衬托的。橘子是亲情和爱意的象征,它烛照着灰暗的生活,使人们在沉重的生活重压下看到希望之光。橘子那令人心悦的明亮暖色,不仅驱散了笼罩于小说之中的阴暗之色,也驱散了笼罩于生活之中的沉重与压抑,显示出对生活的坚定信念。这一点点的情感,沟通了“我”和小姑娘两个人物之间那种因社会阶级差别而造成的隔膜,理解和尊重在“我”心里油然升起。
2.作为小说的基调
情感也能像雾一样笼罩在小说里,营造小说的氛围和基调。在《献给爱斯美的故事——怀着爱和凄楚》里,“爱和凄楚”像一首乐曲的和声,成为笼罩小说的基调。小姑娘的父亲被战争夺去了生命,“我”被战争折磨得精神濒临崩溃。战争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心灵创伤,毁掉了人们的现实家园和精神家园,这凄楚的情绪使小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然而小姑娘那调皮和乐观的态度里散发出的“爱”,将“我”从战争的创伤中拯救出来。在这悲凉的底色上,闪烁着一点“爱”的亮光,两种情绪交织着,使小说哀而不伤。
㈣现代小说:激情过后
在漫长的小说发展史中,情感在小说中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哲学思想和小说美学的发展,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情感经历了一个逐渐“冷却”的过程。
在早期的小说中,叙述者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在小说中现身,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全知的叙述视角是这些小说最常使用的叙述角度。从18世纪的感伤主义文学开始,到19世纪初流行的浪漫主义,小说比较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在浪漫主义那里,情感得到了小说史上最自由的抒发。小说里充满了奔放的情感,流动着作者掩饰不住的激情。
进入文学上的现代之后,机器工业时代中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得在小说中直抒胸臆成为一种矫情。现代小说开始刻意回避情感的暴露,不仅作者“离场”,而且情感退席,甚至小说里的人物也缺乏感情色彩。无论是K(《城堡》)、局外人(《局外人》),还是洛根丁(《恶心》),都不再具有卡西莫多的痴情(《巴黎圣母院》)、聂赫留朵夫的负疚之情(《复活》)、于连的野心与狂热(《红与黑》)。我们也难以见到葛利高里“跪了下去,亲着儿子冰凉的粉红色的小手”而轻声呼唤儿子的场面(《静静的顿河》),不能再看到娜塔莎热泪盈眶、用痴迷的目光望着安德来公爵的场面(《战争与和平》)。现代主义小说里的人物,是些远离现实生活的人,是经过作者的情感过滤之后刻意制造出来的不苟言笑、没有情感的冷面“符号”。博尔赫斯的《沙之书》里不急于写“我”被这奇书纠缠的心理,而着重探讨这书的神秘。法国“新小说”派的小说里,甚至取消了“人”,只写物。这些小说不想以情感来打动你,只是想引起你对一些抽象问题的思索。现代主义小说是启智型的小说,它们略去了可能干扰你思考的场景背景、人物性格,透过与日常生活拉开距离,来考验你的智慧和理解力。它们陶醉于哲学的追问中,关注抽象的“人性”,而忽略了“人情”。
课内阅读】
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山羊兹拉特
每年灯节前后,大雪飘飘,天气很冷,从村子通往城里的路也总是覆盖着雪。可今年是个暖冬,只下了很少一点儿雪。几乎整个冬季,阳光闪亮。田里芳草青青,农民们把牲畜赶往草场。不过也都抱怨这样干燥的气候,会使冬季作物歉收的。
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之后,硝皮匠勒文决定把家里的山羊兹拉特卖了。因为它老了,挤的奶也很少。城里的屠夫费佛尔答应给他八个盾。这样一笔钱足够他买灯节用的蜡烛,以及土豆、煎鸡蛋薄饼的油、给孩子们的衣物和全家过节的种种开支了。于是,勒文叫他的大儿子阿隆把山羊牵到城里去。
听到这事,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阿隆的小妹妹安娜和米丽昂也哭了起来。阿隆当然也知道把山羊牵到费佛尔家去意味着什么。可他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他穿上棉衣戴上帽子,然后,将一根绳索套在兹拉特的脖子上。他随身带上两片涂了奶酪的面包,准备路上饿了吃。
在阿隆给山羊套上绳索时,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可兹拉特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它舔着阿隆的手,摇晃着它下巴上那小撮白胡子。兹拉特对主人充满信任。它知道,主人每天喂它,从不伤害它。
当阿隆把山羊牵上通往城里的路时,兹拉特才觉得有点奇怪。以前,别人从来也没有把它带到这个方向来过。它用疑问的目光,似乎在问:“你要把我带到哪儿去?”但过了一会儿,它好像又想通了:一头山羊绝不应该提什么问题。不过,这条路和它熟知的那些路相比,确实是不相同。阿隆和兹拉特从别人的田地、不熟悉的草场、新盖的茅屋前走过。不时,有条狗跟在后边汪汪直叫。阿隆总是用他那根棍子把狗赶走。
离开村子那会儿,太阳还闪闪发亮,突然,天气变了。一大块乌云从东边涌来,很快地盖满了整个天空。一股冷风吹起来。乌鸦低空盘旋,呱呱直叫。天黑得如同夜幕降临前的黄昏。起先,阿隆还以为又要下雨了,可没想到下起冰雹来。不一会儿,冰雹竟又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十二岁的阿隆见过各种各样的天气,但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漫天的雪花,被大风戏谑着,顷刻,整个大地被白雪覆盖。通往城里的路本来就又窄又弯,这时根本看不清路了。阿隆已弄不清楚他现在在什么地方。风雪中,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凛冽的风很快又穿透了他单薄的棉衣。
起初对这种天气的变化,兹拉特并不感到担忧。它也十二岁了,知道冬天是怎么回事。但当它的腿在雪里越陷越深时,它开始转过头去,惊讶地看看阿隆。它那温和的眼睛似乎在问:“这么大的风雪,我们为什么不回家?到底要去哪儿?”阿隆希望有个农民赶车路过,可却连人影也见不到。
雪越来越大。棉絮般的雪花旋转着飘落下来。透过雪层,阿隆的靴子触到一大块新翻过的松软的土地。他敏感地感觉到他们迷路了,而且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不知道村子在哪里,也弄不清小城在何方。真是进退两难了!寒风怒号,掀起阵阵雪旋,宛如一些白色的小精灵在田地的四周玩耍。一股白色的雪尘从地面飞起。兹拉特停住脚,它再也走不动了。它固执地把蹄子牢牢地扎在地里,咩咩地叫了起来,仿佛请求主人带它回家。它那白胡子上已挂着几串冰柱,双角上的冰在闪闪发亮。
阿隆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怕。不过,他知道,这实在是一场猛烈的风雪,如果找不到个避风雪的地方,他们都将冻死。现在,雪已深及阿隆的双膝,手脚冻麻了,脚趾也失去了知觉,呼吸困难,鼻子似乎是木制的。他抓起一把雪,使劲地擦着鼻子。
突然,他眼前出现了一个大雪堆,是谁把雪堆成这么高?他牵着兹拉特,好奇地朝着那一大堆雪走去。当他走近时,发现这是一个极大的埋在雪底下的草堆。
阿隆高兴极了,他们得救了。他费尽力气,在雪中开出一条路。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完全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一到干草堆边,他为自己和山羊挖了一个洞。尽管外边极冷,可草堆里却是那么暖洋洋的。再说,干草又是兹拉特的食物。他们钻进去之后,阿隆用干草封住洞口,只留下了一个类似天窗的口。
兹拉特吃饱后,坐在后腿上,它似乎又恢复了对人的信任。阿隆吃完了他那两片涂着奶酪的面包,他仍觉得饿得慌,突然看见兹拉特乳房胀鼓鼓的全是奶。于是,他立即靠着山羊躺下,对准奶头,使他挤的奶直接射进嘴里。兹拉特并不习惯这样的挤奶法,不过它纹丝不动。
外边,大风将雪片堆积在洞口处,四周变得一片漆黑。干草堆里一点不冷。草堆里的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阿隆靠着它缩成一团。他从来就喜爱兹拉特,现在,兹拉特在他眼里,简直就像是他的妹妹。他便一边捋着兹拉特的毛一边问它: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咩——”兹拉特说。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咩——’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阿隆耐心地说。
“咩——”
阿隆困了。他用干草做了个枕头躺下睡了。兹拉特也跟着睡了。
当阿隆睁开眼睛时,他说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大雪盖住了天窗。他试着去捅开,可他的手臂全伸直了,还是捅不开。幸亏那根棍子还在身边。花了很大力气,他才用棍子捅开了天窗。外边,始终一片乌黑。雪继续在下。寒风呼啸着,起先用一种调子,后来,越来越响,成了各种调子的合奏,就像恶魔狞笑……
大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不过,从第二天起,雪再也没那么大了,风也渐渐平息了。第三天夜里,雪停了。但阿隆还不敢摸黑找路回家。夜空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圆月在雪地上洒下片片银辉。阿隆钻出草堆,环顾周围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洁白,那么安静,沉浸在宏大天地的梦幻之中。星星显得那么大,又那么近。月亮在苍穹中游弋,就像在大海里一样。
第四天早晨,阿隆听到一辆雪橇的铃铛声。原来,草堆离大路并不远。阿隆牵着兹拉特,向赶雪橇的农民问路。不过,他没有询问通往城里和屠夫费佛尔家的路,而是回村、回家的路。在草堆里,阿隆就决定再也不与兹拉特分离。
这三天来,阿隆全家及邻居们到处找过他和山羊。可在风雪中,他们没有发现丝毫踪迹。大家都认为他们已经冻死了。阿隆的妈妈和妹妹们哭了一阵又一阵。父亲坐在一边儿,一声不吭,脸色阴沉。突然,一位邻居跑来报告说:阿隆和山羊兹拉特回村了。
家里一片欢腾。阿隆讲述了他如何找到那个大草堆,兹拉特又是怎么给他奶吃,阿隆的妹妹们抱着兹拉特,亲了又亲,并给它拿来胡萝卜和土豆皮。兹拉特一边贪婪地吃着,一边咩咩地叫着。
此后,全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卖兹拉特的那件事。现在,寒冷的冬季终于降临了,“村民们重又需要硝皮匠勒文来帮忙。在持续八天的灯节里,阿隆的母亲也能每晚做些油煎鸡蛋薄饼给孩子们吃,兹拉特也有一份。尽管兹拉特有自己的羊圈,不过,一到晚上,蜡烛点着的时候,它需用角敲厨房的门,让人知道它要进来。每次,大家都放它进来,吃完煎饼,阿隆、米丽昂和安娜玩陀螺。兹拉特也不离开,坐在炉旁,在闪亮的烛光里,看着嬉笑玩耍的主人们……
有时,阿隆问它:“兹拉特,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三天三夜吗?”
兹拉特用角搔搔颈背,摇摇长着胡子的脑袋,发出它那唯一的声音:“咩——”
1.硝皮匠为什么要卖掉山羊兹拉特?
2.对于硝皮匠要卖掉山羊兹拉特,全家人有怎样的反应?这些叙述有何作用?
3.小说中写风雪、冰雹有何作用?
4.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在读完《山羊兹拉特》后,有人认为动物也有情感,需要人们的尊重;有人认为人类应与动物和平相处,成为朋友;你有什么感悟?请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
【 课内阅读】
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礼拜二午睡时刻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火车刚从震得发颤的橘红色岩石的隧道里开出来,就进入了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这里空气湿润,海风消失得无影无踪。不时从车窗里吹进一股令人窒息的煤烟气。和铁路平行的狭窄的小道上,有几辆牛车拉着一串串碧绿的香蕉。铁路的另一边是光秃秃的空地,那里有装着电风扇的办公室、红砖盖的兵营和一些住宅,住宅的阳台掩映在沾满尘土的棕榈树和玫瑰丛之间,阳台上摆着乳白色的椅子和小桌子。这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
“你最好把车窗关上,”一个女人说,“要不,你会弄得满头都是煤灰的。”
小女孩想把窗子关上,可是车窗锈住了,怎么也拽不动。
她们俩是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机车的煤烟不停地吹进窗子里来。小姑娘换了个座位。她把她们随身带的东西——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她离开车窗,坐到对面的位子上,和妈妈正好脸对脸。母女二人都穿着褴褛的丧服。
小姑娘十二岁,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身上没有一点儿线条,穿的衣服像件法袍。要说她是小姑娘的妈妈,她显得太老了一些。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火车在一个荒凉的车站上停了十分钟,加足了水。车厢外面的香蕉林里笼罩着一片神秘的静谧,树阴下显得十分洁净。然而,凝滞在车厢里的空气却发出一股没有硝过的臭皮子味。火车慢腾腾地行驶着。又在两个一模一样的镇上停了两次,镇上的木头房子都涂着鲜艳的颜色。那位妇女低着头,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小姑娘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
小姑娘回来的时候,妈妈正在等她吃饭。妈妈递给她一片奶酪、半个玉米饼和几块甜饼干,又从塑料袋里给自己拿出来一份。吃饭的时候,火车徐徐穿过一座铁桥,又经过了一个镇子。这个镇子也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只是在镇子的广场上麇集着一群人。在炎炎的烈日下,乐队正在演奏一支欢快的曲子。镇子的另一端,是一片贫瘠龟裂的土地。这里再也看不到香蕉林了。
那位妇女停下来不吃了。
“把鞋穿上!”她对小女孩说。
小姑娘向窗外张望了一下。映入她眼帘的还是那片荒凉的旷野。从这里起,火车又开始加快速度。她把剩下的饼干塞进袋子里,连忙穿上鞋。妈妈递给她一把梳子。
“梳梳头!”妈妈说。
小姑娘正在梳头的时候,火车的汽笛响了。那个女人擦干脖子上的汗水,又用手抹去脸上的油污。小姑娘刚梳完头,火车已经开进一个镇子。这个镇子比前面几个要大一些,然而也更凄凉。
“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女人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女孩子点点头。窗外吹进来一股又干又热的风,夹带着火车的汽笛声和破旧车厢的哐当哐当声。女人把装着吃剩下来的食物的塑料袋卷起来,放进皮包里。这时候,从车窗里已经可以望见这个小镇的全貌。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上阳光灿烂。小女孩用湿漉漉的报纸把鲜花包好,稍微离开窗子远一些,目不转睛地瞅着母亲。她母亲也用慈祥的目光看了她一眼。汽笛响过后,火车减低了速度。不一会儿就停了下来。
车站上空无一人。在大街对面杏树阴下的便道上,只有弹子房还开着门。小镇热得像个蒸笼。母女俩下了车,走过荒凉的车站,车站地上墁的花砖已经被野草挤得开始裂开。她俩横穿过马路,走到树阴下的便道上。
快两点了。在这个时候,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从十一点起,商店、公共机关、学校就关了门,要等到将近四点钟火车返回的时候才开门。只有车站对面的旅店和旅店附设的酒馆和弹子房以及广场一边的电话局还在营业。这里的房子大多是按照香蕉公司的式样盖的,门从里面关,百叶窗开得很低。有些住房里面太热,居民就在院子里吃午饭。还有些人把凳子靠在杏树阴下,坐在街上睡午觉。
母女俩沿着杏树阴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她们径直朝神父家走去。母亲用手指甲敲了敲纱门,等了一会儿又去叫门。屋子里电风扇嗡嗡作响,听不见脚步声。又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大门轻轻地吱 一声,在离纱门不远的地方有人细声慢语地问:“谁啊?”母亲透过纱门朝里张望了一眼,想看看是谁。
“我要找神父,”她说。
“神父正在睡觉呢!”
“我有急事。”妇人固执地说。
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
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身出来。她肤色苍白,头发是铁青色的,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眼睛显得特别小。
“请进来吧!”她一面说着,一面把门打开。
她们走进一间花香袭人的客厅。开门的那个妇女把她们引到一条木头长椅前,用手指了指,让她们坐下。小女孩坐了下去,她母亲愣愣地站在那里,两只手紧紧抓住皮包。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其他的声音。
开门的那位妇女从客厅深处的门里走出来。
“他叫你们三点钟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他才躺下五分钟。”
“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母亲说。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流露出各种各样的复杂感情。开门的女人第一次露出笑容。
“那好吧!”她说。
客厅深处的门又关上的时候,来访的女人坐到她女儿身边。这间窄小的客厅虽然简陋,但是很整洁。一道木栏杆把屋子隔成两半儿。栏杆里边有一张简朴的办公桌,上面铺着一块用胶布做的桌布。桌上有一台老式的打字机,旁边放着一瓶花。桌子后面是教区的档案。看得出这间办公室是一位单身妇女给收拾的。
房间深处的门开了。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镜,从里面走出来。他一戴上眼镜,马上可以看出他是那位开门的妇女的哥哥。
“你有什么事?”他问。
“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钥匙。”女人说。
女孩子坐在那里,把那束鲜花放在膝盖上,两只脚交叉着伸在椅子底下。神父瞅了女孩一眼,又看了看那个女人,然后又透过纱窗望了望万里无云的明朗的天空。
“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神父从栏杆里面走出来,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皮面笔记本、一支蘸水钢笔和一瓶墨水,然后坐在桌子旁边。他的头已经谢顶了,两手却是毛茸茸的。
“你们想去看哪一座墓?”他问道。
“卡洛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
“谁?”
“卡洛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
神父还是听不明白。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神父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他低下头,准备填一张表。一边填表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况,她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作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女孩子解开左脚上的鞋扣,把鞋褪下一半,用脚后跟踩在鞋后帮上。然后把右脚的鞋扣解开,也用脚趿拉着鞋。
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凌晨三点钟,离开这里几条街的地方。寡妇雷薇卡太太孤身一人住在一所堆满东西的房子里。那一天,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慌忙起来,摸着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这支枪自从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那时候起就没有人用过。雷薇卡太太没有开灯,就朝大厅走去。她不是凭门锁的响声来辨认方向的。二十八年的独身生活在她身上产生的恐惧感使她不但能够想象出门在哪里,而且能够准确地知道门锁的高度。她两手举起枪,闭上眼睛,猛一扣扳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枪响之后,周围立刻又寂然无声了,只有细雨落在锌皮屋顶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她随即听到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声:“哎哟!我的妈!”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着一件花条的法兰绒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这么说他叫卡洛斯·森特诺。”神父填完表,嘴里咕咕哝哝地说。
“卡洛斯·森特诺,”那个女人说,“是我的独生子。”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在柜门里钉子上挂着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公墓的钥匙就是这个样子;女孩子的妈妈在小的时候也这么想过。神父本人大概也曾经设想过圣彼得的钥匙就是这么个样子。神父把钥匙摘下来,放在栏杆上那本打开的笔记本上,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
“在这儿签个字吧!”
女人把皮包夹在腋下,胡乱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小姑娘拿起鲜花,趿拉着鞋走到栏杆前,两眼凝视着妈妈。
神父吁了一口气。
“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女人签完字回答说: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神父看看那个女人,又看看那个女孩子。看到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感到颇为惊异。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地继续说:
“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都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
“是的,”母亲证实说,“那时候,我每吃一口饭,都好像看到礼拜六晚上他们打我儿子的那个样子。”
“哎!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神父说。
神父本人也觉得这句话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一则是因为人生经验已经多少把他变成一个怀疑主义者了,再则是因为天气实在太热。神父叮嘱她们把头包好,免得中暑。他连连打着呵欠,几乎就要睡着了。他睡意朦胧地指点母女俩怎样才能找到卡洛斯·森特诺的墓地。还说回来的时候不要叫门,把钥匙从门缝下塞进来就行了。要是对教堂有什么施舍,也放在那里。那个女人注意地谛听着神父的讲话,然后向他道了谢,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
在临街的大门打开之前,神父就觉察到有人把鼻子贴在纱门上往里瞧。那是一群孩子。大门敞开后,孩子们立刻一哄而散。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说话的时候,他没有看那个女人。
神父的妹妹从里面的门里出来。她在睡衣外面又披上了一件黑色的上衣,头发散披在肩上。她一声不响地瞅了瞅神父。
“怎么样?”他问。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那最好还是从院子的门出去。”神父说。
“那也一样,”他妹妹说,“窗子外面净是人!”
直到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女孩子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在客厅深处一动也不动地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1.小说很大篇幅在叙写母女俩未拜祭之前的火车行程,起到怎样的作用?
2.文中对所谓小偷被打死的情节的插叙起到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母亲这一形象。
4.母爱作为人类伟大的情感,在小说中是如何表现的?
5. 有的作家说创作需要灵感,有的说创作需要思想。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斐然的小说创作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记者问他“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动手写一本书”时,他干脆地回答:“一个目睹的形象!”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随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修改)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分)
1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3分)
□□□□□□□□□□□□□□□□□□□□
□□□□□□□□□□□□□□□□□□□□
□□□□□□□□□□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 高考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一枝白玫瑰
[美]威廉姆斯·科贝尔
①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点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的苦差事。到商店一看,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店里的人比货架上的东西还多。
②好不容易挤到了玩具部的货架前。 一看价钱,我有 点失望,这些玩具太廉价了,俗话说,便宜没好货,我相信我的孙儿们肯定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娃娃通道,扫了一眼,我打算离开了。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大约5岁的小男孩,正抱着一个可爱的洋娃娃,不住地抚摩她的头发。我看着他转向售货小姐,仰着小脑袋问:“你能肯定我的钱不够吗?”那小姐有些不耐烦:“孩子,去找你妈妈吧,她知道你的钱够不够。”说完她又忙着应酬别的顾客去了。那小可怜儿仍然站在那儿,抱着洋娃娃不放。我有点好奇,弯下腰,问他:“亲爱的,你要把她送给谁呢?”“给我妹妹,这洋娃娃是她一直特别想得到的圣诞礼物。她只知道圣诞老人能带给她。”小男孩儿把头埋在洋娃娃金黄蓬松的头发里,说:“不可能了,圣诞老人不能去我妹妹待的地方……我只能让妈妈带给我妹妹了。”我问他妹妹在哪里,他的眼神更加悲伤了,“她已经跟上帝在一起了,我爸爸说妈妈也要去了。”
③我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那男孩接着说:“我告诉爸爸,跟妈妈说先别走,等我从商场回来再走。”他问我是否愿意看看他的照片,我告诉他我当然愿意。他拿出一张照片:“我想让妈妈带上我的照片,这样就永远不会忘记我了。我非常爱我的妈妈,但愿她不要离开我。但爸爸说她可能真正的要跟妹妹在一起了。”说完,他低下了头,再不说话了。我悄悄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一些钱。我对小男孩说:“你把钱拿出来再数数,也许你刚才没数对呢!”他兴奋起来,说道:“对呀,我知道钱应该够的。”我把自己的钱悄悄混进他的钱里,然后我们一起数起来。当然现在的钱足够买那个洋娃娃了,“谢谢上帝,给了我足够的钱。”他轻声说,“我刚刚在祈求上帝,给我足够的钱买这娃娃,好让妈妈带给我妹妹,他真的听到了。”然后他又说,“其实我还想让上帝再给我买一枝白玫瑰的钱,但我没说出口,可他知道了,我妈妈非常喜欢白玫瑰。”
④几分钟后,我推着购物车走了。可我再也忘不掉那男孩儿。我想起几天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条消息:一个喝醉酒的司机开车撞了一对母女,小女孩死了,而那母亲情况危急。医院已宣布无法挽救那位母亲生命。她的亲属只剩下了决定是否维持她生命的权利。 我在心里安慰着自己——那小男孩当然不会与这件事有关。
⑤两天后,我从报纸上看到,那家人同意拿掉维持那位年轻母亲生命的医疗器械,她已经死了。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商店里的小男孩儿, 有一种预感告诉我,那男孩儿跟这件事有关。那天晚些时候,我实在无法静静地坐下去了。我买了一捧白玫瑰,来到给那位母亲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殡仪馆。我看见,她躺在那儿,手拿一枝美丽的白玫瑰,怀抱着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和那男孩儿的照片。
⑥我含泪离开了:我知道从此我的生活将会改变。
1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12.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3.仔细阅读第④、⑤两段中划线的句子,分析“我”心理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14.文章第⑥段意犹未尽,含义丰富,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小说中的“一枝白玫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不少于80字)(5分)
□□□□□□□□□□□□□□□□□□□□
□□□□□□□□□□□□□□□□□□□□
□□□□□□□□□□□□□□□□□□□□
□□□□□□□□□□□□□□□□□□□□
□□□□□□□□□□□□□□□□□□□□
□□□□□□□□□□□□□□□□□□□□
□□□□□□□□□□□□□□□□□□□□
□□□□□□□□□□□□□□□□□□□□
参考答案
【 课内阅读】 参考答案
㈠《山羊兹拉特》
1.①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
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以及其他必要的开支)。
2.反应: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
安娜和米丽昂(也哭了起来)
阿隆(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带兹拉特上路)
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极为不舍)
作用:①硝皮匠要卖掉兹拉特是生活所迫,并非出于本意;
②为下文兹拉特没有被卖掉埋下伏笔。
3.天气恶劣、自然环境的突变,改变了山羊兹拉特的命运,进而影响到小说情节的发展,从而成为这篇小说中极具结构性的要素。
风雪中的相依为命,注定要将兹拉特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使它成为阿隆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使情感力量战胜了物质贫困的威胁。正因为天气变得寒冷,村民们都需要硝皮匠勒文帮忙,家庭的贫困状况因此得以缓解,谁也不再提卖兹拉特的事,而且把兹拉特当作家庭中的一员,连灯节里母亲每晚给孩子们做的油煎鸡蛋薄饼,“兹拉特也有一份”。
4.文章的情节可谓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却又在情理之中。如阿隆在卖羊途中(从启程到回家):
①一切顺利(太阳闪闪发亮)
②迷失方向(大雪纷纷扬扬)
③安身有处(雪中突遇草堆)
④吃无着落(饥饿难耐)
⑤暂缓生计(羊奶充饥)
⑥茫然无望(恶魔狞笑)
⑦平安归来(雪听被救)
5.开放性题目,只要考生言之成理即可。
㈡《礼拜二午睡时刻》
1.①充营造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完整;
②为全文营造一种压抑的氛围,暗示小说的主题。
2.(小说中唯一一段能够看出事件真相的文字就是这一段。)
①这段插叙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谨;
②为事件真相的明了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即那个拳击手并非真正的小偷。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个性极强的人:其中对小女孩在火车上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她倔强、好胜的一面;求见神父时的语言和神态,则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不屈和刚强;而当谈到自己的儿子时的自信,也让我们深深感动。
4.①母爱表现在母亲的坚强上。母亲“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但“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脸上露出“镇定安详的神情”;对女儿的态度近于粗暴,“把鞋穿上!”“梳梳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在神父那里,则是不近情理的“固执”和“执拗”。这一切都源于她对自己做“小偷”的儿子的不能明言的爱。
②母爱表现在母亲对儿子形象的维护上。面对神父的提问,母亲首先肯定“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接着与女儿一起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评价。随着神父家窗外人群的聚集,儿子给她的“屈辱”已变成现实,但她的表现更为果断和坚强,“从女孩子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并且坦然地“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③母爱表现在神父及其妹妹的感动上。如神父和妹妹反复劝阻母女俩去墓地:“等太阳落山再去吧!”“等一会儿走吧”“会把你们晒坏的”“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等。
5.开放性题目,只要考生言之成理即可。
【 高考真题】 参考答案
11.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12.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
13.第三人称叙述。
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②拉开了叙事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14.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15.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来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 高考模拟】 参考答案
11.①使小说更具有真实感,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②“我”的所见所闻所行构成了小说的行为线索;
③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心理感受。
12.使“孙儿们”的生活境况和生活观念与小男孩形成对比,突出了小男孩的苦难处境和纯真亲情,为“我”的感动和价值观的改变埋下伏笔。
13.因为小男孩的童真和在商店的举动深深打动了“我”,“我”只希望天真的他不要遭遇太多的苦难,不忍心他纯真的心遭受这样的打击,所以就勉强地安慰自己:小男孩当然不会与这件事有关;但在确定他母亲也去世后,“我”再也不想回避这个现实,也想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理由去表达自己的感动和敬意(送白玫瑰),所以就“预感”他“跟这件事有关”了。
14.“我”被男孩的故事深深打动,“我”从小男孩身上懂得了真爱的含义,“我”会用真爱去对待身边的人;“我”懂得了童心和纯真的可贵,懂得该如何教育子孙们爱人;“我”从酒醉者身上懂得了责任和珍惜别人生命的重要;“我”还懂得了金钱用于真爱才能体现价值,懂得了商品的价格不代表它的价值,会因此改变价值观;从小男孩家人身上懂得了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亲人的死亡。
15.文章借助“一枝白玫瑰”这一具体的意象,赋予其特别而丰富的内涵。“白”象征着纯洁,玫瑰代表爱,这一枝白玫瑰就象征着小男孩可贵的纯真和对其母亲深深的爱。白玫瑰是小男孩母亲的最爱,小男孩在母亲离开人世前千方百计地要买一枝白玫瑰送给母亲,来表达自己对母亲一生的追念,所以也象征着无尽的思念。“我”因为这一枝白玫瑰的故事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它又象征着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一本能够改变当前文学作品阅读备考现状的书